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曲元代的流行歌曲.

合集下载

著名元曲十首

著名元曲十首

著名元曲十首范文一:关于著名元曲十首大家好,今天我来介绍一下著名的元曲十首。

元曲是中国南宋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是散曲、杂剧等多种文学类型的综合,它不仅吸收了唐诗宋词的影响,也结合了当时社会风俗、民间艺术和曲艺,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首要介绍的是《汉宫秋》。

这首曲子给人的感觉是悠扬、抒情,通过对话和对景的烘托,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是《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首是《满江红》。

这首曲子以描写官场幕僚为题材,表现了官场上的阴谋和欲望,展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政治斗争世界。

第四首是《青玉案·元夕》,这首曲子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曲子,通过寄托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当时人们团聚思亲的情怀。

第五首是《蝶恋花》,这首曲子表达了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女子地位和家庭观念。

第六首是《长恨歌》,这首曲子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背景,以大气磅礴的风景和女子悲天悯人的心情埋下暗示,既描绘了唐玄宗的历史气质,又展现了儒家孝道思想和女子的爱情观。

第七首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曲子以凄美的音乐表现了墨客们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的情感,主要是寄托对诗人的思念之情。

第八首是《浣溪沙·瑶台怨》,这首曲子以著名的宫廷传说《牡丹亭》为背景,展现了宫廷生活、宫廷人物、个人命运和个人愿望。

第九首是《南乡子·别恨欲语》。

这首曲子用深沉的音乐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描写了不同阶层间的爱情,表现了世界的残酷和复杂。

第十首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曲子以中原往西的大漠为背景,以唐人世界的战乱、胡风的肆虐和诗人的孤独为主题,以虚无和轻盈的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典型的“山水”思考方式。

这些著名的元曲十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历史、了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

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

散曲来源于宋词,是北方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其风格为雅俗共赏,分为小令、套数等形式,被市民所喜爱。

元朝之后,散曲相对衰落,但是依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本文就介绍一下最经典的10首元曲。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29年,关中地区发生了旱灾,张养浩担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以赈灾。

原本张养浩已经辞官归隐,但是这次为了赈济饥民,便不顾年老而出山。

他在前往关中的途中,看到了饥殍遍野的局面,他“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目睹了大一统时代百姓的灾难,于是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之叹。

这首怀古作品在思想上已经脱离了传统感叹盛衰无常的束缚,而是将目光集中于天下苍生,可谓振聋发聩,有若金石掷地。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时期,由于蒙古贵族对科举制不重视,汉族士人的晋升机会遭到了遏制,使得许多汉族文人被迫从事于元杂剧的创造,反而推动了元曲的繁荣。

而马致远生活在这个时代,只得流浪天涯,郁郁不得志,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

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寥寥数语,高度凝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晚秋羁旅图,境界凄凉,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3,汤式《天香引·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夜,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杭州是南宋的首都,曾经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元曲是兴盛于元朝时期的一种文艺形式,其历史地位足以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三者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在元代文坛上,散曲与传统的诗、词文学形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春》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此曲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之一,四首《天净沙》分别以四季为题。

《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中景、近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

笔下的春天景色如画,生机盎然。

2.《天净沙·夏》【元】白朴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夏》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此曲运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

前三句描绘出云收雨霁、水凉瓜甜、树阴垂檐的画面;后两句描写消受着宜人时光的“玉人”。

整首散曲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

全曲运用白描,洗净铅华,选景精当,语言简洁,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3.《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

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这首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一生必背50首经典元曲

一生必背50首经典元曲

一生必背50首经典元曲
一生必背50首经典元曲,这些元曲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它们被称为“五十首经典元曲”。

这些元曲大多出自古乐府和民间歌曲,它们包括:《江山如此多娇》、《春江花月夜》、《满江红》、《女军师行》、《赞颂三元》、《秋夜将晓》、《诉衷情》、《孔雀开屏》、《凤求凰》、《沙滩赤壁》、《梅花三弄》、《清平调》、《渔舟唱晚》、《芙蓉楼送辛渐》、《金缕曲》、《清商怨》、《琵琶行》、《小河淌水》、《南乡子》、《玉楼春》、《登凤凰台》、《武陵春》、《斗鸡》、《芙蓉仙子》、《翩若惊鸿》、《渔家傲》、《临江仙》、《十面埋伏》、《浣溪沙》、《虞美人》、《满庭芳》、《摸鱼儿》、《竹枝词》、《菩萨蛮》、《念奴娇》、《清平乐》、《杏花村》、《美人佩钗》、《桃夭夭》、《玉钗佩》、《碧水青山》、《清平调》、《西江月》、《虞美人》、《桃源忆故乡》、《春夜洛城闻笛》、《苏武牧羊》、《梅花三弄》、《一剪梅》、《满城尽带黄金甲》、《桃花扇》、《春江花月夜》、《赠汪伦》、《望海潮》、《到青山》、《惜分飞》、《蝶恋花》、《玉楼春》、《阮郎归》、《落花知多少》、《长相思》、《夜合花》、《十面埋伏》等。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转:南亩耕夫的博客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1 --[中吕]朝天子·志感无名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①。

老天只恁忒心偏②,贤和愚无分辨。

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志高如鲁连③,德过如闵骞④,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⑤。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⑥。

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立身则小学⑦,修身则大学⑧,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⑨。

[注释]①夸荐:夸奖、抬举。

②只恁忒(tè)心偏:竟是如此的偏心。

恁:如此。

忒:太、特。

③志高如鲁连:志行高洁像战国时的鲁仲连。

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即鲁仲连。

④德过如闵骞:德行超过了春秋时的闵子骞。

闵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⑤夸俏:夸说他好。

⑥好和歹没条道:好或歹没有什么依据。

⑦立身则小学:卓然自立成人,要先学“小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⑧大学:古代十五岁入大学,学经术。

⑨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有智和有能都跟不上有钱钞。

鸭青钞:元代的一种纸币,因颜色呈鸭蛋青色,故名。

[赏析]这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

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有人夸荐”为全文主旨。

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

”返观全篇所写,两种人,两种命运,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照。

读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不引起读者的反思。

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

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不读书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智和能不及鸭青钞的丑恶现实,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

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

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

他的精神所本,仍是当时已被践踏了的文化传统。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元曲小令曲牌

元曲小令曲牌

元曲小令曲牌
元曲小令是元代流行的一种曲体,每首小令由若干段组成,每段又有“正言”,“二义”,“三曲”这三个小节构成。

小令通常以爱情为主题,曲牌则根据曲调和曲词的特点来命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元曲小令曲牌:
1.《水调歌头》:是元曲小令中最为著名的曲牌,被誉为“曲中之冠”。

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举杯邀明月》等。

2.《满江红》:又称《卧龙吟》,是元曲小令中较为流行的曲牌,代表作有《满江红·登鹳雀楼》,《满江红·念奴娇·春情》等。

3.《摸鱼儿》:是一种悠扬欢快的曲牌,代表作有《摸鱼儿·渔歌子·秋思》。

4.《少年游》:以描写游玩为主题的曲牌,代表作有《少年游·桃花庵前》。

5.《玉楼春》: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题的曲牌,代表作有《玉楼春·春恨》。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元曲小令曲牌,还有许多其他曲牌如《高阳台》,《赏花时》等,每个曲牌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艺术特点,展现了元代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元曲精选十首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十首精选的元曲,欢迎阅读。

人月圆元·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译文】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

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着绿草,残阳中山花开放。

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山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布满苍苔的乔木,一片悲凉。

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点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亡国之恨,故园之思,在亘古常新的大自然里慢慢消融。

普天乐·咏世元·张鸣善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

依着栏干观赏,花开烂熳,团圆夜举酒问明月。

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离别。

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点评】逝去的一切不会回返,谁能将远去的人儿唤回?思念是一种病,久久不能痊愈。

白鹤子元·关汉卿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

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地转。

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

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点评】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一个人总应该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好好谈一场恋爱,青春的恋爱往往太匆匆,来不及好好品味;中年的恋爱往往患得患失,不能好好投入;老年的恋爱往往有点疯狂,“老房子失了火,救不得!”四块玉元·关汉卿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范文一:作为学生,我也赞叹于元曲中的精髓,特别是精选的十首元曲,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以下是我对于这十首元曲的一些初步见解:《汉宫秋》- 关汉卿这首元曲讲述了汉宫中的故事,以及五花八门的人物画像。

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美丽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让人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西厢记》- 王实甫这是一部受到世人爱戴的经典剧目,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出官方繁琐,而私下却有人们一直向往的约会、爱情等。

《汉宫春》- 关汉卿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元曲,充满着宫廷的艳丽,而同时又可以感受到宫斗之间的炙热和卡毁之间的面临。

《牡丹亭》- 居昌赞这是一部主题与《西厢记》类似的戏剧,也是中国四大古典戏曲之一。

它以唐官女,明神女,柳州乡村姑娘柳敦新为主角,情节唯美,词藻典雅,表演艺术精湛。

《珍珠塔》- 冯梦龙这是一部描写郎中的故事,它让人感受到忠良义,同时还有许多绕口令,让人感受到它非凡的语言魅力。

《南柯记》- 马致远这是一部主题与《西厢记》近似的戏剧,姑娘救凤,范仲淹玩坏瓶笼,惊鸿一现,让人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雨巷》- 洪升这首元曲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以雨巷为背景,描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状况。

深刻地描绘了民生的苦难和愤懑。

《汴京艳谈》- 郑光祖这是一部以相思为题材的自由剧。

这种深情款款的相思,以及它的音乐,慢慢地敲打着人们的心弦。

《钱塘湖春行》- 欧阳修这首元曲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人们游玩钱塘江的情景,它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深刻的描绘,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救风山》- 白朴这首元曲是一个英雄故事,它讲述了郑后军救风山的过程,凸显出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同时也意在表达中国的精神。

写作重点:首先简述了元曲的定义。

然后按照题目,对于元曲精选的十首元曲逐一进行分析,并在结尾提出了总评。

用词分析:文采斐然,以深刻、美丽、生动、充满花魁等有描述力的词汇为主,适量使用了象征、恰当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简练而又发人注目。

范文二:十首元曲是中国古典艺术之一,这些珍贵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如下所述:《牡丹亭》- 居昌赞作为四大古典戏曲之一,它深入挖掘了爱情的成长,诠释了自由、平等、新思想,摆脱了传统社会的固有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元散曲
第一节 概念
1. 元曲:元代的流行歌曲,包括散曲 和剧曲(杂剧)。
2.散曲: 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 包括小令和套数。3源自杂剧: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元曲
杂剧
散曲 小令 套数
寻常小令 带过曲
4.小令:“叶儿”,独立的只曲,调短字少。
例如:无名氏 《寄生草》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 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冷清清 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 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第三节 散曲赏析
一、作品选部分: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 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 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 何处?只见草萧疎,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 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 都变做了土。
〔五煞〕红添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 晃晃马鞍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 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杖,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四〕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 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 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三〕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 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屈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 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 我胸脯!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 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 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 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 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你个顽童记着:“便百 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2.白朴[越调·天净沙]《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补充材料
(一)叹世颂隐类
1.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 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 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这差事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 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 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 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袖衫, 畅好是粧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 擂鼓。见一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 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 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 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叫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到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类似下坡车。不争 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巢鸠计 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 绿树偏宜屋脚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 竹篱茅舍。
〔二〕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 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 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 拽具扶锄。
〔一〕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 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 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 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 叶黄花。
3.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 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 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 头。
5.[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 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 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 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以宫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12宫,72调, 合称84宫调。但实际上并不全用,元代北曲 只用6宫11调,而最常用又不过5宫4调,即: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各宫调所表现的声情并不相同。
8.散曲的别名
词余 :夏完淳《狱中草词余》 乐府:【元】贯云石、徐再思出了一部名为
《酸甜乐府》的散曲合集,因两人的书斋名 分别为酸斋、甜斋,故名。
【明】张养浩《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词稿【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9.小令与词在体制上的区别
小令用韵加密,平仄可以通押。 小令只是一支曲,而词可以双调、 三调、三叠、
四叠。 词与曲最大的区别是曲可以加衬字,便于自由灵活
(二)男女风情类:
1. 无名氏[仙吕·寄生草]《相思》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
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 湖山下,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 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 我香罗帕!
2.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 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 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的表达。
10.衬字
在曲调规定的字数定额以外,句中 增加的字叫“衬字”,一般只用于补 足勇气或描摹情态,在歌唱时不占 “重拍子”,不能用于句末或停顿处, 字数并无规定。北曲用衬字较多。
第二节 散曲发展的原因
1.民间娱乐的需要。 2.金元异代音乐变化的刺激。 3.文学的抒情内容和表现形式扩大的必然结果。
5.带过曲: 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散曲体式。由同一宫调 的两只或三只不同曲牌组成,曲调间的音律必须衔 接。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6.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
干首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而且一 韵到底。
7.宫调:
我国古代音乐,乐律有十二律吕,即十二 个半音阶;乐音有七声,即宫、商、角、 变徵、徵、变宫。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 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 式称“宫”,以其它各声为主的调式称 “调”,统称“宫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