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有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有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有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32小题,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50分。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地壳运动B.地球的公转C.一杯水变凉D马在跑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
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85×109nm的是()A.教室黑板的长度B.物理课本的长度C.课桌的长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诗中描绘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白帝城B.轻舟C.两岸D.江陵4.对误差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中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差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物理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小雷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8.30cm、18.32cm、18.10cm、18.33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18.3cmB.18.262cmC.18.26cmD.18.32cm6.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频闪相机拍摄所得的小球的运动情形,箭头表示小球运动的方向,其中表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7.学校"五四"青年节举行合唱比赛,在乐队的伴奏下,同学们满怀深情地放声高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由空气传播而来,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观众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响度不同D."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较高8.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9.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解析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蝈蝈是依靠像人一样的声带振动发声B. 演奏小提琴时,是通过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响度C.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2.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这种现象是()A. 熔化B. 液化C. 升华D. 凝华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树长高了”这是一种机械运动B. 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 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D. 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光能转化为内能来工作的4. 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①④B. ①③C. ③④D. ①②5.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现象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A. 日食现象B. 水中倒影C. 放大镜取火D. 雨后彩虹6. 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测铅笔的长度B. 测烧杯中水的温度C. 测圆锥的高D. 测硬币的直径7. 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B.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108km/sC.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D. 站在河边的人透过水面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8.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过程中()A. 兔子的瞬时速度一定大于乌龟的瞬时速度B. 乌龟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9.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进行实验 D.评估交流2.以下温度值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C.镇江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镇江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图乙: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这是熔化现象D.冬天,窗子的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 B C D 第7题图7.如右上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甲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甲在第2min时处于固态C.甲在ab段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乙是蜡烛的熔化图象8.如下图所示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都没结冰C.都已结冰D.有一半的水结成冰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右上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上而下会出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B.如果在A 区间外侧放一只温度计,其温度计示数会升高C.如果在B 区间外侧放一张照相底片,其上会被感光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10.加工黑白照片的暗室里的安全灯是红光灯,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关于这种温度计的液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白色的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品红色的C.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红色的D.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黑色的11.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2、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小3、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7、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9、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1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1、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12、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3、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1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1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3、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4、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________F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2、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5、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6、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7、“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8、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C.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9、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小10、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11、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A.用力蹬车,车加速前进B.用力垫球,球飞出去C.用力拉弓,弓弯了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12、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13、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1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平静的池水中漂浮有一个木球,木球的体积为4dm3,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1/4,那么木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木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l0N/kg)2、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2、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3、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在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6、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7、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
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8、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9、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10、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11、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12、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13、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4、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5、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答案)精选全文

八年级物理学科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5分)1.用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时,底片应放在离镜头 的位置上,被拍摄的物体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较小物体的光学仪器,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焦距较短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使用放大镜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光屏。
3.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简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
太阳升起、落下,是以 为参照物。
4.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5秒内通过了200米路程,它的速度为 米/秒,读作 ,它表示火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
5.物体所含 叫做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6.酒精的密度为0.79×103千克/米3,读作0.79×103 ,1千克酒精用去一半,余下酒精的密度为 千克/米3。
7.力是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和物体。
如图1所示,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拉住绳子的两端,其中甲同学用力拉绳,乙同学向甲同学靠近的同时甲同学也向乙同学靠近。
这现象主要表明物体间。
图18、力能使物体发生,或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9、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的,如图2所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性质。
10、为了表示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物理学中把这个意思写成,读作。
图211、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和有关,我们把它叫做力的。
图3所示是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图312、把质量是0. 2千克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若它在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方向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是1牛。
则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牛,方向。
13、按照新的交通法规,坐在出租汽车前排的乘客和司机都要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当汽车 时,减轻可能对人的伤害(选填“突然加速”或“紧急刹车”)。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将纸片从易拉罐和水平桌面间快速水平抽出,易拉罐几乎不动。
则将纸片抽出的过程中,易拉罐()A.不具有惯性 B.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C.相对纸片水平向右运动 D.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2、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3、甲、乙两同学质量之比为10:9,甲同学重588N,则乙同学身体质量和重力分别是()A.529.2kg,529.2N B.54kg,588NC.54 kg,529.2N D.66.7kg,653.3N4、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的较宽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5、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 = P2= P3B.P1<P2<P3C.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7、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8、《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9、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0、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11、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2、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52.5 g B.47.5 g C.50 g D.55 g13、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水桶受到绳子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水桶B.地球C.绳子D.手14、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15、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A.右面高,左面低B.左面高,右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有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32小题,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50分。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地壳运动B.地球的公转C.一杯水变凉D马在跑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
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85×109nm的是()A.教室黑板的长度B.物理课本的长度C.课桌的长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诗中描绘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白帝城B.轻舟C.两岸D.江陵4.对误差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中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差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物理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小雷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8.30cm、18.32cm、18.10cm、18.33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18.3cmB.18.262cmC.18.26cmD.18.32cm6.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频闪相机拍摄所得的小球的运动情形,箭头表示小球运动的方向,其中表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7.学校"五四"青年节举行合唱比赛,在乐队的伴奏下,同学们满怀深情地放声高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由空气传播而来,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观众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响度不同D."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较高8.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9.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
"音域"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第9题图) (第10题图)10.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用蜡烛作为光源,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与水中倒影形成原理相同11.在许多高速公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
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
"夜精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第11题图)(第13题图)12.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镜中的婴儿B.影子的形成C.水中"折断"的铅笔D.水中的倒影1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若入射方向由BO变到AO,则(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D.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1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红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15.如图甲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乙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图甲图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音量调小B.停机坪指挥人员佩戴耳塞C.教室的窗子安装双层隔音玻璃D.在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17.光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当你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D.水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8.关于如图中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乙图所示抽出真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丙图所示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从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小噪声的影响D.丁图所示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穿透本领强1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A.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等于乙车运动的时间D.在2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B.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通过细棉线实现D.光点晃动时,光线与镜面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也始终相等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共50分)21.(4分)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m/s;第一次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其中"光年"是的单位。
22.(4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所测物体长度是cm.(第22题图) (第23题图)23.(4分)如图所示,车在水平的网红浮桥上行驶,太阳光在木头浮桥表面发生反射(选填"镜面"或者"漫"),以司机为参照物,车中的乘客是的(选填"运动"或者"静止"). 24.(4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简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够传声。
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听众能从乐曲中听辨出优美的小提琴声,主要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
25.(4分)请利用所学的声音有关知识解释:诗句"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不能传播声音。
26.(4分)一小鸟在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6m,映在平静湖水的小鸟的"倒影"距小鸟m,该"倒影"是小鸟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27.(3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8.(3分)一艘测量船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已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问:这处海底深度是多少?29.(4分)中国5G技术的研发应用领先世界,5G无人物品派送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例。
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
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经短暂停留,完成物品交接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从出发点到派送点所用的时间.(2)从出发点到返回出发位置的平均速度.甲乙30.(4分)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小敏同学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1)实验中,除了电子停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2)小车经过间距均为40.0cm的ABCD四个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
则小车沿斜面滑下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在测量时间时,若小车碰撞挡板前提前按下电子停表停止计时,则测得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下列做法中,可以减小时间误差的是.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D.用更精密的计时设备代替电子停表31.(7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cm和横截面积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选填"两根"或"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
理由:.32.(5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