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试论比较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试论比较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比较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是两个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概念。
虽然它们都涉及到产品的瑕疵或缺陷,但在法律上有着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适用范围、法律责任和赔偿方式。
一、产品瑕疵责任产品瑕疵责任是指制造商或销售商因为提供了有瑕疵的产品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瑕疵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无法满足合理的期望。
产品瑕疵责任的适用范围包括制造商、经销商和销售商。
根据《产品质量法》,产品瑕疵责任的主要特点是:1. 严格责任:制造商或销售商无需证明过失,只要产品存在瑕疵,就应承担责任。
2. 赔偿范围:受害人可以获得损失的全额赔偿,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经济损失等。
3. 证明责任:受害人需要证明产品存在瑕疵、损害和因果关系。
4. 时效性:受害人需要在发现瑕疵后合理时间内提起诉讼,一般为两年。
二、产品缺陷责任产品缺陷责任是指制造商或销售商因为提供了有缺陷的产品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缺陷是指产品设计、制造或警示不符合合理安全要求,导致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存在危险。
产品缺陷责任的适用范围包括制造商和设计者。
根据《产品责任法》,产品缺陷责任的主要特点是:1. 过失责任:受害人需要证明制造商或设计者存在过失,即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2. 赔偿范围:受害人可以获得损失的全额赔偿,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经济损失等。
3. 证明责任:受害人需要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和因果关系。
4. 时效性:受害人需要在发现缺陷后合理时间内提起诉讼,一般为三年。
三、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尽管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都与产品质量有关,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1. 适用对象:产品瑕疵责任适用于制造商、经销商和销售商,而产品缺陷责任仅适用于制造商和设计者。
2. 证明责任:产品瑕疵责任是严格责任,无需证明过失;而产品缺陷责任需要证明制造商或设计者存在过失。
试论比较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试论比较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比较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引言概述:在消费品市场中,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能会遇到产品瑕疵或产品缺陷的情况。
然而,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定义和适用条件。
本文将对比这两种责任的区别,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
一、产品瑕疵责任1.1 产品瑕疵的定义:产品瑕疵是指产品在设计、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
1.2 产品瑕疵责任的适用条件:- 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存在瑕疵- 瑕疵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在合理使用范围内使用产品1.3 产品瑕疵责任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产品存在瑕疵,可以要求退货、换货或者要求商家承担修理费用等。
二、产品缺陷责任2.1 产品缺陷的定义: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存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问题,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或损失。
2.2 产品缺陷责任的适用条件:- 产品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 缺陷导致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或损失- 消费者在正常使用产品的情况下受到伤害或损失2.3 产品缺陷责任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在正常使用产品的情况下受到伤害或损失,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三、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3.1 责任主体不同:- 产品瑕疵责任主要由商家承担- 产品缺陷责任主要由生产厂家承担3.2 适用条件不同:- 产品瑕疵责任主要关注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产品缺陷责任主要关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3.3 赔偿方式不同:- 产品瑕疵责任主要以维修、换货或退货为主- 产品缺陷责任主要以赔偿为主四、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权益4.1 了解产品质量法: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应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知晓自己的权益。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是指在产品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瑕疵或者缺陷,导致消费者遭受伤害,从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尽管这两种责任都与产品质量有关,但它们在法律上的定义和适合范围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一、产品瑕疵责任产品瑕疵责任是指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因销售或者提供有瑕疵的产品而对消费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瑕疵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与其应有的安全性、卫生性、功能性或者其他合理期望不符,以至于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或者财产造成伤害。
产品瑕疵责任依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产品瑕疵责任的特点如下:1. 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瑕疵责任主要由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
生产者包括创造商、加工者、组装者和产品的引进者等。
销售者是指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家或者个人。
2. 瑕疵的范围:产品瑕疵可以是设计瑕疵、创造瑕疵或者警示不足等。
设计瑕疵是指产品设计不合理或者存在缺陷,导致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创造瑕疵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浮现的问题,例如材料选择不当、工艺不合格等。
警示不足是指产品在销售时未能提供充分的警示或者说明,导致消费者无法正确使用产品。
3. 伤害赔偿:当消费者因使用瑕疵产品而遭受伤害时,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赔偿范围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合理费用等。
并证明自己的损失,而不需要证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过错。
这是因为产品瑕疵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
二、产品缺陷责任产品缺陷责任是指生产者因为提供有缺陷的产品而对消费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缺陷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遭受伤害。
产品缺陷责任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产品缺陷责任的特点如下:1. 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缺陷责任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生产者是指创造商或者将产品作为自己所创造、加工的一部份提供给其他企业,或者将产品作为自己所提供的服务的一部份提供给消费者的企业。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一、产品瑕疵责任产品瑕疵责任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瑕疵而对消费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产品瑕疵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设计缺陷或制造缺陷,导致产品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性能要求,或者使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风险增加。
产品瑕疵责任的适用条件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产品瑕疵:产品存在缺陷、设计缺陷或制造缺陷,导致产品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性能要求,或者使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风险增加。
2.损害:消费者因产品瑕疵遭受了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因果关系:产品瑕疵是导致消费者损害的直接原因。
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存在瑕疵,并且因此遭受了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消费者可以依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主张产品瑕疵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二、产品缺陷责任产品缺陷责任是指生产者因产品存在缺陷而对消费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设计缺陷或制造缺陷,导致产品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性能要求,或者使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风险增加。
产品缺陷责任的适用条件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产品缺陷:产品存在缺陷、设计缺陷或制造缺陷,导致产品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性能要求,或者使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风险增加。
2.损害:消费者因产品缺陷遭受了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因果关系:产品缺陷是导致消费者损害的直接原因。
与产品瑕疵责任相比,产品缺陷责任的主要区别在于责任主体的不同。
产品瑕疵责任主要由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而产品缺陷责任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生产者是指制造、加工、组装或者以自己的名义标明商品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是两个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定义和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含义、适用条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一、产品瑕疵责任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产品瑕疵责任是指生产者或供应者因提供有瑕疵的产品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瑕疵是指产品的设计、制造、组装、包装、标识、使用说明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产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或不符合消费者合理期待的情况。
产品瑕疵责任适用的条件包括:1. 产品的瑕疵存在:产品在设计、制造、组装、包装、标识、使用说明等方面存在缺陷,使产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或不符合消费者合理期待的情况。
2. 瑕疵导致损害:产品的瑕疵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 瑕疵责任的主体:瑕疵责任主体为生产者或供应者,即产品的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等。
二、产品缺陷责任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产品缺陷责任是指生产者因提供有缺陷的产品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组装、包装、标识、使用说明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产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或不符合消费者合理期待的情况。
产品缺陷责任适用的条件包括:1. 产品的缺陷存在:产品在设计、制造、组装、包装、标识、使用说明等方面存在缺陷,使产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或不符合消费者合理期待的情况。
2. 缺陷导致损害:产品的缺陷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 缺陷责任的主体:缺陷责任主体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商。
三、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法律责任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法律责任规定。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于产品瑕疵责任,生产者或供应者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召回和修理:生产者或供应者应当及时召回存在瑕疵的产品,并提供免费的修理、更换或退货服务。
2. 赔偿损失:生产者或供应者应当承担因产品瑕疵导致的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是两个在产品质量领域中常见的概念,虽然它们都与产品质量有关,但在具体的法律和责任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定义、法律依据、适用范围、责任主体和赔偿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一、产品瑕疵责任1. 定义:产品瑕疵责任是指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存在非安全性瑕疵或者不符合质量标准,从而造成了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时,制造商或者销售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2. 法律依据:产品瑕疵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产品质量法》。
根据该法律,制造商或者销售者对于因产品瑕疵导致的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3. 适用范围:产品瑕疵责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包括食品、药品、电子设备、汽车等各个领域的产品。
4. 责任主体:产品瑕疵责任的主体包括制造商和销售者。
制造商应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等环节负责,并承担由于产品瑕疵导致的责任。
销售者则应对销售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承担由于销售产品瑕疵导致的责任。
5. 赔偿方式:当消费者因产品瑕疵导致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时,制造商或者销售者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赔偿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支付医疗费用、赔礼道歉等。
二、产品缺陷责任1. 定义:产品缺陷责任是指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存在设计、制造或者警示方面的缺陷,从而造成了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时,制造商或者销售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2. 法律依据:产品缺陷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产品质量法》。
根据该法律,制造商或者销售者对于因产品缺陷导致的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3. 适用范围:产品缺陷责任适用于产品在设计、制造或者警示方面存在缺陷,并因此导致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情况。
4. 责任主体:产品缺陷责任的主体同样包括制造商和销售者。
制造商应对产品的设计、制造等环节负责,并承担由于产品缺陷导致的责任。
销售者则应对销售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承担由于销售产品缺陷导致的责任。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是产品质量领域中常见的两个概念,它们都涉及到产品的质量问题,但在具体的法律和责任范围上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
一、产品瑕疵责任产品瑕疵责任是指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或供应商因产品存在瑕疵而对消费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产品瑕疵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标识等环节中存在的缺陷或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导致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消费者的合理期望。
产品瑕疵责任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法律依据:产品瑕疵责任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责任主体:产品瑕疵责任主要由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或供应商承担。
3. 责任范围:产品瑕疵责任涵盖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标识等环节。
4. 责任期限:产品瑕疵责任一般适用于产品销售后一定期限内,具体期限根据不同产品和法律法规而定。
5. 责任内容:产品瑕疵责任包括产品的退货、换货、修理、赔偿等。
二、产品缺陷责任产品缺陷责任是指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或供应商因产品存在缺陷而对消费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标识等环节中存在的缺陷,导致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合理期望,或者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风险。
产品缺陷责任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法律依据:产品缺陷责任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责任主体:产品缺陷责任主要由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或供应商承担。
3. 责任范围:产品缺陷责任涵盖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标识等环节。
4. 责任期限:产品缺陷责任一般适用于产品销售后一定期限内,具体期限根据不同产品和法律法规而定。
5. 责任内容:产品缺陷责任包括产品的退货、换货、修理、赔偿等。
三、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在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如下:1. 主体不同: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主体可以是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或供应商,但在具体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上可能有所不同。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有什么区别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有什么区别构成要素不同:产品瑕疵不含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产品缺陷,则含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主观归责原则不同:产品瑕疵主要使用过错责任原则,产品缺陷则实行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两种原则。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是一对比较容易混淆的词,而无论是产品缺陷还是产品瑕疵都是发生在消费流通领域的,同时都会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请阅读下文进行具体了解。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要素不同:产品瑕疵不含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产品缺陷,则含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2)主观归责原则不同:产品瑕疵主要使用过错责任原则,即经生产者、销售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只有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产品缺陷则实行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两种原则。
对销售者实行的是过错责任和特殊情况下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生产者则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造成损害,生产者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无论主观是否存在过错。
▲(3)赔偿顺序不同:产品瑕疵的赔偿责任是先由销售者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
对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向消费者赔偿后才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因此,赔偿顺序有先后之分。
而产品缺陷的赔偿责任则无先后顺序,受害人既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
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4)适用责任不同:产品瑕疵主要是适用违约责任,如果有侵害财产和人身权的事件发生,才适用侵权责任。
产品缺陷则是既可以适用违约责任,又可以适用侵权责任,由受害的消费者选择其中之一。
▲(5)诉讼时效不同:产品瑕疵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即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主观归责原则不同:产品瑕疵主要使用过错责任原则,即经生产者、销售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只有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产品缺陷则实行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两种原则。
对销售者实行的是过错责任和特殊情况下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生产者则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造成损害,生产者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无论主观是否存在过错。
(3)赔偿顺序不同:产品瑕疵的赔偿责任是先由销售者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
对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向消费者赔偿后才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因此,赔偿顺序有先后之分。
而产品缺陷的赔偿责任则无先后顺序,受害人既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
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 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5)诉讼时效不同:产品瑕疵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即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而产品缺陷的时效则有所不同。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我在网上找的
二、二者的区别
(一)、判断标准不同
关于产品缺陷,《产品质量法》第46 条将其定义为“产品存在危及人身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生、财产
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不能够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性。
因此,判断某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就看该产品是否存在可能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不合理的危险。
至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只是为了在实践中认定产品是否存在缺陷提供便利和方便受害人求偿及法院工作而制订的举证规则,它不能替代“不合理危险”而成为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另外的标准。
所谓不合理危险,是指“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性”。
因为事实上,任何产品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绝对安全的产品是不存在的。
据此,判定产品是否存在瑕疵的标准,就看该产品是否具备“通常具备的价值、效用或契约预订效用或出卖人保证的品质”。
这与产品缺陷以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为其内容和判断标准,显然不同。
因此,凡属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应该定为产品缺陷;产品不具备通常价值、效用或其它约定的品质的情况均应认定为产品瑕疵。
(二)、性质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亦即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22 条有关产品责任的规定是把产品责任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责任。
因此,产品缺陷仅存在于特
殊侵权领域。
而产品瑕疵责任,则是指产品销售者就买卖标的物的使用性、效用性或其它品质对买受者承担的默示或明示担保责任,它属于民事合同中违约责任范畴,因而从内容上说,两者责任的性质是迥然不同的。
从责任形式上看,产品责任为单一的赔偿损失,而产品瑕疵则表现为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等多种形式。
(三)、主体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既为特殊侵权责任,其责任主体为生产者。
因受缺陷产品的侵害而获得赔偿请求权的主体除了可以是产品买受者外,还可以是其他受害人;而产品瑕疵责任则为违约责任,其责任主体为销售者,权利主体则仅限于产品
的买受者。
(四)、免责条件不同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1 条规定,产品缺陷责任的免责条件有三个,即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而根据《产品责任法》第40条规定,销售者对其销售的产品存在的瑕疵如事先向买受者作出说明的,即可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另据《产品质量法》第45 条规定,生产者因其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自该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10 年的则可以免除。
而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销售者对
买受者承担的产品瑕疵的责任时效一般为2 年,最长期限为
20 年
首先,两者的主体不同。
因缺陷产品侵害请求赔偿的权利主体可以是产品购买者,也可以是其他受害人;而瑕疵产品的权利主体只能是产品购买者。
产品缺陷的责任主体是生产者和销售者;而产品瑕疵的责任主体只是销售者。
其次,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的责任性质不同。
产品缺陷所导致的产品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和《产品质量法》均作了如此规定。
而产品瑕疵责任,是指产品销售者就买卖标的物的使用性、效用性或其他品质对购买者承担的默示或明示担保责任,属于民事合同中违约责任范畴。
再者,两者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
产品缺陷所导致的责任承担方式是单一的赔偿损失。
产品瑕疵的责任承担方式有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