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的大事件
健力宝产权之争的案例分析

问题折射
分析从该案例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包括所折射出的关于商业 伦理与道德问题。
反思启示
通过对案例的总结,我们 从中所能获得的一些启示和反 思。
李经纬个人生平简介
目 录
李经纬,1939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遗腹子,父亲死于战
乱,母亲无力抚养,在广州东山区孤儿院长到少年。擦过皮鞋,做
发展历程
产权之争 问题折射 反思总结
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扇过扇子,没进过一天学堂。 1984年创办健力宝饮料厂。
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1月健力宝被浙江国投收购后,被推荐出任健力宝集团
董事局主席。 2002年10月13日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2011年11月2日,因贪污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
前后三次拟股权变更,最终李经纬饮恨
目 录
1) 2001年11月间,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与三水市政府草签了协议,
发展历程
双方议定,三水市政府出售健力宝45%股权,作价3.8亿人民币,新加坡第
产权之争
问题折射 反思总结
一食品公司还支付了60万美元的定金。但后来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却宣布
放弃收购,因为健力宝净负债高达16亿人民币。并且李经纬对新加坡收购 健力宝也是采取抵制态度,他认为要“保护民族品牌”。因此,新加坡方 案很快就失败。 三水政府也与健力宝已到了势同水火、无法调和的对立局面。政府方 面认为,健力宝改制的关键问题不仅是资金问题,同时管理机制、人才体 系也已经到了非换血不可的地步。
发展历程
出。最为突出的是李经纬的经营团队安插家族亲信进入公司担任要职,令健
力宝在事实上演变为一个盘根错节的内部人控制企业。健力宝集团中层干部 平均学历不到初中,且对“外地人”进入管理层有一定的排斥。 这种文化氛围不但使健力宝集团更像一个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而且导 致企业内部许多重大问题悬而不决。企业制度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产权的问 题,对中国企业来说,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企业管理者的心态问题, 才能建立好企业发展的根基。
健力宝失败案例分析 PPT课件

王健林曾说‘在中国远离政府太假了’。这句话深刻的反映出
政商关系的重要性。与政府交恶,也是健力宝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之一。
①根据当时中央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政策,TCL与惠州政府签订了放 权经营协议,美的则被当地政府全部出售给创办人等,李经纬希 望收购公司的股权。
②李经纬决定投资10亿元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然后把公司的 总部从偏远而关系复杂的三水迁出。
3
☆ 1993-1997年:组建健力宝少年队赴巴西留学,成就中国 足球“白金一代”; ☆ 1997年中国驰名商标,销售额54亿元,中国饮料业第一 ☆ 2000 年 健力宝集团公司生产饮料 465万 吨,总产值达 335 亿元,税利总额为 35 亿元。 ☆ 2002年1月,健力宝集团由国有企业成功转制为股份制公 司。 ☆ 2002年世界杯赛事独家特约播出
4
5
6
7
健力宝衰落的分析
8
李经纬时代 一、盲目扩张
9
企业扩张:企业的扩张带来的是多元化,增加抗风险能力,
增强企业实力。但是盲目的扩张却会使自己失去已有的品牌优势。 ① 1990年投产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成长缓慢。公司当年实现产 值65万元,但最高时的1995年,产值也不过1276万元,到2001年, 该公司的产值滑落到858万元; ② 1993年11月,健力宝投资120万元的健力宝旅游公司成立。这 间公司还从事饮料、木材、钢材、电器、家具、服装、汽车配件、 食品、化工等进出口业务; ③ 1993年,健力宝还投资2000万新元在新西兰帕罗阿市收购了 一家乳品厂,目的是将其改造成加工当地产的猕猴桃和其他水果 的饮料厂;
从最初的通信服务与无线寻呼形成现在包括即时通讯业务网络媒体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互动娱乐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电子商务和广告业务在内的七大业务体系而腾讯多元化的背后是腾讯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国家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扶持
健力宝被统一抛弃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被统一抛弃未来很难东山再起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24期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在业内专家看来,中信接盘后首先要解决体系、产品线、渠道伙伴和团队四大问题,若无颠覆性的动作,健力宝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再度易主根据统一企业与广东健力宝集团签署的股权转让合同,统一拟以人民币9.5亿元,将其持有“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100%股权出售健力宝集团,预估处分利益约人民币3.43亿元。
据了解,2004年,健力宝集团出现资金紧张的债务风波,在三水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贸易公司,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直至2005年,在原股东、三水区政府的共同认可下,与统一企业下属企业“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展开各项不同模式的业务合作。
合作之初,健力宝被拆分成健力宝集团和健力宝贸易公司两大块。
统一接手的是健力宝贸易公司,负责在国内分销健力宝品牌饮料,不从事生产业务。
“两年的磨合期后,统一企业最终于2007年取得各方的信任与支持入资健力宝贸易取得99.91%股权,随后再收购小股东股权后全资持有健力宝贸易的全部股权。
”统一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彼时,健力宝集团也同意将其全部品牌授予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的专属销售权,由此,统一在中国地区也正式具备碳酸与非碳酸的全品类经营。
据了解,此次健力宝集团收购健力宝贸易的9.5亿元资金全部来自为“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中信资产管理成立于2002年,为中国中信集团旗下成员,而中国中信集团为国务院直属国家授权投资机构,2016年其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排名第156位,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按照双方的规划,此次交易后,健力宝集团将会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专业投资平台公司合作,负责“健力宝”品牌及产品的生产推广,希望给健力宝品牌带来“第二次腾飞”。
健力宝为何被抛售至今健力宝已被统一揽入麾下达十年之久,如今为何被抛售?对此,统一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此次出售健力宝贸易股权主要是因为健力宝集团方面希望回收健力宝品牌经营权。
健力宝沉浮

• 张海也许是中国商界过去三年里风头最盛的年轻 人。从2000年起,张海和他的伙伴就先后染指了 “中国高科”、“方正科技”、“深大通”等各 家上市公司。2002年,他又收购中国最大的饮料 生产商之一健力宝集团50%以上的股份。据说张 海学过禅学,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创业,并通过在 香港的投资积累了第一桶金 • 去年底,“健力宝“入主甲A足球队“深圳平安” 并更名为“深圳健力宝队”。
张海成功入主健力宝后丌丽,便展开了大刀阔斧 的人事改革,包括李经纬在内的老健力宝高层基 本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从各行各业用重金挖来的 大将,张海称之为健力宝的“豪华阵容”。其中 包括大名鼎鼎的裕兴电脑董事长祝维沙、曾仸香 港和记黄埔公司顾问的叶红汉、泰康人寿广州分 公司经理汪达明、顶津广州公司总经理王友让等。 众多的业界精英,在董事长兼总裁张海的带领下, 又开始了健力宝新的航道。
昔日辉煌
作为拥有中国饮料第一民族品牌的健力宝,也曾有过辉煌的 岁月。 1984年,中国准备参加洛杉矾奥运会,中国政府决定为中 国运劢员生产一种运劢饮料,健力宝应运而生,并成功研制出 我国首创的含碱性电解质运劢饮料。当年,健力宝饮料随中国 体育代表团出征奥运会,并一丼成名。 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健力宝一直处亍高速成长中,一直到 90年代初期,健力宝在市场上仍是供丌应求。即使是处在“两 乐”的剧烈冲击下,1996年,健力宝的销量仍达到了70万吨, 而同年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销量却只有50万吨。健力宝在其巅峰 时期,更创下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的饮料业神话,被誉为“中 国魔水”而享誉全国。 纵观健力宝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健力宝之所以在当时能获 得成功,最要的原因在亍以下几点:
• 据健力宝高层介绍,为推介和打造 “第5季”这个新品牌,健力宝集 团预计全年投入1.5亿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在各大传媒上刊登广告, 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第5季” 劢感广场和“第5季”品牌标准店 。
管理学案例分析之健力宝案例

1984年健力宝在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荣为“中国魔水”。
作为中国第一个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概念。
1988至1997年连续10年产销量均在全国软饮料行业中排名第一。
但1997年后就逐渐衰落,战略的迷失注定了今天健力宝的没落。
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健力宝也是其中之一。
健力宝诞生于1984年,在当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誉为“中国魔水”。
作为中国第一个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概念。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出现一次次权利更迭,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因果。
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管理的覆辙中,有太多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一、健力宝的战略分析(一)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制定战略的第一环节。
但是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复杂多变的,这就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判断难度。
因此,借助一些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帮助管理人员确定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企业的战略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打下基础。
根据M.波特的理论,决定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根本因素是全行业的盈利能力,而全行业的盈利能力是由以下五要素决定的:潜在的进入者(Potential entrants)、替代者(Substitutes)、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Powerof buyer)、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Power of suppliers) 以及竞争者(Rivalry)。
这五要素影响了一个行业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决定了行业的竞争强度和盈利能力。
(二)饮料行业状况分析中国饮料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前景广阔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饮料厂商,许多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通过收购国内著名品牌或合资、独资经营挤占国内市场。
令人同情的李经纬

令人同情的李经纬4月22日13点56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李经纬先生去世,年仅74岁。
这位悲剧人物以罪人之身辞世。
2002年,63岁的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万元被有关人士检举后,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
2009年9月3日,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出庭受审。
2011年11月2日,佛山中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李经纬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他的罪名是,“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
很难想像,一个见惯大财富的企业家会倒在区区300万元的保费上。
1997年,健力宝集团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4月,国家工商局评定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健力宝赫然在榜,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第一。
按照通胀率倒退,健力宝的销售额相当于现在的百亿元以上。
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有可能现在健力宝已经成为销售额达到500亿的大企业,比照一下娃哈哈。
这是三输局面,中国失去一家知名大企业,消费者失去一个选择,地方失去重要企业与税收来源。
这也是产权不清时代、财富得不到保障时代必然产生的悲剧。
一个悲剧的时代,找不到罪犯。
我们可以指责三水市政府,他们一手引进了一个不靠谱的职业经理人,将真正的企业家弃如弊屣。
1997年,健力宝在香港上市方案受到阻挠,三水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上市方案。
广州建总部大楼与总部搬家,使得三水政府将李经纬看成了三水经济的叛徒,转移资产的怀疑挥之不去。
矛盾变得尖锐,你死我活。
1999年,三水政府换届后,李经纬开出的所有条件被一一拒绝。
如健力宝集团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4.5亿资金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3年内分期付清。
三水政府断然拒绝,理由据称是“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
如李经纬团队持股75%,三水政府再给李经纬个人5%的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遭到政府方面的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纪实

李经纬简介世,享年74岁。
简历1939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
1984年创办健力宝饮料厂。
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1月因健力宝被浙江国投收购后,被推荐出任健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
2002年10月13日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2011年11月2日,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
2013年4月22日13点56分在三水病故,享年74岁。
早期李经纬,1939年出生在广东省三水县一个叫白坭的小镇上,当他还在母亲肚里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战乱中死去。
因母亲无力抚养,便把他放在了广州东山区孤儿院,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稍大后,他就开始自谋生路。
他给人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打过扇,没进过一天学堂。
20世纪70年代,因喜欢玩球,李经纬被县体委看中,提拔到县体委当了副主任,几年后,他又被县政府调到三水酒厂当厂长。
这时,李经纬36岁,每天亲自背着米酒,到佛山和广州挨家挨户推销,当时这个小酒厂最高产值也只有130万元人民币。
创业1982年初,一个叫欧阳孝的教授找到李经纬,向他推荐自己研究的一种新型饮料,这种饮料和占据中国内软饮料市场主流的普通碳酸饮料不同的是,普通碳酸饮料只是在口感和降暑方面发挥一定功效,但饮用过后对人体体力的恢复和矿物质的补充并没有任何作用。
而欧阳孝研究出的新型含碱电解质饮料,优势在于对人体流汗后矿物质的迅速补充能发挥作用,劣势则在于没有普通碳酸饮品的口感好。
如果有人投资对这个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将口感、营养和微量元素补充三者结合,就可以取代原有普通的碳酸饮料。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酒厂仅有的一点微薄赢利拿出来作为欧阳孝教授的研发资金。
当时,他作好了两种准备:如果成功,企业将从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失败,酒厂的生产经营必然会受到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李经纬经过权衡,认为成功的几率占九成,失败的几率仅为一成,而且一旦不能成功,还可以利用他本人在体育界的关系,通过变通手段将手头的技术转卖给其他厂家。
失败案例之健力宝精编版

失败案例之--健力宝November 11 2011曾经的健力宝作为国内第一饮料,现如今已经西山落日,究竟如何走到这一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健力宝从起步、发展到陨落的整个过程,以吸取教训….. 健力宝,金牌营销鼻祖的没落健力宝,金牌营销鼻祖的没落健力宝,伴随奥运首金一炮而红“从一个小型乡镇企业发展成为饮料巨头,健力宝曾经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它也开创了中国体育营销的先河,伴随着中国代表团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15枚金牌,健力宝一夜爆红。
”健力宝的诞生:源自教授欧阳孝研制的新型运动饮料李经纬敏锐跟进投资健力宝的创始人为李经纬,后者在1984年创办了健力宝。
在健力宝之前,李经纬在三水酒厂当厂长,为了促销酒水,每天背着米酒奔波于佛山和广州的各大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酒厂的最高产值也不过130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经纬认识了一个叫欧阳孝的教授。
当时后者研究了一种新型饮料,相比于普通碳酸饮料,这种新型含碱电解质的饮料,可以在人体流汗之后,迅速补充矿物质,弥补了碳酸饮料的缺陷,遗憾的是,这种饮料却没有碳酸饮料的口感醇美。
欧阳孝急需一个投资者,让他继续对饮料进行研发,将口感、营养和微量元素结合起来,这是恰好碰到了李经纬。
李经纬感觉,这种饮料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因此决定将酒厂的盈利拿出来作为研发资金。
经过长时间的权衡之后,李经纬认为,成功的几率有九成,失败的几率只有一成,同时就算没能成功,也可以利用体育界的关系,将技术转卖给其他厂家。
经过上百次试验,一款叫做“健力宝”的运动饮料终于横空出世。
李经纬亚足联会议推销健力宝获成功尚无批量生产抢先专供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健力宝研发成功之后,也仅仅停留在配方而已,并没有一条生长线,同时也没有时间注资建设生长线。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即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也是“健力宝”进军国际市场的绝佳良机。
李经纬通过体育界的关系,得到一个可靠消息,那就是中国将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力宝的大事件
健力宝,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为许多人带来美好的回忆。
然而,却不是人人都知其跌宕起伏的历史。
现在,让我们看看健力宝的大事件,了解它的好与坏,从而加深对这个品牌的了解。
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
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
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
1991年,健力宝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广健力宝饮料,并动用巨资购进纽约帝国大厦其中整整一层。
1994年,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周年,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名列全国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到了广州。
产品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
4月,健力宝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
>>礼氏物语礼品网专卖:新疆昆仑雪菊罗布麻茶
阳澄湖大闸蟹19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三水市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
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
2001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
7月,三水市政府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九成与会官员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28岁的张海出任集团董事长。
2002年5月,健力宝全新产品“第五季”正式推出。
2002年10月,广东省人大以涉嫌贪污犯罪为罪名罢免了李经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2002年11月,健力宝集团收购河南宝丰酒业。
12月,组建“健力宝足球俱乐部”。
2003年3月,健力宝集团投入2亿元推出爆果汽和A8以及果碧新产品。
2004年8月,因经营业绩不佳,张海被免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职务,祝维沙任总裁。
2004年10月,台湾统一集团出价1亿美元收购健力宝,受到经销商的狙击未果。
2004年11月,张海团队将股份转让给李志达,三水区政府以小股东身份强力干涉,转让流产。
2004年12月7日,三水区政府出面主导健力宝恢复生产,李经纬以“双规”待罪之身,坐着轮椅出现在正在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的健力宝集团大礼堂。
2005年3月,张海在广州被刑事拘留。
2007年2月,佛山市中级人
民法院以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罪名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2007年,台湾统一集团入主健力宝贸易公司。
2011年11月2日,原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因贪污罪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