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的固态发酵方法
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球 孢 白僵 菌 B 2 b 2固态 发酵 条件 的优 化 m
邓小军 , 国英 , 周 刘君 昂, 闫瑞坤 , 陈春林 , 杨枝林
(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 林业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南 长沙 4 00 104)
摘要 : 对球孢 白僵菌 B  ̄2 b I2固态 发酵 条件进行优 化 , 选用单 因素实验确 定最佳基 质配方及 玉米粉 含量 、 含水 量、 接种量 、 发酵温度 、 酵时间的范 围。采用 B xB hk n 发 o -en e 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 , 对球孢 白僵菌 B l2 bl 2 1 固态 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 得出最佳 固态 发酵条件 为 : 玉米粉 8 2 / , .2g L 水分 3 % , 8 接种量 1 . % , 0 5 发酵温度 2 . 57
球 孢 白僵 菌 [ euei bsaa( a . ul ] B avr as n B l )V i. 作为 森林生 态 系统 重要 的害虫 天敌 生 物资 源 , 我 a i s 1 在 国被广 泛应 用于 防控多 种农林 害虫 , 其无 公 害不杀 伤天 敌及可 贵 的传 染 能力始终 吸 引着人 们 , 广 阔的 具 应用前 景 ¨ 。近年来 世界 各 国己有 5 J 0多种 真菌杀 虫剂 登记 注册 , 中有 近 2 其 O种来 自白僵 菌 j 。 白僵菌 生产用 制剂 主要 有粉剂 和液 剂 , 剂是 常用 剂型 , 粉 由于有 关 白僵 菌液 体制 剂 的生产存 在一 些
Absr c Th e me tto o di o o au e i a sa a Bb1 2 we e o tmie t a t: e f r n ain c n t nsf rBe v ra b si n 2 r p i z d. Atfrt t e o t— i 1 s 。h p i i ma ti o mu a,c r o r c n e ta in,wae o t nr to lmarx fr l on f u o c nrt l o tr c n e tai n,i o u ai n,fr na in t mp r t r n n c lto e me tto e e a u e a d fr e tto i r ee mi e y i ge f co x rme t . By u i g Bo — h k n e p rme tl d sg e m n ain tme we e d tr n d b sn l a t re pei n s sn x Be n e x e i n a e in a d r s o s u f c n ltc lmeh d l g h p i n e p n e s ra e a ayi a t o oo t e o tmum e e tto o d to swe e o t ie y f r n ain c n iin r b an d:Co n fo r8. m r u l 2 2 L,wae o tn 8% ,io u a in 1 5% ,e e au e 2 7 C. Un rt e e c n iin t rc n e t3 n c l t 0. o tmp r t r 5. o de h s o d to s,t e s o u a h p r l-
固体发酵(曲盘发酵)技术

固体发酵(曲盘发酵)技术(一)消毒:发酵前需对发酵房进行甲醛熏蒸1~2小时,使用前开排气扇将残余的气味排净,开启紫外灯照20分钟。
曲盘用0.2%高锰酸钾浸泡1-2小时后擦干备用。
(二)固体培养基灭菌:将配置好的固体料调节PH和水分后装入小布袋中(装料多少依曲盘大小而定)121℃灭菌1小时(湿灭),同时将曲盘布(底部-- 垫布、顶部--- 盖布或报纸)、载玻片一同灭菌。
(三)接种:用培养18~24小时的摇瓶或种子罐菌液接菌,接种量一般为10%左右;也可用纯的固体(一级)菌剂接种,接种量为3~5%。
接种时先用垫布铺在曲盘底部同时覆盖曲盘4个边框,然后将拌匀菌液的物料装入曲盘,一般厚度为6~8cm ,插入灭菌载玻片4--5片,装完后在曲料上再盖一层灭菌盖布或报纸,送入曲架。
最好在曲架的上、中、下层随机选取3个曲盘在料中插入温度计,用于每天定时观测。
(四)发酵条件的调控1.温度:灭菌物料最好是“抢温”接种(灭菌后的料温降至35℃左右),接种后的料温在30~35℃。
曲房温度设在30-32℃。
接种后5小时左右由于微生物的繁殖产热、料温开始逐渐升高(有的细菌在8小时左右即升至35~40℃,放线菌在7~10小时开始升温、20个小时左右升至36~45℃,可持续20~36小时)。
当料温升至35℃以上时,应降低环境温度,使料温不超过35℃(高温放线菌例外),有利于菌体(或菌丝)的增殖。
菌体繁殖到一定阶段,或物料中的有效养分大量消耗后,物料即开始自动降温(从升温到降温将持续40~50个小时),料温降温接近环境温度同时镜检孢子比例90%以上即可停止发酵。
为了提高孢子(或分生孢子)分化成熟比例, 发酵后期可适当提高曲房环境温度,可升温至33~35℃。
2.空气湿度: 0~36小时相对温度80%左右36~60小时相对温度60%左右60~72小时相对温度40%左右72~96小时相对温度30%左右3.物料水分: 0~36小时40~45%30~60小时35~40%60~72小时30~35%72~96小时20~25%4.通气:对好氧微生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通过窗式新风换气机或房间内预留的压缩空气管道实现通气、增氧)。
白僵菌菌株JG-17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技术优化

白僵菌菌株JG-17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技术优化摘要:白僵菌(JG-17)是一种重要的真菌资源,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发酵技术优化有助于推动其产业化应用。
本次研究对白僵菌菌株JG-17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其发酵过程中的优化技术。
结果表明,白僵菌JG-17生长适温为26-30℃,适ph为5.5-7.5,适盐度为0-1%(w/v)。
在不同培养基中,白僵菌菌丝生长最好的是PDA培养基。
在发酵过程中,优化培养条件,如培养基选择、液体培养方式、发酵温度、pH 值等,均可以显著影响白僵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平菇多糖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为白僵菌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白僵菌;生物学特性;发酵技术优化;多糖1. 引言白僵菌是一种产生多糖的真菌,具有良好的食品和医药价值。
近年来,随着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白僵菌产业化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发酵技术是实现白僵菌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对发酵过程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白僵菌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
因此,对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本研究所使用的白僵菌菌株JG-17来自于菌株库,培养基包括PDA、SDA、MEA、SDB、YPG等,供试菌的处理包括不同质量比的碳源和氮源的配比。
2.2 方法2.2.1 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运用培养基筛选等方法研究白僵菌生物学特性,如温度、pH 值、盐度等,对优化发酵过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2.2 发酵条件优化本研究在发酵中对培养基、液体培养方式、发酵温度、pH值等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菌丝生长和多糖产生效果。
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菌丝多糖产量。
3. 结果与分析3.1 白僵菌生物学特性在不同 pH 值条件下,白僵菌JG-17的生长最适pH为5.5-7.5。
在不同温度下,最适温度为26-30℃。
在不同盐度下,最适盐度为0-1%(w/v)。
PDA培养基最适宜白僵菌的菌丝生长。
球孢白僵菌发酵方法

球孢白僵菌发酵方法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其发酵方法通常用于生物制药
和农业等领域。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球孢白僵菌的发酵方法。
首先,球孢白僵菌的发酵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发酵条件的
控制和发酵过程的监测等环节。
在培养基的配制方面,通常采用含
有碳源(如葡萄糖、玉米粉等)、氮源(如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矿物盐和其他生长因子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需根据球孢
白僵菌的生长特性和所需产物的要求进行优化。
其次,发酵条件的控制是球孢白僵菌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温度、pH值、通气量、搅拌速率等参数的控制。
球孢白僵菌通
常在28-30摄氏度下进行发酵,pH值一般控制在5.5-7.0之间,通
气量和搅拌速率需根据菌株的特性和发酵产物的需求进行调节。
此外,发酵过程的监测也是发酵方法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
发酵液的溶解氧、pH值、生长曲线、产物含量等参数,可以实时掌
握发酵过程的进展,及时调整发酵条件,以提高产物的得率和纯度。
总的来说,球孢白僵菌的发酵方法涉及到培养基的配制、发酵
条件的控制和发酵过程的监测。
通过合理设计培养基配方、精确控
制发酵条件和及时监测发酵过程,可以实现球孢白僵菌的高效发酵,从而获得所需的发酵产物。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产白僵菌素镰孢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产白僵菌素镰孢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研究霍秦秦;郝玉有;储炬;高弘;张立新【摘要】目的本文为找到镰孢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发酵产白僵菌素的适合发酵条件,在固液两种发酵方式下研究了影响白僵菌素合成的关键因素.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固态发酵培养基含水量为1mL水/g玉米渣时白僵菌素产量最高.经初步优化后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为(g/L):淀粉40;酪蛋白胨10; NaNO31.5; MgSO47H2O 0.05; KH2PO44; KCl 1,摇床转速为200r/min.结论液态发酵条件下较高溶氧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白僵菌素的合成,但是剪切力对菌体生长及白僵菌素合成有不利影响.%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appropriat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biosynthesis of beauvericin from Fusarium concentricum,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beauvericin production both in solid and liquid culture were studied. Method The water content of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medium,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component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Beauvericin reached the highest yield when the water content was imL/g in solid medium. The optimal liquid culture media was composed of 40g/L starch, 10g/L casitone, 1.5g/L NaNO3, 4g/L KH2PO4, 0.05g/L MgSO4?H2O and lg/L KC1, with the rotation speed at 200r/min. Conclusion In liquid medium,a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can increase the production,while shear stress was disadvantageous to cell growth and synthesis of beauvericin.【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2(037)011【总页数】5页(P817-820,836)【关键词】镰孢菌Fusarium concentricum;白僵菌素;发酵【作者】霍秦秦;郝玉有;储炬;高弘;张立新【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 200232;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中科院微生物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科院微生物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5白僵菌素(Beauvericin,BEA) 是一种环己缩肽真菌毒素,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苯丙氨酸和D-α-羟异戊酸为底物经非核糖体复合酶催化而成的次级代谢产物[1-2]。
利用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的工艺优化

利用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的工艺优化谢翎;陈红梅;樊美珍;汤强;李增智【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07(033)010【摘要】以孢子粉含孢量、含水量及活孢率为质量指标,以单位质量基质产孢数为产量指标,对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高孢粉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v/w),初始基质含水量40%,培养温度25℃,环境湿度前4d 为100%,中间3d为80%,后3d为60%,培养10d.此条件下,孢子粉含孢量达到(1.93±0.08)×1011 g-1,含水量为(10.4±1.1)%,活孢率为(97.3±2.1)%,单位质量大米孢子粉产量达到(41.6±2.0)×1011 kg-1.【总页数】4页(P85-88)【作者】谢翎;陈红梅;樊美珍;汤强;李增智【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庆,246011;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大米淀粉渣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J], 周晓兰;黄维锦;施巧琴;郑毅2.大米黄酒糟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酵母蛋白质饲料及其应用研究 [J], 赵建国;王素萍;陈曦3.利用油菜秸秆固态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艺优化 [J], 汪洲;肖玲玲;冯玉枚;郭金玲;田毅红;吕育财;龚大春4.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白僵菌孢子粉的条件优化 [J], 陈孟; 李英; 王雪菲; 李会平5.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白僵菌孢子粉的条件优化 [J], 陈孟; 李英; 王雪菲; 李会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及产孢条件的研究

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及产孢条件的研究李尊华;袁志辉;郭晓贤;赵昌会;余响华【摘要】[Objective] To optimize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and sporulation conditions for Beauvena bassiana.[Metho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substrate water content,medium thickness and the inoculation.The optimal sporulation conditions include illumination,temperature and air relative humidity.[Resul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accumulation of biomass of B.bassiana during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optimized temperature combination of lag phase,exponential phase and stationary phase is at 24-26 ℃,27-28 ℃ and 28-29 ℃,respectively,and under this condition,the maximum biomass reached 279.32 mg mycelium per gram of dry weight of substrate 120hr after fermentation.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and thickness of solid substrate,and proportion of liquid inoculum and solid substrate on solid-phase fermenta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 design (L9 (34)),and result suggested that all three factors remarkably influenced the growth of B.bassiana in solid-phase fermentation,the order of factors according to influenced extent is substrate thickness > water content > proportion of liquid inoculum and solid substrate.However,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among three factors each other.Statistic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optimized parameter of solid-phase fermentation is 8cm of culture thickness,0.4 L/kgof proportion of liquid inoculum and solid substrate and 55%-60%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In addition,the conditions of sporulation for solid culture substrate was studied,an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daylight lamp irradiation,25 ℃ of t he temperature and 63%of relative humidity,the highest yield of conidia reached 1.57 × 1010 conidia per gram dry weight substrate,which increased by 35.34%comparing with that of other solid state fermentor used in our country.[Conclusion] The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dustrialization of solid fermentation of Beauveria bassiana.%[目的]优化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及产孢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固态发酵时的发酵基质含水量、培养基厚度和接种量,并研究了产孢时的光照条件、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结果]温度是影响固体发酵生物量积累的重要因素,优化的发酵温度组合为延滞期24~26℃、对数生长期27 ~28℃和稳定期温度28 ~29℃,发酵120h可达到最大生物量(279.32 mg菌体/g干重基物).发酵基质含水量、培养基厚度、接种量3个因子对球孢白僵菌菌体生长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子的主次关系大小为培养基厚度、发酵基质含水量、接种量,但各因子之间差异不显著.优化的发酵条件参数为:培养基厚度8 cm,接种量0.4 L/kg,发酵基质含水量55%~60%.对发酵基物的产孢条件研究表明,在连续光照、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3%时产孢量达最高(1.570×1010个孢子/g干发酵产物),比国内同类研究的产孢量提高了35.34%.[结论]为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4页(P5302-5304,5308)【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产孢【作者】李尊华;袁志辉;郭晓贤;赵昌会;余响华【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00;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00;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00;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00;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4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一种重要的杀虫真菌,被国内外广泛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1-4]。
利用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的工艺优化

利用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的工艺优化引言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生物防治领域。
利用球孢白僵菌进行害虫防治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而大米固态发酵是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球孢白僵菌生产方法,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优化大米固态发酵工艺来提高球孢白僵菌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基础工艺流程大米固态发酵是指将球孢白僵菌菌种接种于大米基质中进行发酵培养的过程。
基础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大米消毒:将适量大米加水浸泡后煮沸消毒,以杀灭大米中的细菌和真菌等杂质,保证发酵过程的纯净性。
2. 大米均质:将消毒后的大米放入搅拌器中进行均质处理,使大米颗粒均匀分布,增加接种孢子的表面积,有利于发酵过程的进行。
3. 孢子接种:将球孢白僵菌的孢子接种到大米基质中,以便菌丝能够在大米中快速繁殖生长。
4. 发酵培养:将接种后的大米基质进行培养,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促进球孢白僵菌的繁殖和代谢过程。
二、工艺优化策略1. 优化大米消毒条件:消毒是保证发酵过程纯净性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调整消毒温度和时间来提高消毒效果。
一般来说,消毒温度在90℃左右,消毒时间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杀灭大米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2. 调节大米基质的含水量:大米基质的含水量对球孢白僵菌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含水量会导致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影响球孢白僵菌的繁殖;而过低的含水量则会限制菌丝的生长。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大米基质的含水量,通常在60%~70%之间。
3. 优化发酵温度和湿度:球孢白僵菌的生长和代谢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5℃~30℃,湿度为60%~80%。
可以通过控制发酵室的温湿度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球孢白僵菌的繁殖和代谢过程。
4. 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大米作为球孢白僵菌的基质,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可能存在某些营养物质不足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僵菌的固态发酵方法
培养原料:70%左右的麦麸或细米糠,30%左右的粗糠,加入一定水分和适量营养生长素,其中土壤占培养原料总量的50~85%(所用的土不一定是肥土,上、中、下层土都可应用),营养生长素为1%的尿素和2%的钙镁磷肥。
将培养原料混和均匀灭菌处理后,在一定酸、碱度下用一级白僵菌固体种子接种,常温下培养4~7天,获得一级固体白僵菌种子。
二级固体扩大生产:将70%的土与30%的麦麸混合均匀,用原料总重量的25~30%的水将1%的尿素和2%的钙镁磷肥溶解后加到土与麦麸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将拌好的培养原料分装于小口培养瓶中,以装到容器的三分之一处为适。
瓶口用牛皮纸盖好扎紧,在高温下进行灭菌处理。
一般90℃以上温度处理2小时,然后取出料降温至30℃左右即行无菌操作,接入一级固体白僵菌种子,接种量根据气温不同为原料总重量的1~3%。
一般一试管固体种子(约3克左右)可接种一瓶二级固体培养原料(约300~400克)。
接种后在室内常温下培养4~7天即可形成白僵菌。
出瓶后干燥、粉碎,用80目筛子过筛后即获产品。
用这种方法生产白僵菌既可减少三级大床培养的工序,也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白僵菌粉产量,若实际中需要大幅度增加产量则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级大床培养,其接种量为培养原料总重量的35~40%,常温下培养4~7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