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理特点与趋势

合集下载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07 世界的人口(解析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07 世界的人口(解析版)

专题07 世界的人口知识概括1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以后,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到2020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7亿。

2、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不断降低。

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②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①其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为人口最为稠密区。

②原因是这些地区位于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的平原和盆地。

6、人口稀少的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

7、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8、世界人口问题:①人口过多出现的问题:给经济发展造成压力,交通拥挤,使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②人口过少出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军参加了“超级小英雄”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选择安家,下列四地的人们会优先选择在何处?请帮助他选出正确答案()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B.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C.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2.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A.水源匮乏B.气候湿热C.气候寒冷D.地势崎岖3.图中的A区域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经济落后C.交通不便D.地形崎岖4.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的家园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破坏.目前,下列问题属于全球性问题的是()A.人口爆炸、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战争问题B.人口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C.人口问题、安全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D.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和平问题、安全问题5.下列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B.目前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比重大C.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6.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往往分布于()A.中高纬度临海地带B.中低纬度临海地带C.中低纬度内陆地带D.低纬度热带地区7.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数量和速度方面的特点是()A.速度慢,数量少B.速度慢,数量大C.速度快,数量少D.速度快,数量大8.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湖北常住人口为5775万人,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为()A.32人B.0.0031人/平方千米C.365平方千米/人D.320人/平方千米9.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A附近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B.B地区终年炎热潮湿,所以人口稀少C.C地位于高原,地势高峻,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所以人口稀少D.D地为亚马孙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所以人口稠密10.我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①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②经济增长速度较慢③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力逐步增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二.解答题(共1小题)11.截止到目前,世界人口已达亿,其中我国约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专题07 世界的人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军参加了“超级小英雄”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选择安家,下列四地的人们会优先选择在何处?请帮助他选出正确答案()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B.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C.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解答】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区地理环境优越,适合人类的生存居住,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等地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人口稀疏。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
印度教人口分布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人口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和孟 加拉国等南亚地区。
语言人口分布
汉语人口分布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新加 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地
区。
英语人口分布
英语是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之一 ,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
影响
难民和移民对输出国和输入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经济、社 会、政治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世界人口的分布
contents
目录
• 世界人口概述 • 世界人口地理分布 • 世界人口经济分布 • 世界人口文化分布 • 世界人口迁移
01 世界人口概述
世界人口数量
世界人口数量
据统计,全球人口数量已超过70亿,并且仍 在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全球人口增长 速度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
非洲人口分布
01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数量 超过1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约 16%。
02
非洲人口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 地区,尤其是尼日利亚、埃塞俄 比亚、刚果(金)等国家。非洲 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也较高。
欧洲人口分布
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人口数量超过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 约10%。
欧洲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德国、法国、 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欧洲北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 低。
法语人口分布
法语是法国、比利时、瑞士等 欧洲国家和加拿大的官方语言 ,同时在非洲许多国家也有大 量使用者。
西班牙语人口分布
西班牙语是西班牙、拉丁美洲 国家和美国等地的官方语言,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6)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人口密度。

2.特点:极不平衡。

(1)表现①从世界上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占比最大。

③从各国看:目前,中国人口最多,其次为印度,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④从城乡看: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

(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特点分析如下:[归纳提升]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地理条件综合思维:分析评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指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其评价性语言是:凡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科技、历史、宗教、军事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人口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人口课件

人口密集地区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导致土地退化、沙漠化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 程加速,导致生态环 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 丧失。
人口密集地区对生态 环境的压力增大,如 城市热岛效应、水资 源短缺等。
人口增加带来大量污 染物排放,加剧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
劳动力短缺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性别比例失衡
历史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对社会稳定产生一 定影响。
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01人Leabharlann 总量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人口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将逐
渐放缓。
02
人口结构
老龄化趋势将继续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受教育程度
迁移与流动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跨国或跨地区迁移,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 响。
国内人口流动
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受经济、教育、就业等因 素影响。
03
世界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 响
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和利用,如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 资源等。
人口增加导致能源消耗量增加,加剧 能源危机。
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如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力市场失衡等。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如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贫困等问 题。
04
世界各国人口政策与措施
发达国家的人口政策
鼓励生育政策
通过提供生育津贴、扩大 公共教育支出等手段,鼓 励家庭生育,应对人口老 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恶战地理模块考

恶战地理模块考

恶战模块考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复习提纲狄峂伟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第二节人口的迁移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3、特点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知识点的认识】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1.不平衡性。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 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 70%的人口;全球 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 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 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 29.4%,但人口占 60%。

2.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 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 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 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

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现在世界人口的 79.4%集中在北纬 20°~60°地区;世界海拔 200 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56.2%,海拔 200~1000 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35.6%;世界距海岸 200 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 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3.时滞性(或惰性)。

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

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

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著效果。

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居民与文化”必背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

世界人口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增长速度不同。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长速度减缓,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

2.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义: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地区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人口增长特点与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问题,如资源消耗、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人种划分与特征根据体质特征,人类主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不同人种在肤色、毛发、面部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5.人种分布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也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还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

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

二、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及北美东部等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或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等地。

2.人口密度定义: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三、人口迁移1.定义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从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水资源、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政治变动、文化交流等。

四、多样的文化1.语言和宗教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1世界的人口-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清单

3.1世界的人口-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清单

3.1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增长特点:
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和决定。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自然增长率= *100%= 率—率
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洲,最高的是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洲,人口最少的大洲是洲。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数人口数
总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 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

人口密度=
2.人口的分布及成因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环境 、资源 、住房 、交通 、就业压力大等。

采取的措施:实行控制 的政策
2.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 短缺、 不足、人口 等。

采取措施:采取鼓励 政策。

3.人口的增长应与 、 相协调,与社会 发展相适应。

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
分布地区 亚洲的 部和 部、欧洲的 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部
干旱的 、寒冷的 地区、空
气稀薄的 、高原、原始的热带
分布规律 纬度地区、中低纬度的 地带、气
候 ,降水较多的 、盆地地区 地区、 纬度地区、 地区、地势高峻地区 分布原因 地势 、气候 、 工业发展 、经济 干旱、湿热、寒冷、高寒、经济不
发达
该地的 总数(人) 该地的面积(平方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理特点与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然而,不同地区
的人口增长速度和趋势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探讨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亚洲的
人口密度非常高,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如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主要原因是高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

尽管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但由于庞大的基数,人口数量仍在快速增长。

其次,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的人口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以
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里仍将继续增长。

非洲的人口增长主要由于高出生率和改善的医疗条件。

然而,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水平低,这导致了高失业率和贫困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另外,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人口增长相对较慢。

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
移民。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医疗条件良好,人口普遍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

然而,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低。

尤其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甚至面临着人口减少的趋势,这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除了地理上的差异外,世界人口增长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发
展水平。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通常比发达国家更快,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条件差和教育水平低等因素限制了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

其次是社会文化因素。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婚姻观念和传统习俗等都会影响人口增长。

例如,一些宗教信仰鼓励生育,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再次是教育水平和女性权益。

教育水平越高,女性权益越受重视,生育率往往越低。

因此,教育和女性权益的提升对于控制人口增长非常重要。

未来,世界人口增长将继续面临挑战。

一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会给资源和环境
带来压力,导致粮食短缺、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将带来养老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各国应该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女性权益保护,以实现可持续的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

总之,世界人口增长的地理特点和趋势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亚洲和非洲是人口
增长最快的地区,而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人口增长相对较慢。

人口增长受到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和女性权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人口增长将继续面临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