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的编号格式

Q/ZTA(B) ××× - 企业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
×××× 年代号
注:Q-代表企业标准,是 “企”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ZT-企业名称“浙江众泰汽车有限公司”“众泰”二字 汉 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A-表示上报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 B-表示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 顺序号-从“001”开始顺序编排,中间不允许空号; 年代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备案要求按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最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
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 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的最优化原理。
国家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国家标准是由标准编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标准批准年号) 和标准名称(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两大部分组成。
示例: 标准编号
对现行标准的一些说明
规定的,在《标准化法》没颁布前,我国的标准是没有属性的, 全部是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发布的。为贯彻落实《标准化法》,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了人员对原发布的标准进行了清理整顿, 划分了标准的属性,并与1993年10月20日公布了清理整顿的最后 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录》,考虑到在此之 前发布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的既成事实,对这些标准在今后的 使用,我们分几种情况处理: --旧标准被修订时,标准的属性直接在新标准编号中体现; 例如:GB 4459.1-84 修订后发布为GB/T 4459.1-1995. --较早发布,现在尚未修订的标准,文本标准的编号仍然使用原编 号,但在目录或其他文件中需要引用该标准编号时,则必须标明 其属性,并使用四位数的年代号(标准的属性可从“强制性标准 目录”查出)。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本知识问答1、标准的最新定义是什么?如何理解?1)GB/T20000.1-2000(修改采用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的术语:标准Standard: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理解要点:a)制定标准的目标是在一定的范围获得最佳秩序,有序化的目的是促进最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制定或使用标准各方的利益;b)标准的实质是对一个特定的活动(过程)或其结果(产品)规定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也即标准文件可以是规则规范性文件,可以是导则性指南性文件,也可以是对特定的特性规定。

对不需要规定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和结果,没有必要制定标准;c)制定标准必须以当代科学、技术和综合经验成果为基础,充分体现先进性原则;d)制定标准必须使相关方协调一致,做到基本同意,并经一个公认权威的机构批准发布。

2)WTO/TBT给“标准”下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和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式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2、什么是标准化?如何理解?标准化是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的过程。

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项管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

标准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

它随着生产的发生和发展而发生和发展,既受生产力的制约又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发展,是标准化发展的动力。

1)GB/T20000.1-2000(修改采用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的术语: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 “标准”定义的含义:
1、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取得 最佳效益”
2、标准产生的基础:以科学研究的成就,技 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为 基础
3、制定标准的对象特征:重复性(只有重复 性事物和概念才有必要制定标准)
4、标准应协商制定 5、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标准的级别
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 企业标准没有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之分,一
般都是强制性
4、企业标准
▪ 企业标准的编号: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 +发布年号
▪ 代号:汉语拼音字母或数字或二者兼用(同一 区域内各企业标准代号应尽量不一致)
▪ 如:Q/ZDH 01-2006
四、国外标准的分级
1、国际标准 ▪ 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 主要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
1、系统性 2、国际性 3、动态性 4、超前性 5、经济性
第二节 标准化性质、内容、作用
▪ 标准化研究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材料、 器件、设备、接口、规则、方法等,也可限 定标准化对象的某一具体方面)
▪ 标准化的作用 1、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如ISO9000族标准) 2、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如电脑零部件
一、国内标准的分级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
▪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 制定全国标准
▪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 等级最高 ▪ 基础性、通用性标准,我国标准体系的主体 ▪ 国家标准编号:代号+发布顺序号+年号
▪ 代号:GB(强制性)、GB/T(推荐性)、GB/Z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 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 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 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41张)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41张)

8. 国际标准的含义
“国际标准化(标准)组织正式 表决批准的并且可公开提供的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 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 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部分:企业标准自我公开 声明
企业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制度的时代背景



第三条 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是企业 产品标准实行备案的具体形式,企业产品 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后视同企业完成企业产 品标准备案工作。 第四条 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 的制定按《企业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国 质检标〔2009〕84号)相关要求执行。
第二章 自我声明公开


第五条 企业依法制定并执行的企业产品标 准应当自我声明公开。企业产品执行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可以自我 声明公开。 鼓励企事业单位自我声明公开服务标准, 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管理参照产品标 准执行。
6.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划分


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 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 强制执行的标准 。 推荐性标准 : 其他
7.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 生标准;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 安全标准;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第十一条 企业在需要时可对企业产品标准进行修 订和废止,相关信息在全国统一开放的企业产品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声明后有效。企业生产 的产品应当符合相应时段内自我声明公开的产品 标准的要求。 第十二条 企业名称发生变更的,应当以新名称重 新办理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第十三条 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后,企业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确需标准备案证明的,可以根据 备案管辖权限,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标准化行政主 管部门申请出具。受理申请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根据企业自我声明公开办理的实际情况,出具 《江苏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证明书》(见附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12 、什么是标准?【答】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关于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 GB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规定: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并注明:“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这个定义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 ISO/IEC 导则 2 : 1996 》中对标准的定义。

什么是标准,它包含了 6 大要义:对象——重复性的事物;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确保质量,提高效益……);制定规则——各方协商一致;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内容——科学技术成果和生产经验的总结;适用范围——一定范围内共同实施。

注意:是最佳秩序,不是最佳经济效益或最佳社会效益等。

13 、什么是标准化?【答】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①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②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关于标准化。

我国国家标准 GB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1 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规定: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并有两条注明:“ 1. 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2.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的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同样,这个定义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 ISO/IEC 导则 2 : 1996 》中对标准化的定义。

标准化知识 ppt课件

标准化知识  ppt课件
23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1、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2、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 4、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国 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 5、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 6、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7、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 8、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用诏书这一法律形式对计量器
具、文字、货币、道路、车辆、兵器等进行了全国性统 一,在《工律》中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 广必等”。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毕升首创活字印刷 术,成功的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系列化、通用化 等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孕育了现代标准化的原理, 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标准化发展史的里程碑。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 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3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一、标准化发展阶段
1、原始标准化阶段Ⅰ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抵御不良环境因素和野兽 的袭扰,逐步形成了构筑方法、形式和用材以及工具的相似和 统一要求,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标准化建筑方法。 为了生活的多样化,需要进行物质的交换和分配,需要表 述定量的概念和事物,如工具的尺寸和数量,狩猎物的大小和 多少,开始用自己的手足来表达计量单位,逐渐发展到用比较 稳定而统一的物质作为计量参考单位。
标准化基础知识
1
标准化基础知识
1、标准化概述 2、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3、采用国际标准
4、企业标准化 5、服务标准化 6、农业标准化 7、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电磁兼容标 准化 8、信息技术标准化 9、标准信息及检索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标准及标准化1、什么叫标准国家标准GB3935.1-96《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2、什么是标准化GB3935.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5)、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6)、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7)、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表(一)、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2、按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3、按在标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基础标准和一般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为了突出基础标准地位,相对于基础标准的其它各类标准称为一般标准。

4、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准备标准,设备维修标准,产品标准,检验与试验方法标准,包装标准等。

5、按标准的性质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标准、专用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标准,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方法所做的规定,是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1. 标准化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中,为了提高交流和合作的效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使得相关方能够通过遵守这些标准来实现互操作性、互联性和互通性。

2. 标准化的目的: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 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现互操作性,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

3. 标准化的分类:-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具有强制性;- 行业标准:由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国家可以将其作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用于组织内部管理和交流。

4. 标准化的过程:- 确定标准化需求:对某个领域的技术、产品或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制定标准化计划: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计划,确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各方,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范围。

- 研究和制定标准:对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等。

- 审核和发布标准:将制定的标准提交给相关组织或机构进行审查和验证,最终通过后进行发布和公布。

- 实施和推广标准:将标准应用于相关领域,进行标准宣传和推广,促进标准的普及和全面实施。

5. 标准化的影响和作用:标准化对于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它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贸易和市场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6.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中国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国家标准、推广标准应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以上是关于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二、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三、标准的种类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

工作标准是指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

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技术标准----- 1--- 工艺标准|--- 检测试验方法标准|---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设备标准|--- 原材料标准|--- 管理基础标准|--- 技术管理标准管理标准------1--- 经济管理标准|--- |--- 行政管理标准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工作标准------卜-- 质量要求、程序、效果|--- 检查方法、考核办法部门|--- 工作标准|--- 岗位(个人)工作标准产品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可分为完全的产品标准和不完全的产品标准,系列产品标准和单一产品标准。

用下表表示:按产品内容系列产品标准单一产品标准按标准内容完全的产品标准不完全的产品标准四、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下面分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②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③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被新的统一所代替。

有的时候,如果没有统一,就不可能做成事情。

例如计算机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按自己的标准,则不可能建成全球互联网。

TCP/IP实际上起着标准的作用。

简化原理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①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②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③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④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 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 具备的条件。

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 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 ② 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③ 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换条件),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④ 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 盾的综合平衡等。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 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

五、标准化的层次1 、标准化的层次指标准化所涉及的地理、政治或经济的范围标准化可以在全球或某个区域或某个国家层次上进行。

在某个国家或国家的某个地区内, 标准化也可以在一个行业或部门(例如政府各部)、地方层次上、行业协会或企业层次上,以 至在车间和业务室进行。

2 、我国的四级标准国家标准(代号: GB行业标准(代号如: :JY 、JB 、SJ 、YD QB YY JC 、WS GA )地方标准(代号如: :DB33) 企业标准(代号:Q/ XXX)"级”指的是层次,不是行政级别。

3 、各层次的标准(1)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例: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其他还有: 代号含义CAC 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标准ICRU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标准ITU国际电信联盟标准UNESCO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标准WHO世界卫生组织标准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标准(2)区域标准:由区域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例:EN欧洲标准CEN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标准(3)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例:GB中国国家标准ANSI ——美国国家标准DIN ――德国国家标准BS ――英国国家标准(4)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机构制定和发布的标准。

例:JY――教育行业标准JB 机械行业标准SJ ――电子行业标准YD 通信行业标准QB ――轻工行业标准YY 医药行业标准JC ――建材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GA ――公安行业标准(5)地方标准:由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6) 企业标准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一般由企业组织审定和企业法人代表发布,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代号形式:Q/xxx ――某企业标准, “xxx”为企业名称的汉语拼音字头。

(7)各级标准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两张图表示。

行的标准。

根据普遍法律或法规中的唯一性引用,使标准应用成为强迫性的标准。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关系见下图。

帜田采用叩能談礙用国隼标椎\ 1强制 戕行与推荐采用…r JF1農 - 1收[行业标罐1 1畏制执行与噩荐采川 f1毁 1收1地方标唯1 1豪制秋拧与 11矍 權荐采用V收企业标准十二、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产品标准1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对僮业的技术水平技术方枭协调危曲世大神H 仙|根田曲棍曲用抽川惻IHM I 川Ml 册口I IMh "冶 站扭]田【振inni HE 甘H国囱技賦林曜区妊为案林徘凶覃搖术聊肚标准层级伺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IA 域标亂町昵M戰收技术折准备捉锻何互助关采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不一定每个字都是强制的,有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强制性标准中有推荐性内容,推荐性标准中有强制性内容。

推荐性标准当被法律法规引用后,可以转化为强制执行的标准。

企业标准不存在推荐性,一旦制订,就要严格执行。

2 、技术法规: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它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内容纳入法规中。

技术法规可附带技术指导,列出为了符合法规要求可采取的某些途径,即权宜性条款。

3 、推荐性标准:推荐使用,自愿实施的标准。

但是推荐性标准一旦采用了以后,就要严格执行。

教学仪器设备虽然简单,但是是与教材配套的,关系到培养人,特别是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全卫生,因此教仪生产企业可以制订高于,不应低于推荐性标准的企标。

当前的问题:很多企业标准不是根据使用要求,而是根据能够达到的水平写,指标往往远低于推荐性标准,往往不能保证产品的适用性。

甚至有的标准错误百出,可以说,这样的标准如果还在执行,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则按这样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是废品,生产越多,配备越多,危害越大。

4 、产品标准: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确保产品的适用性是产品标准最重要的原则。

注:1、产品标准除了包括适用性的要求外,还可直接地或通过引用间接地包括诸如术语、抽样、测试、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内容,有时还可包括工艺要求。

2 、产品标准根据其规定的是全面的还是部分的必要要求,可区分为完整的标准和非完整的标准。

同理,产品标准又可区分为其他不同类别的标准,例如尺寸类标准、材料类标准和交货技术通则类标准。

十三、企业标准1 、企业标准种类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企业标准的种类可用下表表示。

企业标准种类类别对外公开的(贸易型标准)内控标准(生产型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提供商品)产品内控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提供劳务)内部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提供劳务)内部的工作标准备注公开,不保密不公开,保密企业内控标准(生产型标准)与对外提供标准(贸易型标准)的区别(1)贸易型标准是企业对用户的质量承诺。

(2)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达到贸易型标准的要求,企业必须要有严于贸易型标准的生产型标准。

企业实际上是按生产型标准组织生产的。

(3)贸易型标准经备案具有法律效力,生产型标准不公开,不需备案,也没有法律效力。

(4)如果没有生产型标准,则很难保证产品、服务都能达到贸易型标准。

如果一个企业在无标(指没有贸易型标准)生产,很可能在这个企业内部根本没有标准体系,没有生产型标准。

因为贸易型标准的指标一般都要低于生产型标准。

如果有了生产型标准,就没有理由不制订一个贸易型标准,因为这很容易办到。

因此,这样的产品是没有质量保证的。

2 、《标准化法》对企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国家禁止无标生产。

发现无标生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给予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安全、卫生方面事故的,企业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间环节有连带责任。

3 、有关规定摘录(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无标生产”的界定1、正式批量生产的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无标生产产品:(1)没有合法的标准包括下列五种情况:――企业产品标准未按程序备案的;――没有产品标准文本的;--- 不执行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作废标准的;――新产品批量投产没有标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