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
2018年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

2018年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2018年6月目录一、消费升级环境下,火锅品类增长迅猛 (5)(一)中国餐饮服务市场稳步增长,餐饮类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5)1、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强力驱动,餐饮市场年复合增长率10.7% (5)2、伴随消费升级,自营连锁店望迎来增长期 (5)3、火锅品类市场份额最大,是最受欢迎的中式菜品 (6)(二)火锅品类增最快,预期未来稳健增长 (7)1、火锅市场增长迅速,未来可期 (7)2、外出用餐需求不断增加,火锅市场空间巨大 (8)3、中高端火锅市增长亮眼,未来有望继续保持 (9)(三)外卖市场快速扩张,中式餐饮在海外市场日益普及 (9)(四)火锅市场高度分散化,竞争激烈 (10)二、海底捞:专注于火锅品类的中式餐饮品牌,业绩快速增长 (10)(一)从四川本地连锁火锅店,到全国型餐饮集团 (11)1、公司历史沿革 (11)2、公司业务发展 (11)3、控股股东 (11)(二)海底捞系生态图谱 (12)(三)营收稳定增长,净利润增速趋于稳定 (12)1、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36% (12)2、门店加速扩张,二三线增速亮眼 (15)(1)客单价增幅平均,二线表现较好 (15)(2)翻台率提升显著,三线表现超预期印证消费升级 (16)(3)三线及以下城市领跑SSSG (17)3、同店增长显著,翻台提升是主要驱动力 (18)(1)成熟门店基本全年无休 (18)(2)各区域门店座位数测算 (19)(3)客单价增幅3%,主要由菜单提价驱动 (19)(4)翻台率提升11%,客似云来拥抱消费升级 (20)4、净利率领跑行业,原材料让渡底料毛利、租金优势无与伦比 (20)(1)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 (21)(2)人工成本较高,符合普遍认识 (23)(3)租金成本优势无与伦比 (24)(4)其他成本 (25)(四)公司拥有高质量服务、自有供应链等优势,具有高成长性 (25)1、高质量服务为核心优势,就餐体验无可比拟 (25)2、自有供应链,底料、食材有保证 (26)3、独特的管理理念,“师徒制度”保障规模化增长 (26)4、公司拥有品牌优势,议价能力强 (27)海底捞发布招股说明书,当前拥有超过320家门店,2017年营收106亿人民币,净利接近12亿人民币,是当前中餐最大规模的企业。
海底捞经营分析报告三

海底捞经营分析报告图:2012年开启海外扩张,2022年分拆成立2022年2014年于韩国开设首 家餐厅。
2018年于加拿大开设 首家餐厅。
2012年于新加坡开设 首家餐厅。
就重组及分拆而 言,公司于开曼 群岛注册成立。
2019年2013年于美国开设首 家餐厅。
2015年于日本开设首 家餐厅。
分别于英国、泰国、越 南、澳大利亚、马来西 亚及印尼开设首家餐 厅。
通过将海外业务由Haidilao Singapore转让予ESOP为公司执行股份和奖励计划的平台。
该计划旨在激励雇员、管理层等符合资格的员工留在公司并为公司提供资讯服务,预计2022年后开始实行。
核心管理团队在海底捞集团任职多年周兆呈先生自2018年加入海底捞以来,一直深入参与海底捞的战略发展、国际化运营和品牌规划;王金平先生在海底捞工作超过14年,负责监督姓名年龄职位任期主要经历于2018年4月担任海底捞国际集团首席战略官,于2020年4月获委任为海底捞国际执行董事和联席公司秘书,负责协助首席执行官制定发展战略,以及海底捞国际集团的风险控制、法律事务、品牌及公共关系周兆呈49 2022.3.25-今有约14年餐饮服务领域经验,于2008年1月加入海底捞国际集团,于2010年9月担任门店经理,于2012年9月被调往新加坡,于2014年8月担任大区经理;于2021年5月起,负责管理和监督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业务运营,于2022年3月,获委任为海底捞国际(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营运官2022.3.1-今有近10年餐饮服务领域经验,于2012年10月加入Singapore Dining,于2016年4月年晋升为大堂经理,于2017年9月晋升为门店经理,于2022年3月晋升为海外产品总监,曾担任海底捞国际在中国大陆的小吃及甜点开发项目主管,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负责进行产品开发2022.3.25-今2022.3.25-今2022.3.25-今有近12年餐饮服务领域经验,于2010年10月加入海底捞国际集团,于2013年1月担任新加坡项目经理协助当地的业务开拓,于2014年7月晋升为餐厅值班经理,于2016年4月晋升为门店经理,于2022年3 月晋升为大区经理有近10年财务管理及控制经验;于2018年7月在海鸿达(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财务分析经理,于2019年12月在红火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于2021年11月重新加入海底捞国际集团,担任海外业务财务经理图:2021年后中式餐饮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规模超260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2018年中式餐饮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

2018年中式餐饮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2018年6月目录一、速览:餐饮巨头海底捞 (6)1、餐饮市场规模大但分散,火锅解决餐饮行业痛点,投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标准化复制和规模化扩张 (6)2、海底捞业内龙头先发制人,差异化服务和裂变模式快速扩张,战略布局锁定未来市场风口 (6)3、海底捞是全球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品牌,主打火锅品类 (7)4、品牌有口皆碑,扩张势不可挡 (8)5、业绩情况表现亮眼 (9)二、行业:火锅解决餐饮投资痛点 (11)1、餐饮市场规模巨大,行业分散集中度低 (11)(1)消费升级拉动规模增长 (11)①城镇化率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带动中国餐饮服务市场稳步快速增长 (11)②中国餐饮服务市场虽由独立营运餐厅主导,但连锁餐厅在快速发展 (12)(2)品类众多但集中度不高 (13)①中式餐饮占据中国餐饮服务市场主要份额 (13)②中式餐饮菜品种类丰富,火锅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13)③餐饮服务业极度分散,各类餐饮市场中CR5均不高 (14)(3)中式餐饮风靡海外市场 (14)2、痛点限制巨头形成,规模化扩张是关键 (15)(1)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 (16)(2)食物服务难以标准化 (16)(3)供应链繁杂效率低下 (16)3、火锅解决行业痛点,具备可投资的价值 (17)(1)深受大众喜爱,市场空间广阔 (17)①具备广谱性社交性,拥有可观消费群体 (17)②火锅市场空间广阔,规模快速增长可期 (19)③连锁竞争者众多,上市公司却很少 (20)(2)易实现标准化,能够规模扩张 (21)①产品高度标准化,对厨师依赖性低 (21)②单店营业效率高,扩张盈利有保障 (21)三、海底捞:火锅扛把子深挖护城河 (22)1、各项指标领跑行业,当之无愧火锅大佬 (22)(1)各大餐饮市场排名第一,各类指标优于同类公司 (22)(2)翻台率促同店销售上涨,表现远远好于同类公司 (23)(3)门店扩张速度势不可挡,新店运营不输整体水平 (25)(4)二三线战略布局显实力,高速扩张势头依然强劲 (26)(5)成本控制能力十分突出,利润增速远超过收入端 (27)①海底捞成本结构与同类公司相比有明显差异 (28)②全产业链布局控制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 (28)③员工成本持续增长以保证优质服务 (30)④租金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1)2、靠“人”形成差异化服务,用“裂变”实现火箭扩张 (32)(1)极其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32)(2)阿米巴经营模式下的火箭扩张 (34)四、未来:战略布局锁定市场风口 (36)1、连锁火锅品牌还是主流,上市募资用于店面扩张 (36)2、最早开展火锅外卖业务,有望弥补短板打造蓝海 (37)3、成立专业化服务供应商,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效率 (38)五、餐饮投资关键在规模扩张,重点关注龙头海底捞 (40)。
2018年海底捞分析报告

2018年海底捞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海底捞:火锅餐厅旗手,业绩表现靓丽 (6)1、公司简介:专注火锅业务,迈向连锁龙头 (6)(1)海底捞是全球领先的中式餐饮品牌,主营连锁火锅餐厅 (6)(2)门店网络持续扩张,品牌影响日益凸显 (6)2、业务表现:盈利增长强劲,份额领先同行 (7)(1)整体收入维持高增,境内餐厅贡献为主 (7)(2)业绩成长动力充足,开店提速略有拖累 (7)(3)门店网络布局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密度较高 (8)(4)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8)(5)2017年进入加速扩张周期 (9)(6)二三线城市成为扩张主力,有望受益消费升级 (9)(7)火锅市场高度分散,海底捞份额第一 (10)3、经营效率:翻台率稳步上行,新店开业效益佳 (10)(1)翻台率明显提升 (10)(2)单店日均顾客数稳步上行 (11)(3)人均消费平稳增长 (11)(4)单店日均销售额稳中向好 (11)二、成功要素:就餐体验、员工管理、行业优势 (13)1、优质服务铸就口碑,就餐体验领先同行 (13)(1)服务:事无巨细覆盖就餐全流程,凸显首创性与主动性 (13)(2)产品:积极调整创新打造差异化 (14)(3)环境:功能丰富,氛围优越,满足顾客多样需求 (14)2、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连住利益,锁住管理 (15)(1)“连住利益,锁住管理”是海底捞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原因 (15)(2)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是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15)(3)绩效评估强调外部监督与门店自主的平衡,突出顾客体验的决定性作用 (15)②绩效评估体系以顾客体验为核心 (16)(4)薪酬制度鼓励店长员工贡献更多工作量,促进员工职业发展,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16)①店长的薪酬与其餐厅及其徒弟的餐厅挂钩 (16)②员工层面实施计件薪酬制度 (17)(5)培训制度完善,晋升渠道清晰 (17)3、易标准化成本低,火锅天然适合连锁经营 (18)(1)消费升级趋势下,连锁品牌优势凸显 (18)(2)火锅标准化程度相对高,有利于规模化扩张 (18)(3)火锅具有半自助的特点,利于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19)三、海底捞面临诸多挑战,扩张优化持续推进 (19)1、潜在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与扩张压力同在 (19)(1)餐饮行业门槛较低,市场分散,竞争压力较大 (20)(2)门店扩张提速,公司营运资金压力增大 (20)(3)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 (20)(4)员工成本随业务扩张上升,带来一定压力 (21)2、战略规划:加速开拓门店,科技优化运营 (21)(1)高效拓展门店网络 (21)(2)积极提质增效 (22)2018年5月17日,海底捞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中国火锅业的龙头,海底捞以优质的就餐体验而著称,高水平服务口碑出众,市场份额排名全国第一。
海底捞2018财务报表分析

1,海底捞年度报告分析2018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169.69亿元,同比增长59.5%;净利润16.48亿元,同比增长38%。
现金流量表尚未公布,净资产收益率19%,股利3.45亿元。
2018年,海底捞整体单价突破100元,达到101.1元。
大陆市场的单价为96.9元。
海外市场的单价是大陆的两倍,达到199.3元。
周转率为5,与2017年持平,在二线城市中是最高的,但新餐厅的周转率从4.6降至4.5,内地以外的周转率从4.4降至3.8。
2018年,将增加193家餐厅到466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176家新餐厅,一线城市的41家,二线城市的87家,三线城市的48家和大陆以外的17家。
一,二线城市同一家门店的日均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原材料和消耗品成本增长0.3%,员工成本增长0.3%,财务成本从2017年的8600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12亿元,增长262.6%,主要原因是:借钱。
折旧及摊销由2017年的3.59亿元增加至6.89亿元,原因是新开业餐厅数量众多且初始收入较低。
这些因素导致海德劳(06862)的利润增长低于收入增长。
2,宜海国际年度报告分析因为海底捞是怡海国际的控股股东,所以两者之间是相对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它们一起分析。
2018年,怡海国际的营业收入为26.81亿,同比增长62.9%;净利润为5.47亿元,同比增长109.9%。
净资产收益率26.83%,来自海底捞的相关收入约12.29亿元,占比45.84%,依存度持续下降。
基于火锅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和方便快餐的现有三大类别,在独特的产品项目体系的激励下,推出了16种新产品,包括各种口味的小龙虾调味料,各种自加热小火锅和准备吃酱油,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火锅调味品收入的比例从2017年的84.7%下降到2018年的72.9%,方便和快餐产品的比例从2017年的3.7%大幅增加到2018年的16.8%。
截至2018年底,怡海国际(01579)已拥有52种火锅调味品,19种中式复合调味品(包括3种即食酱料)和7种方便快捷食品。
2018年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

2018年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火锅行业:餐饮中高速发展子行业,好赛道提供成长沃土 (6)1、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国内餐饮市场持续向好 (6)2、高自由度+社交功能+易标准化,火锅成为餐饮中的优秀好赛道 (7)(1)自由度高,选择余地数不胜数,可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 (7)(2)独特的进食方式带来独特的社交功能 (8)(3)容易标准化、适合扩张发展 (8)3、高速增长正当时,火锅行业未来五年有望持续扩大 (9)二、好服务:四大服务优势推动海底捞口碑脱颖而出 (10)1、追求极致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打造超预期的用餐体验 (10)(1)实行服务模式的自主化和个性化,集中一切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 (10)(2)不断运用新技术,提升顾客就餐体验 (11)2、持续改进的高质量菜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11)3、设立专业化设计公司,提供与时俱进餐厅环境 (12)4、全国首推火锅外卖,高品质服务在外卖中发扬光大 (13)三、好模式:激励单店盈利强+门店可批量复制,驱动业绩高增长141、盈利能力极高:租金成本低+供应链降本+高效管理,单店盈利远超平均 (14)(1)租金占比低:服务口碑+同店高增长+渠道下沉,租金占比远低同行 (15)(2)采购降本:自建供应链占比高达82%,规模化采购推动降本 (16)(3)扁平化管理:赋能门店更多自主权,且降低行政费用 (17)2、复制能力强:师徒制下店长储备充足,良好激励下低员工流动成业内标杆 (18)四、看未来:上市助力开店大幅提速,业绩高增值得期待 (20)1、募投项目助力,18 年预计新开180~220 家新餐厅 (20)2、外卖+附加服务发力,多元发展增厚业绩 (21)3、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发力技术扩大领先优势 (22)五、两大标杆对比:呷哺呷哺与海底捞定位差异,不存在直接竞争 (23)1、相同点 (23)(1)为保证安全与品质,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均不接受加盟店 (23)(2)均建立自身采购体系,实现原材料降本 (24)2、核心差异 (25)火锅行业:餐饮中高速发展子行业,好赛道提供成长沃土:①节奏加快+收入提升,餐饮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推动人们更倾向于外出就餐,叠加人均收入提升和城镇化持续推进,国内餐饮行业近3 年复合增速约达11%,未来有望继续增长。
海底捞2018财务报表分析

海底捞2018财务报表分析
由于此次疫情对于餐饮企业造成了较为直接和严重的打击,餐饮行业出现大范围停止营业的状况,多数餐饮企业都受到较大的影响。
由于在停业期间,仍将产生员工成本、部分租金成本、库存成本等,并且在恢复营业之后,预计餐饮行业仍将经历1-2个季度的消化期和恢复期,预计各项成本占比提升,故此次疫情对于餐饮行业的现金流以及资金状况都有较大的冲击和挑战,现金流和资金状况将成为餐饮企业应对此次疫情的关键因素。
这次疫情的冲击也带给市场一些思考,尤其是平时被视为拥有优秀现金流的餐饮企业,更需要加强现金流管理,留足现金储备,在资金需求做好充分预测,防止资金链断裂。
根据《2019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原材料、房租支出和人力成本是占餐饮企业收入比例最高的三项成本,占比分别达到41.3%、10.2%和22.4%,并且这三项成本在过去3年里都在持续上升。
突发疫情导致大量门店关闭,春节期间储备的原材料全部损失以外,房租支出和人力成本都不能停。
以2019年上半年的财务为计算基准,每月员工成本约6.1亿元人民币,原材料成本8.2亿元,不可撤销的房屋租赁费用每月约4630万。
这三项是海底捞最大的三项成本支出,其中只有原材料成本是可变的。
截至2019年6月,海底捞有93%的门店位于中国大陆,受到疫情影响这些门店自1月26日起全部暂停营业,也就是说原材料成本可以粗略认为下降了93%。
即便如此,现在海底捞每个月面临着约7.1亿的支出。
而2019年6月海底捞账面的现金为30亿,极端情况下,海底捞砍掉所有非必要支出,账面现金也仅够4个月支出。
海底捞考察分析报告

海底捞考察分析报告
为了确保海底捞的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自查报告:
一、服务质量。
1. 员工培训,我们对所有员工进行了再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最新的服务流程和标准。
2. 服务流程,我们对服务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3. 客户反馈,我们对客户的反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和改进。
二、食品安全。
1. 原材料采购,我们对所有原材料的采购渠道进行了审查,确保所有食材符合安全标准。
2. 食品加工,我们对食品加工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保食品加工符合卫生标准。
3. 卫生检查,我们对餐厅的卫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整改和处理。
三、环境保护。
1. 能源消耗,我们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节能措施。
2. 垃圾处理,我们对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审查,并对垃圾分类和处理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通过以上的自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处理。
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流程,确保提供给客户最优质的服务和食品。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火锅行业海底捞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火锅餐饮市场领军者,门店持续扩张 (5)
1、火锅餐饮市场领军者,业绩增速高 (5)
2、门店数达320家,非一线城市成增长主要驱动力 (6)
3、翻台率稳步提高,二三线城市SSSG表现佳 (8)
(1)翻台率稳步提高,人均消费逐步上涨 (8)
(2)同店增速领跑行业,二三线城市SSSG表现更佳 (8)
二、中高端火锅品牌,提供极致就餐体验,门店裂变力强 (9)
1、提供极致服务体验,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具备租金成本优势 (9)
(1)提供极致服务体验已成为海底捞的标志 (9)
(2)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员工成本高于同行 (10)
(3)公司租金成本占比仅3.9%,远低于同行餐饮企业 (11)
2、完善供应链与规模化经营降本增效 (11)
3、师徒制与店长薪酬制度铸就极强裂变能力 (12)
(1)薪酬体系充分激励店长和员工,店长至少可获得其管理餐厅利润的2.8% (12)
(2)师徒制绑定店长与海底捞之间的利益,帮助公司实现裂变式增长 (13)
(3)海底捞要求区域内餐厅与其邻近餐厅形成一个抱团小组 (13)
三、餐饮服务市场分散,火锅市场为优质赛道 (14)
1、餐饮服务市场分散,中式餐饮中火锅占比最大 (14)
2、强社交属性+标准化经营+强包容性,火锅为餐饮行业优质赛道 (16)
3、中高端火锅市场增速较高,发展迅速 (18)
5月17日晚,海底捞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公布招股书。
公司IPO募集资金六成用来扩张新门店,2018年公司计划新开180-220
家新店,至2020年国内门店数达到500家。
从海底捞的收入决定来看,其收入取决于门店扩张和单店增长,门店数量受地区GDP、人口密度、餐厅距离、公司储备店长数、竞争对手门店数、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影响。
单店增长取决于客流量和客单价,客单价提升主要受原料价格提升和产品品牌力提振影响;客流量主要受翻台率、店面大小、营业时间长度等影响。
后文将分析海底捞收入增长决定因素和公司发展特色。
在火锅行业较高增长背景下,海底捞作为行业内的中高端领先品牌,发展前景较明朗。
中高端火锅餐饮品牌,业绩高歌猛进,17年营收106亿,九成来自餐厅经营。
海底捞是全球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品牌,主打火锅品类,是极致服务体验和就餐体验的代名词。
按2017年收入计算,海底捞在中国和全球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
2018H1海底捞实现营收73.42亿元,同比增长54.4%;2015-2017年,公司营收由57.57亿元增至106.37亿元,CAGR达35.9%;伴随着营收高速增长同时,净
利润增速却大幅下降,2016年净利增速137%,2017年骤降至22%。
翻台率稳步提高至5.0次,整体同店增速14%,二三线表现更优,门店数由去年底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
2015-2017年,翻台率分别为4.0次、4.5次和5.0次。
2017年,整体同店增速14%,二三线城市SSSG分别达14.5%、16.3%,表现优于一线城市。
非一线城市门店总数189家,占69.23%,贡献营收67.49亿元,占内地营收(97.09亿元)70%。
18年8月,门店数增至362家,是2015年的2.48倍。
公司三大核心优势为未来发展蓄力:(1)极致的服务和用餐体验,消费高认可度与评价,为企业树立中高端餐饮品牌形象。
公司客单价和消费人次同步增长,2017年服务顾客超1亿人次;(2)完善供应链与规模化经营降本增效;(3)师徒制与店长薪酬制度铸就极强裂变能力,门店持续扩张,现有362家门店,后备店长200余名。
餐饮服务市场分散,中式餐饮中火锅占比最大。
中式餐饮为主流,占比80.5%,而火锅在中式餐饮市场占比最大,市场份额13.7%。
川式火锅占中国火锅市场64.2%,最受欢迎。
2013-2017年,火锅餐厅市场总收入由2813亿元增长至4362亿元,CAGR11.6%,高于中式餐饮CAGR(9.9%)。
中国火锅餐厅数由2013年的约40.6万家增至2017年的约60.1万家。
2018中国餐饮集团百强榜显示,火锅餐饮集团中,海底捞傲居榜首,呷哺、小龙坎随其后。
不过餐饮市场较分散,中国火锅餐厅市场中,前五大公司仅占5.5%,海底捞占2.2%。
火锅市场能够出大公司有其必然性:(1)辣是一种可以上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