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查找复习题

合集下载

第九章--总会计净资产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总会计净资产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财政总预算会计净资产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净资产是指政府财政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2. 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是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

3.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是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是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

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是指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等资金收支的执行结果。

6.专用基金结余是指专用基金收支的执行结果。

7.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政府财政安排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不足的储备资金。

8.预算周转金是指政府财政为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库款周转资金。

9.资产基金是指政府财政持有的债权和股权投资等资产(与其相关的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10.待偿债净资产是指政府财政承担应付短期政府债券、应付长期政府债券、借入款项、应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其他负债等负债(与其相关的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

二、单选题1. A2. A.3.A三、多选题1.2. ABCD3. ABCD4. ABCD四、判断题1.-7.√五、问答题1.简述在年终结转时,转移性收支、债务收支与其他收支有什么不同2.简述预算周转金意义3.简述预算周转金设置及动用原则?4.比较预算周转金与预备费、年初预留、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异同?六、案例题【例9-1】××市财政局2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借: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159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 2上解收入—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收入 1.5调入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 1.5贷: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164同时,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税收收入—增值税 28税收收入—营业税 29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 25税收收入—个人所得税 13税收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 9税收收入—房产税 11税收收入—土地增值税 14税收收入—契税 10非税收入—专项收入 6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8非税收入—罚没收入 2非税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非税收入—其他收入 1在“补助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体制补助收入2在“上解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体制上解收入 1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专项上解收入 0.5在“调入资金”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一般预算调入资金 1.5(2)借: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 162贷: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 147补助支出 4上解支出 11同时,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一般公共服务—人大事务1一般公共服务—政协事务1一般公共服务—财政事务1一般公共服务—税务事务3一般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事务1国防支出—国防动员—民兵1公共安全支出—公安14公共安全支出—法院2教育支出——普通教育1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文化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1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公立医院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医疗保障8节能环保支出—污染防治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其他城乡社区支出20农林水支出—农业4交通运输支出—其他交通运输支出54在“补助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返还性支出——所得税基数返还支出0.6一般性转移支付—体制补助支出2一般性转移支付—结算补助支出1专项转移支付——一般公共服务0.4在“上解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1专项转移支付—专项上解支出10【例9-2】××市财政局2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借: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27补助收入 6上解收入 4贷: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 37同时,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入1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8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廉租住房租金收入15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3在补助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6在上解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4(2)借: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 35贷: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 26补助支出 5上解支出 3.5调出资金 0.5同时,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农林水事务—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支出1亿元交通运输—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支出7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政府住房基金支出13亿元城乡社区事务—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安排的支出5亿元在补助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政府性基金补助支出5在上解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3.5在调出资金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资金0.5【例9-3】××市财政局2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 7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 7同时,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明细账的借方登记如下:利润收入6.5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5(2)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 6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 6同时,在“国有资本预算支出”明细账的贷方登记如下: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其他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其他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3)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 1贷:调出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1【案例9-4】××市财政局2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借:专用基金收入—粮食风险基金收入 4000000 贷:专用基金结余—粮食风险基金 4000000(2)借:专用基金结余 3800000贷:专用基金支出——粮食风险基金支出 3800000【例9-5】××市财政局2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借: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 1500000贷: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 1500000同时,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明细账户的借方登记。

第九章复习题

第九章复习题

第九章复习题1.焊工推拉刀闸要求是()A戴好干燥手套,头部不正对刀闸 B 戴好干燥手套,头部正对刀闸C赤手头部不正对刀闸D赤手头部正对刀闸2.人体触电最危险的路径是()A 左手至右足 B左手至右手 C泌尿系统 D脚-脚3.人体触电最危险的路径是()A 脚-脚 B左手-前胸C左手-右手 D头到手4.焊机带电部分之间,带电部分到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M A1B2C3D45.电焊机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欧A1 B2 C 3 D4 6.人最怕电击是()A肝 B肺 C心D手7.胸外按压操作频率每分钟()次为宜 A60 B70C80 D908.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每分钟吹气次数一般为()次/分A8-10 B12-16C20-24 D26-30 9.较暗场所,焊工手提行灯的电压是()伏A36 B20 C12 D42 10.危险场所或压力容器内焊接,行灯电压应为()伏A36 B20 C12 D4211.焊机变压器的二次线与()相连的一端必须接零或接地A焊线B焊钳C焊件D焊点12.正弦交流电压的三要素是最大值,频率和()A角频率B有效值C初相位D相位13正弦交流电压的三要素不包括()是A最大值, B最小值C角频率D 初相位14.焊接设备的外壳要可靠接地,其目的是()A防止设备漏电,引起操作人员触电B节约用电C防止设备外壳过热D提供稳定的焊接电流15.触电者脱离电源,应立即送医院抢救()16.触电者脱离电源,要立即人工呼吸进行抢救()17.电流对人体造成死亡,大部分是电击所致()18.几台设备的接零线,不得串入零干线()19.电焊机着火应先断电再灭火()20.当焊接电源为三相四线制时应采用接零保护()21.焊机接地电阻小于4欧,所以对接地装置没有严格要求()22.三相四线制星型接法线电压为380伏,相电压为220伏()23.欧姆定律只适用直流电流电路。

()24.为了保证高频加热设备的安全工作,安装的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0欧姆()25.绝缘材料长时间受温度、湿度和灰尘等的影响后,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要下降,这种现象叫做绝缘老化()26.发现焊工触电时,应立即() A报告领导 B 剪断电缆 C 切断电源 D将人推出27.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测量交流电流的是() A 数字电流表 B指针式电流表 C矩形电流表D钳形电流表28.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大()29.焊机初级电压直接加在次级上,人体接触次级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第九章辐射换热计算-复习题

第九章辐射换热计算-复习题

*第九章辐射换热计算复习题1 .任意位置两表面之间用角系数来计算辐射换热,这对物体表面作了哪些基本假定?2 .为了测量管道中的气流温度,在管道中设置温度计。

由于温度计头部和管壁之间的辐射换热而引起的测温误差,并提出减少测温误差的措施。

3 .在安装有辐射采暖板的室内测量空气温度时,为了消除热辐射带来的误差,用高反射率材料分别作筒状和不开口的球壳状遮热罩(图9 一35 )。

试分析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它们测得的温度是否一样,为什么?如将它们的表面涂黑或者刷白,是否影响测温结果?4 .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式,如果要用于非灰表面(表面的辐射性质与波长有关),你认为应做些什么修改。

5 .有两平行黑表面,相距很近,它们的温度分别为1000 ℃和500 ℃。

试计算它们的辐射换热量。

当“冷”表面温度增至700 ℃,则辐射换热量变化多少?如果它们是灰表面发射率分别为0.8 和0.5 ,它们的辐射换热量又为多少?6 .抽真空的保温瓶胆两壁面均涂银,发射率:ε1=ε2=0.02 ,内壁面温度为100 ℃,外壁面温度为20 ℃,当表面积为0 . 25㎡时,试计算此保温瓶的辐射热损失。

7 .有一微面积dA与另一矩形面积A2相平行,矩形的边长为a、b ,通过dA 法线正对矩形的一角,相距为c,求证:X 1,2=]1111[212222C B arctg C C B C arctg B B+++++π其中B = a / c ; C=b / c8 .图9 一36 所示表面间的角系数可否表示为:X 3,(l+2)=X 3,l +X 3,2X (l+2),3=X l,3+X 2,3如有错误,请予更正。

9 .两宽度分别为a 、b ,长度为无限的平面相交,夹角为θ ,试求角系数Xa ,b =?10 .试确定图9-37 所示各种情况下的角系数。

11 .某采暖房间采用立式悬挂辐射采暖板,试求此采暖板和房间各表面间的角系数,房间和采暖板的尺寸见图9-3812.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的表面发射率均为0.8,温度分别为t 1=527℃及他t 2=27℃,板间距小于板的宽度与高度。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复习题第9章查找.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复习题第9章查找.

比较次数 1 1 6 3 1 2 1 1 1 3 3 (2)查找关键字 63,H(k)=63 MOD 16=15,依次与 31,46,47,32,17,63 比较。

(3)查找关键字 60,H(k)=60 MOD 16=12,散列地址 12 内为空,查找失败。

(4)ASLsucc=23/11 23.设用线性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根据公式Snl≈(1+1/(1-α)) /2 。

可求出负载因子为α=0.67。

再根据数据个数和装载因子,可求出表长 m=15/0.67,取 m=23。

设哈希函数 H (key)=(关键字首尾字母在字母表中序号之和)MOD 23。

从上表求出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SLsucc=19/15<2.0,满足要求。

24.(1)哈希函数 H (key)=(关键字各字符编码之和)MOD 7 (2)散列地址关键字比较次数散列地址关键字比较次数 ASLsucc=18/7 26.(1)散列地址关键字比较次数 0 27 3 1 53 1 2 2 1 3 0 SAT 6 0 be 1 1 1 cd 2 2 WED 1 2 aa 1 3 3 ab 1 4 5 SUN 1 4 ac 1 6 MON 1 5 ad 1 7 TUE 2 6 bd 1 8 THU 3 7 bc 3 9 FRI 4 8 ae 3 9 ce 9 25.α=0.7,所以表长取m=7/0.7=10 ASLunsucc=32/10 4 5 31 1 6 19 1 7 20 1 8 8 1 9 18 2 10 11 12 (2)ASLsuss =11/8 27.(1)散列地址关键字比较次数 0 0 1 1 2 3 3 1 4 29 2 5 200 1 6 32 1 7 45 2 8 58 3 9 100 1 10 10 1 11 126 3 12 400 3 关键字 29 和 45 各发生一次碰撞,关键字 58,126 和 400 各发生两次碰撞,其余关键字无碰撞。

近代史复习题之第9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近代史复习题之第9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是()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B、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2、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照搬了()A、美国的经验B、日本的经验C、苏联的经验D、西欧的经验3、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B.大鸣大放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A.《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B.《再论无产阶级专政和历史经验》C.《五.一六通知》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5、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主要著作是()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C《论十大关系》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6、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指出了()A、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B、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C、探索中国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任务D、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心思想是()A、突破苏联模式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8、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社会基本矛盾9、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A、毛泽东B、刘少奇C、陈云D、邓子恢10 、 1957 年,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发生的严重失误是:()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文化大革命C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D 、“大跃进”运动11、 1959 年夏,中共中央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错误,召开了:()A 、成都会议B 、南宁会议C 、庐山会议D 、北戴河会议12、中国共产党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是()A中体西用 B全盘西化C完全排斥 D洋为中用13、对待“文化大革命”,必须( )A.基本肯定B.基本否定C.既肯定又否定D.彻底否定1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出现严重失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C.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是不完全清醒的15、中共八大前后,就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方案的领导人是( )A.刘少奇、陈云B.周恩来、朱德C.刘少奇、邓小平D.毛泽东、邓子恢16、1955年底,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A.邓小平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1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认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改革生产关系B.完善上层建筑C.解放生产力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指导思想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立足点是( )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C.加强党的领导D.加强民族大团结20、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A.非对抗性质的B.对抗性质的C.完全对抗性的D.基本对抗的二、多项选择题1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A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会相互转化B 、人民内部矛盾是复杂多样的C 、人民内部矛盾是对抗性的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取得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是( ) A.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B.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C.制定了党在经济方面的方针和政策D.制定了党在政治方面的方针和政策3、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基本国情是( )A.人口多B.底子薄C.经济文化落后D.科学技术水平低4、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时期,它表现为()A.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B.由革命到建设C.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D.由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5、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6、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取得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表现在()A.《论十大关系》的发展B.中共八大的召开极其重要决策C.人民公社的建立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7、党的八大认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 、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8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最主要关系有:()A 、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C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9、毛泽东等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及其政治路线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大跃进的开展10、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统筹兼顾B. C.自力更生 D. 对外开放三、简答题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2、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论述题1、1956—1957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C5.C6.D7.D8.C9.C10.C11.C12.D13.D14.D15.A16.C17.D18.B 19.B20.A二、多项选择题1.BD2.ABCD3.ABCD4.ABC5.AB6.ABD7.BC8.ABCD9.ABC10.AB三、简答题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其基本内容是:第一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特点。

(完整word版)数据结构第九章查找

(完整word版)数据结构第九章查找

第九章查找:习题习题一、选择题1.散列表查找中k个关键字具有同一散列值,若用线性探测法将这k个关键字对应的记录存入散列表中,至少要进行( )次探测。

A. k B。

k+l C. k(k+l)/2 D. l+k (k+l)/22.下述命题( )是不成立的。

A。

m阶B-树中的每一个结点的子树个数都小于或等于mB。

m阶B-树中的每一个结点的子树个数都大于或等于『m/2-1C。

m阶B-树中的每一个结点的子树高度都相等D。

m阶B—树具有k个子树的非叶子结点含有(k-l)个关键字3.如果要求一个基本线性表既能较快地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 )查找方法.A。

分块 B. 顺序 C. 二分 D.散列4.设有100个元素,用折半查找法进行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最小比较次数是( ).A。

7,1 B.6,l C.5,1 D. 8,15.散列表长m=15,散列表函数H(key)=key%13。

表中已有4个结点:addr(18)=5;addr(32)=6; addr(59)=7;addr(73)=8;其余地址为空,如果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关键字为109的结点的地址是( )。

A. 8 B。

3 C. 5 D。

46.用分块查找时,若线性表中共有729个元素,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假设采用顺序查找来确定结点所在的块时,每块应分( )个结点最佳。

A。

15 B. 27 C。

25 D。

307.散列函数有一个共同性质,即函数值应当以( )取其值域的每个值。

A.同等概率B。

最大概率C。

最小概率D。

平均概率8.设散列地址空间为O.。

m—1,k为关键字,假定散列函数为h(k)=k%p,为了减少冲突,一般应取p为( )。

A.小于m的最大奇数B. 小于m的最大素数C.小于m的最大偶数D.小于m的最大合数9.当向一棵m阶的B-树做插入操作时,若使一个结点中的关键字个数等于( ),则必须分裂成两个结点。

A。

m B。

m-l C.m+l D。

高数2复习题第九章(第二版)

高数2复习题第九章(第二版)

高数2复习题第九章 第九章答案 P194,习题9.11.写出下列级数的通项 n x (1)"−+−+−564534232 解:11(1)()n n n x n++=− 2.判断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1)""+++++n 001.0001.0001.0001.03解:1(0.001)nn x =,li ,所以级数发散。

m 1n n x →∞=(3)""+−++++12151311n 解:因为1121lim 12n n n→∞−=,且级数11n n∞=∑发散,所以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原级数发散。

(5)""+++++!1!31!211n 解:因为11!(1)2112221<⋅⋅"11()2n −= n n n =−⋅"而级数111()2n n ∞−=∑收敛,所以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原级数收敛。

3.判断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2)∑∞=+1)1ln(1n n 解:因为11ln(1)1n n >++,而级数111n n ∞=+∑发散,所以,∑∞=+1)1ln(1n n 发散 (3)∑∞=+13232n n n n解:因为2323lim 2n n n n n→∞+=,且级数11n n∞=∑发散,所以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原级数发散。

(6)∑∞=−1)cos 1(n n π解:因为211(1cos )2sin 2n n n n ππ∞∞==−=∑∑,222sin 2lim 2()2n n nππ→∞=,而级数21(2n nπ∞=∑收敛,所以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原级数∑∞=−1cos 1(n n π收敛。

(7)∑∞=122n n n解:∑∞=122n n n 的通项为22n n n a =,211(1)2n n n a +++=, 221122(1)(1)12lim lim lim 1222n n n n n nnn a nn a n ++→∞→∞→∞++===<,所以由正项级数的达朗贝尔判别法知,级数∑∞=122n nn 收敛。

数据结构(c语言版)题集答案——第九章_查找

数据结构(c语言版)题集答案——第九章_查找
{
*;
;
*;
} ;
{
*;
;
} ;供查找地双向循环链表类型
*( )在有序双向循环链表存储结构上地查找算法,假定每次查找都成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
(>>) >;
;
}
(>{
(>;
;
}
;
}
分析:本题地平均查找长度与上一题相同,也是.
;
( )判断二叉树是否二叉排序树,是则返回,否则返回
{
(>) (>);
{
;
()沿分支向下查找
{
(>>[]);确定关键字所在子树
(>) ;关键字太大
>[];
}
(>[]);在叶子结点中查找
(>) ;找不到关键字
;
;
}
( )在树中插入字符串地结构见第四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建叶子结点
[];
;
(<>[([])])
{
;
>[([])];
;
}自上而下查找
(>)如果最后落到分支结点(无同义词):
(>>>)其余部分与上一题同
{
(>) >;
(>);
}
(>)
{
(>) >;
(>);
}
>;
>;
}
{
;
;
;域表示该结点地左子树地结点总数加
*,*;
} ,*;含域地平衡二叉排序树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查找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顺序查找一个共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折半查找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其时间复杂度为()。

A、O(n)
B、O(log2n)
C、O(n2)
D、O(nlog2n)
2、在对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对应的折半查找判定树的高度为()。

A、n
B、[log2n]
C、[log2(n+1)]
D、「log2(n+1)
3、采用顺序查找方式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平均查找长度为()
A、n
B、n/2
C、(n+1)/2
D、(n-1)/2
4、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检索长度为n的有序表,检索每个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对应判定树的高度(设高度大于等于2)。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5、已知有序表(13,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折半查找值为90的元素时,查找成功的比较次数为()。

A、1
B、2
C、3
D、4
6、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A、以顺序方式存储
B、以链接方式存储
C、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序
D、以链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序
7、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
B、顺序或链接存储
C、压缩存储
D、索引存储
8、采用分块查找时,若线性表中共有625个元素,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假设采用顺序查找来确定结点所在的块时,每块应分()个结点最佳。

A、10
B、25
C、6
D、625
9、从键盘依次输入关键字的值:t,u,r,b,o,p,a,s,c,l,建立二叉排序树,则其先序遍历序列为(),中序遍历序列为()。

A、abcloprstu
B、alcpobsrut
C、trbaoclpsu
D、trubsaocpl
10、折半查找和二叉排序树的时间性能()。

A、相同
B、不相同
11、一棵深度为k的平衡二叉树,其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树共有()个结点。

A、2k-1-1
B、2k-1
C、2k-1+1
D、2k-1
12、利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0,72,43,85,75,20,35,45,65,30}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以后,查找元素35要进行()元素间的比较。

A、4次
B、5次
C、7次
D、10次
13、设Hash地址空间为0到m-1,哈希函数为h(k)=k%p,为了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一般取p为()。

A、小于m的最大奇数
B、小于m的最大素数
C、小于m的最大偶数
D、小于m的最大合数。

二、填空题
1、折半查找效率较高,但要求结点()并且要求线性表();而对于顺序查找,则线性表的存储方式()。

2、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0]—A[9]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比较三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比较四次查找
成功的结点数为(),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平均查找长度为()。

3、在n个记录的有序顺序表中进行折半查找,最大的比较次数是()。

4、折半查找判定树既是一种(),也是一种()。

5、顺序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为();折半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分块查找法(以顺序查找确定块)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分块查找法(以折半查找确定块)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哈希表查找法采用链接法处理冲突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6、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若进行顺序查找,则时间复杂度为();若进行折半查找,则时间复杂度为();若采用分块查找(假定总块数和每块长度均接近n的开方),则时间复杂度为()。

7、用二分法查找一个线性表时,该线性表必须具有的特点是(),而分块查找法要求将待查找的表均匀地分成若干块且块中诸记录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但块与块之间()。

8、采用散列技术来实现查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和()。

9、在散列存储中,处理冲突有()和()两类方法。

10、()法构造的哈希函数肯定不会发生冲突。

11、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无关的查找方法为()。

三、简答题
1、简述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和分块检索法对被检索表中元素中的要求。

若检索表中每
个元素概率相同,则对一个长度为n的表,用上面三种方法检索时平均查找长度为
多少?
2、画出长度为10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的一棵判定树,并求其等概率下的平均查找
长度。

3、有一个10000项线性表,若采用分区查找,问分成多少块较理想?平均查找长度为
多少?若每块为40 ,则平均查找长度为多少?
4、输入一组关键字{17,31,13,11,20,35,25,8,4,11,24,40,27},画出由
此生成的二叉排序树,如果对每个结点的查找概率相等,求其ASL,并分别画出下
列操作后的二叉排序树。

(1)插入数据9;(2)删除结点17;(3)再删除结点13。

5、设有一组关键字{19,01,23,14,55,20,84,27,68,11,10,77},采用哈希
函数:H(key)=key%13,采用开放地址法的线性探测再散列方法解决冲突,试在0
到18的Hash地址空间中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Hash表。

6、若哈希表的地址范围为0到9,Hash函数为H(key)=(key2+2)mod 9,并采用链地址法
处理冲突,画出元素7,4,5,3,6,2,8,9依次插入哈希表以后该哈希表的状
态。

答案:
一、选择题
1AB 2D 3C 4A 5B 6C 7B 8B 9CA 10B 11D 12A 13B
二、填空题
1、按关键字值大小有序,顺序存储;既可以顺序存储,也可以链接存储。

2、1,2,4,8,5,3.7
3、log2 (n+1)
4、二叉排序树,理想平衡树
5、(n+1)/2, ((n+1)*log2(n+1))/n-1, (s2+2s+n)/(2s), log2(n/s+1)+s/2, 1+a/2 (a为装
填因子)
6、O(n), O(log2n), O(n的开平方)
7、表中元素必须按关键字有序;必须有序,即前一块中每个元素的关键字必须大
于后一块中每个元素的关键字。

8、选择哈希函数,设定处理冲突的方法
9、开放定址法,链地址法
10、直接定址
11、哈希查找法
三、简答题
1、对于顺序检索法,表中元素可以以任何方式存放;而采用折半检索法时要求表中元
素必须是有序的,而且需要以顺序方式进行存储;若利用分块检索法,则要求表中元素需“块”间有序,但每一块内元素可任意存放。

顺序和折半查找的平均检索长度分别为:(n+1)/2和log2(n+1)-1。

分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与确定所在块所采用的检索方法有关,若用顺序法确定块,则长度为(n/s+s)/2+1,若用折半法确定块,则查找长度为log2(n/s+1)+s/2,其中s为每块含有的元素个数。

2、对长度为10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的判定树如下:
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SL=(1*1+2*2+3*4+4*3)/10=2.9
3、分成100块较理想。

平均查找长度ASL=(b+s)/2+1=(100+100)/2+1=101。

若每块长度为40,则可分250块,平均查找长度ASL=(b+s)/2+1=146。

4、相应二叉排序树如下:
平均查找长度ASL=(1*1+2*2+3*4+4*2+5*2)/12=35/12
5、依题意,m=19,线性探测再散列的下一地址计算公式为:
d1=H(key)
d j+1=(d j+1)%m j=1,2,…
7、将7,4,5,3,6,2,8,9依次插入杂凑表后,状态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