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前沿研究课件(精)
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重点
重点重点
重点难点
本章重难点分析
知识点1 企业的概念
知识点1 企业的概念
知识点2 企业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2 企业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2 企业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3 企业的流程要素
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C】
知识点1 按财产构成划分
知识点1 按财产构成划分
知识点1 按财产构成划分
知识点2 按企业所属行业划分
知识点3 按企业使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划分
知识点4 按企业规模划分
知识点5 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
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D】
知识点1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知识点2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知识点3 管理幅度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知识点4 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知识点5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6 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知识点7 直线结构及其优缺点
知识点8 直线职能结构及其优缺点
知识点9 事业部结构及其特点
知识点10 事业部结构的优缺点
知识点11 组织变革的动因
知识点12 组织变革的趋势
知识点13 新型企业组织形态
知识点14 学习型组织及其“五项修炼”模型
知识点14 学习型组织及其“五项修炼”模型
知识点15 无边界组织
知识点16 平台型组织的特点
知识点17 知识型组织的特点
讲解归纳与举例
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B】
知识点1 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
知识点2 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
知识点3 股东大会的性质
知识点4 股东大会的职权。
(新)管理理论前沿

管理理论前沿管理理论前沿动态一: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组织就出现了管理问题。
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
纵观管理理论发展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一、管理理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
在管理史上通常把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传统管理,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强制性,家长式,无标准,凭经验。
18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实践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西方管理思想,促成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思想酝酿诞生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这些人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生产管理、人事、工资、成本管理方面。
此外这一阶段还有詹姆斯·小瓦特和马修·博尔顿、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卡勒姆、安德鲁·尤尔等人。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克里德·泰罗、“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泰罗的追随者们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和亨利·福特分别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
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林德尔·厄威克与美国的卢瑟·古利克。
此外还有亨利·路易斯、勒·夏特里尔、詹姆斯·道奇、约瑟夫·刘易斯、汉斯·雷诺、哈林顿·埃默森、安德烈·米什林等人。
管理学前沿

(二)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一书,指出未来组织所应具备的最根本性的品质是学习。五项修炼的内容包括: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和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国内外专家提出不同的看法。美国当代管理学家达夫特指出学习型组织似乎不太现实;罗宾斯断定从来也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圣吉也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理念,甚至是一种信仰,问题是我们是否树立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
(三)供应链管理理论
90年代以来,为了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客户需要的潜力,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E v e n s)。
新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PPT课件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
主讲人: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职业生涯概述
• 一、职业生涯的内涵
• 1、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是指一个 人在其一生中遵循一定道路(或途径) 所从事工作的历程,是指与工作相关的 活动、行为、价值、愿望等的综合。
• (6)使所有那些有贡献的个人和或无意 沿组织阶梯爬升的雇员保持生产率和动 力的问题。
23.07.2020
6
三、职业生涯的性质
• 1.独特性。 • 2.发展性。 • 3.阶段性。 • 4.终生性。 • 5.整合性。 • 6.互动性。
23.07.2020
7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沿革
•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崭 新的问题,有关职业发展或职业生涯的运动过程和运 行规律的讨论,乃至职业研究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 形成,主要是196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薛恩 (E·H·Schein)教授 提出的。
23.07.2020
15
四、工作职业周期与生物/社会周 期、家庭周期的关联
• (一)人生的三大周期划分及其内容
• 1、生物∕社会周期 l 即生物和社会成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2、家庭周期 l 涉及个人的家庭关系 。
• 3、工作/职业周期
l 工作/职业周期的许多压力和机会不受个人或家庭 的控制,相反,它们来源于社会需要、经济机构 和制度、教育和职业结构形成的传统和政策,乃 至用人单位自身的具体政策。
避免完全被工作所控制
二、职业生涯系留点及其分类
企业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是什么

企业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是什么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理论不断演进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企业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对于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一、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数字化不仅仅是将业务流程搬到线上,更是对企业运营模式、组织结构和决策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运营层面,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供应链效率。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提前布局,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在组织层面,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敏捷化。
传统的层级式结构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时显得较为迟缓,而数字化时代更需要灵活、高效的团队协作。
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和敏捷开发团队成为常见的组织形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动创新。
在决策层面,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验决策。
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了更准确、及时的依据,降低了决策风险,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管理在全球环境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成为关注焦点。
企业不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影响。
从环境角度来看,企业越来越注重减少碳排放、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绿色生产、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可持续供应链的构建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消费者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促使企业加大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和创新。
在社会责任方面,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福利、劳动权益和职业发展,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和公益事业。
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还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治理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合规性。
管理学前沿理论课件.pptx

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
• 1963年伊利诺伊大学教材《企业风险管理》,1964年沃 顿商院教材《风险管理》,随后许多大学开设了风险管理 课程。
• 1975年,美国保险管理学会更名为“风险与保险管理协 会(RIMS),在1983年学会通过“101风险管理准则”, 成为风险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标志。
• 风险不确定的主要来源: (1)与客观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有关的客观不确定; (2)所选反映系统的模拟模型只是原型的一个,造成了模 型的不确定; (3)不能精确量化模型输入参数而导致的参数不确定; (4)数据的不确定,包括测量误差、数据的不一致性和不 均匀性、样本缺乏足够的代表性等。
31
风险的定义
• 这些不确定的来源分别涉及:风险识别、风险评 估、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它们贯穿了风险管理 的始终。
• 多种形式的责任风险属于第3级的不确定,暴露于 责任风险的结果取决于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法律环境包括决定个体或组织是否承担责任和承 担多少责任的法律条款。
32
风险的定义
3、风险的主要学说 • 风险客观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损失的不确定性。 • 风险主观说:不否认风险的不确定性,所谓风险
的不确定性是来自于主观的。 • 风险因素结合说:风险是每个人和风险因素的结
• 7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服务从保险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脱离 出来,出现专业的风险管理资询公司。
18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崩 溃,金融风险空前突出。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 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 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 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 国兑换黄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 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 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企业管理学科前沿报告

企业管理学科前沿报告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的进展和广范围的应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化,这使得企业管理学在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组织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
实际上,这些创新和发展正逐渐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学教科书内容,企业管理学正悄悄地进行这一场革命。
但是,可能与企业管理学学科本身发展的特征有关,这些新进展是非常凌乱的、不系统的,这些新进展之间存在互相交叉、包含现象。
要想全面评述这些新进展、对这些新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类和评价,是非常困难的。
一是对每个企业管理分支学科的新进展的描述并不全面,二是在分类方面,有些新进展并不完全属于单一企业管理分支学科。
当前企业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与重大问题研究1.企业资源理论资源理论关注企业资源、持久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资源理论在假定资源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的、企业是异质的和资源有限流动性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外部环境匹配得当的企业会具有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全和资源有限流动而具有持久性。
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如果说产业组织理论给战略管理提供了一个“市场——结构——绩效”的分析范式,2.企业能力理论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
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
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
更进一步,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
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看来,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第一章 企业管理前沿总论

第一章企业管理前沿总论《企业管理前沿》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系统介绍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外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和介绍知识时代来临后的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企业信息化、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电子商务、人本管理理论、组织文化、博弈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知识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现代管理意识、理念,在观念上、行动上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运作方式,熟悉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一、引言:学科发展的历史与主要成就虽然最早的管理实践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人类文明,但真正企业管理学的形成却源于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的开创性的贡献。
泰勒基于工厂实践创造的“科学管理”本质是“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思想革命”,这就意味着人类告别长期以来依靠经验,依靠传统行事的行为模式,开始遵循科学的行为规范。
与泰勒同时代的亨利·法约尔在探索和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该书是建立一种系统的管理理论的最早尝试。
以泰勒、法约尔等人为代表,这个时期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正当科学管理理论为当时的企业界普遍接受时,新的管理思想与理论也正在孕育中,这就是行为科学理论。
它的产生源于哈佛大学梅奥教授率领研究小组所进行的“霍桑实验”,梅奥教授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一书,奠定了该理论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已有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基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众多学派,这被著名管理学家孔茨(1961)形象地比喻为“管理理论丛林”,也有人以此为标志称企业管理进入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这些学派主要有:(1)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其创始人是巴纳德,他的代表作为《经理人员的职能》;(2)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要研究科学的决策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西蒙,它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学科》;(3)系统管理学派,它侧重于用系统的观念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其代表人物是卡斯特,他的代表作为《系统理论和管理》;(4)经验管理学派,该学派强调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德鲁克,著有《有效的管理者》等著作;(5)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这是一种固有的性质,而环境的复杂性又给有效的管理带来困难,从而以前各种管理理论所适用的范围就十分有限,例外的情况越来越多,其代表人物是伍德沃德,他的代表作为《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6)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它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其代表人物是伯法,他的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9/15
6
二、管理发展历史阶段
工业工程 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 科学 管理理论 丛林 哲理+管 理技术 1911 1980 t 现代IE 现代管理
2018/9/15
7
三 、 企 业 管 理 理 论 体 系
2018/9/15
类别
宏观经济 国际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政策 产业组织 …… 企业战略 金融管理 服务管理 交通运输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 公共管理 城市管理 教育管理 卫生管理 ……
2018/9/15 17
经济分析方法:
第一层次是把人们决策前的经济环境用数学函数描述,如: 用效用函数描述人的嗜好和欲望; 用博弈论中的博弈规则描述经济制度; 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等。 第二层次是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 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人的自利行为。 第三层次是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用均衡概念分析 不同人的自利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 二、三层次考虑时间因素,则为决策的比较动态分析和均衡的 比较动态分析。一、二、三层次的分析都称为实证分析,即 不对问题做价值判断,只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结果。 第四层次是与价值判断有关的福利分析或规范分析,研究人们自利 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是否对社会有利。
2018/9/15
24
二、当前企业管理学科研究的理论前沿 与重大问题
战略管理:以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 理论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从“心理契约”视角展 开 生产管理:追求柔性的模式创新 营销管理:网络营销与关系营销范式
2018/9/15
25
(一)、战略管理:以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 的理论创新
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2018/9/15
宏观经济中存在的四个重大问题: 失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波动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11
(一)、人性假设的区别
1.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近似于“坏人假 设”,人们之间的关系为等同关系; 管理学中的社会人假设(复杂人)近似于“好 人假设”,人们之间的关系为差序关系; 2.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没门学科内部 对人性的假设也不统一; 3.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人是不依附任何组织 的行为主体(市场交易主体),管理学研究领域 中的人是依附层级组织(科层)而存在的行为主 体。
企业管理前沿研究
主讲教师 段从清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18/9/15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工商管理系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 研究所 出站博士后
段从清
Congqing.duan@ Congqing_duan@
2018/9/15
2
第一篇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现状、 问题与未来
行政管理
基本假设:
经济人 社会人
组织行为学 管理科学学派
2018/9/15
决策人
复杂人
10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1、微观经济学
产生三个问题 矛盾 稀缺性 选择 解决 生产什么:供求理论 怎样生产:生产理论 为谁生产:分配理论 稀缺资源 配臵与利用
价格机制如 何配臵资源
研究方法(边际分析、均衡分析)
2、宏观经济学
2018/9/15 21
经济改革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经济改革和中国文化对管理行为和管理价 值观的影响 文化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改革对职业、人员流动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外资企业的管理 民营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2018/9/15
22
战略管理领域的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战略联盟、 知识管理、企业资源理论、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组织管理领域的学习型组织、危机管理、流程再造、虚拟 企业等;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心理契约、EVA法、平衡计分卡、职 业生涯设计、人本管理、团队管理、员工持股计划、股票 期权计划等; 生产管理领域的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6西格玛管 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 界面管理、标杆管理、清洁生产等; 营销管理领域的顾客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 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服务营销、直复营销、 渠道管理、顾客忠诚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连锁经营等; 企业文化领域的跨文化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等。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 人性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技术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权重管理学派
(1980-至今)
后现代管理理论 比较管理 企业文化 非理性主义 传统管理理论复兴 知识与创新管理 业务流程重组 薪酬管理 核心竞争力理论 客户关系管理 战略管理 产业组织与竞争战略 企业重构再造 代理与公司治理结构
从具体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思想演变看,一般可以把企 业战略理论分为早期战略思想、传统战略理论和竞争战略 理论等三个阶段。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波特 为代表、以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分析为核心,波特提出了 五种竞争力量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建立了“产业结构分 析——制定竞争战略——实施战略——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业绩”的战略分析逻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核心能力理论、战略资源 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成为以企业竞争优势 为核心的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的主流。 如果把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基础 的“网络资源”,那么社会资本理论发展也可以纳入到战 略管理理论创新中。
2018/9/15
27
企业资源理论(续)
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产业组织理论给战略 管理提供了一个“市场——结构——绩效”的分 析范式,企业资源理论为战略管理提供了一个 “资源——战略——绩效”的分析范式。 柯林斯(D.Collis)、福克纳(Foukner)和 鲍曼(Bowman)等人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 容是如何培育企业在特定行业中独特的战略资源, 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臵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 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 就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26
2018/9/15
1.企业资源理论
资源理论关注企业资源、持久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 系。资源理论在假定资源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的、企业是异质的和资 源有限流动性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在资源理论 中,所谓企业资源是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 特质、信息、知识等等,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益和效率而用来 创造并实施战略的基础。 巴尼(Barney)认为这些资源可以被分成三类,即物质资本 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 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战 略性资源首先是有价值的,其次有价值的资源还必须是稀缺的,最 后这些有价值的、稀缺的资源还必须是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的, 否则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不可能长期保持,会由于竞争对手的模 仿、复制和寻找其它替代因素而消失。也就是说,只有战略性资源 才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2018/9/15 12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领域的“分工契约”
管理学与经济学都把企业组织当成重要的研 究对象,但经济学把企业看成一个质点,管理学 则要求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内部,解析企业的结构。 对于管理学而言,企业是一个开发系统。
2018/9/15
13
借用系统论的语言说明这种研究分工:
经济学关于企业问题的研究,是把企业作为整个经济 系统的构成要素,研究企业这个经济系统要素是如何影响 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构成和运行效率、经济系统的整体功 能的,因而没有必要过多关注作为系统要素的企业的内部 构造及运行问题; 管理学则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 统,整个社会经济是企业系统的环境,管理学研究的是企 业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配臵、运行机制,以及如何适应 系统的外部环境,实现系统的功能,达到企业系统的目的。
2018/9/15
5
管理学
一 、 管 理 学 学 科 体 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图书情报管理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 管理科学 ……
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医院管理 …… 社会保障管理
2018/9/15
19
管理学丛林
TQM IE、SE、 CIMS
企业管理的发展规律 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 哲理
中国(1980)
技术
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模式
经济学
2018/9/15
科学管理 社会科学 (工业工程)
20
第二节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现状与 前沿问题
一、研究的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 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 技术的突破性的进展和广泛的应用,市场 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化,这使得企业管 理学在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组织等诸 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 其中具有相当影响的主题主要包括 六个理论大类和六个具体方面 :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组织内的资源配臵
2018/9/15
社会内的资源配臵
9
管理学理论框架
(1911年 前后)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
一般管理
(1920后)
行为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个体行为理论 团体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
(1950-1970)
2018/9/15
18
管理学方法
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工程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系统工程、控 制论、信息论。 根据哈罗德· 孔茨管理丛林理论,管理分析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 (1)经验法或案例法 (2)人际行为法 (3)群体行为法 (4)协作社会系统法 (5)社会技术系统法 (6)决策理论法 (7)系统法 (8)数学的或“管理科学法” (9)随机制宜或权变法 (10)明茨伯格的管理任务法 (11)麦肯锡的7-S法 (12)运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