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九下·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弥(màn)着栀子花的清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

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小巷衬得玲珑(tī)透,意味深常。

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盛开。

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

雨滴滑落叶尖,泌入我的衣领,让我和它一同感受这初春的绿意(àng)然。

那无尽的(xiá)想,随着无穷的水舒缓地向前流去……(1)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n tīàng xiá弥________________透绿意________然________想(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2011·济宁) 按要求填空。

(1)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2)古诗给我们以人生启迪。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了“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发出来“持节云中,________的浩然长叹。

(3)请写出古代诗人以“月”来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连续两句)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7七上·江津期末) 名著阅读。

(1)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____,,百变猴头______,憨厚老成______,阿弥陀佛是______。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18-2019 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全卷四个大题,共27 个小题,共 5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A. 酝酿 (li áng)菜畦 (q í)菡萏(h àn d àn)....B. 枉然 (wáng)倏忽 (sh ū)自卑(b éi)...C.屋檐 (y án)黄晕 (y ùn)发髻 (j ì)...D. 搓捻 (ni ǎn)澄清 (d èng)感慨 (k ǎi)...栅栏(zh à).莅临(wèi).笃志(d ǔ).踉跄(liá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A. 诀窍分歧一筹莫展在劫难逃B. 奔弛取缔锋芒毕露抑扬顿挫C.祷告亵渎因地治宜人声鼎沸D.妥帖荆棘花团锦簇浮想联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 来自各行各业的特邀代表济济一堂,共庆港珠澳跨海大桥胜利通车。

....B.“阿尔法围棋”的胜利,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人类应该未雨绸缪,积极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

....C. 2018 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法国队 4:2 击败了克罗地亚,捧起了大力神杯,观众无不弹冠..相庆。

..D.我校新组建的羽毛球队,在2018 全县中学生联赛上获得第四名,成绩差强人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 通过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使社会风清气正,和谐安定。

B.“错过一站,搭上一生”,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视频公布,关注的人数很快超过600万左右。

C.浙江卫视播出的《风味人间》,通过寻根对比叙说变迁的情节把中国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讲述得栩栩如生,没有观众无不点赞慨叹的。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过了秋分,秋的兴致渐浓。

落叶时候,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北风吹紧,雁阵惊寒。

围湖的枫林在风鸣中渐渐A qiáo cuì了,以血色照亮这暗淡的仲秋。

就连日月也躲开了,任风云勾勒秋的形容,惴惴地酝.酿,不承望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一场秋雨来,清清冷冷,雨滴宛若跌落凡尘的精灵,曼舞轻歌,却又缥缈.无着。

秋雨中,风儿把枯黄的树叶唰唰地从树上吹落,秋雨和着风儿,打着旋儿,落到池塘,像船一般装着雨水,在池塘的水面荡着秋千,跟秋雨应和.着,弹奏出秋的交响乐。

一场秋雨B lǎng rùn了北国的秋山,滋润了成熟的果实,洗涤了人们的浮躁。

1. 下列词语和文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A. 莅.临淅淅沥.沥B. 黄晕.酝.酿C. 应和.掺和.D. 缥缈.高邈.2. 拼读文中拼音,将对应汉字写入田字格中。

A B【答案】1. C 2. A憔悴 B朗润【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A:lì/lì。

B:yùn/yùn。

C:hè/huo。

D:miǎo/miǎo。

故选C。

【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形。

注意“憔悴”的书写。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落地:站立在地上。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争先恐后地开花)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偷偷地笑。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落地”的意思是指婴儿刚出生。

故选A。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踪迹》。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过了秋分,秋的兴致渐浓。

落叶时候,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北风吹紧,雁阵惊寒。

围湖的枫林在风鸣中渐渐A qiáo cuì了,以血色照亮这暗淡的仲秋。

就连日月也躲开了,任风云勾勒秋的形容,惴惴地酝.酿,不承望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一场秋雨来,清清冷冷,雨滴宛若跌落凡尘的精灵,曼舞轻歌,却又缥缈.无着。

秋雨中,风儿把枯黄的树叶唰唰地从树上吹落,秋雨和着风儿,打着旋儿,落到池塘,像船一般装着雨水,在池塘的水面荡着秋千,跟秋雨应和.着,弹奏出秋的交响乐。

一场秋雨B lǎng rùn了北国的秋山,滋润了成熟的果实,洗涤了人们的浮躁。

1. 下列词语和文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A. 莅.临淅淅沥.沥B. 黄晕.酝.酿C. 应和.掺和.D. 缥缈.高邈.2. 拼读文中拼音,将对应汉字写入田字格中。

A B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落地:站立在地上。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争先恐后地开花)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偷偷地笑。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踪迹》。

B. 曹操著有《龟虽寿》。

C. 史铁生的代表散文作品有《我与地坛》。

D. 安徒生的代表作有《丑小鸭》。

5.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A. 万紫千红总是春B. 万家忧乐到心头C. 千锤万凿出深山D. 万户争传新乐府6.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北京市汇文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北京市汇文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北京市汇文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悟.空(wù)庇.护(pì)暂.时(zǎn)B.企.盼(qǐ)参.差(cēn)干涸.(hé)混.为一谈(hǔn)C.竹筛.(shāi)僧.恨(zēng)狭隘.(ài)气喘吁.吁(xū)D.攲.斜(qī)星宿.(sù)鄙薄.(bó)狡黠.(xié)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夜暮委屈搓捻不知所错B.废墟凯歌感概截然不同C.云霄合谐溜达拈轻怕重D.殉职抽噎凌乱恍然大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组的老师勉励我们要精益求精....,不可自满。

(形容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B.有人对杂技表演者很不服气,于是也上台走钢丝,结果没走两步就摔下来,引起哄堂大笑....。

(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C.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不毛之地....成了丰饶的良田。

(草木稀少的地方。

)D.小明生病了,上午上课时,他一直有些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不清4.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我们不能,而要仔细分析、辨别。

(2)赵大哥说:“这儿地不薄,好了,就能产很多粮食。

”(3)尽管讨论这首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产生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

A.不求甚解侍弄矛盾B.囫囵吞枣侍弄分歧C.不求甚解培育分歧D.囫囵吞枣培育矛盾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于疫苗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一不可。

②接种疫苗,就是给健康人体内输入无毒或弱毒的“病原体”,以此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使身体免受疾病侵。

③大量实践证明,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④人类与疾病斗争,疫苗功不可没。

⑤如果因为担心疫苗安全性而拒绝接种,无异于因噎废食,只会增加患病风险。

区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区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有五大题,1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分3分。

2.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3.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书写(3分)全卷书写3分。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得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我喜欢在春风穿过的小径上,欣赏树梢尖尖的嫩芽yùn(▲)酿一片新绿;我喜欢夏日的黄昏独坐在阳台上,看绚丽的云霞造fǎng(▲)远方;我喜欢看秋风里烂màn(▲)的花朵随风摇曳;我喜欢看冬日的暖阳,没有喧哗的光热,安shì(▲)宁静。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3)▲,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气象阔大的诗句是:“▲,▲”。

(6)花开花落自有情,古人以花入诗,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吟“▲,▲”;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叹“▲,▲”。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1)俄而..雪骤(▲)(2)太丘舍去.(▲)(3)吾日.三省吾身(▲)(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太丘舍.去魂不守舍.B.断肠人在天涯..浪迹天涯..C.入门不顾.三顾.茅庐D.相委.而去委.以重任5.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A.我捅掉的那个马蜂窝,好像一只大莲蓬头。

B.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

C.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D.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五猖会文/鲁迅⑴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北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北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北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应和.(hè) 憔.悴(qiáo) 鲜血.(xuè) 寻觅.(mì) 咄.咄逼人(duō)B.霎.时(shà) 整宿.(xiǔ) 粗犷.(kuàng) 黄晕.(yùn) 混.为一谈(hùn)C.匿.笑(nì) 莅.临(lì) 贮.蓄(zhù) 徘徊.(huí) 淅.淅沥沥(xī)D.侍.弄(shì) 窠.巢(kē) 抖擞.(sǒu) 着.落(zháo) 披蓑.戴笠(suō)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决别殃求倜傥渊博绅士美不胜收B.瘫痪捶打祷告盔钾风筝结然不同C分岐荫蔽澄清和蔼静谧晃然大悟D.喉咙烂漫静默亲戚朗润翻来覆去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足球赛拉开了帷幕,操场上旌旗飘扬,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班级加油。

B.读书时认真品读或查找资料充分解读,就能领略到不求..的好处和阅读的乐趣了。

..甚解C.同学们到野外旅行一定要做好安全预案,格外小心,尽量不要去人迹罕至....的山区。

D.北大附中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使同学们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奶奶平时省吃俭用,但在为灾区捐款的时候却毫不吝啬..,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吝啬:过分爱惜,舍不得给别人B.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攲斜:倾斜,歪斜C.隆冬时节,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酝酿:事物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D.晴明的秋夜,高.邈.的天空,月光如水,轻云如罗,给人怎样一种幽美而恬静的感觉啊!高邈:高高的5.阅读下面的写景文段,选择修辞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①秋天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放肆地躺在阔野间,凝视天空。

北京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

北京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

北京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14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倜傥咄咄逼人烂.漫(làn)酝酿.(niàng)混.为一谈(hùn)B.云霄截然不同烘.托(hōng)棱.镜(líng)花团锦簇.(cù)C.草垛翻来复去澄.清(chéng)拆散.(sàn)贮.蓄(zhù)D.取诀不求甚解娇媚.(mèi)众目睽.睽(kuí)应和..(yìng hè)2.激烈的篮球赛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可听到校广播台报道稿中连用5个“战胜”时,你不禁皱眉:行文太单调了!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战胜”的近义词替代文中画线的词语,使之用词恰当又富有变化。

(4分)在今天我校进行的初三男篮预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5班,八班以28:6战胜①4班,二班以28:22战胜②十班,三班以38:37战胜③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④上届冠军九班。

A.力挫B.轻取C.险胜D.击败①②③④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苦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4.班级开展语文活动,想邀请班主任张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下列句子的表达比较得体的一项是(2分)A.张老师,同学们都希望您能来,也都希望能听到您的拙见。

B.张老师,明天上午九点,我们会在本班教室恭候您的大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2018.11一、基础运用(共34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题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先秦《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读者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渗透于心的诗歌情怀被唤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生)。

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里,(dàng yàng)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愁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yùn hán)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载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入耳的旋律,承载.的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油然而生精髓(suǐ)承载(zài)B.油然而生精髓(suí)承载(zǎi)C.油然而升精髓(suǐ)承载(zǎi)D.油然而升精髓(suí)承载(zài)(2)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词语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2分)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怀念》以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我”瘫痪时的几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母爱的内涵。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战国时期孔子的言行。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3.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语意相关。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2分)①松间鸣好鸟②泉和万籁声③鸟鸣山更幽④云卷千峰色⑤窗外见南山(1)上联: ①;下联:(2)上联: ;下联: ②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或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①仲春时节踏上旅途,眼前的风光就是一幅清丽的图画。

②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动;路旁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

③一路走,一路看,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

④享受着这和煦阳光的抚慰,置身于清爽春风的怀抱,耳边传来呢喃的鸟语,扑鼻的花香令人心醉。

⑤此时,胸中纵有万般的愁绪又怎能不被化解?A.第①句把旅途的“风光”比喻成“图画”,形象地写出了仲春时节旅途风光的清新美丽B.第②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写出细柳摇摆的柔美与小花绽放时的娇美C.第④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阳光、清风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阳光、清风带给人的安适之感。

D.第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仲春旅途美景能够使人忘却忧愁,倍感轻松惬意5.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李阳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留给老师的便条中使用下面这张便条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刘老师:我试着写了一篇作文,送来请您斧正,但您不在,只好把文章留在您桌上,明天我再登门赐教。

如能得到您的指点,我将不胜荣幸。

学生:李阳2018年11月6日6.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5)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6)诗文中蕴藏着四季之景,“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是朱自清笔下春日的温暖;“红莲被那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鼓斜”是冰心笔下夏雨的滂沱;“,洪波涌起”是曹操笔下秋风的肃杀;“”是谢道韫口中冬雪的灵动。

(7)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

如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7.名著阅读(共4分)(1)下列对《朝花夕拾》中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的资格也丧失了”是《父亲的病》中极具讽刺意味的句子,表现鲁迅先生对传统医学的质疑。

B.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还有为他买《山海经》的纯朴热情的保姆阿长。

C.《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生活,因藤野先生不重视自己,同时又受到日本同学歧视,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D.《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分析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论语》中多记录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意愿:沿用至今的成语既强调了在学习方面不断温习的重要,也阐明回忆过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道理。

(2分)8.诗歌赏析(共4分)(1)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这首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相呼应。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了离别伤感的情绪?(2分)9.语言运用(共4分)(1)放学了,李明匆匆跑进教室,拉住好朋友小鹏气呼呼地说:“乐乐在楼道里被人撞了个跟头,那小子还说是乐乐走路不小心。

乐乐气坏了,想找我们一起去教训他。

乐乐和我们一直都不错,现在朋友有难,我们得去帮忙,走吧!”听了这话,小鹏觉得这件事不能通过打架来解决,应该劝阻朋友。

下面的回答中,你认为有利于达到目的并且得体的一项是(2分)A.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平常那么聪明,再好好想想吧!B.咱们不是约好要看国安的比赛吗?快走吧!这件事明天再说。

C.这样做不好吧。

冲动是魔鬼,我们先坐下来想想其他的办法。

D.你怎么到现在还是那么幼稚!总做错事,我算是白认识你了!(2)数学课上你有一道题没听懂。

课后,你来到讲台前想问问老师。

老师这时正给另一个同学小林讲题,没注意到你。

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说比较得体?请写下你的行为和语言。

(不少于30字)(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破瓮救友①《宋史》光生七岁②,凛然③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④,爱之。

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⑤自是手不释⑥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⑦,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⑧,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⑨,儿得活。

①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光生七岁]司马光长七岁。

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资治通鉴》等书。

③[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④[《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

⑤[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⑥[释]放下。

⑦[(weng)]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⑧[弃去]逃走。

⑨[进]涌出。

10.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共2分,每空1分)(1)相委.而去委:(2)光持石击瓮,破之.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共2分,每空1分)(1)君与家君期日中。

(2)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以上短文中的两位七岁的小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2分)13.《破救友》中主要写了司马光的哪两件事?(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片段,完成14-17题。

(共9分)(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岛。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2)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又袋里叫看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3)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异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4)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5)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6)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7)“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8)“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9)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