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及其作品简介

合集下载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确实是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能读懂文章的表面意思,却始终没有办法理解语文老师所说的“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究竟是什么。

1.《呐喊》内容简介:《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

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

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彷徨》《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3.《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外加一篇《序言》。

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4.《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人物名言诗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言论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5、哪里有天才,我是只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以前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12、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的主要作品作者简介: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等。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

代表作:呐喊(小说集)、彷徨(小说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回忆录集)、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收录了鲁迅在1918—1922年间所写的15篇小说。

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彷徨》(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1925年间所写的短篇小说十一篇。

它的短篇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主题思想:“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它由13则日记组成,通过对一个“迫害狂”(“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狂人的形象: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

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思维混乱、疑神疑鬼、敏感、语言行为怪异,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并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他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他善于自省,善于探索研究教人悔改。

关于鲁迅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

关于鲁迅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

鲁迅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关于鲁迅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人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一种日常应用文体。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鲁迅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欢迎大家参考!鲁迅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情感经历兄弟不和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

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个就是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

鲁迅和周作人一直不愿意向别人谈及此事从而也使得这件事越发的扑朔迷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可理解的事件。

多年来,研究界对此形成了“经济说”、“失敬说”、“家庭纠纷说”等三种观点。

第一种说法“经济说”认为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花钱过于大手大脚,致使家中往往入不敷出,最后使得兄弟产生罅隙。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鲁迅与信子有私情,导致周氏兄弟不和。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周家众人对信子的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的紧张。

就否定“兄弟失和”是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分歧来说,这三个观点是一致的。

但是除此之外,学界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三种观点也无法真正说服读者。

婚姻爱情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是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深知一旦休妻,朱安就会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遭遇,于是未离婚),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二是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居。

作者简介:鲁迅

作者简介:鲁迅

鲁迅
一、生平简介: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

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918年,首次以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
三、杰出成就: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文学形式、 语言运用、人物塑造等 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为后来的作家提 供了宝贵的借鉴。
鲁迅先生关注社会现实和 人性的弱点,对未来的文 学创作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和启示。
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的发 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 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艺 术灵感。
01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现代性思考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鲁迅先生作品中对现代社 会的批判
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反 思
对现代社会文化虚无主义 的批判
对现代社会追求物质享受 的反思
对现代人性的探索与思考
鲁迅先生作品系 进行了深入剖析
探讨了现代人在 物质与精神之间 的挣扎与抉择
鲁迅的写作风格 独特,语言简练 明快,思想深邃, 对现代文学创作 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他的作品在文学 史上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对现代 文学创作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添加 标题
鲁迅作品对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他通过揭示社会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
塑造个性鲜明的人 物形象,注重人物 内心的刻画。
语言简洁明快,文 风犀利,讽刺幽默 ,批判力度强。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 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能够引起读者对 人生、社会、文化 的深刻思考。
对当代思想观念的启示
反思现代社会的问题和弊端 倡导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强调个人尊严和自由意志 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公

鲁迅先生是20 世纪中国最杰 出的文学家之 一,其作品包 括小说、散文、 随笔、翻译及 长篇小说都有

鲁迅人物简介及作品

鲁迅人物简介及作品

三一文库()〔鲁迅人物简介及作品〕鲁迅[1](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鲁迅人物简介及作品,欢迎阅读,谢谢。

一、鲁迅人物简介鲁迅[1](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二、鲁迅作品▲杂文鲁迅研究汉魏六朝思想文艺最有心得。

而且他所凭借的材料都是以前一般学人不甚注意的,例如小说、碑文、器铭等等。

尤其对于碑文,他所手抄的可以说是南北朝碑文的全部,比任何一家搜集的都丰富。

而且工作态度最为精审,《寰宇访碑录》和《续录》所收的他都用原拓本一一校勘过,改正许多差讹以外,还增出不少的材料。

因此在他的写作上,特别受有魏晋文章的影响。

鲁迅的文章,从庄子楚辞中来,但他是消化了诸子百家的文辞,并不为屈原庄周所拘束,所以他并不要青年们步他的后尘。

李长之在《鲁迅批判》一书中,对鲁迅的行文特征辨析道:“谁都知道鲁迅的杂感文有一种特殊的风格,他的文字,有他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倘若说出来,就是他的笔常是扩张又收缩的,仿佛放风筝,线松开了,却又猛地一提,仿佛放开水流,却又预先在下游来一个闸,一张一弛,使人的精神有一种快感。

鲁迅简介及作品详细分类

鲁迅简介及作品详细分类

鲁迅简介及作品详细分类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体~可谓知言小说集:《呐喊》,共14篇,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彷徨》,共11篇,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散文诗及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杂文集:1《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呐喊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 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 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呐喊是把1918年至1922年间写成的十四篇小说结集成的。 在《呐喊》 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 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 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 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 强烈愿望。

鲁迅的小说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 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 们大家熟悉的《呐喊》《狂人日记》和《孔乙己》,其《呐喊》 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 名著。
鲁迅作品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孔 乙己》《故乡》《阿Q正传》 《祝福》 《离婚》 《伤势》 《补天》《理水》《铸剑》
《故乡》

《故乡》选自《呐喊》。是一部小说作品。《故乡》以“我”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线索,通过“我”回故乡的所 见所闻所感,揭露了辛亥革命后的农村衰败的现实,引发人 们对辛亥革命未能从根本上发动群众的思考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 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 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 生活的现实。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 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 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 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我的感受
这个故事讲了鲁迅十分爱护书籍,不会 让书上有一点污迹,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 生爱书如命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像鲁 迅先生那样爱护书籍,把鲁迅先生的精神 传承下去!
勤奋学习的鲁迅
鲁迅12岁在绍兴城“三味书屋”读私塾的时 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幼,鲁迅 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干 家务劳动。 有一天,鲁迅在家里帮助妈妈多做了一点事, 结果上学迟到了,严历的老师狠狠地责备了 鲁迅一顿。鲁迅挨训以后,并不因为受了委 屈而埋怨老师,他反而诚恳地接受了批评, 决心做好精确的时间安排,再也不会因为做 家务而迟到了。
鲁迅生平简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 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字 豫山、豫亭。弟弟周作人和周 建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 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 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 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 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 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 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 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 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 隶书的“一”字。鲁迅先生一 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 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 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 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 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 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 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 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 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 《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 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 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 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意义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 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 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 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 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他描写的主要是 孔乙己、阿Q、陈士成、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 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 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 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 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
勤奋学习的鲁迅
于是他用 小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 正正地刻了一个“早”字,以提醒和 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发愤读书 。这 生动的表现了鲁迅自幼时严格要求自 己和认真学习的精神。
我的感受
这个故事讲了鲁迅小时候上学迟到而 被老师批评,便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激 励自己,从此再也没迟到过。体现出了 他的勤奋学习,我们也要向鲁迅学习, 勤奋读书,去回报父母!
爱书如命的鲁迅
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 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 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 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 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 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 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 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 书了。
《孔乙己》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 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 社会所吞噬。 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 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 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 心——揭露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 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 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 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 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帮 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 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 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 人叹服!
高婧,刘逢, 康悦希,杨子玥, 邓碧斯,田文莉。
1. 2. 3. 4.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作品介绍 《呐喊》《狂人日记》 鲁迅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的影响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 《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 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 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 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 意。”
巴金等人抬鲁迅的棺柩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 墓。
鲁迅遗容 宋庆龄等在鲁迅墓前
鲁迅先生的小故事
爱书如命的鲁迅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 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 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 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 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 手是不翻书的。书脏了,就小心地弄干净.他还 备有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他最恨用 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 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
鲁迅没有留下正式的遗嘱,只在《死》中写下这么几条: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 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 和他接近。
小说集 散文集 杂文集
呐喊 野草 彷徨 朝花夕拾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风 三闲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故事新编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 阿金 鲁迅诗集
鲁迅绍兴祖居

鲁迅的上海故居
鲁迅的名言警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 财害命。 6、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