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

合集下载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现在,不少人推崇“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的所谓“健康
理念”,其实,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这种光吃菜少吃饭甚至不吃饭的说法是个误区,如果形成长期习惯对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

因为,人要想获取全面的营养,就必须吃由五谷组成的主食。

传统中医养生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就是说麦、稻、豆类、杂粮这些主食能养五脏之真气,是人体最好的补药,而果菜肉类是主食的有效补充部分。

五谷从种植到收割,根
系吸收大地的营养,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天地的精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为了养育这些种子,所有的营养最后都集中到了种子身上。

因此,五谷是最有营养的,五谷的营养也是最全面的。

维持人的生命,仅仅靠蛋白质和脂肪是远远不够的。

从物质结构来说,人体以及身上的器官99%是由水组成的,碳
水化合物正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

此外,人体热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可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三类--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普通人合理的日常膳食中供热量比例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供热量的10%-15%、20%-25%、60%-70%。

可见,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如果没有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的修复功能,脂肪的调节体温功能,矿物质、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等也无从谈起。

营养学家认为:从消化学的角
度来说,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它们是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的热量营养。

米饭同大鱼
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还有着其他营养成分不可代替的必需性。

:。

五谷养五脏

五谷养五脏

五谷养五脏地产五谷,人有五脏,中医认为五谷可养五脏。

小米养脾、大米养肺、小麦养心、大豆养肾、高粱养肝。

人体是一个有机体,任何一个器官有了毛病,就会累及其他器官。

只有五官都健康,人体才健康。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即“五谷”是饮食与养生的根本,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冯志海说,中医有五谷养五脏的说法,由于地区的差异,五谷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小米、小麦、大米、大豆、高粱这五谷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最为常见。

1、小米养脾小米是五谷之首,对补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

要想把五脏养好,首先要把脾胃养好,所以小米是身体虚弱人进补的上品,可以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滋补吃法:熬一锅小米粥,取上层的米油吃,这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

2、大米润肺大米包括稻米、薏米等,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也兼有养胃的功效。

滋补吃法:有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可以喝一些大米熬煮的米汤。

3、小麦养心小麦都是秋天种下,冬天停止成长,春天长叶,夏天结果实,具备了四季的精华,因此被称为“五谷之贵”。

中医也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

滋补吃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有助消除烦躁情绪;女性的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时,可以到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服用。

4、大豆养肾大豆中的黑豆是肾之谷,中医认为它还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滋补吃法:做黑豆浆,或者煮黑豆粥。

5、高粱养肝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的作用,滋补吃法: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有慢性腹泻的人,可以持续吃一段时间。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身体健康,很少去看病,而另外一些人则疾病不断。

这是为什么呢?古人给我们道明了原委,《京黑先生行气法》中讲:“五脏安,则气各顺其理,百病退去……遂长生矣”。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也有道:“凡病之来,不离五脏。

” 因此,应多方面对脏腑进行养护,使脏腑安和,气血和顺,防范病邪来犯。

赵世立(保众堂堂主、中医养生专家) 商报记者王惠丛整理五谷养五脏中医的养脏观:五谷养五脏人不吃五谷可以活着,因为人可以吃的食物很多,但是人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要吃五谷。

中医保健养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中医保健养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中医保健养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五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五果是作为主食的辅助,五畜是补益人体的食物,五菜是补充人体营养的食物。

具体来说,“五谷为养”指的是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的主食。

“五果为助”是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和干果,泛指水果和瓜果食品。

“五畜为益”是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泛指肉食类及海产品。

“五菜为充”是指葵、韭、薤、藿、葱等植物蔬菜类,泛指植物蔬菜类食物。

这句话强调了饮食多样性和平衡的问题,人体需要从不同的食物中摄取不同的营养成分,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同时,也强调了主食的重要性,五谷作为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此外,还强调了水果、蔬菜、肉类等食物的辅助作用,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总之,“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句话强调了饮食的多样性和平衡性,以及主食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五谷为养”的道理

“五谷为养”的道理

“五谷为养”的道理《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提出:“五谷为养……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古人指粳米、小豆、小麦、大豆、黄黍五种粮食,后人多泛指各种粮食,为养育人体之主食。

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配比很合乎人体需要。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从中医角度来看,所谓“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

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土里,第二年春天它可以发芽、成长、壮大,最终成长为一棵完备的植物,说明种子里面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浓缩了植物所有的精华。

种子是植物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所结果实之精华,具足完备的四季之气,且升降浮沉四气均平。

气平以养生,因此我们祖先有智慧,将之定为主食,有其深刻内涵!如果单纯从营养学、化学角度来看,无法理解种子的“生命力”。

打个比方,将一片化学成分与一颗小麦种子完全一样的营养片埋在土里,浇水施肥,相信一万年也不会发芽,为什么?是因为药片没有“生机”,也就是没有生命力。

因此祖先在观察天地自然的时候,自然会把“生命力”考虑进来,称之为“生机”或“阳气”。

也就是说,我们吃主食的时候,不仅吃了各种化学营养物质,还吃粮食的“阳气”。

所以,衡量一种食品是否营养充足,不仅要看其化学物质组成,还要体察其“气”是否均衡。

不同的植物“气”不同,寒热温凉各有所偏,这用化学手段是检验不出来的。

五谷作为主食,是饮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成分。

因为小麦、粳米、大米、小米等等均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的功效。

但是,现在的精制大米、白面等细粮,其加工过程中把种子的皮、胚芽剥掉,损伤了种子中的生命力,缺乏生机。

大米放在水里无法发芽,营养价值大幅度降低,所以最好食用完备的种子,也就是粗粮,没有经过细致加工保持原始生机的粮食,其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

时下出现很多“饮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原则。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原文大海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原文大海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原文大海五谷为养“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它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饮食指南:即要吃的杂而全面,“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就是什么都要吃,膳食要均衡,不可挑食;又要吃的有主次,“天生万物,独厚五谷”,就是说五谷是充养人体最首要的食物。

五谷有哪些特点?一、营养丰富未经精细加工的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杂粮中的纤维素是细粮的9倍,可改善大多数人因为饮食不均衡,过于精细等所导致的便秘,有助于肠内有毒物质排出,增加肠道益生菌的种类及数量,可减少癌性物质的产生,预防大肠癌。

吸收油脂、胆固醇等,预防心脑血管病。

此外,还能辅助调理高血压等疾病,增进人体健康。

另外:五谷杂粮纤维质含量高,需在口中充分咀嚼,而且纤维质吸水性强,可增加饱足感,并减缓进食速度及进食量,因此可以帮助体重的控制并预防肥胖的产生。

二、补益气血,强壮身体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

因为天地间的精气都在种子里,我们通过一日三餐将它的“阳气、能量”吃进去,将五谷中的生命力转化为精气神来补充自己在生活中消耗的能量。

三、补脾和胃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通过后天长期护养才能保持脾胃健康。

平时可以食用五谷熬成温和的粥,健脾益胃效果非常好,能改善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泄泻,腹胀、乏力等。

五谷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

五谷最养人,五谷能养五脏之气。

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之说,一谷补一脏,每一种,都是大自然最好的回馈。

说了这么多,那么五谷到底有哪些?先来了解下它们:麦、黍、粟、稻、菽。

可谓个个都是天然的补品,各有各的妙处:麦补肝、黍补心、粟补脾、稻补肺、菽补肾。

小麦——温补肝胆先来说说麦,这个麦指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生长周期符合“秋播、冬灌、春穗、夏收”,将一年四季的精华都收入了种子里,茁壮成长。

小麦到底有哪些功效好处?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三经,除了能补益脾胃外,还能温补肝胆气血,补木生火,间接温补心气心血。

老中医:“五谷为养”指的是哪五种食物?

老中医:“五谷为养”指的是哪五种食物?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虽然关于五谷的说法很多,但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

虽然说是五谷,但实际上经过医家先辈的不懈研究,其内涵早就延伸了不少。

●粳米,又名大米。

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

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玉米,又名包谷。

味甘,性平。

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

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粟米,又名小米。

味甘咸,性微寒。

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

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高梁,味甘,性平。

有健脾益中,渗湿止痢之功。

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

虽然“五谷”之外延远远大于“五”,但无论怎么变,《黄帝内经》中说的“五谷为养”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医养生保健:五谷为养

中医养生保健:五谷为养

中医养生保健:五谷为养
“五谷为养”中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

具体来说,稻指的是稻米、糙米;黍指的是黄米或玉米;稷指的是小米;麦指的是大麦、小麦、荞麦、燕麦等麦类;菽指的就是一般豆类,例如大豆、绿豆、红豆等。

“五谷为养”的饮食思想与现代营养学有密切关联。

现代营养学强调饮食的多样性和平衡性,其中五谷杂粮作为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五谷杂粮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同时,五谷杂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质量较好,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有助于维护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修补组织。

此外,五谷杂粮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预防慢性病等。

因此,“五谷为养”的饮食思想与现代营养学所倡导的饮食多样性和平衡性原则是相一致的。

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合理搭配五谷杂粮和其他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面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什么意思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什么意思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意思是药物为治病攻邪之物,其性偏,五谷杂粮对保证人体的营养必不可缺,水果、肉类、蔬菜是必要的补充剂。

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精细化,鱼肉、果菜等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导致饮食失调,疾病横生。

不少“富贵病”是由于人们吃得过精过细而导致的。

人们为什么不太喜欢吃粗粮,主要原因还是入口的口感不好。

由此可见,感觉有时候并不都是对的。

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但能通肠化气,清理废物,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

因此,重建合理饮食对健康生活有相当意义。

扩展资料: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为养,大米等粮食是食之基础
五果为助,水果是助消化的
五畜为益,动物的肉是增补体力的
五菜为充,蔬菜是配饭和补充维生素的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

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

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人的一生离不开健康。

有人形象地将健康比喻为“一”,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等比喻为一后面的零,只有保持健康,一后面的零才有价值;一旦失去了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像英年早逝的企业家王均瑶,生前苦心积累的亿万家产全部转归他人,非常现实地印证了健康与财富的
关系。

人的健康离不开膳食营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先决条件。

在膳食营养方面,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等科学指标,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遗传、环境、生理、心理、职业和饮食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个体与个体之间千差万别,要真正做到辨体施食、合理营养其实并不容易。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五行学说最具有代表性。

五行学认为,阴阳二气交和而生成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最基本的元素,并由其构成了宇宙万物。

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出五行属性,知道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辩证地解决问题。

运用五行学说指导膳食营养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合理搭配,取得比较
理想的效果。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根据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和青、赤、黄、白、黑五色,所有的膳食都可
以归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

“五谷为养”:五谷是指
稻(水稻)、麦(大麦、小麦)、黍(玉米)、稷(粟米)、菽(豆类)、
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人体热能和自身修补组织的主要来源。

所以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
观点的。

“五果为助”:五果是指李、杏、枣、桃、栗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效。

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脂肪酸等物质。

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五畜是指、羊、马、牛、鸡、猪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补充五谷、五果等天然食品的营养不足,是平衡膳食的主要辅食。

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五菜是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

五脏中的肝属木,五谷中的稻属木、五果中的李属木、五畜中的鸡属木、五菜中的葵属木。

肝功能欠佳的
人,宜补充属木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五色中的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

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往往面色潮红,宜补充红色的五
谷、五果、五畜、五菜。

五味中的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

肾功能不全的人,应吃清淡少盐的食品。

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根据各个季节的不同特征,采用春清、夏调、秋补、冬防的不同食谱。

也就是春天以养肝护肝、清除冬季纳入的多余物质为主;夏季以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畅通为主;秋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脂类,维持增加正常的体重;冬天增加营养素和矿物质,以养护机体为主,
防止因体虚不御寒冷而伤肾。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与自然界中的五行一样,存在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中的任何一行与其余四行紧密关联。

同样是脾胃虚弱,除了它自身的原因外,有可能是它的母亲心脏相生不足,有可能是它的祖母肝脏相克太过,有可能是它的孙女肾脏过于强大,对它进行反侮,也有可能是它的女儿肺部过于虚
弱需要它生养补充。

所以,我们必须综合分析,查找原因,然后对症施食。

脾胃的膳食营养补充方法同样有很多,除了健脾养胃的食物之外,可以添加疏泄肝脏的食物,减少对它的克制,可以补充增加心血管功能的食物,增加对它的生养等等,这比单纯的健脾养胃效果要好得多,能够达到机体综合平衡。

用BNC的六宝来调理,往往产
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综合疗效,就是这个道理
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

《农书》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此菜中国各地有野生,根、花及种子,均入药。

性味甘、寒、滑,无毒。

薤:(xiè)小蒜、薤白头、野蒜、野韭等,内蒙、山西人称“薤”为“害害”。

藿: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原豆叶。

嫩时可食,又如:藿食(以豆叶为食物。

指吃的东西很粗劣。

古代常以
藿食者指平民,而以肉食者指贵族
五谷:稷甘,米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子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马酸,猪肉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薤咸,藿苦,葱辛。

脾病者,宜食米饭牛肉枣葵;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藿;
肾病者,宜食大豆猪肉栗子薤;
肝病者,宜食鸡肉黄黍李韭;
肺病者,宜食米酸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直食甘,杭米饭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大肉麻李韭皆酸。

脾色黄,直食咸,大豆须肉栗蕾皆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
肉杏燕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