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大自然,谢谢您》名师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共在中成长。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户外活动照片2.教师准备:(1)PPT课件(2)大自然的自然馈赠实物和图片、户外活动的安全和环保教育案例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大自然的礼物”。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大自然中的快乐”和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感知大自然与人类物质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活动一:“礼物”的来源(板书:礼物)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收到过礼物吗?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PPT,呈现P30-31上部的四组关系图。
出示任务:辨别米饭、丝绸、房屋、水果是谁送来的“礼物”?思考人类为获取这些“礼物”又做了些什么?反馈指导:1.交流:说说米饭、丝绸、房屋、水果分别是谁送来的“礼物”。
土地、春蚕、泥沙、钢材、木材、阳光、水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是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这些“礼物”。
(板书:大自然)2.讨论:人类为获取这些“礼物”又做了些什么?小结: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既来自于人们辛勤的劳动创造,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活动二:寻找新“礼物”导语: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呢?出示任务:举例说说大自然还给人类送来了哪些“礼物”,并试着说出“礼物”的来源。
反馈指导:1.交流:你还知道大自然给人来送来了哪些“礼物”?2.追问:这些“礼物”是怎么来的?3.展示:教师补充介绍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其它“礼物”,相机出示实物或图片。
4.激情:欣赏乐曲《感恩大自然》。
小结:大自然的“礼物”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大自然的这些馈赠,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
活动三:课外再寻“礼”导语:我们在课堂上了解到的“礼物”只是大自然所有馈赠中的一小部分,要想充分感受自然的慷慨馈赠,还需要我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核心素养目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大自然的礼物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四课的内容。
《大自然,谢谢您》一课,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自然馈赠、精神快乐以及智慧启迪,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大自然,并通过活动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
第一课时“大自然的礼物”侧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丰厚回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怀,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了解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以丰厚的回报,关注人类自身的努力和付出。
道德修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从吃、穿、住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自然密切联系,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依存关系。
法治观念: 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勤劳的人民丰厚的回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健全人格:初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意识及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情趣。
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责任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儿童自发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的生活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关心与爱护;取决于人类的辛勤劳作、自律与节制。
重点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与大自然有共在感,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对自然智慧启迪的探寻。
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长白山天池,美丽的纯自然景观2.想一想,说一说(1).通过观看视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2)你们去过长白山天池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你们知道长白山天池是怎样形成的吗?3.小结并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观看视频文本学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齐读课题用视频“长白山天池,美丽的纯自然景观”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丰富资源,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很多动植物,也知道大自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但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贡献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贡献。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准备课后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大自然,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课,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存感,感恩自然;引导学生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后续课程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奠定有效的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大自然,谢谢您”,虽然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大自然也十分感兴趣,但是本课力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让学生对大自然心怀感恩,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必须通过多样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厚礼物。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照片、大自然的声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录音、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进而引出“大自然”这一主题。
教师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动物,这些可爱的动物就生存在这浩瀚的大海,茂密的丛林之中。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的地方——大自然。
【环节二】“大自然的礼物”(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稻谷”、“丝绸”、“建材”、“水果”等礼物,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8课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人类和大自然是共存共荣的。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亲近自然,感恩自然。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快乐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恩自然。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的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大自然的语言》的课件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大自然奇妙的语言,并顺势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大自然,谢谢您》(板书)。
二、大自然的礼物:
老师出示课本第30页、31页图片的课件,并请同学们观察以后,想一个问题:大自然都给了我们那些丰厚的赠与?
学生仔细观察后,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老师巡视指导;
1。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课,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存感,感恩自然;引导学生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后续课程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奠定有效的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大自然,谢谢您”,虽然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大自然也十分感兴趣,但是本课力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让学生对大自然心怀感恩,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必须通过多样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厚礼物。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照片、大自然的声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录音、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进而引出“大自然”这一主题。
教师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动物,这些可爱的动物就生存在这浩瀚的大海,茂密的丛林之中。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的地方——大自然。
【环节二】“大自然的礼物”(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稻谷”、“丝绸”、“建材”、“水果”等礼物,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师:我们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不仅赠予了我们这美丽的景色,无私的大自然还给了我们许多丰厚的礼物,猜一猜大自然给了我们什么呢?课件展示教材第30页左侧第图片。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

果农叔叔开春之前剪枝、捉虫、施肥,为了给大家奉献出绿色无污染的果子,秋天才会有如此香甜的果子。
6、展示家乡北海的风景图片和渔民们打来的各种海产品。
这是我们的家乡北海,每到开始捕捞的季节,渔民就会驾着小船顶着风浪,驶到很远的海面上,撒下网,打捞上来许多新鲜的海产品,让我们享用。所以在我们品尝每一道海鲜的时候,想想那些风里来,浪里去的渔民们!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经历了半年的学习生活,对客观事物有一些粗浅的认知,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外界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年龄偏小,而且大都居住在城镇,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城市里的生活,置身于乡村的机会较少,所以对教材中出现的衣、食、住等图片了解不多。因此,课前我布置了收集大自然礼物的任务,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在这种体验中真切地感知大自然。
家乡的北海渔民创设生活教师讲述工人叔叔顶捕鱼的课件情境学着烈日爬上高高的架子上辛苦地工作有时会生结合自25分30秒己的生活有些危险但他们认真盖每一座房子这样才有我们美好的家园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版本
人教版版
年级
一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课时
第一课时
2、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师生共同准备了数量颇多的大自然礼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与认知,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引导与建构。
3、儿童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大自然,渴望在自然中体验。但是对于刚跨进校门才半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不太明白我们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更不懂得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一个地球成员的责任。因此,最直观的教学是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直观的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保护意识。这一设想由于各方面原因没能实现,所以只能在课前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然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来辅助教学。这是不足之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8 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对大自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保护环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同时,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故事,游戏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小卡片,彩笔等。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大自然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保护大自然。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小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行为,让学生通过讨论,选出本组认为最重要的行为,并说明原因。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礼物。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课时目标: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什么吗?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小结,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
1.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
师: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景,感受一下自然之美!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尽情享受。
师:接下来是猜一猜环节,当我播放完一个画面时,请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1. 课件展示教材第 30 页图
画面一: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
画面二:农民伯伯收获稻谷。
画面三: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画面四:养蚕,喂桑叶。
画面五: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
画面六: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3.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二:大自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1.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视频一:建筑工人建成了漂亮的可以居住的房屋。
预设:生看完视频后积极展开讨论,说出建造房屋的材料有泥沙、钢材、木材等。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我们继续看视频。
视频二:农民伯伯好好管理果树,硕果累累,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预设:农民伯伯给果树剪枝,收获果实,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师小结:
观看《中华美德故事》品读故事,理解内涵。
板书设计:
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的礼物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绘本故事(大自然的语言)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大自然中的快乐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快乐呢?
2.课件展示教材第 32 页
3.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 1:玩蒲公英。
生 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 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 4:在草地上野餐。
生 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 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生 7:河边玩耍。
生 8:夏天在大自然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夏天河边的美。
生 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4.议一议:大自然能给人类带来那些好处?
5.小结:
活动二:品读诗歌
1.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2.把你读诗歌的感受告诉我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