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12动物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中药鉴定学实验(完整版)

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鉴定学的基础理论1 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鉴定学实验。
“保质寻新,整理提高”1.1 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1、品种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效不同。
一定品种的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矗”虽有良医而药为伪药,则良医无济于事”,影响质量的首要因素。
2、品种混乱的原因:以假充真 1982年陕西省对县以上药材系统523个单位调查,全拾伪品”26种,混淆品、误用品143种,35个县销售的巴载天是羊角藤,22个县的乌梅均为苦李子和山杏。
1995年元月,我们在汉西收到十九种混淆品药材标本,包括金钱白花蛇(2种)、丹皮、土茯苓、五灵脂、前胡等。
多源现象石斛本属10余种大黄同属 3种川贝母同属 4种品种混淆大黄泻热通便,治疗急腹症效好,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疗效,延误病情。
1980年对陕西种植大黄调查,30%面积是波叶大黄,有一个地区全是波叶大黄,大黄属波叶组有抗菌作用但不含泻下成分番泻叶甙。
半夏商品有半夏和水半夏,水半夏无止呕作用。
天南星为天南星属植物的块茎,但半夏属虎掌南星治宫颈癌有效,商品称虎掌男星。
地区习惯用药产生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
全国海风藤—————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湖北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称作“岩香藤”夹竹桃科络石藤——称作“石楠藤”桑科霹雳—————称作“络石藤”松萝科松萝————称作“海风藤”3、品种是变化的物种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方面按形态和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把所有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种是又间断又连续的,连续的部分发生在种和种的交叉处,变异是多元化的,中间过渡的。
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品种也发生变化,优劣是量变,真伪是质变。
4、质量:地道药材品种退化、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和有毒物含量、霉变程度。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采取各种鉴定方法,确定药材的真实性、等级、质量等指标。
中药鉴定实验是中药鉴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实验手段对中药材进行鉴定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中药鉴定实验的指导。
实验器材1.显微镜:中药鉴定实验中必备的仪器之一。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倍镜的显微镜,拥有足够的放大倍数是进行细胞组织、细胞间隙、脖子面和花的特征识别等方面实验的必备条件。
2.植物解剖切片刀:切割药材的刀片通常为金属或陶瓷制成的超细切片刀,以使药材产生的组织细胞尽可能完整。
3.毛细管和显微尺:通过使用毛细管和显微尺,对药材中花粉尼、细胞颗粒等细小组成部分进行精密检测。
4.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测试仪为光学检测仪器,可测出药材物质中的特定成分与其特征吸收波长的相关信息。
实验操作1. 按照标准采集样品: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采集符合标准的优质中药材样品。
2. 外观鉴定:外观鉴定是判断药材的外貌特征的过程。
观察药材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判断来确定药材的品种。
3. 显微镜鉴定:显微镜鉴定是药材组织形态的判断过程。
药材的细胞大小、排列方式、结构等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和分析。
4. 化学成分鉴定:化学成分鉴定是通过化学实验方法来测定药材是否含有特定成分的方法。
众所周知,药材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化学成分鉴定是中药鉴定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实验注意事项1. 保证实验环境:药材鉴定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室环境干净,避免异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
2. 仪器保养:仪器需要定期保养,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3.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需要遵循标准操作程序,避免药材受到污染或其他影响。
对于样品的储藏、运输等,也需要注意正确的处理方法。
4. 严格遵循实验流程:实验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中药鉴定实验是中药鉴定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中药鉴定学是指根据药材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化学成分等特征,通过专门的方法手段,科学地鉴别药材的真伪、质量、产地、年代、品种等问题的学问。
中药鉴定学实验是中药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药材鉴别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学研究或中药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实验设备1、显微镜:一般用于纤维、细胞的观察。
2、取样工具:削、剪、锉、钻等工具,具体使用需要根据实验要素鉴定。
3、实验标本:鉴定各类药材标本,不同的药材标本有着不同的要求。
实验用标本应当清洁干燥,采样质量也应当符合要求。
二、实验流程1、外观形态的鉴定外观形态是对药材进行鉴别的首要步骤,主要是对药材颜色、形状、大小、质地进行观察,建立对药材的直观印象,为下一步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具体步骤包括:①外观观察;②色泽观察;③大小观察;④形状观察;⑤质地观察;⑥气味观察。
2、显微镜鉴定显微镜是中药鉴定实验中的实验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对药材细胞、纤维、油球及其他微观结构的观察。
具体的显微镜鉴定步骤包括:①样品制备;②镜片和样品安装;③聚焦和调整显微镜;④观察和记录结果。
3、酸碱反应实验中药鉴定实验中,通过对药材的酸碱性质进行实验,可以区分出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进一步鉴别其真伪、质量等基本特征。
具体酸碱反应实验步骤包括:①取药材样品;②添加试剂;③观察变化;④分析结果。
4、化学药理实验化学药理实验是对药材生物活性成分的鉴定,也是实验中的“重头戏”。
这一部分的实验依托于化学药理学学科基础,如制备试剂、准备试验设备,开展个性化实验。
具体实验步骤要根据具体实验来制定。
三、实验注意事项1、鉴别药材时,要详细比较药材粉末形态、组织型态、药材薄层柿子样等,以充分证实或排除疑问。
2、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反应的时间、程度及有无异常现象。
3、药材鉴别时要随时固定标本和结果记录,避免次品的混淆,保证药材成分的准确性。
4、实验过程中,必须将选用的药材以及实验设备保持绝对干燥,避免水分引起实验现象的偏差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整)(12级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实验讲义

(完整)2015(12级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实验讲义中药鉴定学实验讲义实验一组织制片技术与显微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徒手制片、粉末制片技术。
2.掌握中药的显微测量法。
3.掌握大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4。
熟悉永久制片、整体封固制片、表面制片的制片方法。
5。
识别所列中药标本。
二、实内容验1.徒手制片:(橘皮的徒手切片)动作要快,切片薄而完整.2.粉末制片:用木签取大黄粉末少许,放于一个载玻片上(中央),滴加水合氯醛2—3滴,用木签搅匀,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受热,然后把粉末置于酒精灯的外焰处加热,水合氯醛刚沸就马上移开,添加水合氯醛防止蒸干。
加热至粉末组织变为透明即可。
待玻片稍冷再滴加稀甘油一滴,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纸擦干净盖玻片周围。
于显微镜下观察.3.大黄粉末特征观察:(1)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大多短钝);(2)淀粉粒(大多圆球形,脐点常呈星状和十字状);(3)网纹和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椭圆形或斜方形)。
4.显微测量定标:摄测微尺图片(拍摄时注意尽量保持测微尺水平)——图片保存——打开保存的测微尺图片,点击工具栏上的图标—-点击添加按钮—-画线,计算实际距离(多次测量)—-保存入库完成不同放大倍数下显微标尺的定标数据测量及标注:打开图片文件-—设定倍数(单击工具箱中的定标)-—选择定标号(当前倍率改为“是”)——测量测定大黄粉末中簇晶和淀粉粒的直径:选最大、最小和常见的中等大小的簇晶和淀粉粒各五粒,进行测量。
最后取平均值作为淀粉粒和簇晶的直径最大、最小和最常见值.5. 观察所列中药标本三、实验报告要求1.绘大黄粉末组织的显微特征图.2.记录定标过程,记录大黄簇晶、淀粉粒的直径测定结果实验二中药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挥发油测定的原理2.掌握中药挥发油测定的两种方法3.了解中药挥发油测定的意义二、基本原理将含挥发油的中药与水共同蒸馏,在低于100℃时,挥发油与水一起蒸馏出来,凝集于刻度管中,冷却后,油水自动分离为两液层,根据刻度可以读出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2.中药材显微鉴定实验

粉末生药的描述原则
先多数后少数 先特殊后一般
先感观后测试
粉末生药显微特征描述要点
淀粉粒
先描写单粒,后描写复粒,大小,脐 点和层纹,崩裂或糊化等. 草酸钙结晶 描述其晶形(如方晶,柱晶,针 晶,簇晶,砂晶,双晶等),大小,结晶存在部 位及稀密情况等. 厚壁组织 通常分为纤维和石细胞,描述 其名称(如韧皮纤维,木纤维,内果皮石细 胞等),形状,宽度,长度,胞壁增厚情况,是 否木化,纹孔与孔沟的形状特点等.
三、绘图的基础知识
画图之前,应根据实验指导要求绘图的数 量和内容,在图纸上首先安排好各个图的 位置比例,并留出书写图题与注字的地方。 先绘草图,用HB铅笔轻轻地在图纸上勾 画出图形的轮廓,再对细小的部分逐步添 加。线条要一笔勾出,粗细均匀,光滑清 晰,接头无叉和痕迹(切忌重复描绘)。 绘图及注字一律用铅笔。实验题目写在绘 图报告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的植物材料 的名称和部位写在图下方,并注明放大倍 数。
非腺毛:完整的非腺毛由1~8个细胞组成, 常弯曲,壁厚2~7 µm,外壁有细密疣状突 起。 表皮细胞:叶片上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 形,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 状弯曲,细胞中常含淡黄色橙皮苷结晶; 气孔直轴式。 导管 木纤维
薄荷
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排 列疏松,四棱角处由厚 角细胞组成。 内皮层明显。 韧皮部狭。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 髓薄壁细胞大,中心常 有空洞。
菌类生药--茯苓粉末显微特征
用稀甘油装片,可见 无色不规则形颗粒团 块、末端钝圆的分枝 状团块及菌丝。菌丝 细长,稍弯曲,有分 枝,无色或带棕色 (外层菌丝)。 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 胶冻状,加热团块物 溶化。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鉴定和评价,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中药的鉴定,探讨中药鉴定学的实验方法和过程。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某种中药样品、显微镜、显微镜玻片、显微镜盖玻片、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甘油、石蜡、碘酒、石蜡刀、显微镜标本夹等。
实验方法:1. 外观鉴定:观察中药样品的外观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
2. 显微镜鉴定:将中药样品切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一滴甘油,盖上显微镜盖玻片,放入显微镜中观察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
3. 化学鉴定:利用化学试剂对中药样品进行反应,观察颜色变化、沉淀形成等现象。
4. 薄层色谱鉴定:将中药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放入色谱槽中进行分离,用紫外灯照射,观察色谱带的形成。
5. 红外光谱鉴定:将中药样品制成适当的片剂,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扫描,记录红外光谱图谱。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外观鉴定:中药样品呈黄褐色颗粒状,具有特殊的香味。
2. 显微镜鉴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中药样品中存在大量的细胞,细胞壁清晰,细胞核明显。
3. 化学鉴定:用碘酒滴在中药样品上,观察到样品表面出现紫黑色沉淀,说明中药样品中含有淀粉。
4. 薄层色谱鉴定:在薄层色谱板上观察到中药样品出现多个色谱带,每个色谱带代表一种成分,通过对比标准色谱带,初步确定中药样品中的主要成分。
5. 红外光谱鉴定:通过对比红外光谱图谱,确定中药样品中存在的化学键和官能团,进一步确定中药样品的成分。
结论:通过对某种中药样品的鉴定,我们初步确定了该中药样品的外观特征、细胞结构、化学成分等。
这些鉴定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提供了基础。
同时,本实验还展示了中药鉴定学的实验方法和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加了对中药鉴定学的理解和认识。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杜仲、厚朴、肉桂、牡丹皮、黄柏等12种皮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茎、木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桑白皮、肉桂、合欢皮、海桐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1)性状鉴定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药用标准或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的品种、纯度鉴定或粗略地估计其品质的优劣。
本实验重点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和气味等特征,确定皮类中药的鉴别特征。
通过对单味药性状特征的系统观察和描述,确定其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显微鉴定原理同前。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同前。
2)材料药材标本:杜仲,桑白皮,厚朴,肉桂,牡丹皮,合欢皮,海桐皮,黄柏,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
横切面永久制片:厚朴,牡丹皮,黄柏。
粉末: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
(2)试剂同前。
操作步骤(1)性状鉴定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外表面和内表面、断面特征鉴定茎皮、枝皮或根皮等,然后按照形状、内表面、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依次观察和描述。
(2)显微鉴定1)组织特征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观察。
厚朴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牡丹皮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黄柏横切片:川黄柏观察和描述残存的木栓层、栓内层、皮层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的分布、韧皮部的特征。
关黄柏主要观察和描述射线和硬韧部的特征。
2)粉末特征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杜仲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壁的增厚情况、橡胶丝的形状及表面等特征。
厚朴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形状和层纹、纤维的形状、油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等特征。
牡丹皮粉末:观察和描述淀粉粒的类型、形状和脐点,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木栓细胞的颜色等特征。
中药材及其制剂的显微鉴别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中药材及制剂显微鉴定方法操作规程。
范围:所有购进的中药材及正式生产的含原药粉的制剂品种。
责任者:QC主任、检验员对本SOP的实施负责。
规程:1. 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定法是应用动植物细胞、组织和矿物晶体光学等知识鉴别中药材或中成药的一种方法。
通常是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故称“显微鉴别法”主要适用于:1.1. 药材性状鉴别特征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构造不同;1.2. 药材破碎不易辨别或区分;1.3. 药材呈粉末状态或为成方制剂;1.4. 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份在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及其特征。
2. 显微标本片的分类2.1. 临时性制片操作简单,制作方便,主要用于药材检验。
2.1.1. 切制片采用滑走切片或徒手切片法制片。
适用于植物根、茎类药材的鉴别。
2.1.2. 表面片采用剪、撕等方法制片。
适用于叶类、花类及全草类药材的叶片、花冠、萼片、苞片等的鉴别。
2.1.3. 解离组织片用适当的组织解离液使组织细胞相互适度解离后装片,适用于观察比较坚硬的细胞组织,如导管、纤维、石细胞等的形态。
2.1.4. 磨制片适用于矿物药或有些坚硬的动物类药材如珍珠、石决明及动物骨骼的鉴别。
2.1.5. 粉末片适用于花粉粒、孢子等的形态特征或构造观察。
2.2. 石蜡片亦称永久片制成的石蜡切片外形较完整,厚薄均匀,且可制得连续切片,观察方便,能长期保存。
适用于药材鉴定研究工作。
以上各临时装片均可按规定和制备方法制成永久性的石蜡切片。
3. 仪器和用具3.1. 仪器生物光学显微镜、镜台测微尺、离心机。
3.2. 用具3.2.1. 放大镜、刀片、解剖刀、镊子、剪、解剖针。
3.2.2. 载玻片、盖玻片。
3.2.3. 吸湿器、培养皿或小烧杯、酒精灯、铁三角架、石棉网、滴瓶、试管、试管架、滴管、玻璃棒、乳钵、量筒等。
3.2.4. 毛笔、铅笔、带盖搪瓷盘、纱布、吸水纸、火柴等。
4. 试液及配制4.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g,加水15ml与甘油10ml使溶解,即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动物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内容提要
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珍珠、全蝎、蟾酥、靳蛇、熊胆、麝香、鹿茸、牛黄等34种动物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地龙、全蝎、蛤蛉、薪蛇、鹿茸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石决明、珍珠、蟾酥、哈蟆油、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熊胆、马宝、阿胶、麝香、牛黄、羚羊角性状鉴别要点,了解石决明、牡蛎、海蝶峭、水蛭等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
(1)性状鉴定主要依据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知识和传统经验鉴别法,观察和描述动物类中药的性状特征,鉴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药用标准,鉴别其真伪、纯度或粗略估计品质的优劣。
(2)显微鉴定主要利用显微镜和显微技术观察动物药的组织和粉末特征,以鉴定其真伪和纯度。
仪器、材料与试剂
(1)仪器与材料
1)仪器同前。
2)材料药材标本或液浸标本: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蝶蜡,地龙,水蛭,全蝎,娱蚣,土鳖虫,桑螺蜡,蝉蜕,虫白蜡,斑螯,僵蚕,蜂蜜,海马,海龙,蟾酥,哈蟆油,龟甲,鳖甲,蛤蛤,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薪蛇,鸡内金,穿山甲,熊胆,马宝,阿胶,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
粉末:广地龙,全蝎,蛤蛉,薪蛇,鹿茸。
(2)试剂同前。
操作步骤
(1)性状鉴定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一般性状等确定其药用部位,然后分别按其形
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
(2)粉末及表面显微鉴定分取各中药粉末或碎片少许,用水装片或制水合氯醛透化
片。
广地龙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表皮碎片的颜色、细胞形状及表面特征等,斜纹肌纤维的形状、大小及表面特征,刚毛的多少、形状、颜色和表面等特征。
全蝎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体壁碎片的颜色、外表皮表面观的特征,横纹肌纤维的颜色和表面特征,刚毛的形状及表面特征。
.
蛤蛇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鳞片、皮肤碎片、横纹肌纤维、骨碎片的颜色及表面特征。
靳蛇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表皮、横纹肌纤维、骨碎片的颜色及表面特征。
靳蛇鳞片的表面特征鉴定:观察和描述背鳞表面的颜色和表面特征。
梅花鹿茸的粉末鉴定:观察和描述表皮角质层的表面,茸毛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根部,骨碎片的表面、横断面,角化梭形细胞的形状等特征。
要点及难点解答
(1)性状鉴定主要注意药用部位,根据药用部位,选择不同的鉴定指标。
地龙应区别广地龙和沪地龙,蛤蛤主要注意头部、背部和尾部的特征,靳蛇主要注意其“翘鼻头”、“方胜纹”、“念珠斑”和“佛指甲”等特征,鹿茸注意区分花鹿茸和马鹿茸,石决明应区别不同的品种,珍珠应区别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蟾酥和哈蟆油注意其水试鉴别方法,乌梢蛇注意其颜色和背部的特征,金钱白花蛇注意其白色的环纹,熊胆注意胆囊皮和胆仁的特征,马宝注意断面的特征,阿胶注意其质地和颜色,麝香注意其香仁的特征,牛黄注意其断面的层纹和质地,羚羊角注意其形状、角尖和骨环的特征。
(2)粉末鉴定广地龙粉末主要鉴别特征包括表皮碎片、斜纹肌纤维,全蝎粉末主要鉴别特征包括体壁碎片、刚毛、横纹肌纤维,蛤酚粉末主要鉴别特征包括鳞片、皮肤碎片、横纹肌纤维及骨碎片,靳蛇粉末主要鉴别特征包括表皮、鳞片、骨碎片,鹿茸粉末主要鉴别特征包括茸毛、角化梭形细胞。
习题与作业
(1)习题
1)将上述34种动物药按照药用部位进行分类,如昆虫类、角类、贝壳类、蛇类、分泌物类、结石类等。
2)写出地龙、全蝎、蛤蛉、靳蛇、鹿茸、石决明、珍珠、蟾酥、哈蟆油、乌梢蛇、金
钱白花蛇、熊胆、马宝、阿胶、麝香、牛黄、羚羊角的性状鉴别要点。
(2)作业
1)写出下列药材的鉴别要点:靳蛇、乌梢蛇与金钱白花蛇,马鹿茸与花鹿茸,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广地龙与沪地龙,麝香,熊胆,羚羊角,牛黄。
2)写出地龙、全蝎、蛤蛤、鹿茸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并绘图。
3)写出新蛇鳞片表面特征并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