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升5奥数拓展和差倍问题综合(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小数问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小数问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面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能表示0.03中“3”的意义的是()。
A.B.C.D.2.一列城际列车有16节车厢,每节车厢有60个座位,每张车票62.5元,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每张车票可以优惠12.5元。
10位同学一起乘坐这列火车,一共可以优惠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A.16节,60个,62.5元,12.5元,10位B.60个,62.5元,12.5元,10位C.62.5元,12.5元,10位D.12.5元,10位A.14.28B.15.16C.14.97D.13.05++++++++=()。
4.计算0.10.20.80.90.80.20.1A.10B.9.9C.8.1D.95.□.8元﹣7.○元=0.7元,那么□、○分别是()A.7、9B.8、9C.8、1D.7、16.甲数是6.8,比乙数少0.2,甲乙两数的和是()A.7B.13.8C.13.4二、填空题10.已知:++=13.2,+++=16.4。
那么,=( ) ,=( ) 。
三、解答题13.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结果分别是59.8千克、63.6千克、59.9千克和62.7千克。
如果知道甲比丁重,但比乙轻,而且丁比丙轻,丙又比甲轻,你知道他们四人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吗?14.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五双送一双。
这种袜子每双4.68元,张阿姨买了12双,花了多少钱?15.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00倍,再将小数点向左移两位,然后把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最后把小数点向左移三位后是36.52,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16.公园的售票方案如下:甲方案:个人票:5元/张(1人)乙方案:10人一张的团体票:25元/张(需10人)丙方案:10人以上团体票:3元/张(1人)四(1)班32名同学怎样买票最省钱,共用多少钱?17.爸爸骑自行车,经过一段下坡路时,以每秒3.5米的速度开始下坡,以后每秒行驶的路程都比前一秒多4.5米,经过5秒后,爸爸到达坡底。
4升5奥数拓展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甲、乙两个工程队铺一条长16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铺105米,乙队每天铺95米,几天后能够铺完这条公路?(列方程解答)2.动物园里梅花鹿和长颈鹿一共有75只,梅花鹿的只数是长颈鹿的1.5倍,梅花鹿有多少只?(用方程解答)3.在2021年度“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爱心捐赠活动中,大众药店和吉祥药店一共捐赠了8000个口罩。
大众药店捐赠的口罩数是吉祥药店的1.5倍,两个药店各捐赠了多少个口罩?(用方程解)4.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倍,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24棵,六年级植树多少棵?(用方程解答)5.张师傅手工制作了100个月饼分装在两种不同的包装盒里,正好装满20盒。
(1)大盒和小盒各有多少盒?(2)王叔叔买了9盒月饼,正好用去250元,他买的月饼中,大盒和小盒各有多少盒?6.中骏世界城停车场停满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108个轮子,32辆。
(1)汽车和摩托车各多少辆?(2)此时一个旅行团开走了10辆车,正好用去75元,他们开走的车中,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几辆?7.五(1)班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植树,一共45人,老师一人植3棵,学生两人植1棵,一共植了35棵。
你知道参加植树的老师和同学各有多少人吗?8.学校体育室有10张乒乓球桌,34名同学来参加乒乓球训练。
参加双打练习的有多少人?9.我国明代珠算发明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正好分完。
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10.壮壮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得10分,不做或做错一道扣5分,龙一鸣最后得55分,他做对了几道题?11.池塘里有鹅和螃蟹(8条腿)共23只,它们的腿共有76条。
4升5奥数拓展和差倍问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和差倍问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书架有上下两层,上层有m本书,下层有n本书。
如果从上层拿9本书放入下层,那么两层书架的书的本数就相等。
下面各式中()不符合题意。
A.m-n=9B.m-9=n+9C.m-n=9×2D.n+9×2=m2.爸爸今年b岁,小红的年龄是(b-29)岁,再过5年,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差是()岁。
A.29B.29+5C.b D.b+53.如图,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还知道梯形的面积比三角形大24平方厘米,那么,梯形的上底是()厘米。
A.2B.3C.44.仓库里有两堆货物,甲堆比乙堆多9吨,如果把两堆货物分别运走0.5吨,这时,甲堆货物是乙堆货物重量的4倍。
原来甲堆货物有()吨。
A.3.5B.9.5C.12.5D.24.55.弟弟有a本书,哥哥比弟弟多2本,哥哥给弟弟两本后,()。
A.两人一样多B.哥哥有(a-2)本C.哥哥有(a+2)本D.弟弟比哥哥多2本6.一个小数,如果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比原数多23.4,原数是()。
A.2.34B.2.6C.3.4二、填空题7.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后,比原来的数多了2.79,原数是( )。
8.如图(单位:厘米),涂色部分是正方形,图中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的3倍,那么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笑笑的3倍,妈妈比笑笑大24岁,妈妈今年( )岁。
10.把下列的线段分成两段,使其中的一段是另一段的4倍,其中较短的一段长约( )厘米,较长的一段长约( )厘米。
(取整厘米数)11.一个小数,如果小数部分扩大到原来的4倍,再加上这个数的整数部分就是5.8;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到原来的9倍,再加上这个数的整数部分就是9.3;原来的这个小数是( )。
1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8.8,除数是( )。
四升五奥数 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练习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2、某校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324人。
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3、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
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中,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
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4、纺织厂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共有工人48人,如果从第一车间调出8人到第二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还多2人。
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5、甲、乙两桶油共重6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出12千克油,甲桶比乙桶多10千克。
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6、甲、乙两个修路队4天共修路264米,又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6米。
甲、乙两个修路队每天各修多少米?7、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美术、书法和航模兴趣小组。
其中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有86人,参加美术和航模小组的有80人,参加书法和航模小组的有90人。
参加美术、书法和航模小组的各有多少人?8、建筑工地运来水泥、石子和细沙三种建筑材料共300吨,已知运来的水泥比石子多50吨,运来的石子比细沙多20吨。
工地运来水泥、石子和细沙各多少吨?9、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10、甲乙两校共有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1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51人挖输油管道。
如果甲队抽回3人,乙队抽回4人。
这时,甲队还比乙队多2人,甲、乙两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多少人?12、、父亲、母亲和儿子的年龄之和是112岁,父母年龄之和比儿子大74岁,父亲比母亲大3岁。
母亲几岁?13、李辉4年前与张萌4年后的年龄相等,又知二人3年前的年龄和是年龄差的2倍,现在两人各几岁?14、师徒二人8小时共加工零件88个,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0个零件,师、徒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15、甲、乙两人共有150元,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钱?。
4升5奥数拓展小数乘法综合(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小数乘法综合(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与6.2518⨯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 .7.5B .0.075C .75D .0.75 3.计算12.7×2.3-2.3×2.7简便计算时,应该运用( )。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 4.下列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
A .13.60.5⨯B .0.1360.05⨯C .0.13650⨯D .0.00136500⨯5.2.4 3.6⨯去掉两个因数的小数点,积( )。
A .扩大到原来的20倍B .不变C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D .扩大到原来的10倍6.下列四个数中,( )可能是4.□×5.□的积。
(4.□和5.□分别表示一位小数)A .19.82B .24.08C .29.4D .30.16二、填空题7.一支圆珠笔单价是3.5元,明明买了5支这样的圆珠笔,应付( )元,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 )元。
8.如果63×54=3402,那么6.3×5.4=( )。
9.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2.5×2.3×0.4=( × )×( ),运用的定律是( )。
(2)7.5×0.48+ 0.48×2.5=( + )×( ),运用的定律是( )。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0.2米( )2厘米 1.25×0.86( )0.86 10.1×0.1( )10.1+0.1700( )0.70 2.7×1.2( )1.2 1.5+0.9( )3-0.611.买一件西服面料,每米售价48.5元,买5.2米这样的布料,试着估一估260元够吗?估计后试着说明三、解答题15.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地的月电费收取办法如下表。
小明家去年十月份用电120千瓦·时,应付电费多少元?16.李老师带舞蹈小组的8名同学去看演出,他们可以怎样买票?需要花多少钱?17.文具店的英语本和数学本的价格相同,王芳买了5本英语本和4本数学本,每本1.8元。
四升五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

四升五年级数学【差倍问题专项练习】1、一个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4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求原有男工多少人?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45-5)÷(3-1)=20(人)20×3+5=65(人)答:原有男工65人。
2、饲养场里养的白兔比灰兔多32只,已知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5倍,白兔、灰兔各养了多少只?解:32÷(5-1)=8(只)8×5=40(只)答:白兔40只,灰兔8只。
3、舅舅比小林大19岁,正好比小林年龄的3倍多1岁,舅舅和小林各是多少岁?(19-1)÷3=6(岁)6+19=25(岁)答:舅舅25岁,小林6岁。
4、公园里有杨树和柳树,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的2倍多95棵,杨树比柳树多465棵,杨树、柳树各多少棵?解:设柳树的棵数为x棵,则杨树的棵数就为(2x+95)棵,得:(2x+95)-x=465x=3702x+95=2×370+95=835(棵)答:杨树835棵,柳树370棵。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36米,第二根接上12米,此时的第二根是第一根长度的3倍,两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解:(36+12)÷(3-1)+36=48÷2+36=24+36=60(米)答:两根铁丝原来各长60米。
6、学校里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4倍,如果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购进12盒,那么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3倍,原来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有多少盒?解:设彩色粉笔原来有x盒,则白粉笔的盒数是4x盒,4x+12=3(x+12)x=244×24=96(盒)答:原来白粉笔有96盒,彩色粉笔有24盒。
4升5奥数拓展行程问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行程问题-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周末明明去登山,从山脚到山顶全程有6.3千米,他上山用了2.5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这次登山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A .2.52B .3.15C .1.4D .2.82.如图,某野生动物保护小组先测得一头大象的位置是()2,2,大象一直向北行进,2小时后,测得它的位置在()2,7。
若图中每格代表1km ,则这头大象每小时大约行进( )km 。
A .0.5B .1.5C .2.53.百米赛跑,甲用了10秒,乙用了11秒,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1秒钟跑的路程多B .乙的速度快C .乙每秒跑的路程比甲多D .甲的速度慢4.西安距离榆林大约有562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分别从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 千米,下面所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
A .6555562x ⨯+= B .655625x +=÷ C .5562655x =+⨯5.中老年运动会上,陈大伯、张大伯参加了全程1.5千米的长跑比赛。
跑完全程,陈大伯用了9.4分钟,张大伯比陈大伯多用2分钟。
张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 )分钟。
A .7.6B .6.4C .4.76.甲、乙、丙三人比赛骑自行车,甲14分钟行了10千米,乙12分钟行了8千米,丙10分钟行7千米,( )的速度最快。
A .甲B .乙C .丙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7.军军家离学校有1.2km,他每天步行去学校要0.25小时,军军每小时步行的速度是( )km。
8.李叔叔骑电动自行车上班,每小时行18km,0.9小时到达公司。
李叔叔家离公司( )km;若李叔叔开车上班,每小时行60km,那么( )小时可到达公司。
9.明明4分钟骑行1.6千米,平均每分钟骑行( )千米,平均每千米需骑行( )分钟。
10.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当航班在07:00飞至距地面9400m 的高空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纹,之后脱落。
4升5奥数拓展小数除法综合(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4升5奥数拓展:小数除法综合(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一个非0数除以()的数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小。
A.大于1B.小于1C.相等12.两个数的商是3.25,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乘10,那么商是()。
A.0.325B.32.5C.3.253.已知a>0,且0.98×a<0.98,下面各式中错误的是()。
A.0.98×a<a B.0.98×a<1C.0.98÷a>0.98D.0.98+a<0.98÷时,个位上商3余5,在余下的5后面添0成50,表示50个()。
4.竖式计算267A.十B.一C.十分之一D.百分之一÷”的商的最高位是()。
5.“5.060.23A.个位B.十位C.十分位D.百分位6.做一套西服需要2.6米布,现有50米布最多能做()套衣服。
A.18B.19C.20D.21二、填空题7.根据124×35=4340,把算式补充完整。
12.4×0.35=( );4.34÷0.35=( );3.5×( )=4340;43.4÷1.24=( )。
8.在括号里填上“>”“<”或“=”。
1.3×4.2( )1.30.64( )0.64229×0.8( )0.29×87.8÷1.9( )7.8 5.42( )5.41• 1.4×0.7( )1.4÷0.79.刘阿姨去市场买水果。
她先花8元买了3.2千克香蕉,还准备买3千克苹果,苹果的单价是香蕉的1.2倍。
(1)每千克香蕉( )元。
(2)买香蕉和苹果一共花了( )元。
10.服装厂要加工一批儿童服装,原来每套用布1.5米,可以加工480套。
现在每套少用布0.3米,现在可以加工( )套。
11.一台收割机9小时收割小麦4.5公顷。
平均收割每公顷小麦要( )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升5奥数拓展:和差倍问题综合(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甲给乙10元,甲和乙的钱数就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元。
A.5B.10C.15D.202.李奶奶今年60岁,是淘气年龄的6倍。
李奶奶比淘气大()岁。
A.54B.50C.103.四年级一班和四年级二班共有学生124人,从四年级二班调2人到四年级一班后,两班的生同样多,四年级一班和四年级二班原来各有()人。
A.62,62B.58,66C.60,644.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502,减数比差大21,减数是()。
A.272B.115C.136D.2515.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一个底角的3倍,它的顶角是()。
A.108°B.72°C.36°6.把一个数扩大到100倍后就比原数增加了495,原数是()。
A.4.95B.49.5C.5二、填空题7.姐姐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花费880元,裤子比上衣便宜120元,一件上衣( )元。
8.停车场有小轿车和面包车共54辆,其中面包车比小轿车少14辆,停车场有小轿车( )辆,面包车( )辆。
9.如果甲数+乙数=72,甲数-乙数=12,那么甲数是( ),乙数是( )。
10.琪琪和乐乐一共收集了74枚邮票,已知琪琪比乐乐少收集8张邮票。
乐乐收集了( )张邮票。
11.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它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
12.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1杯水,连壶重300克;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660克。
那么1杯水重( )克。
13.小明去买铅笔和练习本。
如果买1支铅笔和4本练习本要花22元;如果买2支铅笔和3本练习本要花19元。
实际小明买了3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他共花( )元。
14.两数相除商4余1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83,那么被除数是( ),除数是( )。
三、解答题15.甲、乙两桶水共重36千克,如果从甲桶中倒4千克水到乙桶中,两桶水就一样重。
甲、乙两桶水原来各重多少千克?16.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和为25岁,弟弟比哥哥小5岁。
今年哥哥和弟弟分别多少岁?(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17.学校图书馆双层书架共有180本书,如果从上层搬20本给下层,两层的本数就同样多。
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多少本?(先根据题目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18.社区物业工人在小区广场围了一个周长是32米的长方形花坛。
如果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宽比长短2米,这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9.胜利小学开展体育比赛,参加跳绳的人数是打球的4倍,比打球的多72人。
参加跳绳和打球的各有多少人?(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20.饲养场有黑兔和白兔共150只,白兔比黑兔多30只,黑兔和白兔各有多少只?(画线段图并解答)参考答案:1.D【分析】要想甲乙钱数相等,应把甲比乙多的钱数平均分给甲和乙。
此时甲分出去甲比乙多的钱数的一半。
甲给乙10元,甲和乙的钱数就相等。
则甲比乙多2个10元。
【详解】2×10=20(元)则原来甲比乙多20元。
故答案为: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甲给乙钱数的2倍就是原来甲比乙多的钱数。
2.B【分析】已知李奶奶的年龄为60岁,是淘气年龄的6倍,所以淘气的年龄等于60除以6,再用李奶奶的年龄减去淘气的年龄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60-60÷6=60-10=50(岁)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为典型的差倍问题,明确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班共有的人数,再根据从四年级二班调2人到四年级一班后,两班的生同样多。
画出线段图,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由此可知:一班:124÷2-2=62-2=60(人)二班:124-60=64(人)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4.C【分析】因为减法中存在如下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由此可得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2,从而得出减数与差的和是多少,再根据和差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被减数+减数+差=502所以减数+差=502÷2=251因为减数-差=21所以减数=(251+21)÷2=272÷2=136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明确是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以及和差公式:(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数。
5.A【分析】把底角看作1份,顶角就是3份,3个内角共5份,5份是180°,用180°除以5可求出1份是多少度(即一个底角的度数),再用一个底角的度数乘3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详解】180°÷(3+1+1)=180°÷5=36°36°×3=108°故答案为:A【点睛】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再借助和倍问题公式:较小数=和÷(倍数+1),较大数=较小数×倍数。
6.C【分析】根据题意,一个数扩大100倍后,比原数增加了495,可知,扩大后与原来的差是495,扩大后是原来的100倍,然后再根据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495÷(100-1)=495÷99=5故答案为:C【点睛】根据题意,求出两个数的差与倍数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即可。
7.500【分析】用裤子和上衣的总花费+120即可求出两件上衣的价钱,再除以2即可求出每件上衣多少元,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880+120)÷2=1000÷2=500(元)一件上衣5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和差倍问题,小数=(和-差)÷2,大数=(和+差)÷2。
8.34 20【分析】小轿车和面包车的数量和是54辆,二者的数量差是14辆,较少数量的面包车有(54-14)÷2辆。
用两种车的数量和减去面包车的数量,求出小轿车的数量。
【详解】(54-14)÷2=40÷2=20(辆)54-20=34(辆)停车场有小轿车34辆,面包车20辆。
【点睛】本题考查和差问题,小数=(和-差)÷2,大数=和-小数。
9.42 30【分析】(和+差)÷2=大数,据此求出甲数,再用甲、乙两数的和减去甲数即可求出乙数。
【详解】(72+12)÷2=84÷2=4272-42=30如果甲数+乙数=72,甲数-乙数=12,那么甲数是(42),乙数是(3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和差问题,理解(和+差)÷2=大数是解题关键。
10.41【分析】(和+差)÷2=大数,琪琪和乐乐一共收集的邮票数加上琪琪比乐乐少收集的邮票数再除以2即可算出乐乐收集的邮票张数。
【详解】(74+8)÷2=82÷2=41(张)琪琪和乐乐一共收集了74枚邮票,已知琪琪比乐乐少收集8张邮票。
乐乐收集了(41)张邮票。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和差问题,理解(和+差)÷2=大数是解题关键。
11.120【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它底角的4倍,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一个顶角相当于4个底角,即6个底角是180°,据此计算。
【详解】180°÷6=30°30°×4=120°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2.18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660-300)克是(3-1)杯水的质量,所以先求出660减去300的差,再用这个差除以2,求出1杯水重多少克。
【详解】660-300=360(克)360÷(3-1)=360÷2=180(克)【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13.31【分析】买1支铅笔和4本练习本要花22元,那么买2支铅笔和8本练习本要花(22×2)元,买2支铅笔和3本练习本要花19元,买1本练习本要花的钱为:(22×2-19)÷(8-3);买1支铅笔要花的钱为:22-4×买1本练习本要花的钱;据此求出铅笔的单价和练习本的单价,最后用3乘铅笔的单价加上5乘练习本的单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2×2=44(元)(44-19)÷(8-3)=25÷5=5(元)22-4×5=22-20=2(元)3×2+5×5=6+25=31(元)则他共花31元。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136 3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被除数比除数的4倍多12,183减去4和12等于被除数与除数的和,再减去12,即等于除数的1+4=5倍,再除以5即等于除数,除数乘4的积加12,即等于被除数。
【详解】(183-4-12-12)÷(1+4)=155÷5=3131×4+12=124+12=1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倍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5.答:甲桶水原来有21千克,乙桶水原来有13千克。
【分析】由题意知,从甲桶倒出4千克水给乙桶,两桶水就一样多了,此时两桶水相等各有:34÷2=17(千克),原来乙桶水是17-4=13(千克),甲桶水是17+4=21(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34÷2=17(千克)17+4=21(千克)17-4=13(千克)答:甲桶水原来有21千克,乙桶水原来有13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求出两桶水相等时各有多少千克。
16.图见详解;哥哥15岁;弟弟10岁【分析】先画一个线段表示弟弟的年龄,哥哥的年龄的线段比弟弟的线段长,长的部分是5岁,总共是25岁,据此即可画图;(和-差)÷2=小数,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和减去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差再除以2即可算出弟弟的年龄,弟弟年龄加上5岁即可算出哥哥的年龄。
【详解】(25-5)÷2=20÷2=10 (岁)10+5=15(岁)答:哥哥今年15岁,弟弟今年10岁。
【点睛】本题考查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和差问题,能识图更要会画图分析。
17.上层110本;下层70本(图见分析)【分析】根据下图可知,上层比下层多20×2=40(本),两层总共的本数减40,再除以2即等于下层的本数,总共的书本数减下层的书本数即等于上层的书本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20×2)÷2=140÷2=70(本)180-70=110(本)答:上层有110本书,下层有7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