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组成与分类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时4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点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名师点拨]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名师点拨]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2.(2020浙江1月选考,1,2分)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
A.Na2O2
B.H2SO4
C.CH2Cl2
D.SiC
解析
A项,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且
O
2 2
中存在共价键;B项,H2SO4不存在离
子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CH2Cl2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D项,SiC只
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名师提醒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混合物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水煤气、 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c.原理:反应方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 ) (2)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 ) (3)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 (4)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 ✕ ) (5)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属于物理变化 ( ✕ ) (6)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5)属于单质的有 ①③⑤ 。 (6)属于化合物的有 ②⑥⑧⑨⑩ 。 (7)属于混合物的有 ④⑦ 。 (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⑩ 。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探究目标】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2、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3、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4、准确描述原子构成,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索导航】〖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元素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据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物质的简单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单质单质 单 质物物混合物 物质氧化物酸 碱盐氧化物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4、原子的结构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 质子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中子原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活动二〗、重点疑点讨论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 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4、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5、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6、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活动三〗、解题方法指导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⑪单质_____________ ⑫酸_____________ ⑬碱_____________⑭盐_____________ ⑮氧化物____________⑯有机物_____________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B、不同的性质C、相同化学性质D、不同化学性质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4、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5、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点燃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6、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不论个数。

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但原子的要发生变化。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和构成的。

离子:带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注: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元素。

二、物质的分类1、基本概念(1)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2)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单质:同种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4)化合物: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盐:由和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注:1、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常见的分类方法常用的两种是______ ______法和_____ _______法。

注: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如题型一、物质的分类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2O、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的干馏B 石碱的风化C 丁烷的裂化D 石油的分馏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罐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5.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6.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由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SiO2转变成H2SiO3B Cu(OH)2转变成Fe(OH)2C CaCO3转变成Na2CO3D Cu转变成Cu(NO3)2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10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_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常见物质类别5.注意事项(1)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 2与O 3的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

(3)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CH2—CH2)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4)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

(5)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4。

(6)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

如金刚石由原子构成,NaCl由离子构成。

(7)熟记几种常见混合物:水煤气(CO、H2)、爆鸣气(H2、O2)、水玻璃(Na2SiO3+H2O)、福尔马林(甲醛+水)、碱石灰(CaO+NaOH)、漂白粉[Ca(ClO)2+CaCl2]、玻璃、水泥、铝热剂等。

(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3.无机物的一般树状分类法示例[注意]识别氧化物的分类误区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按酸根:含氧酸、无氧酸 按电离出H+数目: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按电离程度:强酸、中强酸、弱酸
酸 按酸有无氧化性:氧化性酸、还原性酸
按稳定性强弱:稳定性酸、不稳定性酸
按沸点高低: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按性质:强碱、弱碱、两性氢氧化物

按溶解性:可溶性碱、微溶性碱、难溶性碱
按OH-数目: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分散系
离子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三、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举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 合金、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按组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
按酸根:含氧酸盐、无氧酸盐 盐 按形成: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其它:无机盐、有机盐、类盐
2. 下表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C)
X Y Z

A
氧化物
苯的同系物
化合物
芳香烃
纯净物
芳香族化合物
B
C D
胶体
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3. 胶体粒子带电荷的规律 (1) 带正电的胶粒 一般金属的氧化物胶粒和金属氢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而带正电; (2) 带负电的胶粒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和某些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硫化物 胶粒,一般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常见的有二氧化硅、 硅酸、硫化砷胶体、土壤等
4. 胶体聚沉的措施 加热 加入电解质 加入胶粒呈相反电荷的胶体 5. 胶体的制备方法 聚集法:通过化学反应使许多分子聚集成胶体分散粒子; 分散法:高分子物质直接分散(物理变化)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考点1物质的组成1.元素一一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一一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一一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一一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一一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离子基团定义帝电的原子或嫌子团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区别带有正电荷或员电荷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联系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实例___ QIL—1Wq:一艷二」 2 -α -g⅛1.离子与基团: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j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原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区别≡ 是种嫌子\、 ____ ⅞-⅜¾⅜ 联系同位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可构成同素异形体一「实例 16O 和】8O 5 12C 和 叱 ] O 2和6 ;金刚石和石墨[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 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I > KCIO3属离子晶 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 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 非金属单质:如H2、X 2> 02s O, N2、P4、S 、C6。

、稀有气体等 ② 非金属氢化物:如HX 、⅛0、NH3、H 2S 等 ③ 酸Sh 如 SO :、Co2、So3、P 2O 5s N 2O 5 等 ④ 酸类:如 HClOx HCIO 、H 2SO H H 3PO H H 2SiO 3 等 ⑤ 有机物:如坯类、怪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 其它:如No 、Ng 、AL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 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 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导电 • B.缓慢氧化 • C.活性炭吸附 • D.无水硫酸铜吸水、 • E.工业制氧气 • F.金刚石转化为石墨 • G.久置的浓硝酸变黄
• 3.下列各组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 化 的是
• A.风化 裂化 • B.蒸馏 干馏 • C.盐析 萃取 • D.钝化 硝化 • E.分馏 分液 • F.升华 过滤
钝化、电解质溶液导电等
两者关系
• 1.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1)胆矾失水
(2)碘升华
• (3)电池放电、充电 、
• (4)红磷转变为白磷
• (5)石油分馏
(6)煤的干馏
• (7)漂白的草帽日久天长变黄
• (8)爆炸
• (9)红热的铜丝在空气中变黑,遇乙醇溶液又 变红
• (10)鸡蛋溶胶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有蛋白 质析出
• 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可以形成分 子晶体,如有机物、酸类以及大部分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等物质。
•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阴阳离子间通 过离子键作用可以形成离子晶体,如活泼金属氧 化 Mg物3N、2等强)碱等、物大质部。分盐类和(NaH、CaH2、
• 例题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2)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组成 • (3)水是由H2O分子组成 • (4)二氧化硅由SiO2分子组成 • (5)食盐由Na+和Cl-组成 • (6)分子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 (7)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 (8)若物质中含有阳离子,则必定还含有阴离
• 例题三: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碱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 • ②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 ③酸性氧化物均可与碱反应 • ④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为两性氧化物 • ⑤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 • ⑥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⑦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⑧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酐 • ⑨酸酐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 ⑩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重要置换反应举例: • 1.氢气还原氧化铜 • 2.炭与水蒸气反应 • 3.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 4.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 • 5.氟气通入水中 • 6.工业制取粗硅 • 7.钠与水反应 • 8.铁与水蒸气反应 • 9.铝与氧化铁反应 • 10.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
一定弱
• (11)酸与酸之间一定不能反应
• 例题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酸酐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2)酸性氧化物之间一定不能反应 • (3)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4)与酸、碱都能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两
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 (5)酸和碱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6)电离出酸根阴离子和H+的物质不一
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经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由肉眼可观察的:颜色、状态、 光泽、晶形、挥发性
如:(1)可由感官直接感知的 由鼻可嗅到的:气味
由舌可感到的:味道 (2)需要仪器测知的: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 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
五、化学变化中的有关问题
• 1.无机化学反应的分类:

• (9)若物质中含有阴离子,则必定还含有阳离 子
• 例题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质子数相同的微粒都是同一种元素。 •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 (3)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 (4)分子的种类是由组成 分子的元素种类决定
的。
• (5)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 决定的。
• 例题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强酸的氧化性一定强( ) • (2)强酸的熔沸点一定高,且性质稳定 • (3)弱碱一定难溶于水( ) • (4)一元碱都是强碱( ) • (5)正盐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 • (6)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 (7)弱酸一定不能制取强酸( ) • (8)盐与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不同的新盐 • (9)氢氧化铝在水中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 • (10)强酸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弱酸的导电能力
• (5)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组成的物质肯定为纯净 物
• (6)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熔、沸点。
• (7)盐酸、硫酸、硝酸都是纯净物
• C2H4O2所代表的物质组成一定是
• 例题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都 是碱性氧化物 • B.非金属氧 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D.碱性氧化物都 是金属氧化物
原子重新组合,旧的化学 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有新的分子生成,物质的 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态变化
不仅有物质的形态变化, 还常伴随有发光、发热、 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等现象
实例
蒸馏、盐析、吸附、升华、 干馏、电解、水解、同素
金属导电、胶体凝聚、渗析 异形体转变、蛋白质变性、

• (6)同种元素一定是同种原子 • (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
中不可分。
• (8)构成分子的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稳定结构
• 二、物质的分类:
• 例题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为纯净物(2) 只有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肯定为纯净物
• (3)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肯定为纯净物 (4)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跟另一种元素的阴 离子构成的物质肯定为纯净物
定是酸
• (7)KAl(SO4)2是复盐
• 例题六:下列哪些是强酸?哪些是弱酸?
• HF、HCl、HBr、HI、CH3COOH、 • H2SO4、H2SO3、HNO3、 • H3PO4、H2CO3
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
物质分子间隔、位置及运动 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没有 发生变化,没有新的分子生 成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 (一)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
• 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微粒,也是构成分子的一种微粒。
•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作用可以形成原子晶体,如金 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SiC)等物 质。
•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构成 物质的一种微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