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

3

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 3)、硫酸(H 2SO 4)、盐酸(HCl )、氢硫酸(H 2S )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 )、苛性钠(NaOH )、消石灰[2)(OH Ca ]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

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物。

纯碱(Na 2CO 3)、大理石、石灰石(CaCO 3),胆矾、蓝矾(CuSO 4?H 2O ),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 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322)(CO OH Cu ]属于碱式盐。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D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数目的1/4,约占试卷分值的1/5。考查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可采取分类法,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则可采取类比法,列表分析它们区别和联系。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有

(完整版)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计算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某农田需2.8kg氮元素,则应施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 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004,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 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 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盒牛奶。 4、、20 k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冶炼含杂质2% 5、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膨胀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2KClO3 ==== 2KCl+3O2-↑) 6、把一根铁钉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称量,质量增重0、8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同时有多少克铜生成? 7、某同学用混有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8克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佘固体的质量7、36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M n O2

8、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碘梭钾KIO3的方法补碘,已知食盐中加碘的量每千克食盐中含碘为0、035克,相当干每千克食盐中含多少克碘酸钾? 9、20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5、6克,求原 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0、将171克石灰石高温煅烧(杂质不含氧也不参加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残佘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24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 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 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 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 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_______。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100℃400℃ 250.00g251.80g253.60g

高中数学集合典型例题

-- -- 集 合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如U =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即韦恩图、Ve nn 图)、数轴 典型例题 1. 集合(){}0,=+=y x y x A ,(){}2,=-=y x y x B ,则=B A 2. 已知集合{}R x x y y P ∈+-==,22,{}R x x y x Q ∈+-==,2,那么Q P 等于 3. 设(){}R b b x b x x A ∈=++++=,0122,求A 中所有元素之和. 4. 已知集合{}24,3,22++=a a A ,{}a a a B --+=2,24,7,02,且{}7,3=B A ,求a 的值. 5. 已知(){}011=+-=x m x A ,{}0322=--=x x x B ,若B A ?,则m 的值为 6. 已知{}121-≤≤+=m x m x A ,{}52≤≤-=x x B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7. 设全集{}32,3,22-+=a a S ,{}2,12-=a A ,{}5=A C S ,求a 的值. 8. 若{}Z n n x x A ∈==,2,{}Z n n x x B ∈-==,22,试问B A ,是否相等. 9. 已知(){}a x y y x M +==,,(){}2,22=+=y x y x N ,求使得φ=N M 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 设集合{}R x x x x A ∈=+=,042,(){}R x R a a x a x x B ∈∈=-+++=,,01122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1. 设R U =,集合{}R x a ax x x A ∈=+-+=,03442,(){}R x a x a x x B ∈=+--=,0122,{}R x a ax x x C ∈=-+=,0222,若C B A ,,中至少一个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2. 设集合(){}01,2=--=x y y x A ,(){} 05224,2=+-+=y x x y x B ,(){==y y x C ,}b kx +,是否存在N b k ∈,,使得()φ=C B A ?若存在,请求出b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100 g×7.3% x=10.6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2.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答案】(1)67.5%;(2)50g;(3)53.15g 【解析】 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图中最多生成的氢气质量0.10g,可以计算出:(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硫酸溶液的质量;(3)生成硫酸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 。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10g(1-x) y×9.8% 0.10g (1)65 2 = 101-x 0.10g g() ? ,x=67.5% (2)98 2= 9.80 0.10 y g ? ,y=50g (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1-67.5%)-0.10g=53.15g 答:(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 (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15g。 3.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 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 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 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 3Fe+4H2O 高温 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解析】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 2NaOH B. KOH + NaNO 3= NaOH + KNO 3 C. 2Ag + H 2SO4 (稀)=Ag 2SO4 + H 2 f D. 2Fe+6HCI=2FeCI 3+3H2T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 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 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 s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 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 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 应生成FeCb,而不是FeCb。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 (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完整版)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集合期末复习题12.26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 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能用装置A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气体可选用装置_____来收集(填装置序号),其选择依据是_____。 ⑵小颖同学欲用干燥 ..、纯净 ..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某氧化铜样品(杂质只有铜),并测定其纯度。 (查阅资料) 将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气体,其反应原理为: H2C2O4浓硫酸 CO↑+CO2↑+H2O。 ①若小颖同学选用草酸来制取CO,其发生装置她应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 (定量实验) ②小颖同学先用电子秤称取了1.00g氧化铜样品,放入装置C中的玻璃管内并组装好所有相关仪器,再将草酸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按照以下仪器的连接顺序进行实验:混合气体→D→C→E→H,最后,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E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已知: CO+CuO Δ Cu+CO2)实验过程中,在装置C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对应的改进方法_____。 ④实验改进后,小颖同学对实验所得的正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设所发生的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测定,当装置C中的氧化铜全部被还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了0.33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至0.1%)。 ⑤小黄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若②中实验方案不加以改进,也能正确测算出该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他的计算依据或方法为:_____。 【答案】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F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应该装置D前连接装置一个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60.0% 根据 H2C2O4浓硫酸 CO↑+CO2↑+H2O,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的关 系,装置E增加的质量的一半就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铜 C. 镁条 D. 二氧化碳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 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 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A. 过量烧碱溶液 B. 适量稀硫酸溶液 C. 过量稀盐酸溶液 D. 适量硝酸 1

集合典型例题

集合·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用符号∈或填空1 ? 1________N , 0________N , -3________N , 0.5N N ,;2 1________Z , 0________Z , -3________Z , 0.5Z Z ,;2 1________Q , 0________Q , -3________Q , 0.5Q Q ,;2 1________R , 0________R , -3________R , 0.5R R ,;2 分析元素在集合内用符号∈,而元素不在集合内时用符号. ? 解∈, ∈,-,,; 1N 0N 3N 0.5N N ???2 1Z 0Z 3Z 0.5Z Z 1Q 0Q 3Q ∈, ∈,-∈,,;∈,∈,-∈,??2 0.5Q Q 1R 0R 3R 0.5R R ∈,; ∈,∈,-∈,∈,; 22?? 说明:要注意符号的规范书写. 例2 (1)用列举法表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的集合,并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出来; (2)设集合A ={(x ,y)|x +y =6,x ∈N ,y ∈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分析 (1)中集合含的元素为0、2、4、6、8、10;(2)中集合所含的元素是点(0,6),(1,5),(2,4),(3,3),(4,2),(5,1),(6,0). 解 (1){0,2,4,6,8,10};用描述法表示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或|x|x =2n ,n ∈N ,n <6}. (2)A ={(0,6),(1,5),(2,4),(3,3),(4,2),(5,1),(6,0)}. 说明:注意(2)中集合A 的元素是点的坐标.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精品)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 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求:(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 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5分)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固体CuO 。(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计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需的化学方程式)(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式为。4.(1)曲酸(C6H6O4)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它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作为防腐剂添加于食品中,具有非常 5.好的效果.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是 (2)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仅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33.2g,加入13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氯化钠溶液150g。求:(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10分)某矿井采出的食盐(俗称井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取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9%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样品检测过程在露℃的恒温下进行,此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1)取样检测后的溶液中,Na +与Cl-的数量比为。(2)求检测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及井盐中CaCl2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请通过相关计算判断,取样检测后的溶液是否为t℃时的NaCl饱和溶液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8.(4分) 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 /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化学酸碱盐(一)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集合经典例题总结

集合经典例题讲解 集合元素的“三性”及其应用 集合的特征是学好集合的基础,是解集合题的关键,它主要指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这些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解题的依据,特别是元素的互异性,稍有不慎,就易出错. 例1 已知集合A={a ,a +b ,a +2b },B={a ,a q ,a 2q },其中a 0≠,A=B,求q 的值. 例2 设A={x∣2x +(b+2)x+b+1=0,b∈R },求A中所有元素之和. 例3 已知集合=A {2,3,2a +4a +2},B ={0,7,2a +4a -2,2-a },且A I B={3,7},求a 值. 分析: 集合易错题分析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3.求不等式(方程)的解集,或求定义域(值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的形式了吗? 1、忽略φ的存在: 例题1、已知A={x|121m x m +≤≤-},B={x|25x -≤≤},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分不清四种集合:{}()x y f x =、{}()y y f x =、{},)()x y y f x =(、{}()()x g x f x ≥的区别. 例题2、已知函数()x f y =,[]b a x ,∈,那么集合 ()()[]{}(){}2,,,,=∈=x y x b a x x f y y x I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B )0(C )1或0(D )1或2 3、搞不清楚是否能取得边界值: 例题3、A={x|x<-2或x>10},B={x|x<1-m 或x>1+m}且B ?A ,求m 的范围. 例4、已知集合{}R x x y y P ∈+-==,22,{}R x x y x Q ∈+-==,2,那么Q P I 等于() A.(0,2),(1,1)B.{(0,2),(1,1)}C.{1,2}D. {}2≤y y 集合与方程 例1、已知{}φ=∈=+++=+R A R x x p x x A I ,,01)2(2,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集合(){}(){}20,01,02,2≤≤=+-==+-+=x y x y x B y mx x y x A 和,如果φ≠B A I ,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集合()(){} 30)1()1(,,123,2=-+-=??????+=--=y a x a y x B a x y y x A ,若φ=B A I ,求实数a 的值。 集合学习中的错误种种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集合学习中,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或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稍不留心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错误,本文归纳集合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认期帮助同学们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一、混淆集合中元素的形成 例 集合{}()|0A x y x y =+=,,{}()|2B x y x y =-=,,则A B =I 忽视空集的特殊性 例 已知{}|(1)10A x m x =-+=,{}2|230B x x x =--=,若A B ?,则m 的值为 没有弄清全集的含义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 3 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1 / 6 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 5、求化学式 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 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 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 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 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