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全样本

合集下载

学校传染病工作制度范本

学校传染病工作制度范本

学校传染病工作制度范本Ⅰ传染病工作的基本原则1. 领导责任:学校应建立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传染病工作的领导责任和协调机构。

2. 预防为主:学校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传染病预防意识。

3. 公开透明:学校应主动向师生及家长公开传染病防控信息,及时发布相关通知。

Ⅱ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1. 传染病监测:学校应每天对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上报给相关部门。

2. 疫情报告:学校应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Ⅲ病床管理制度1. 学校病房的准备:学校应设置专门的病房,及时准备好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消毒用品。

2. 病床的使用:学校应做到病床使用有序,每个患者占用独立的病床,并应定期对病床进行消毒。

Ⅳ师生健康管理制度1. 健康档案:学校应建立师生健康档案,每位师生的健康状况和接种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保存。

2. 健康体检: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Ⅴ传染病防控宣传制度1. 宣传材料:学校应定期制作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册子等,并发送给每位师生。

2. 宣传活动:学校应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活动,如宣讲会、健康讲座等。

Ⅵ教室与宿舍卫生管理制度1. 教室卫生: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对教室进行清扫和消毒,保持教室的整洁与卫生。

2. 宿舍卫生: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对宿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宿舍的卫生和整洁。

Ⅶ师生接触者管理制度1. 接触者筛查:学校应及时对与传染病患者接触的师生进行筛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2. 隔离观察:学校应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并定期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Ⅷ外来人员管理制度1. 来访登记:学校应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包括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和到访目的等。

2. 受访者健康状况核查:学校应核查外来人员的健康状况,如果存在传染病相关症状,应拒绝其入校。

Ⅸ卫生防护设施管理制度1. 消毒设备的准备:学校应准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水、消毒剂和消毒器具等。

2024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参考样本(3篇)

2024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参考样本(3篇)

2024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参考样本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医务室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

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迅速报告,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为了确保学校的健康环境,保障师生的身体安全,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学校特制定了以下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一、定期健康检查1.每学期开始前,学校将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对疫情高发地区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筛查;2.健康检查内容包括测量体温、咽拭子采样、咳嗽试验等;3.发现异常情况的学生将被隔离处理,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学校将配备专业的清洁人员,每天及时清扫教室、公共区域和洗手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净;2.定期对教室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到规定标准;3.加强食堂和厨房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4.提倡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

三、推行预防措施1.学校将定期组织师生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加强对学生的卫生监督,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就医;3.推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4.定期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及时跟进请假学生的健康状况;四、疫情应急管理1.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制定应急预案;2.学校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确保学校有足够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培训相关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学习;4.学校将做好与医疗单位的联系和协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五、加强宣传教育1.学校将定期组织校园内的传染病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2.利用电子媒体、校内广播等渠道,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增强师生的防病意识;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4.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向师生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解答他们的疑问。

六、加强人员管理1.对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工身体异常情况,做好个人防护;2.对来校外地人员进行登记,了解其健康状况,落实入校前的疫情防控措施;3.及时更新和完善疫情信息登记表,做到信息记录准确、完整;4.确保校内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宿舍楼等设施保洁到位,做好日常巡查。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样本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1. 明确卫生防病的具体任务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2. 全面推进学生常见病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升全体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及自我保健技能,同时强化传染病与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 构建并完善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 学校需秉持预防为主、严堵源头的原则,成立专门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预防措施得以切实执行,责任到人,从而高效有序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我校将积极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对发现的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关键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我们将重点加强传染病的预防与报告工作。

1. 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流行迹象,将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报告。

为确保疫情能够及早发现并及时上报,我们将:(1)严格执行非常时期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日对本班学生进行健康监查;(3)指定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工作;(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记录制度。

2. 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我校将全力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协助开展个案及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工作;(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同时,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3)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4)在疫情重大流行时,严格执行政府依法作出的停课决定。

3. 预防措施(1)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2)加强对学生常见病与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优化室内外环境卫生条件,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的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2024年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样本(三篇)

2024年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样本(三篇)

2024年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样本为有效预防和遏制传染病的爆发与扩散,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之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如下:一、学校层面需构建完善的传染病防控管理体系,明确校长为首要责任人,副校长则负责具体执行工作,各班级班主任需积极协助配合。

全校师生均负有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及时向指定疫情报告人报告的义务。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需履行以下职责:1. 在校长领导下,全权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及疑似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2. 定期对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细致巡查。

3. 主导并指导全校范围内的学生晨检工作。

4. 严格实施病例登记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应立即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包括但不限于:5. 接受并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及管理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流程应严格遵循以下顺序:第一发现人→班主任→校长→当地疾控中心领导→卫生行政部门。

四、关于疫情报告的内容及时限要求如下:1. 若在同一宿舍或班级内,____天内累计出现3例或连续____天内出现超过5例学生罹患相同疾病,并伴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存在共同用餐、饮水史,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____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2. 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上报相关信息。

3. 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学校疫情报告人需在____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4. 若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需在____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5. 在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不超过____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院报告。

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严禁隐瞒、谎报或延迟报告。

2024年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样本(2篇)

2024年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样本(2篇)

2024年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样本____年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引言:近年来,全球传染病疫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

特别是新冠病毒的爆发,更是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传染病的可怕性。

作为学校,教育机构,我们有责任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我校特制定了____年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构建良好的卫生保健环境,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一、加强健康教育1. 整合传染病知识,在课程中加强传染病防控、卫生保健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宣传展示、健康科普活动等,提高学生对传染病防控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3. 配置专业医学书籍和多媒体教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健康教育资源。

二、加强卫生管理1. 规范校园卫生保洁工作,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合理配置食品供应商,确保食堂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不随地吐痰等良好卫生习惯。

三、加强监测和预警1. 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及时发现和掌握疫情信息。

2. 建立学生体温测量制度,每日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报告。

3. 定期开展传染病检测,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的检测,尤其是对高风险学生进行重点检测。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1. 组织开展家长健康教育活动,在家长会上宣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学校的防控措施,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2. 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五、加强应急预案1. 制定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处理流程。

2. 开展传染病防控演练,让教职工和学生熟悉防控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

学校传染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防控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卫生保健老师、班主任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学校设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落实防控措施,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问题。

3. 班级设立防疫委员,负责本班级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向班主任和学校卫生保健老师报告疫情。

三、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学校要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使师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2. 卫生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环境卫生。

(2)加强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3)学校要定期进行消毒、灭虫,消除病媒生物。

3.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疫苗接种计划,组织师生参加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4. 健康监测(1)学校要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加强对师生的日常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学校要定期了解师生员工的旅行史、接触史,发现疫情线索,及时报告。

5. 饮食卫生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6. 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师生身体素质。

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增强师生体质,提高抵抗力。

四、疫情报告和应急处理1. 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并由卫生保健老师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

2. 学校卫生保健老师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和防控情况。

3. 学校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健康监测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模版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模版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小学师生的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并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与管理第一条校园卫生1. 学校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包括教室、食堂、洗手间等公共场所及器材设备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2. 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卫生习惯培养,促使师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勤锻炼的良好卫生习惯。

第二条传染病预防与筛查1. 学校每学期组织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包括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如何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亲密接触等教育活动。

2. 学校定期进行师生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检测、常见传染病的筛查等项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条发现传染病的报告与处理1. 学校教职工如果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的症状,应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并配合学校采取相应措施。

2. 学校收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通知患者家长,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疫情扩散控制工作。

第三章师生传染病管理与防控第一条师生传染病的防控责任1. 学校负责人是师生传染病防控的责任人,应牵头组织学校工作人员,制定相关预防与管理措施。

2.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有义务主动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症状,并积极配合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防控工作。

第二条学校师生传染病防控措施1. 学校要定期组织师生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学校要定期进行师生健康体检,发现传染病病症及时隔离并处理。

3. 学校要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确保教室、食堂、洗手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与卫生。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一条违反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责任追究1. 对于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师生,教职工没有及时报告的,学校可以通报批评,并进行相应纪律处分。

2. 对于故意隐瞒自身或亲属传染病症状的教职工,学校可以给予严重警告、停职检查或辞退等处理。

第二条领导责任追究1. 学校领导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失职失责,导致传染病的扩散,将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并做出适当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 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确保学校教学次序的正常, 特制订本制度。

二、切实做好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
1、加强学校学生晨检工作。

由班主任、卫生保健教师共同负责, 每天上午上课前对全校同学进行检查、询问、观察、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必要时可测体温, 做到层层把关, 不遗漏一个同学, 严重时可送医院进一步确诊。

2、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制度, 新生做到凭证入学。

3、凡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着或疑是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 不得来校。

4、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的发生, 要让同学少去公共场所, 学校减少或停止任何大型活动。

三、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卫生室四方联合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宣传日等时机在学生中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 自我保护意识。

四、建立学生、教师的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凡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是病人时, 任何人都应立即向校卫生室报告, 校卫生室在接到报告后要即可向校主管领导报告, 并与2小时
内向上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五、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的管理
1、对学校饮用水的供应单位应具有卫生合格证, 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总务处要派专人定期检查其送水员的健康证、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单。

2、学校小买部要具有卫生合格证, 从业人员有健康证。

坚决不出售过期、腐败、变质的食品。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环境卫生工作作到定人、定点、定时, 要处处有人扫、人人有事做, 确保处处洁净。

同时要做好灭四害工作。

七、坚持消毒
一旦发生传染病, 卫生室要作好消毒工作, 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作好空气消毒, 对患者接触物品要作好物品消毒, 不遗漏一处。

西大街下庄河小学
下庄河小学
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吴慧霞
副组长: 李金强
组员: 张松霞
刘松霞
司英辉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

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因此每
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轻者可影响工作、
学习及生活; 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一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可产生重复持续的、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

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

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在冬未、初春季节。

90%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下, 高峰为6~9岁, 但亦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期。

经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 故传染期自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 约7~8天。

潜伏期11~21天, 一般14天左右。

水痘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 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 然后侵入血中, 产生病毒血症, 引起皮肤及内膜损害而发病。

【并发症】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 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

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一)皮肤继发感染: 最常见, 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 二) 血小板减少: 常有皮肤、粘膜出血, 严重者有内脏出血, 包括肾上腺出血, 预后不良。

( 三) 水痘肺炎: 儿童不常见, 临床恢复迅速, X线改变常持续6~12周, 偶有死亡报道。

( 四) 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及睾丸炎均有少数病例报道; 喉部损伤可引起水肿, 严重者致呼吸窘迫。

( 五) 神经系统: 脑炎常在出疹后数日出现, 呈现小脑症状者如共
济失调、眼球震颤、颤抖等较出现惊厥及昏迷等脑症状者预后为好。

存活者中15%有癫痫、智能低下及行为障碍等后遗症。

其它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 格-巴综合征、横断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伴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等。

Reye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预防】 ( 一) 对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者, 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给予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能够起到顶防作用。

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 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使用: 副作用少, 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能
够预防, 即使患病亦极轻微, 故对使用激素或恶性病患儿接触水痘后应
予以注射。

( 三) 控制传染源: 病人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

托幼机构中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 是腮腺炎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

除侵犯腮腺外, 也可侵犯其它器官, 引起脑膜炎( 约8%) 、睾丸炎( 约6%) 、卵巢炎( 约5%) 、胰腺炎( 约10%) 等。

【流行病学】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 但以冬、春季为主。

有时可发生流行, 好发于人群聚集处, 如幼稚园、学校、集团宿舍和军
营等。

本病患者主要为儿童及青少年。

1岁以下婴儿因有母体获得的抗体存在, 发病者少。

大多数患者是14岁以下儿童, 但成人中亦可发生。

儿童患者性别无差异, 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

【并发症】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 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一、睾丸炎: 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

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

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 故而不生育。

二、卵巢炎: 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

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 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

治疗不及时, 婚后不孕。

三、甲状腺炎: 有少数患儿并发颈部胀肿疼痛、心跳加快、食欲亢进的症状。

四、脑膜脑炎: 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 一般无抽搐, 头颅CT检查无明显改变。

还有极少数患儿并发脊髓炎、心肌炎、乳腺炎、胰腺炎、听神经炎、面神经炎、嗅神经炎等等。

【预防】
1、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行, 因而应少去公共场所。

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分。

3、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4、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 连服三天。

5、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减毒活疫苗皮内或皮下注射, 或鼻口喷雾, 90%的人可产生抗体, 因此是最为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

6、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 必须立即将其隔离, 避免传染给其它学生。

三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 Koplik'sspots) 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 并常可并发肺炎, 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流行病学】麻疹是经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麻疹传染性极强, 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 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 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 2日传染性最强。

患者若并发肺炎, 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经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染者甚少。

好发于冬春季节, 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

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 特别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 占90%) 。

近年来成人发病有增长趋势。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麻疹一般呈地区性流行, 在未普种疫苗的地区, 当易感者累积至40%以上时, 在人群集中的大城市中可发生大流行, 约每2~3年流行一次, 而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农村、边区、山区则间隔时间较长。

麻疹的传染性很强, 与患者共同生活的易感者( 同一家庭或托幼机构中) 几乎90%可受感染。

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 但一年四季均可见。

男女之间无差别。

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很少第二次患病。

【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