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时4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点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名师点拨]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名师点拨]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2.(2020浙江1月选考,1,2分)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
A.Na2O2
B.H2SO4
C.CH2Cl2
D.SiC
解析
A项,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且
O
2 2
中存在共价键;B项,H2SO4不存在离
子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CH2Cl2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D项,SiC只
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名师提醒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混合物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水煤气、 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c.原理:反应方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 ) (2)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 ) (3)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 (4)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 ✕ ) (5)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属于物理变化 ( ✕ ) (6)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
必备知识 · 整合
关键能力 · 突破
(5)属于单质的有 ①③⑤ 。 (6)属于化合物的有 ②⑥⑧⑨⑩ 。 (7)属于混合物的有 ④⑦ 。 (8)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⑩ 。

2-1复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2-1复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3.分子、离子、 3.分子、离子、原子比较 分子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 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离子 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显中性 显正电 显负电
不带电, 基——不带电,不能单独存在 不带电
问题
不一定; 不一定;如:金属单质
2.离子晶体中一定有阴阳离子 . 有阳离子存在的晶体一定有阴离子吗? 有阳离子存在的晶体一定有阴离子吗? 不一定; 不一定;如:金属单质 3.在离子晶体中必有离子键,同时可能还含有共价键 .在离子晶体中必有离子键,
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原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原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不一定; 不一定;如:酸 4、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能真实地表示其组成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1.元素: 元素: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定义: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①同一类原子包括同位素、 注意 ①同一类原子包括同位素、离子 ②元素只讲种类, 没有数量的含义 元素只讲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④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2)元素含量: 地壳中质量分数 ﹥Si ﹥ Al ﹥ Fe ﹥ Ca 元素含量: 地壳中质量分数,O﹥ 元素含量 (3)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 种 在室温下 Cl2、He、Ne、Ar、Kr、Xe、Rn 、 、 、 、 、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金属)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金属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注意: 注意: ①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②核素种类远多于元素种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核心素养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输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有关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①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

如—CH3、—CH2—(亚甲基)、—CH2CH3。

①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CHO、—COOH、—X(卤素原子)等。

①“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O2-3、NO-3、SO2-4、NH+4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①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同素异形体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①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①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 铝热剂等。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新高考化学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物质的组成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必备知识通关
(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①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关系 高中阶段,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中常涉及的元素有H、O、Na、Mg、Al、 K、Ca、Ba、S、N、C、Si、Cl、Br、I等,这些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分类 如下:
解题能力提升
⑧陶瓷: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氧化铝陶瓷常用 作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碳化硼陶瓷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⑨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是混合物;石英玻 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 ⑩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 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这类塑料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热固性塑料具有 网状结构,如酚醛树脂,这类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 任何溶剂。
分散系
溶液、胶淀粉等
常见特殊的混合物
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 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必备知识通关
②氧化物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或过 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CrO3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 物,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为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性氧化物Fe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化学用语(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 的纯净物。

化合物: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问题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含有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考点1物质的组成1.元素一一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一一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一一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一一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一一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离子基团定义帝电的原子或嫌子团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区别带有正电荷或员电荷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联系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实例___ QIL—1Wq:一艷二」 2 -α -g⅛1.离子与基团: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j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原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区别≡ 是种嫌子\、 ____ ⅞-⅜¾⅜ 联系同位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可构成同素异形体一「实例 16O 和】8O 5 12C 和 叱 ] O 2和6 ;金刚石和石墨[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 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I > KCIO3属离子晶 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 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 非金属单质:如H2、X 2> 02s O, N2、P4、S 、C6。

、稀有气体等 ② 非金属氢化物:如HX 、⅛0、NH3、H 2S 等 ③ 酸Sh 如 SO :、Co2、So3、P 2O 5s N 2O 5 等 ④ 酸类:如 HClOx HCIO 、H 2SO H H 3PO H H 2SiO 3 等 ⑤ 有机物:如坯类、怪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 其它:如No 、Ng 、AL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 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 化物。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概念1.什么是原子?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什么是分子?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3.什么是离子?什么是简单离子?4.什么是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吗?5.请比较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二、物质的分类【评价】上述分类方法基本正确,但单质有时可分成三类,即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这是从化学性质上分类,因为稀有气体在化学性质上和非金属是不同的。

而氧化物还可再细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等)和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和酸也不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O、CO等)。

【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讨论】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化学反应为:Cl+O3→ClO+O2ClO+O→Cl+O2总反应:2O3→3O2①在上述反应中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②在叙述中O3和O2是[]A.同分异构体B.氧的同位素C.同系物D.氧的同素异形体【分析】这是1996年的高考题,它结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化学研究新成果,题的出法比较新颖,有一定的迷惑性。

本题的第二个问题是考查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在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四个带有“同”字的概念的比较中做出判断,找出正确答案。

这就要求对四个概念的区别有清楚的认识。

下面请比较这四个不同的概念,并指出其范围,指出正确答案。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指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
高一
课题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设计者
吕晓翠
审核人
崔延如
学习目标
掌握物质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学习重点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学习难点
关于盐类及氧化物的分类
双基预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由组成的。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如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等,像这样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
归纳总结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错误的是()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
2.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碳酸乙醇醋酸钠
D、二氧化碳烧碱纯碱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物质/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Cl2
C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分类法的应用】你认为下列物质:O2、Fe、CaCO3、稀HCl、Ca(OH)2两两之间能够发生哪些反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大多数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组成。
二.物质与微粒的关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如水和酒精是由构成的,铜、金刚石、石墨是由构成的,氯化钠、硫酸铜是由构成。
自主学习
三、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进行分类。
(1)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
(2)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
(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4)K2SO4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组内合作
【思考1】根据你对酸、碱的了解,你还能对酸、碱按强弱分类吗?
(1)强酸:(2)弱酸:
(3)强碱:(4)弱碱:
【思考2】根据氧化物的分类,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