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多样性和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包括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4. 生物保护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法规、开展生态恢复工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 生物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遗传信息等进行分类。

3. 主要生物分类群: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等。

4. 生物命名规则: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器的类型和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负责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四、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DNA的结构和复制:DNA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复制。

3.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物种不断进化,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4. 物种形成的途径:包括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等。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周期: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

2. 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

3. 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释放能量供植物生命活动使用。

4.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种子)和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等)。

六、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2. 人体的八大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细胞与生物体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在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包括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执行不同的生物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着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1.2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依次经历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最终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而在减数分裂中,生殖细胞经历两次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的子细胞。

细胞的分裂保证了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1.3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代谢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物质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将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并释放能量,如呼吸作用;而合成代谢是指利用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如光合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维持着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二、生物遗传与进化2.1 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遗传是指父母生物向子代生物传递遗传物质的过程。

在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了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的基本规律,并提出了遗传规律的主要内容,即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遵循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2.2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包含了大量基因。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如眼睛颜色、身高等。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重组和交换,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使得生物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2.3 进化论在生物学学习中,我们也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认为生物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来的。

生物的进化是由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进化论不仅揭示了生物的演化历程,也为我们认识生物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三、生物体内调节与保护3.1 神经系统生物体的内部平衡和生理活动是由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可打印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可打印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可打印生物是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体,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生命的交流与调节、生命的繁衍与发育等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归纳一下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点,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细胞与细胞器1. 细胞的概念和组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器: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体,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概念和作用:遗传是生物种群内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与继承,对物种的进化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变异的概念和分类:变异是遗传信息的改变,包括体细胞突变、生殖细胞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

3.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决定遗传特征的单位,染色体是基因的携带者。

4.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杂合子优势、不完全显性等。

三、生物圈的组成与特点1.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由生物体、非生物环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

生态位是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为了生存和繁殖而占据的一定的空间和生态条件。

2. 生态关系:食物链、食物网、竞争、合作、共生、捕食和寄生等。

3. 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四、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组织器官:人体的主要组织器官有皮肤、肌肉、心脏、肺、肝、胃肠、肾等。

2.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以及小肠、大肠组成的肠道,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

3. 呼吸系统:口鼻、喉部、气管、肺以及呼吸肌组成的呼吸系统,负责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组成的循环系统,负责将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肺、肝和肾等器官进行处理排出体外。

5.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负责人体各种功能的协调和调节。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归纳,同学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点整理成颗粒无余的笔记,简明扼要地掌握它们,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听懂老师的讲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科学是一个关于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探究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在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生物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每个细胞都有形态结构与功能,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二、生命的繁衍与遗传1. 生物繁殖的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有交配和受精的过程,能够产生后代的遗传变异。

无性生殖则没有交配和受精过程,能够迅速增加个体数量。

2. 遗传是指生物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位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3. 染色体是细胞内的结构,可以看做是DNA的携带者。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

三、生物的调节与保护1. 生物体能够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自身的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而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传递信息。

2. 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通过对环境的感知来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对于有害的刺激,生物体有防御机制来保护自身。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多样的相互关系。

生物存在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现了生存和繁衍。

2. 生物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来获取能量,食物链中的每个层级都依赖于下一个层级的生物提供的能量。

3.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人类应当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五、生物的分类与进化1. 生物按其特征和形态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系统由领域、界、门、纲、目、科、属和种构成。

2.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改变。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82054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82054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
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长和繁殖
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二、细胞的分类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 原核细胞的特点和代表性生物
3. 真核细胞的特点和代表性生物
三、生物的层次结构
1. 细胞——生物体——种群——生态系统
2. 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四、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1. 基因与DNA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性染色体和性别遗传
3. 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五、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1. 植物的组成和生长形态
2. 根、茎和叶的结构与功能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六、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1.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昆虫和脊椎动物的特点和代表性生物
3. 动物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
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位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生物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八、人体健康与卫生
1. 饮食均衡和营养的重要性
2.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生命现象,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你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对生物
的兴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生物学是一门触动人心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也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祝愿你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的发现和结构1. 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发现是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17 世纪德国科学家 Hooke 利用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的。

他在一块树皮下面发现了一种结构,称之为“cell”。

而细胞的真正本质则是由 19 世纪德国科学家 Schleiden 和 Schwann 首次提出的细胞学说来揭示的。

2. 细胞的结构(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器的总称,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外质。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它们各自负责细胞的不同功能。

细胞外质是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液体。

(2)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由两层脂质分子层组成。

它具有选择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由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组成。

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核仁参与蛋白质合成。

(4) 细胞的生物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营养摄取、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分裂繁殖等生物功能。

3. 细胞的生理活动(1) 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吸收营养、运输物质、合成物质和分解物质等过程。

(2)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等级分类(1) 生物的分类目的生物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地描述和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多种方法。

2. 植物的分类植物主要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3. 动物的分类动物主要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4. 生物的演化(1) 生物的进化思想生物进化的思想是指生物在物种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

(2) 生物的进化证据生物的进化证据包括化石、生物地理、生物胚胎和生物分子等证据。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1. 植物的组成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等器官组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

液淀粉酶 ?
唾液、肠液、胰液中的麦芽糖酶
①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 淀粉 ???
麦芽糖 ? ?????
????????????????? 口腔 中
小肠 中
生产厂家、厂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剂等。
5、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 呼吸系统 是由 呼吸道 和肺组成的。 呼吸道 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组成。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系统 ? 作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 清洁、湿润、温暖 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道有 骨或软骨 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即属于 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吞咽时, 会厌软骨 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因此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3、声音是由 喉部 的 声带振动 发出的。 喉是发声器官。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左二右三)。
坏血病
新鲜水果、蔬菜
维生素 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4、“第七类营养素” ---- 膳食纤维。
佝偻病 、 骨质疏松症 肝脏、鱼肝油、蛋黄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有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
2、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 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 唾液的分泌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
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 (儿童)、 骨质疏松症 (中老年人) 豆类、牛奶、骨类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牛乳粉、坚果、豆类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猪肝、黄豆、绿豆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儿童智力障碍
海带、紫菜、海产品
含锌的无机盐
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淀粉是糖
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 遇碘 变蓝 ,麦芽糖 遇
碘 不变蓝 。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 37℃温水中是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搅拌
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1、合理营养 ?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 (1)按“ 平衡膳食宝塔 ”均衡摄取 五类 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 (2)人每天摄入 最多 的应该是米、面等 淀粉类 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 最少 的是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位于 消化道内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 是人体 最大 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 小肠 是消化食物 和吸收营养物质 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很 长 ,5-6 米; (2)内表面具有大量 环形皱襞 和 小肠绒毛 (大大 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脂肪食品 ;
? (3)人在 早、中、晚餐 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 30%、40%、30%。
?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3、食品安全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购买包装食品应关注:营养成分、是否有“ 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日期)、
(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 卵黄 ;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 氧通过 胎盘、脐带 从母体 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 胎 盘 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 罗伯特·爱德华兹 , 2010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 的建立者 达尔文 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 森林大量消失 , 树栖 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 直立行走 、 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 火 、大脑发育、产生 语言 、最后进化成人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 黑猩猩 。 4、化石 ,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 最直接有力 的证据。
小肠 (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8、为病人静脉注射 (或口服) 葡萄糖, 是因为葡萄糖不需要经过消化, 可以直接进入血液 (被
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进入细胞线粒体中分解 提供能量 。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欢吃油腻食物是因为其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异常, 不利于脂肪的消化。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道 ? 小肠 :(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
糖 类:人体日常活动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能源物质
脂 肪:一般情况下,作为 备用能源物质 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 最多。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
( 3)小肠绒毛内有 丰富的毛细血管 且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小肠内 有各种消化液 ,多种消化酶 。
5、食物的 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
混合。营养成分未变化。
第二节 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 :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产生精子 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 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分泌胆汁( 不含消化酶 ),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 消化道外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 2)结构:由大量 肺泡 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肺泡和毛细血管的 壁都 很薄 ,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2、正常人的 呼吸频率(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为 16--18 次/ 分钟。 3、测量胸围差: (1) 测量部位:两肩胛骨的下角
(2) 计算: 胸围差 =尽力 吸气 时的 最大 胸围长度 - 尽力 呼气 时的 最小 胸围长度 (3) 要求: 测量三次 取平均值 4、测量肺活量: 肺活量 是人 尽力吸气后 再 尽力呼气 所能 呼出 的气体量。
由 一层 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毛细血管很细,血流速度慢。
(3)原理:气体的 扩散作用
7、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 1)原理:气体的 扩散作用
??
(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小肠 中
6、淀粉 在口腔 开始消化, 蛋白质 在 胃中开始消化, 脂肪 在小肠 开始消化。最终全部在 小肠 中
被消化完。 水、无机盐、维生素 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营养物质的 吸收 :营养物质 通过 消化道壁 进入 循环系统 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 不吸收。
胃 :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P45-46
( 胸骨、肋骨、胸椎围成 胸廓, 膈肌、肋间肌合称 呼吸肌 )
结果
呼吸运动 吸气↓
是否主动及 用力
主动,用力
膈肌、肋 膈顶 间肌
收缩
下降↓
呼气↑
被动, 不用力
舒张
上升↑
原因及相应的变化
胸廓上 下径
胸腔 肺
增大
扩大 扩张
减小
缩小 收缩
肺内压 降低(小于外界) 增大(大于外界)
第三节 青春期
1、身高突增 是青春期的一个显着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在睾 丸分泌的 雄性激素 和卵巢分泌的 雌性激素 的作用下, 第二性征 开始出现。 性器官迅速发育, 男孩出现 遗精 ,女孩出现 月经 的生理现象,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 月经初潮 。 2、青春期 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 黄金时期 。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 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4、心理卫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2)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 3)同学之 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