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

合集下载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3 矿床成因
黄沙坪铅锌矿成因比较复杂,历来有比较多的争议,代 表性观点有矽卡岩型矿床成因论、岩浆热液型矿床成因论, 从矿床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特征来分析,黄沙坪矿床近矿围岩 中铅锌有明显的预富集,局部形成了矿源层或矿胚,燕山期 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明显,属典型的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为主导的多因复成矿床。
图 1 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简图
1 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2 石炭系下统测水组;3 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 4 石炭系下统孟公坳组下段;5 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上段; 6 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7 泥盆系上统余田桥组;
8 石英斑(流纹)岩及编号;9 英安斑岩;10 地质界线;11 断裂; 12 逆断层及编号;13 正断层及编号;14 平移断层;15.倒转背斜
体接触破碎带,层间破碎带。 黄沙坪铅锌矿矿区范围内已发现的岩浆岩有:英安斑岩、
石英斑岩、花岗斑岩、花斑岩、微粒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花岗 斑岩和花斑岩为隐伏岩体。
2 矿床地质特征
2. 1 矿体形态特征 黄沙坪铅锌矿实质上是一个具多矿种 (现已查明可供利 用的金属矿种有 Pb、Zn、W、Mo、Fe、Cu,非金属矿种有 S,可供综
本区矿体形态除复杂的脉状为主外,还有柱状、透镜状、 囊状及似层状等。矿体常成群出现,单个矿体规模相差悬殊, 一般走向长十几 m~数十 m,最大可达 700 m,倾斜延伸一般 十几 m~数十 m,最大延深 500 m,矿体厚一般为不足 1m~数 m,最大可达 20 多 m,矿体沿走向、倾向膨大、缩小、尖灭、再 (侧)现频繁。总体来看,矿体走向主要为 NNE 向,倾向 SE。矿 体围岩主要为石磴子组含炭质页岩的生物碎屑灰岩,只有少 量矿体分布在测水组页岩、孟公坳组灰岩和石英斑岩中。
46VOL.ຫໍສະໝຸດ No.4 资源论坛由 于 成 矿 期 、成 矿 阶 段 不 同 ,矿 床(田)中 存 在 多 种 矿 化类型,黄沙坪矿区的矿化分带特征明显。以 30l# 和 304# 隐伏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矿化具明显分带,大致可分为 4 带:

湖南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区岩石节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湖南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区岩石节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5期 l
20 年 l 07 O月
M I ER AL N RES0 U RCES AN D EOLOG Y G
肆 j } I
电 ; i l
VO . 1 NO 5 12 , .
0c .。 0 t 2 07
8。 5。第一 组 节理 较 细 小 , 匀 , 连 续 性 一 般 。第二 组 节理 粗 细不 均 , 先 剪 后 张 的 性质 。第三 组 节理 最 均 但 具 为发育 , 粗大 , 较 亦具 先 剪后 张 的性 质 。 据 节理 与 应 力的 各 种 关 系 , 合黄 沙坪 矿 区 的 区域 构 造 活 动 历 根 结 史 和 构 造 变 形特 征 , 为 第一 组 节理 受 印 支 期 E 向 构造 应 力 的 作 用 所 形 成 , 认 W 第二 组 节理 受 燕 山 中一 早 期 S 向偶 力逆 时 针 扭 动 应 力 的 作 用 所 形 成 , N 第三 组 节理 受 燕 山晚 期 E 向 力偶 顺 时 针 扭 动 应 力的 作 用 W 所 形 成 。讨 论 了节理 与 成矿 的 关 系 , 为 第 二组 节 理 与 成矿 关 系最 为 密 切 。 认 关键词 : 锌矿床 ; 矿规律 ; 铅 控 节理特 征 ; 造 应 力场 ; 沙坪 构 黄
薄 层砂 岩 ; 炭系 主要 有下 石炭 统孟 公坳 组 ( ) 石 C 灰 岩 、 磴 子 组 ( ) 岩 、 水组 ( ) 页岩 、 梓 石 Cs 灰 h 测 Cc 砂 及
门桥组 ( ) C 白云岩 。其 中 , 炭系分 布最 广 , 石磴 石 而 子 组灰 岩 是矿 区主 要 赋矿 地层 , 门桥组 次 之 , 水 梓 测 组仅 局 部含矿 。除此 以外 , 区有零 星 的 白垩 系红色 矿 砂岩 及 第四 系的 浮土盖 层 。 区域 受 印支期 至燕 山期构 造运 动的强 烈影 响 , 致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一、矿区概况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桂阳县黄沙坪镇南约9km,其北北东方向45km 为地理坐标东经112°30′19″--112°30′31″,北纬25°30′29″。

交通方便,有1826省道从黄沙坪通过,郴州——嘉禾高等级公路从矿区边缘经过。

黄沙坪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原料生产企业,矿山年开采矿石量约49 万t,年生产铅锌金属4 万余t,国内铅锌生产矿山排名第七位,是我国铅锌原料生产的骨干矿山之一。

矿山1967年投产,截至2005年底,企业已连续生产37年,累计开采铅锌矿石量千余万吨,累计生产铅锌矿金属上百万吨,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铅锌开采矿山和铅锌原料生产基地。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也是湖南省重要的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据桂阳县志记载,矿区开采历史可上朔到唐宋,盛采于明清,民国初年停采,当时开采的矿石以炼铅银为主,老窿民采在矿区内星罗棋布,开采深度超过百米,采出矿石量两百余万吨,现今地表残存的古冶炼炉碴尚达到百万吨左右。

二、地质背景1、地层矿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 耒(阳) —临(武) 经向构造带中段的坪宝复式向斜中。

前泥盆系构成EW 向基底构造层, 上泥盆统—石炭系组成SN 向构造盖层。

区内构造极为发育, 它由一系列复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 呈SN 向延伸, 褶皱轴面向E倾。

除区域外围香花岭和四洲山一带有前泥盆系浅变质岩出露外, 区域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系至石炭统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夹少量海陆交互相砂页岩、碎屑岩建造。

上泥盆统主要有佘田桥组(D3s) 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和锡矿山组(D3x ) 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砂岩; 石炭系主要有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1m ) 灰岩、石磴子组(C1sh ) 灰岩、测水组(C1c) 砂页岩、及梓门桥组(C1z ) 白云岩。

其中, 石炭系分布最广, 而石磴子组灰岩是矿区主要赋矿地层, 梓门桥组次之, 测水组仅局部含矿。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模型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模型

极化率 / % 密度/ - n gc 一 r 电阻率 / ・ nm
3 ~4 O 5 38 . <1 O
3 ~4 O 0 37 . <1 0
O8 . ~5 27 . >10 0
2 2 物性体 的 空 间分 布 .
A类物性体 : 范围与岩体接触带 S K范 围一致 , 岩体接触 包括
关键词 : 地物化信息 , 矿床 , 地质模 型 , 成矿属性
中 图分 类 号 :6 14 P 4 . 文献标识码 : A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 矿床是 湘南 坪宝地 区一个 典型多 因复成 别。矿石矿物 组合 和 围岩 蚀变 也可 分成 四个 带 , 不 同的是在 所 矿床 , 对其进行 研究 , 建立地质一地球化学一地球 物理综合模 型 , I, Ⅱ带 中见大量的 黄铜矿 出现 , 卡 岩矿物 主要是石 榴石和少 矽
2 物 性分 带及 空 间分 布模 型
2 1 物性 分 带 .
1 矿 区地质地 球化 学分 带性
11 31 . 0 号岩 体 水平分 带
1 矿石矿物组合分带 。a水平 分带 : 体为无矿 核心一 ( ) . 岩 I)
矿区物性 体可 以分 为三类 , 物性 参数见表 1 。
表 1 矿 区物 性 体 物 性 参数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2期 2008年 1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 RCHI TE rI E 承源自Vo . 134No 2 .
Jn 2 0 a. 08
・ 17 ・ 1
文章编号 :0 962 2 0 }20 1.2 10 .85(0 8 0 .170
岩 ,tI 向高角度逆 冲断层为主构造 格架 , 中 F 断层 为主要 北 向展 布 , := , It 东 其 , 见有斑岩型铜矿化 , 5 在 1号岩体 内发 育一个爆破角砾 导岩导矿构造 , 与成 矿作用 有关 的三个岩 体分 别为 3 1号 ( 岗 岩筒 , 0 花 岩筒 内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铜矿 、 黄铁矿 、 毒砂 、 钼矿 、 辉 辉铋 斑岩 )34号 ( 、0 花斑岩 ) 5 ( 英斑 岩 )它 们是 深部 岩浆 不 同 矿 , 、1号 石 , 岩筒外见有细脉染状黄铜矿 、 黄铁矿化 。 时期分异产物 , 各有 自已独特 的成矿专属性。

黄沙坪铅锌矿床实习报告

黄沙坪铅锌矿床实习报告

黄沙坪铅锌矿床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铅锌矿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于XXXX年XX月参加了为期XX天的黄沙坪铅锌矿床实习。

黄沙坪铅锌矿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是我国著名的铅锌矿床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生产价值。

二、实习内容1. 矿床地质特征黄沙坪铅锌矿床地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湘南桂北坳陷带。

矿区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南华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震旦系,以及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

矿床主要赋存于南华系跳马涧组和寒武系小溪组中。

矿区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

矿床类型为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

2. 矿床开采现状黄沙坪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

实习期间,我参观了矿区的开采现场,了解了矿床的开采工艺和生产流程。

矿区采用地下开采方式,主要开采深度在-200m至-600m之间。

开采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进行,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矿石开采后,经过破碎、筛分、浮选等工艺处理,提取铅锌金属。

3. 矿床综合利用黄沙坪铅锌矿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除铅锌金属外,矿床还伴生有银、金、铜等有益元素。

实习期间,我参观了矿区的选矿厂,了解了铅锌矿石的选矿工艺。

选矿厂采用浮选法进行铅锌分离,银、金、铜等有益元素则通过富集回收工艺进行综合利用。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黄沙坪铅锌矿床在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矿区设立了环保机构,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同时,矿区加大投入,推广绿色开采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对黄沙坪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开采工艺、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认识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实习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事业的决心,为我国铅锌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成果简报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成果简报

附件1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成果简报一、项目概况该项目系2006年第一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工作年限2007-2010年,总预算2160万元,2006年度经费705万元(中央财政353万元,矿山匹配352万元)。

承担单位是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勘查单位是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

主要工作人员有:龚述清、陈荣华、江元成、佘德求、刘钢霞、许以明等17位。

勘查成果按有关规定处置后全部归属于矿山。

二、成果描述湖南黄沙坪铅锌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境内,交通便利,区内以丘岗山地为主,海拨标高在200—564米之间,属亚热带气候。

该矿山经过多年的规模开采,铅锌矿资源已面临着危机。

通过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实施,在矿种、矿床类型和深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301靶区新发现了受F3断裂带控制的W1-1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体,现已控制的矿化深度从200米至-370米,斜长可达500m以上,走向长达374m,矿体厚度3-45米,平均15米,WO3品位0.339%,Mo0.181%,Bi0.065%,Sn0.157%;初步估算钨钼多属矿332+333资源量 4.03万吨,其中WO31.53万吨,Mo1.35万吨,Bi 0.33万吨,Sn0.82万吨。

2、深部找矿取得重要突破。

在深部301岩体的东南部56中段(地表向下224米)施工的坑内钻ZK1105进尺达850米(距地表1074米),仍未穿过含矿矽卡岩,在孔深23.20—525.75米段,见到了7层矿化矽卡岩,累计厚度达到294.7米,其中一层厚达156.45米。

23.20—493.30米段经取样化验,穿矿厚度达269.05米(含矿矽卡岩样还未取完),平均品位WO30.304%、Mo 0.098%、Bi0.058%、Sn0.120%、TFe15.71%。

初步估算新增333 钨钼多金属资源量8.37万吨,其中WO34.59万吨,Mo1.14万吨,Bi 0.86万吨,Sn1.77万吨。

湖南黄沙坪矿区资源勘探现状与找矿远景评价1

湖南黄沙坪矿区资源勘探现状与找矿远景评价1

湖南黄沙坪矿区资源勘探现状与找矿远景评价1摘要: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隶属于湖南有色黄沙坪矿业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境内。

从1967投产至今已有54年,累计动用铅锌矿石量近2000万吨,铅金属量70万吨,锌金属量126万吨,随着矿山的持续开采,浅部资源已消耗殆尽,截止2020年年底铅锌保有的可信储量59.5万吨。

根据最新施工的钻孔勘探在矿区的深部发现了一大批的铅锌矿体和厚大的钨钼多金属矿体,矿区范围内已查明多金属矿体84个,矿体W216矿体储量较大。

表明黄沙坪矿区仍有找矿潜力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矿体特征;找矿远景前言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区处于桂阳县城南西200°方位直距8km处。

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2°40´20″~42´20″,北纬25°38´59″~41´27″,面积6.8955 km2。

随着多年来的持续开采,矿山浅部资源已消耗殆尽,2006年矿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

目前,探矿工作最深已达到-1100米,矿山寻找接替资源形势严峻,如果不及时勘探新资源,企业将会面临闭坑的局面。

近年来黄沙坪矿业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地质勘探单位以及科研院校等对边深部矿区进行了勘探,笔者通过搜集前人所作的地质勘探对黄沙坪矿区深部进行资源分析,讨论下一步黄沙坪矿区的发展方向。

1 地质背景黄沙坪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侧,耒临南北向构造的中段华夏-新华夏系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在区域上也有表现,是多个构造体系迭加、复合、改造的部位。

该区域中生代岩浆岩活动频繁,加之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为形成成矿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坪宝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沉积变质矿床有铁、锰、煤、铝土矿、锑、膏盐、砂金矿等;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床:钨、锡、铋、钼、铜、铅、锌、金、银、锑、汞、萤石等。

与黄沙坪相邻的有各种有色金属矿床,代表性的矿床有黄沙坪多金属矿、宝山铅锌铜银矿、新田岭钨矿、柿竹园钨钼多金属矿、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等。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寺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寺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寺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杨文翔;周念峰
【期刊名称】《资源信息与工程》
【年(卷),期】2024(39)1
【摘要】黄沙寺矿区位于坪宝与香花岭矿田连接地段,勘查区的控矿规律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

本文在剖析黄沙寺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成矿模式,认为黄沙寺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铜铅锌矿床”,可为寻找该类型矿床工作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4)
【作者】杨文翔;周念峰
【作者单位】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
【相关文献】
1.湖南桂阳县黄沙坪铅锌矿区岩石节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青海祁连郭米寺-尕大坂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探讨
3.陕西凤县八方山-二里河(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4.湖南省桂阳县下高头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5.湖南省桂阳县柳塘岭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边深部找矿标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
一、矿区概况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桂阳县黄沙坪镇南约9km,其北北东方向45km 为地理坐标东经112°30′19″--112°30′31″,北纬25°30′29″。

交通方便,有1826省道从黄沙坪通过,郴州——嘉禾高等级公路从矿区边缘经过。

黄沙坪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原料生产企业,矿山年开采矿石量约49 万t,年生产铅锌金属4 万余t,国内铅锌生产矿山排名第七位,是我国铅锌原料生产的骨干矿山之一。

矿山1967年投产,截至2005年底,企业已连续生产37年,累计开采铅锌矿石量千余万吨,累计生产铅锌矿金属上百万吨,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铅锌开采矿山和铅锌原料生产基地。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也是湖南省重要的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据桂阳县志记载,矿区开采历史可上朔到唐宋,盛采于明清,民国初年停采,当时开采的矿石以炼铅银为主,老窿民采在矿区内星罗棋布,开采深度超过百米,采出矿石量两百余万吨,现今地表残存的古冶炼炉碴尚达到百万吨左右。

二、地质背景
1、地层
矿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 耒(阳) —临(武) 经向构造带中段的坪宝复式向斜中。

前泥盆系构成EW 向基底构造层, 上泥盆统—石炭系组成SN 向构造盖层。

区内构造极为发育, 它由一系列复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 呈SN 向延伸, 褶皱轴面向E倾。

除区域外围香花岭和四洲山一带有前泥盆系浅变质岩出露外, 区域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系至石炭统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夹少量海陆交互相砂页岩、碎屑岩建造。

上泥盆统主要有佘田桥组(D3s) 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和锡矿山组(D3x ) 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砂岩; 石炭系主要有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1m ) 灰岩、石磴子组(C1sh ) 灰岩、测水组(C1c) 砂页岩、及梓门桥组(C1z ) 白云岩。

其中, 石炭系分布最广, 而石磴子组灰岩是矿区主要赋矿地层, 梓门桥组次之, 测水组仅局部含矿。

除此以外, 矿区有零星的白垩系红色砂岩及第四系的浮土盖层。

2、构造
(1)褶皱
黄沙坪地区区内构造变形强烈,经历了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为主的多次构造活动。

加里东运动使前泥盆纪基底构造层发生EW向紧闭
型褶皱和EW向、NE 向断裂,印支期在晚古生代沉积盖层形成了SN 向为主的褶皱带,其上又叠加了燕山期NNE 向断陷盆地及大型断裂。

构造线总体方向可分为四组,以NE2NNE 向为主,次之为SN 向、ES 向与NW 向,褶皱发育于各时代地层中,形态有紧闭型、过渡型与宽展型。

断裂构造与构造线总体一致,区域性的基底构造隆起带与坳陷带、构造盆地边缘带、深大断裂及其旁侧主干断裂带、复式褶皱带是区域上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2)断层
矿区SN 向构造主要有F1、F2、F3 等,N E 向构造主要有F5 等;近EW 向构造有F0、F6、F7、F9 ,控制了SN向的石英斑岩岩脉或岩墙的产出;近SN向的挤压褶皱断裂控制着矿床的总体分布。

(3)岩浆岩
矿区内出露地表的岩浆岩体有石英斑岩和英安斑岩。

石英斑岩: 主要位于观音打座山和宝岭的51# 、52# 两岩体, 出露面积为0.23km 2 和0. 29km2, 呈SN向延长, 漏斗状, 东部向W 倾, 倾角小于70°, 西部向E倾, 倾角小于50°, 岩体和围岩呈侵入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

英安斑岩: 分别沿矿区二条EW 向断层F0、F9 侵位, 由南向北排列, 另有多个零星小岩体。

其中南部54# 岩脉延长达数公里, 宽几~几十米, 倾向N , 陡倾,受SN 向断裂的影响有多个岩枝, 形态复杂, 其它的岩脉较为简单。

三、矿床地质特征
1、矿床类型
黄沙坪矿区为一个产出铅、锌、铜、铁、钨、钼、银等多金属的矿床, 按其成因大致分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三大类矿床类型。

2、矿体特征
矿体形态复杂, 有脉状、柱状、透镜状、囊状及似层状等。

矿体沿走向和倾向上都存在着频繁的膨大、缩小与尖灭、再现。

矿体形态产状的变化,取决于控矿构造的类型及岩体形态、产状等因素。

3、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常见的矿石结构有自形- 半自形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交代残留结构、揉皱结构及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细脉状构造及环带状构造。

4、围岩蚀变
矿区由于岩浆活动频繁,构造类型复杂多变,围岩的化学性质各异,加之成矿活动多次迭加,因此,本区近矿围岩蚀变比较普遍,蚀变类型多,组合复杂,从高温的钾化(岩浆自变质作用)、矽卡岩化,到中低温的萤石化、碳酸岩化和硅化都比较发育,其中与铅锌矿化关系最为密切为矽卡岩化、硅化、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5、矿化类型
主要分为四类:
矽卡岩磁铁矿-锡-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矿体。

闪锌矿-方铅矿-硫铁矿-毒砂矿体。

又可非为三大亚类:闪锌矿-硫铁矿、雌黄铁矿-毒砂矿体;闪锌矿-方铅矿-硫铁矿矿体;方铅矿-闪锌矿-硫铁矿矿体。

矽卡岩白钨矿、辉钼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闪锌矿-硫铁矿矿体。

石英斑岩中普遍可见黄铜矿化。

6、矿床成因
黄沙坪铅锌矿成因比较复杂,历来有比较多的争议,代表性观点有矽卡岩型矿床成因论、岩浆热液型矿床成因论,从矿床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特征来分析,黄沙坪矿床近矿围岩中铅锌有明显的预富集,局部形成了矿源层或矿胚,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明显,属典型的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导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