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有关内容,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

3、自觉改掉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辨别。

教学手段:1、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游泳,是广大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防溺水安全教育》。

全国中校学生溺水事故相关数据。

二、学习新知:回忆溺水死亡事例。

三、安全教育。

1、公安部门统计并分析学生溺亡的特点。

2、学生下水游泳导致溺亡的主要原因。

3、学生发生溺水事件的客观原因4、发现有人溺水时,你该怎么做?四、重点强调:无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秋季,同学们都喜欢游泳,但因为缺少安全常识而溺水死亡,再加上某种因素导致溺水死亡,今年秋季雨水较多,学生喜欢到有水的地方去玩,会引发溺水事故,教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四不”。

一不:未经家长、老师不准去。

二不:没有会水性的大人陪同不准去。

三不:有水的地方远离不准去。

四不:不到沟、渠、水库、塘等深水处玩。

2、同学们一定要熟记:《防溺水歌》。

五、班级防溺水教育倡议书。

六、全班宣誓:绝不私自下河游泳;绝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绝不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绝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

七、总结:同学们,生命有时候是很脆弱的,让我们珍爱生命。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防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提高有关防溺水急救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一(2)班严书明教案课题第一课认识新朋友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2.使学生适应小学校园生活;了解各个学科教师。

3.使学生喜欢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建立学生的归属感。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喜欢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主体设计备注一、导入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机关四小。

看到大家可爱的小脸蛋;老师真高兴;因为我们将要在这所学校一起学习和生活。

第一次见面;老师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送给大家。

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听吧!(放音乐《找朋友》)如果你会唱;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还可以跟身边的小朋友跳个舞。

同学们的歌声和舞姿真让老师陶醉。

二、活动过程师:请问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班级有多少个小朋友呢?学生回答。

师:真没想到我们班居然有真么多可爱的小朋友。

老师有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叫做“寻人游戏”;大家想和我一起做吗?寻人游戏:请看游戏规则:1.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寻人游戏表”。

2.要观察班级的每个人并和其他小朋友谈话;了解对方的情况和特点。

3.当你发现某个小朋友正好与表上的某一点相符时;就请他(她)在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变化;并鼓励学生大胆去做。

主体设计备注教学流程表上该问题的后面签名;并相互握手。

4.全部完成以后;在寻人游戏表上方签上自己的姓名。

寻人游戏表师:看来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游戏;那么谁来说一说哪些小朋友个你签名了呢?学生汇报游戏结果。

师:如果你喜欢和这些同学交朋友的话;就请你告诉他们。

三、结束同学们;小学校园里还有个多的朋友、更多的快乐;让我们手牵手共同感受美好的小学生活吧。

作业设计把今天的收获将给爸爸妈妈听;告诉他们你新认识了几个好朋友。

板书设计认识新朋友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上课认真听讲的小朋友礼貌的小朋友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教学反思通过活动让引发学生认识周围同学和新老师的兴趣;并提供有效途径让学生相会认识;增加彼此的接触和了解。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知道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包括头部、手臂、腿部等。

2. 教育学生保护身体的重要性,不要随意让他人触摸自己的私密部位。

3.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意识。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身体。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受伤的经历,并讨论如何避免。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第二章:家庭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家庭安全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如电器、火源、刀具等。

2.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电器、火源,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 培养学生遇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家庭环境,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讨论如何避免。

2. 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安全事故经历,并讨论如何预防。

第三章:校园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校园安全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如楼梯、操场、厕所等。

2. 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奔跑打闹。

3. 培养学生遇到校园欺凌、意外伤害等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校园环境,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讨论如何避免。

2. 进行上下楼梯的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梯方法。

3. 进行校园欺凌、意外伤害等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应对方法。

第四章: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交通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道路上的安全隐患,如车辆、红绿灯等。

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1 讲卫生,防沙眼学习目标:1. 使学生知道沙眼病的主要症状。

2.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致病原因、传染途径和预防方法。

学习难点:防止沙眼衣原体的感染。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预防沙眼》,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沙眼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讲卫生,防沙眼》。

学习新课师:沙眼病是一种传染性的慢性结膜炎。

沙眼不是因为眼睛里进了沙子产生的,而是由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生物——衣原体引发的。

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沙眼病呢?(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预防沙眼今后一定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不与别人合用毛巾、脸盆和洗脸水,游泳以后要滴预防眼病的眼药水。

做练习怎样预防沙眼?板书设计:预防沙眼什么是沙眼:慢性结膜炎衣原体怎样传染的:平时不注意卫生预防:不用手揉眼睛不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将难于理解的医学知识,渗透在易于学生理解的谜语、情景模拟等形式。

2 饮食小卫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生活中腐败变质的食物对身体的危害。

2.提高学生的饮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甜食喝饮料对身体不好。

学习难点: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最喜欢什么食物?能说一说为什么吗?活动过程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把每组桌面上的不能吃的食物或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找出来,再说一说有什么危害?学生分组活动,合作交流,汇报。

1.腐败变质的食物。

2.没标签的食物。

3.没洗净的食物。

4.“三无”产品。

5.过期的饮料。

小结:有些同学找的可真准,可真快。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腐败变质的食物产生一些细菌和毒素,进入人体后会使人得病,如呕吐、腹泻,严重的话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学生讨论、汇报。

吃水果要洗净或削皮。

剩菜剩饭要热透。

海鲜要煮熟。

拒绝“三无”产品。

一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概念,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介绍生命的特点,如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2. 生命的价值:讨论生命的宝贵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被尊重和珍惜。

3. 保护生命: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等,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三、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教育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生命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讨论如何保护生命。

3. 制作手抄报: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估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了解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

3. 搜集学生对保护生命的实际行动,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卫生等。

第二章:关爱他人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讨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2.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不嘲笑、不欺负他人。

3. 关爱身边的人:引导学生关心家人、朋友和同学,学会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三、教学活动1. 讲述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2. 搜集学生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事迹,了解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3. 评估学生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写作、访谈等方式收集他们的反馈。

一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发育的特点,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

4.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生命,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 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惜每一天。

4. 和睦相处: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尊重他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3.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对生命的认识。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四、教学安排第1周:生命的宝贵第2周:热爱生活第3周:关爱身体第4周:和睦相处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生命的宝贵:活动:制作生命之树,每个学生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的方式,将纸条粘贴在生命之树上。

2. 热爱生活:活动:组织一次校园寻宝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比如美丽的花朵、友善的同学等,并记录下来。

3. 关爱身体:活动:进行一次健康小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 和睦相处: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比如在图书馆、教室等地方如何与他人共处。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生命的宝贵:生命之树的模板、彩纸、彩笔等。

2. 热爱生活:校园寻宝地图、记录表格等。

3. 关爱身体:健康知识卡片、小竞赛题目等。

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一、第一章: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教学内容:1. 讲解人体的各个部位,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的身体。

2.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教学活动:1. 游戏:身体部位猜谜2. 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3. 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二、第二章:家庭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家庭规则,确保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1. 讲解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如电器、燃气等。

2. 教育学生遵守家庭规则,如不玩火、不触电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2. 讨论:如何避免家庭安全事故三、第三章:校园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校园规则,确保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1. 讲解校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如楼梯、操场等。

2. 教育学生遵守校园规则,如不追逐打闹、不爬窗户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校园安全隐患2. 讨论:如何避免校园安全事故3. 情景模拟:校园安全场景四、第四章: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1. 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骑车等。

2. 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教学活动:1. 观看交通安全动画2. 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五、第五章:自然灾害逃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灾害逃生的方法,确保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1. 讲解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的特点及危害。

2. 教育学生掌握自然灾害逃生的方法,如地震时的躲藏、洪水时的自救等。

教学活动:1. 观看自然灾害逃生视频2. 讨论:如何应对自然灾害3. 情境模拟:自然灾害逃生演练六、第六章:网络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识。

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

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生命教育教案】小学一年级一(2 生命教育教案严书明)班教案教案【篇二:新一年级下生命安全教育课教案】一年级生命教育课教案12345【篇三:一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第一单元悦纳自我敬畏生命第一课我是小学生了适应环境和转变角色是新入学小学生生活适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年级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启了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模式。

虽然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全新的环境和未知的小学生活仍然给一年级新生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新的小学生活,接纳自己的新角色,积极认同自己的小学生身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自己的新角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喜欢学习,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行为目标:积极接受自己的新角色,向往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难点:培养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导入:“丁零零”的小闹钟把你们从睡梦中唤醒,起床了,快快清理小书包……噢,今天你要上学了!请同学们说出学校名称,教师将校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写。

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每天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到学校,骄傲又自豪。

一、情境园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呢?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总和老师在一起;学校里的小学生,课间自己玩;幼儿园里经常玩游戏,小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下课了才能去上厕所……培养学生积极的入学情绪,转变角色,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新角色产生自豪感。

二、智慧屋学校和幼儿园大不一样了,进入小学,我们要比在幼儿园里更听话更懂事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做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小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定义和意义;
2.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尊贵和珍贵;
3.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心;
4.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1.生命的定义和意义;
2.生命尊贵和珍贵。

教学准备:
1.PPT;
2.生命的图片、动画或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和学生们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2.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询问学生。

二、生命的定义和意义(15分钟)
1.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美丽;
2.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生命的定义,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性?
三、生命尊贵和珍贵(20分钟)
1.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生命的尊贵和珍贵;
2.引导学生们讨论哪些生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以及如何尊重和保护
生命;
3.引导学生们判断一些行为是否尊重生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一些行
为是错误的。

四、生命意识和责任心的培养(25分钟)
1.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或图片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
是珍贵的;
2.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对生命负责,如何照顾自己的生命;
3.引导学生们关注身边的生命,如家人、朋友和宠物等,提醒他们要
关心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五、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20分钟)
1.通过游戏或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健康的生活习
惯对生命的重要性;
2.给学生们举例说明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量锻炼、勤洗手等;
3.鼓励学生们制定一个健康的生活计划,并在家里或学校中实施。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生命的定义、意义和尊贵;
2.引导学生们思考本节课对于他们的意义以及今后如何照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让学生们回家写一篇小短文,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并讲述为什么要保护生命;
2.提醒学生们整理作业并带回学校。

教学延伸:
1.在家长会上,邀请医生、救护车员或消防员等各类专业人士,以讲座或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尊贵和保护的认识;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动物园、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等,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关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了解了生命的定义和意义。

他们也明白了生命尊贵和珍贵的重要性,并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生命的持有人应该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和珍惜自己的生命。

通过听取学生的短文并展示他们学到的新知识,可以评估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