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高等教育学2015年试题及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高等教育学2015年试题及答案

山西高校师资培训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2015年试题及答案试卷60分,上课4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高等学校专业:是高等学校以社会职业分工和学科分类为依据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

2、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才能性质不同进行的一种分析。

3、课程结构: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几个类型课程怎样组成整体。

4、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24分)1、简述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的关系。

答案:1)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2)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工作材料;3)高深知识规定了高等教育活动的边界;4)高等教育是高深知识最重要的制度化载体。

2、简述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答案: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方面。

1)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表现在它担负着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公平公正的社会理想和团结协作和谐一致的民主意识,表现在它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方面,有力地促进社会各要素和谐平稳地发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平等;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是生产人力资本的产业,是生产知识的产业,是生产高科技的产业;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选择,文化的批判,文化创新。

3、高等学校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基础科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统一;2)广博性学习与专深性学习有机统一;3)独立性与自主性不断增加;4)理论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加;5)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6)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

三、材料分析题(共16分)(背景材料)有人说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这是一条客观规律…(略)请你运用所学教学原则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附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附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附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认证,它旨在评估和认可拥有良好教学能力和高水平学术素养的个体。

而高等教育学作为高校教师资格证中的一门科目,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学题库中选取几道题目,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解析,以提供给广大考试考生参考。

第一题: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科学。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 高等教育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B. 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C. 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D.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题干所描述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B、D。

第二题:教育自2020年以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日益突出的问题是:A.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B.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下降;C. 高校教师社会地位低下;D. 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程度不足。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最新情况选择教育自2020年以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日益突出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D。

第三题:高校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应具备以下哪些职责和能力?A. 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B. 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C. 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师道德;D. 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择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责和能力。

根据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B、C、D。

第四题:高等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 教学;B. 科研;C. 学生管理与服务;D. 社会服务。

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择高等教育的内涵内容。

根据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A、B、C、D。

第五题: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多元化发展;B. 国际化发展;C. 数据化发展;D. 教育技术的应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专业学科的二级学科,按水平层次划分为若干类,再根据不同学科点的现状、发展趋势配置不同数量的高、中、初各级岗位。

这种方法属于()。

A.学科法B.任务法C.结构法D.整体法【答案】 A2. 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3.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答案】 A4. 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首创于()。

A.斯坦福大学B.牛津大学C.北京大学D.哈佛大学【答案】 D5. 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答案】 A6. 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美国B.日本C.英国D.中国【答案】 A7. 哪一种学习策略会实现在学生看来与高分相关的任何目标()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D8. 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9. 大学生的身份权包括:()。

A.生命权B.人格权C.荣誉权D.身体权【答案】 C10.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

A.研究型教育B.发展个性教育C.全面发展教育D.职业性专业教育【答案】 D11.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

A.基础学科B.分支学科C.重点学科D.理论学科【答案】 B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出现了()。

A.加长化B.短学程化C.缩短化D.均衡化【答案】 B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公立教育B.私立教育C.英才教育D.大众教育【答案】 D14.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的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贯彻规章制度、组织各种活动、协调人际关系、检查与评价等职责,反映了教师所扮演的()的职业角色。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精品文档.1.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4.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5.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7.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8.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9.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10.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12.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3.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14.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15.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和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2. 下列教学管理制度目前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

A.完全学分制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D.美国学分制【答案】 C3. 我国高等教育可追溯到哪个时期()。

A.夏B.商C.周D.汉【答案】 C4. 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是教师的职责要求C.是“流”与“源”的关系D.是有机的统一体【答案】 A5.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答案】 C6. 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稷下学宫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洞书院【答案】 A7. 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

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威斯康星大学C.柏林大学D.京师大学堂【答案】 C8. 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9. 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10. 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11. 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把握三点:所选择的榜样具有先进性,善于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发挥()的榜样作用。

A.教师B.班干部C.公众人士D.家长【答案】 A12.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A.学年制B.学分制C.传统教学媒体D.计算机教学【答案】 A13. 不属于大学生权益特征范畴的是()A.规则性B.专属性C.法定性D.私有性【答案】 D14. 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全)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全)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2高等教育本质3高等教育民主化4人力资本理论5中世纪大学6.柏林大学7.《莫里尔法案》8.威斯康星思想9.教育方针10.教育目的11.高等教育目的12.高校培养目标13.德育14.智育15体育16.高等教育平等17.高等教育效率18.社会本位观19.个人本位观20.通才教育21.专才教育22.大众化高等教育教育23.英才教育24.教育公平25.教育效率26.学制27.招生制度28.就业制度29.学位制度30.高等教育结构31. 层次结构32.类型结构33.形式结构34.能级结构:35.区域结构3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37.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38.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39.运行体制40.领导体制41.高校办学自主权42.董事会制43.学术委员会44.教授委员会45.教学委员会:46.高校教师的任务47.高校教师职务结构:48.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分类:49大学生的自我意识:50.自我意识的社会化:51.师生工作关系:52.师生间情感关系:53.学科54.专业55人才素质:56培养目标57.教学:58.教学过程59.教学任务60.教学原则61.中间过渡性62.课程63.课程体系64.课程计划65.课程标准66.教材67.教学组织形式68.个别教学制69.班级授制70.特朗普制:71.备课72.实验课73.毕业设计:73.毕业设计:74.教学方法75.讲授法76.讨论法77.自学指导法78.某例教学法79.双语教学80.现代教育技术:81.教学媒体82.学术自由83.高校教师自主研究:84.立项课题:85.基础性课题:86.应用性课题:87.教学科学研究88.优秀教学成果89.学年论文90.毕业论文91、社会实践活动92、非智力因素93、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94、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95、专业实习:(专业实践活动)称(专业实习)96、勤工助学(勤工俭学)97、志愿服务98、社会调查99、思想政治教育100、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0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0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03、疏导性原则104、调查研究法105、说理启迪法106、情感交流法107、榜样教育法108、参观访问法一、基本概念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018年湖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全

2018年湖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全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

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世纪大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与任务?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4.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5.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7.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8.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9.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10.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12.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3.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14.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15.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16.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17.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

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

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

18.高校种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19.高校的能级结: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

我国高校能级有三,一是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教学与科研并重。

一般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

专科学院,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

20.显性课程: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的课程。

21.隐性课程: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接线员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出来。

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