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6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

(三) 文艺复兴的概况
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是从 时间 领域
肯定人的欲望和 歌颂自然的人性
开始的?
代表人物 但丁
代表成就
初期
意大利 文学 英国文学
先驱 初 《神曲》、 期 彼特拉克 三 “人文主义之父” 杰 薄伽丘 《十日谈》 莎士比亚 达芬奇
《哈姆雷特》
《蒙娜丽莎》
高潮
意大利 绘画
二、感受文艺复兴
《课程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 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 含义。
来自中世纪晚期的声音
教士:你最近在忙什么? 商人:我最近在佛罗伦萨又买了一座更大的城堡,打算好好装 修一下,添置些金银器具,再多买几辆马车,多雇些仆人。这 几年的打拼,我赚了钱,这日子过的还算幸福。 教士:你最近离上帝越来越远了! 商人:为什么?我每天祈祷,每周都来教堂做礼拜,该是个合 格信徒。 教士:我们人类自诞生就是有罪的,我们到人间是来赎罪的, 所以你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和欢乐,虔诚的忏悔错误,你才能得 到拯救,才能升入天堂。 商人:那样的话,我宁可现在活得舒服快乐。 教士:那你永远得不到拯救,会下地狱的。 思考: 1.教士要求商人怎么做? 今世禁欲,来世幸福 2.商人却要追求什么? 世俗的享乐和今世的幸福 寻找新的文化体系来取代基督教文化 3.商人怎么办?
《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 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 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 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 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段独白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中怎样的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 提倡人性的发展。
一、探源文艺复兴
(一)探思想之源——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 基督教神学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 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 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 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 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 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 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 寄托于来世。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5

姓名王秀霞单位胶州市第二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文艺复兴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第二课,在整个单元中乃至整个西方思想文化史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以近代化的视角来看,文艺复兴正是欧洲封建社会迈向现代社会关键的转折。
从人文主义精神的流变来看,文艺复兴形式上复兴、再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中人文精神,但内核却是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是人文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二、学生分析文艺复兴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但内容比较粗浅。
本课的课标突出要求学生体会、认识人文主义。
就是要求教师结合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品味人文主义的内核。
本课教学设计运用了一些图片和故事,通过材料的分析来引领学生体会人文主义,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总体来看,本课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教师需要通过形象的材料和表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赏析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代表作,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整合历史知识能力和透过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内容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匠及其作品为主线,了解这些作品和人物,在欣赏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及其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注重人的价值理念,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本课文史材料、图片、走进身边的人文现实,搜寻代表人物的生平信息,重点是增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点的材料,同时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适当增加趣闻,活跃课堂。
合作探究性学习,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课堂生成,加强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构建,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25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课标要求:知道各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及其体现的人
文精神,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结合课本48页前两段,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归纳文艺复兴的 背景?
经济: 思想 文化: 政治: 根因 工商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教会垄断教育,禁锢人们的思想 2、意大利保留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 教权高于皇权
------回望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 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 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 正面冲突。 2、当时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3、封建神学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成果为依据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到:“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 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 么?“真理”的含义?
△阅读教材有关《十日谈》的内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十日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黑死病引发人们心理恐慌,促使人们对现实的反省。 ② 《十日谈》为什么被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其关注点是人。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27

姓名翟瑞兴电话学科高中历史年级高二邮件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实验高级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文艺复兴表面上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思想障碍的一场运动,是资本主义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本课正式解释了“人文主义”的概念,此概念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同时也是高考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和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历史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本课涉及到的人物和作品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并没有深入分析过,本课以学生未接触过的的角度和深度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复兴巨匠的著作,通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体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文艺复兴的作品,让学生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1(2(32。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9

姓名佀同琪电话
学科历史年级高二
邮件
单位梁山现代高级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蒙昧中的觉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人文精神历经了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兴起(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弘扬(启蒙运动),所以本节是本单元的起点。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和认识。
教学难点: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主张的评价。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年龄在十六、七岁之间,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
学生对苏格拉底有所了解,但还是比较陌生,对智者,斯多亚学派很陌生。
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的下发进行自主学习,对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智者、苏格拉底的认识评价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
在针对其主张、评价的分析,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列举:智者,苏格拉底的成就。
归纳理解:智者,苏格拉底的评价。
运用:分析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出疑难。
课上质疑、探究重难点,学生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在历史评价方法指导下尝试运用,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探究,史料运用。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姓名胡娜单位郯城二中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文艺复兴表面上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思想障碍的一场运动,是资本主义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人文主义贯穿本课始终,它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文艺复兴反封建的基本体现。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产生许多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文艺复兴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但内容比较粗浅。
本课的课标突出要求学生体会、认识人文主义。
就是要求教师结合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品味人文主义的内核。
本课教学设计运用了一些图片和故事,通过材料的分析来引领学生体会人文主义,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总体来看,本课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教师需要通过形象的材料和表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教学目标本课内容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匠及其作品为主线,了解这些作品和人物,在欣赏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及其思想内涵。
通过本课学习,赏析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代表作,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和透过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认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注重人的价值理念,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本节课的讲述中,我主要使用传统的PPT课件,结合相关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5

姓名李广生单位济宁学院附属高中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一、教材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的课题为“神权下的自我”,本课教材内容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部分内容。
考虑到这两部分内容在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史的重要性,决定分两课时来进行,本节课只学习文艺复兴运动部分的内容。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本节课贯穿始终的主题。
文艺复兴运动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产生许多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在一定程度为欧洲宗教改革一定准备了条件,同时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所以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在西欧社会发展中也起到承上启下的地位,在本专题内容学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经过高一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阶段也有所涉及。
但是文艺复兴这节课所涉及到的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以及关于人文主义内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掌握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通过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体会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设题引思、探究合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掌握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实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尊重人和人性的情怀,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对文艺作品的介绍欣赏,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情趣态度。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设计本课的学案,主要分为“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检查评估”三部分;2.、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并录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三节微课。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7

3、16C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 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 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生 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 卒于法国。恩格斯对他的 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 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 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达· 芬奇与米开朗琪 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 艺坛三杰,尤以《最后的 晚餐》和《蒙娜· 丽莎》 等画驰名于世。
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 人文风采
一、文艺复兴的含义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 文化,进行的反教会神学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 动。
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发展,
封建势力强大; (3)思想:封建神学根深蒂固; 知识回顾:为什么首起意大利? (1)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薄伽丘和《十日谈》 1、14C 前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达· 芬奇
2、15C 后三杰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如 何 体 现 人 文 主 义 ?
3、16C
莎士比亚(1564— 1616),英国大文豪, 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 性的人物形象,深刻 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 思想。他为世人留下 了39个剧本,一卷14 行诗和两部叙事长 诗。
1475年3月6日出生于 佛罗伦萨,意大利文 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 塑家、画家、建筑师 和诗人。他的艺术创 作以现实主义方法和 浪漫主义的幻想,表 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 国主义和为个人而奋 斗的精神面貌,富于 人性和人的情感,在 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 力和雄伟的气魄。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
米开朗琪罗《大卫》
(3)直接原因: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
三 、文艺复兴运动的旗帜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齐迎春单位山东省青岛第19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三单元中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内容,上承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文主义的起源),下启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人文主义的发展)。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原因和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
学生在初中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但丁等人已有所了解,但对他们作品所反映的含义不甚了解。
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
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课前导学案的下发和课前的PAD微视频自主学习,课本内容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
在针对其特点、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列举: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
归纳理解: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运用: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复兴巨匠的著作,通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体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文艺复兴的作品,让学生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