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并举例
初三化学复习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碱(金头碱尾) 1.可溶碱:NaOH、Ca(OH)2、KOH、Ba(OH)2
NH3·H2O等
2.不溶碱:Cu(OH)2↓、Fe(OH)3↓、Mg(OH)2↓、Al(OH)3↓等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盐(金头酸尾) 1.可溶盐:NaCl、Na2CO3、NaHCO3、CaCl2、BaCl2、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氧化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有O) 1.金属氧化物:CaO、CuO、Fe2O3、Fe3O4等 2.非金属氧化物:CO2、CO、H2O、H2O2、SO2等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酸(氢头酸尾) 1.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等 2.无氧酸:HCl、H2S、HF等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的分类
JC 2021.1.31
物质的分类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有机物 无机物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氧化物 酸碱盐
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举例: 粗盐、煤、石油、天然气、合金、溶液、空气等
纯净物:单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1.金属单质:Fe、Cu、Al、Hg等 2.非金属单质:C、P、S、O2、H2、N2等 3.稀有气体单质:He、Ne、Ar等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学情介绍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学情介绍1.物质分类图下图是初三化学的物质分类图:学生对物质分类的学情是:(1)酸:初中学生掌握盐酸、硫酸,知道硝酸、醋酸、碳酸。
(2)碱:初中学生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知道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一水合氨,也知道几种常见的氢氧化物沉淀。
(3)盐:初中学生知道正盐和酸式盐,不知道碱式盐,但课本中出现过碱式碳酸铜。
(4)氧化物:初三化学是按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讲的,所以,这一块要补充一下。
建议:完善氧化物从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并且用案例进行说明,如CO2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从KMnO4过渡到Mn2O7,Mn2O7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最好把NO、H2O、H2O2也顺便说明一下。
(至于Na2O2、酸酐、OF2要不要提,要看你的学生水平了。
)也可再增加一个分支:氢化物。
因为在后续的学习中,“氢化物”这个名词经常出现,但教材上没有说明过。
可按状态、组成两个角度进行分类,顺便说明一下氢化物的书写习惯(如HCl的化学式中H写在前面,NH3的化学式中H写在后面,金属氢化物H都写在后面:CaH2)。
2.四组名词课本第8页的这段叙述中,出现了4组名词:这些名词并不是知识点,只是分类的举例而已,课堂上没有必要详细说明,但如果一点也不提,学生会有疑问。
学情及处理建议:①学生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不需进一步说明。
②学生不知道电解质,课堂上可以这样处理:“你们学过的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基本上都是电解质,其他的化合物基本上都是非电解质。
”③和④学生不知道这些名词,但初中化学中出现过甲烷、乙醇、葡萄糖、氨基酸,上课的时候,用这几种物质作例子说明就可以了。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的单质。
常见的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
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与,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理解(1)酸性氧化物定义: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对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2)碱性氧化物定义: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对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只有“碱金”这一组关系是一定的!)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特殊氧化物。
3.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2)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这个分类依据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3)胶体的性质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提纯渗析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通过半透膜,用此法将胶体提纯用于分离溶液和胶体(4)胶体部分易错归纳①胶体的本质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②胶体本身并不带电,而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
④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通电后胶体粒子定向移动,所以并非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
(5)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滴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整个过程不能搅拌。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类研究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学会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各类物质的命名方法,能对学过的典型物质进行命名。
【课前预习】1.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需要按物质的 和 对它们进行分类。
分类研究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空气、海水、矿石、煤、硫酸溶液、石灰水、铝合金、生铁、饮料等物质的组成 单一的;蒸馏水、二氧化碳、铁、铝、氧气、碳酸钠、小苏打、烧碱、熟石灰、氯化钠等物质的组成 单一的。
那么可以把以上物质分成 和 两类。
【情境导入】超市的商品是分类摆放的,100多种元素也是按元素周期表分类排列的,那么如何对物质分类呢?【自学】进行物质分类,关键是要抓住分类依据或各类物质的概念、特征。
1.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 举例:2.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元素是否单一 举例:举例:3.根据单质中元素的性质差异 举例:举例:H 2SO4.根据化合物4、C 2H 5OH 、蔗糖、氨基酸、蛋白质等。
酸: H + 举例:5.根据化合物组成的离子或元素 碱:..金属离子+OH -如:KOH 、 盐:..金属离子+如:K 2SO 4 氧化物: 任意元素+如:K 2O 、H 2O 、C;命名: 某酸某、某化某 ;命名:【辨析】辨析以下概念。
1.注意: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 2O )看作组成固定属纯净物。
2.注意:a.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单质(如O 2和O 3混合,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可能属于混合物;b.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c.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CO 2、CO ,SO 2、SO 3)。
3.化合物主要有 和 两大类。
⑴有机物: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O 、CO 2、H 2CO 3及碳酸盐以外)。
举例: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它是 的主要成分。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精品讲义第01讲物质的分类例题与练习

第01讲物质的分类知识导航模块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精讲一、同素异形体1. 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 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红磷和白磷。
3. 产生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思考与交流: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易错提醒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SO2+ H2O === H2SO3;SO2+ 2NaOH === Na2SO3 + H2O(2)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2NaCl + H2O明辨是非(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易错提醒(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2.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明辨是非(1)Na2SO4、KNO3都是含氧酸盐()(2)HNO3既属于一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3)Na2CO3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4)CuSO4·5H2O属于混合物()(5)2Na2O2+2H2O===4NaOH +O2↑是置换反应()(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经典例题题型一:物质的分类【例1】(2021·浙江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变1-1】(2021·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铁、四氧化三铁、烧碱B.氯气、纯碱、石灰水C.水银、空气、干冰D.二氧化硫、水蒸气、盐酸【变1-2】(2021·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A.A B.B C.C D.D【例2】(2020·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SO4·10H2O是混合物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变2】(202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凡是含氧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3】(2020·三亚华侨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物质⎧⎪⎧⎨⎨⎪⎩⎩混合物溶液纯净物化合物C.化合物⎧⎪⎧⎧⎪⎨⎪⎪⎪⎩⎪⎨⎪⎨⎪⎪⎪⎪⎪⎪⎪⎩⎩有机物氧化物酸非氧化物无机物碱盐D.纯净物⎧⎧⎪⎪⎪⎨⎨⎪⎩⎪⎪⎩单质无机物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变3-1】(2020·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可将物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B.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变3-2】(2020·抚松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B.C.D.【例4】(2021·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请对下列化合物:①NaCl、②HCl、③CaCl2、④CuO、⑤H2O、⑥Fe2O3进行分类:(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_______为标准分类,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属于液体的是_______,属于气体的是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分类、电解质

第四讲物质的分类、胶体、电解质(一)知识要点: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分类:2、化合物分类:3、化学反应分类:盐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3)化学反应分类:方法较多:可根据反应无前后多少、可根据反应前后的物质类别、可根据化合价、可根据有无离子参加反应等。
根据反应前后的物质类别:1、金属+酸→盐+氢气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6、碱+盐——新碱+新盐7、盐+盐——新盐+新盐’8、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
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相分散介质实例气液泡沫液液酒、醋、煤油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固液糖水,粘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气固木炭、砖块液固湿砖块、珍珠固固合金、有色玻璃气气空气、爆鸣气液气云、雾固气烟、尘1、分散质、分散剂是相对还是绝对的?举例说明2、根据分散系定义可知:分散系一定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是否一定是液体?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同学之间交流。
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来分类。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
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分类: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
请根据你熟悉的化学物质之间化学反应制一张交叉分类表。
(参考: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二)习题训练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铅笔不含铅 B.水银不含银 C.白金不是金D.火碱不是碱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烧碱、生石灰、纯碱均属于碱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1所示4.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讲解含解析.doc

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根据所含单质元素种类非金属单质根据所含稀有气体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有机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根据氧化物化合物有无C 酸无机物碱盐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同素异形体。
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同素异形体(1)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02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3)举例:O 203O 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4石墨与C 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Ⅰ.Na 2CO 3⎩⎪⎨⎪⎧01钠盐02碳酸盐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氧化物⎩⎪⎨⎪⎧01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等与碱反应生成02盐和水03碱性氧化物:如CaO 、04Fe 2O 3等与酸反应生成05盐和水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等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1)01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02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03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04分散剂。
(3)分类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5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1)Fe(OH)3胶体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制备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1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2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03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04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05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类并举例
1、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没有可分解的小分子,元素可以组合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元素有氢、氦、锂、铁、钙、铜等。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组成,以特定比例在原子键中化合而成的物质。
它是拥有固定化学式,具有固定物理性质的组分。
常见的化合物有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钾等。
3、复合物:复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通过晶体结构或分子互相结合形成的物质,每一种物质在晶体结构或分子中都有独立的存在特性。
常见的复合物有水、石油和陶瓷等。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每一种混入物质在整体结构中都能够独立被辨识,并可以经过收缩或聚焦等物理化学处理程序可以使混合物分离出来。
混合物有有机混合物、无机混合物等,其中常见的有水溶液、铁锈和冰淇淋等。
5、聚合物:聚合物是由一定数量的同类单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它们关系密切,组成大分子结构。
它们有很多特性,例如熔点、气味、折光率等。
常见的聚合物有塑料、纤维素、橡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