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是指对公路的道路、桥梁、隧道、涵洞、路基、路肩、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设施等技术状况进行评定,以确定公路技术状况的好坏,并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加强公路维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运输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包括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应包括公路道路、桥梁、隧道、涵洞、路基、路肩、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技术状况评定内容。
评定方法应包括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两种方法,定性评定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定量评定主要是根据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进行评定。
其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科学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准确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能够准确反映公路技术状况的好坏,能够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再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可操作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评定人员能够根据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实用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能够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实际的参考依据。
最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应注重实践和经验总结。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可操作和实用。
综上所述,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加强公路维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运输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不断完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为我国公路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018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018一、引言。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是对公路技术设施进行全面、科学评定的过程,是保障公路运输安全、提高公路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018的制定旨在适应新时代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评定对象。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路面、路基、桥梁、隧道、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设施等,评定范围覆盖了公路运输的方方面面。
三、评定指标。
1. 路面状况,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程度、路面抗滑性等指标。
2. 路基状况,包括路基稳定性、路基排水情况等指标。
3. 桥梁状况,包括桥梁结构完好性、桥面平整度、桥梁承载能力等指标。
4. 隧道状况,包括隧道结构完好性、通风情况、照明情况等指标。
5. 交通标志和信号,包括交通标志清晰度、交通信号准确性、可视距离等指标。
6. 交通设施,包括服务区设施、紧急救援设施、交通管理设施等指标。
四、评定方法。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技术检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公路技术设施的状况进行评定。
评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交通量、车速、气候等因素对公路技术状况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五、评定结果。
评定结果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公路技术设施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评定结果将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制定公路维护、改造、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为提高公路技术设施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018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公路技术设施的管理水平,推动公路建设和维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为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做出积极贡献。
七、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018[M]. 北京,交通运输出版社,2018.2. 王明,李雷. 公路技术设施评定方法与实例[M]. 北京,中国交通出版社,2017.以上为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018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公路技术设施的评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是对公路技术状况进行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公路建设、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附着力、路面漫反射系数、路面纵横坡、路面标线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首先,路面平整度是评定公路技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路面平整度直接影响着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路面平整度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IRI(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指标进行评定。
IRI指标是通过对车辆在路面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测量,从而评定路面的平整度。
根据IRI指标,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可以分为优良、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路面需要采取不同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其次,路面附着力是评定公路技术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路面附着力直接关系着车辆在路面行驶时的抓地力和制动距离。
一般来说,路面附着力指标采用SCRIM(Sideway-force Coefficient Routine Investigation Machine)测试进行评定。
SCRIM测试是通过在路面上进行特定速度下的侧向力测试,从而评定路面的附着力。
根据SCRIM测试结果,公路路面的附着力可以分为优良、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路面需要采取不同的维护和改善措施。
另外,路面漫反射系数也是评定公路技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路面漫反射系数直接关系着夜间行车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路面漫反射系数指标采用落光系数进行评定。
落光系数是通过在路面上进行特定光照条件下的反射测试,从而评定路面的漫反射系数。
根据落光系数,公路路面的漫反射系数可以分为优良、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路面需要采取不同的维护和改善措施。
此外,路面纵横坡和路面标线也是评定公路技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路面纵横坡直接关系着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路面标线则直接关系着行车的引导和提示。
2讲--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⒌坑槽
轻:坑浅,有效坑槽面积在0.1㎡以内(约0.3m×0.3m), 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坑深,有效坑槽面积大于0.1㎡(约0.3m×0.3m),损 坏按面积计算。
⒍松散
轻:路面细集料散失、脱皮、麻面等表面损坏,损坏按面 积计算。
重:路面细集料散失、脱皮、麻面、露骨,表面剥落有小 坑洞,损坏按面积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分类
⒈破碎板
轻:板块被裂缝分为3块以上,破碎板未发生松动和沉陷, 损坏按板块面积计算。
重:板块被裂缝分为3块以上,破碎板有松动、沉陷和唧泥 等现象,损坏按板块面积计算。
⒉裂缝
板块上只有一条裂缝,裂缝类型包括横向、纵向和不规则 的斜裂缝等。
轻:裂缝窄、裂缝处未剥落,缝宽小于3mm,一般为未贯 通裂缝,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1.0m) 换算成面积。
重:缝宽、裂缝壁有散落、有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 于3mm,损坏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 宽度(0.2)换算成面积。
⒋横向裂缝
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的裂缝。 轻: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裂缝块度在3mm
以内,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块度的(0.2m) 换算成面积。 重:缝宽、裂缝贯通整个路面、裂缝壁有散落并伴有少量 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于3mm,按损坏长度计算,检测结 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响宽度(1.0m)换算成面积。
⒌唧泥
板块在车辆驶过后,接缝处有基层泥浆涌出,损坏按 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面 积。
⒍边角剥落
沿接缝方向的板边碎裂和脱落,裂缝面与板面成一定角度。
轻:浅层剥落,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面 积。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概要总结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概要总结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Highway 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用于综合评价公路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技术状况的指标。
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Subgrade Condition Index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Pavement Maintenance Quality Index用于综合评价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跳车、路面磨耗、路面抗滑性能和路面结构强度技术状况的指标。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Bridge、Tunnel and Culvert Condition Index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CI)Traffic facility Condition Index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Pavement Surface Condition Index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Pavement Riding Quality Index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Pavement Rutting Depth Index路面跳车指数(PBI)Pavement Bumping Index路面磨耗指数(PWI)Pavement Surface Wearing Index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Pavement Skidding Resistance Index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Pavement Structure Strength Index公路技术状况指标体系: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Highway 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 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Subgrade Condition Index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Pavement Maintenance Quality Index自动化检测方式:除路面结构强度的检测指标路面弯沉l0为每20m应计算1个统计值外。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pdf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范围: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包括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设施等,以及相关安全、环保、经济方面的评价。
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方法和指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应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定。
评定的指标包括路面损坏情况、路基和沿线设施状况、桥隧构造物状况等。
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等级的公路和不同类型的构造物,评定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路面损坏程度、路基和沿线设施状况、桥隧构造物状况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4.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周期: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应定期进行,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
对于重要桥梁和隧道,应适当增加评定次数。
5.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结果应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应作为公路养护、改造和管理的依据,为制定养护计划和预算提供依据,为路况维修和改建提供参考。
具体来说,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标准和指标会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公路类型和使用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标准和指标,以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应遵循客观、科学与高效得原则,积极采用先进得检测与评价手段,保证检测与评定结果准确可靠。
公路技术状况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与相应分项指标表示,MQI与相应分项指标得值域为0-100。
公路技术状况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
公路技术状况等级按下表规定得标准确定。
公路技术状况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与沿线设施四部分评价内容,其中路面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与砂石路面。
一、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损坏分11类21项。
1、龟裂轻:初期裂缝,裂区无变形、无散落,缝细,主要裂缝宽度在2mm以下,主要裂缝块度在0、2~0.5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中:龟裂得发展期.龟裂状态明显,裂缝区有轻度散落或轻度变形,主要裂缝宽度在2~5mm之间,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龟裂特征显著,裂块较小,裂缝区变形明显、散落严重,主要裂缝宽度大于5mm,大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2、块状裂缝轻:缝细、裂缝区无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内,大部分裂缝块度大于1.0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缝宽、裂缝区有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上,主要裂缝块度在0、5~1.0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3、纵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得裂缝。
轻: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重:缝宽、裂缝壁有散落、有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于3mm,损坏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4、横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得裂缝。
轻: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重:缝宽、裂缝贯通整个路面、裂缝壁有散落并伴有少量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于3mm,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与旧版对比

.'.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与旧版对比一、总体:PQI中,增加了PBI(路面跳车指数)和PWI(路面磨耗指数),其中PBI为必须检测指标,PWI和SRI(路面抗滑指标)为“二选一”指标。
PQI各分项指标权重进行了调整,RQI由0.40将为0.30,新增PBI权重为0.1。
(PWI为新增指标,但与SRI为“二选一”指标,不影响原有权重;PSSI不参与PQI计算,不计权重)二、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BCI):原版里,桥隧构造物一、二类不扣分;新版里,一类不扣分,二类扣10分/座。
三、PCI的高速公路的“优”,由原版的90分提高到92分。
四、检测:1、病害图像的“识别准确率”,要求“高速公路宜采用95%以上”,原版仅提到“识别准确率应达到90%以上”,未专门提到高速公路的要求;2、裂缝宽度的识别要求“1mm左右”,原版为“1mm以上”;3、IRI的检测,“每10米应计算一个统计值”,原版是20米。
取消了人工检测平整度;4、SFC的检测,“每10米应计算一个统计值”,原版是20米。
五、评定:1、应计算“优等路率”、“优良路率”、“次差路率”三项统计指标,原版为“优良、中、次差”,略有不同;2、MQI取0的“一票否决”条款,除了原版的“5类桥梁、5类(危险)隧道、危险涵洞”,增加了一个“影响交通安全的重度边坡坍塌”指标;3、路基技术状况的“路基损坏扣分标准”中,删除了原版的“路肩边沟不洁”,0.10的权重分别由“路肩损坏”、“边坡坍塌”分得(各0.05);原版“排水系统淤塞”改为“排水不畅”;4、路面损坏(PCI)除了原版的“权重”,新版增加了自动检测的“换算系数”,(具体含义还不是太明确),其中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为2.0,其他基本是1.0,泛油是0.2,和原“权重”相同,“条状修补”的换算系数为0.2(块状为0.1),是否可理解为对横向、纵向裂缝病害的权重加大了,包括裂缝修补以后(原版裂缝修补后权重为0.1);5、车辙深度指数RDI的计算参数有变化:除RD为0(RDI=100)和RD为20mm (RDI=60),新版原版一样,其他RD值所测算的RDI值,新版普遍较原版高;6、用“路面弯沉标准值”(根据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公路技术等级、面层类型、结构类型计算确定)替代了原版的“路面设计弯沉”;7、病害判别:修补:整车道修复的,长度在5米以上,不作为“修补”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况评定的作用
新标准的变化
统一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检评标准 统一了路面、路基、沿线设施等的病害的定义 统一了与桥涵、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评价标准 建立了公路技术状况指数及分项指标和相应的 计算模型 提高了RQI指标所对应的平整度指标要求 路况统一划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 明确了检测和调查的最低频率
谢谢各位
标准框架
1 总则 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 3 公路损坏类型 4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5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6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总 则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
公路损坏类型
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
沥青路面 路面 水泥路面 砂石路面 路基 桥隧构造物
分为11类21项 P.3-4 分为11类20项 P.4-6 分为6类 P.6-7 分为8类 P.7-8 参考相应养护技术规范 P.8 分为5类 P.8-9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主要内容
标准编写的背景 标准框架与条文内容概述 标准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编写背景
1994年,颁布实施《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 定标准》(JTJ075-94) 2002年,发布《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 法(试行)》 2005年,交通部决定统一高速公路和普通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方法,立项编写《公路 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2007年发布《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
沿线设施
Hale Waihona Puke 龟裂块裂纵向裂缝
松散
车辙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MQI PQI PCI RQI SCI RDI BCI SRI PSSI TCI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5.3 检测和调查方法 5.3.1 路面检测
1、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2、路面平整度检测 3、路面车辙检测 4、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5、路面结构强度检测
5.3.2 路基、桥隧、沿线设施调查
根据《标准》中相应表格内容实施调查: 表6.2.2(路基)、表6.2.3(桥隧)、表6.2.4(沿线设施)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检测项目 路面损坏 自动检测设备要求
横向宽度≥0.7车道宽 裂缝分辨力1mm 自动识别准确率≥90%
数据存储要求 100m(人工) 10m(自动) 100m(人工) 20m(自动)
平整度
相关系数R ≥0.95
车辙
抗滑性能 结构强度
定期检定
宜采用横向力系数设备;
10m
20m 20m
相关系数R ≥0.95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5.4 检测与调查频率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6.1 评定要求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以1000m路段长度为基本单元
6.2 MQI确定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6.2.1 路面使用性能(PQI)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方法的演变
1979版 1994版
2002版
2007版
公路养护质量 检查评定暂行 办法
公路养护质 量检查评定 标准
JTJ075-94
高速公路养护 质量检评方法 (试行)
公路技术状 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评 价 指 标 演 变
好路率
好路率 破损率
养护质量指数 MQI
公路技术状况 指数MQI
PCI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RQI
RDI
SRI PSSI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6.2.2 路技技术状况
6.2.3 桥梁构造物技术状况
6.2.4 沿线设施技术状况
需要注意的问题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中,车辙深度大于10mm 的才能够算作路面损坏。 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检测指标,单独进行 计算和评定,评价指标MQI的计算中没有牵 扯到此指标。 PQI的计算中,沥青路面包括五项内容,水 泥混凝土路面包含三项内容,砂石路面仅 包含路面损坏一项内容。
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标准中的计算公式与《高速公路养护质 量检评方法(试行)》、《沥青路面养护 技术规范》等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有区别, 以本标准为准。 检测的车道选择:P.35
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有基于快速检测设备的原始检测数据包括横向 力系数、车辙、路面平整度、路面算坏、都应该 尽可能以高密度(10~20m)长期保存。 对不同等级公路应该确定合适的检测方法和频率, 采用先进设备和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式; 明确标准的用途:评定路况、科学决策、指导生 产; 整合不同单位、不同检测手段得到的检测数据, 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分析; 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