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公开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汉家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汉家寨》教学目标: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文章“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学情分析:通过预习,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了初步感知和了解。
通过预习,学生对文章表层含义有理解,有深层挖掘的意识,但思维停留在碎片化的层次,需要点拨引导。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 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汉家寨人“坚守”的内涵。
学习难点: 1.理解文章“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设置情景,激发思考一、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油画,这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眼睛似乎注视着什么。
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有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冲击?学生简单谈自己的感性认识。
在没有任何创作背景的提示下,对这幅画或许我们可以有很多解读和联想。
可是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个小女孩身后是寸草难生,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呢?如果老师告诉你,她注视的是一个陌生人,是一个外来世界的闯入者呢? 带着这些思索,我们将跟随一匹马,一个人,走进一片苍凉绝境,在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心灵震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承志的《汉家寨》(板书,PPT)活动2【讲授】初读:整体把握通过预习,我们基本了解了文章内容,请告诉老师,作者在汉家寨都遇到了哪些人?(老人,小女孩)板书当作者离开汉家寨之后,作者总会隐隐的感到什么?(坚守,全班齐读涉及到的段落)板书那么,是怎样的坚守可以称之为苍凉广阔,又是怎样苍凉广阔的风景与汉家寨人的坚守遥相呼应,让我们一走入文本,走进文章的第一部分。
活动3【讲授】细读:认识环境1.请同学们细读文章的第一部分,试着从声音、色调、地势等角度概括汉家寨环境的概貌。
(板书) 血红的土石(所见)永恒的死寂(所闻)倾斜的大地(所感)2.这样的环境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恐怖、残酷、苍凉、磅礴、无助、恐惧、震撼)3.作者为什么用如此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汉家寨的环境?【明确】营造了一种悲凉、宏大、空寂的氛围,衬托了作者当时无助、恐惧又震撼的内心,为下文汉家寨人的出现做了铺垫,反衬了他们坚守精神的不易和伟大。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公开课教案:第三单元 第10课《汉家寨》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坚守优良品格的精神。
2、分析文章中的重、难句子。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中的重、难句子。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坚守优良品格的精神。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PPT展示汉家寨周围不毛之地的图片)提问:假如你手中握着一盏能实现所有愿望的阿拉丁神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图片中的地方作为你永久的家园,你愿意吗?二、突破难点1、文中作者一共描写了几个人物,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
文中描写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老人:饱经沧桑、迟钝木讷小女孩:天真、稚嫩2、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个人物?在文中,这两个人为什么始终没有说话?3、找出文中直接点明“坚守”的句子。
A、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1000多年了。
B、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C、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
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
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4、文中从“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写到了作者自己的坚守,这两种坚守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不同?A、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坚守祖先留下来的家园,坚守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艰苦卓绝的异域坚守着生存下去。
B、作者的坚守:不仅是和汉家寨人一样的坚忍顽强,还是对家园、祖国、文化、信仰的执着保护,勇敢追求,是一种在任何困难面前也不低头的人生信念。
三、突出重点1、为什么“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收容”是什么意思?A、“收容”的本义是有关的组织、机构收留处在困难中的人并加以照顾。
联系上下文来看,作者在这里写自己被永恒的“山野之静”所“收容”,意思是说自己被四野的宁静包裹着,完全融入到周围的宁静之中。
B、这种一路单骑行进于三百里空山绝谷的感受给作者的震撼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他在有生之年在也无法忘记。
优秀课件《汉家寨 张承志》

讨论交流: 在汉家寨,作者找 到了人生的答案;离开汉家寨,作 者开始了他坚守的精神之旅。那么 我们呢,我们应不应该坚守?我们 该坚守什么?
在尔虞我诈中坚守诚信,在庸俗泛滥中 坚守高雅,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游 戏人生”中坚守作为,在“众人皆醉”中坚 守“独醒”,在急功近利中坚守踏实,在 “全盘西化”中坚守民族精华……
· 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
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 间,坚守着什么
· 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
汉家寨
所 感:遗憾、不舍、回忆、坚守
• 背景补充:1989年至1992年秋,张承 志在日本和美国“漂泊”了4年。而 这4年异国生活,不是观光访问也不 是讲学研究,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为生存而打工,或忙于写作或忙于餐 馆洗碗。正是这种沉潜深入而不是浮 光掠影式的生活,让他更为真切地感 受到了“中国所面临的危险形势”, 西方世界(包括日本)对第三世界国 家的人(包括中国人)的文化偏见和 歧视,中国所面对的文化危机,这些 进一步刺激强化了他对文化民族主义 的认同。
通过对《汉家寨》的学习我们领略 了汉家寨人所具有的坚守的精神。通过 对作者的了解,我们体会了张承志的坚 守。对“坚守”的探讨使我们明确了自 己的坚守。
• 作业:
• 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表达情 绪。细读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营造 的意境,把握游记的特点。
谢谢观赏!
所 见:“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 黄褐色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 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
作 用:红棉袄的小女孩与万吨铁石形成了
强烈的对比,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汉 家寨人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的精神。
2.当作者离开汉家寨,回归现代都市文明 后,汉家寨的坚守所给予他的影响是否还 在?作者是否也在坚守着什么?
汉家寨ppt-语文版必修五PPT教学课件

2021/01/21
4
品读文本——读景
找出文中景物描写最精 彩的句子,并品味其深 刻意蕴人物形象,体悟 人物形象丰富的心灵 世界。
2021/01/21
6
品读文本——读旨
汉家寨之旅,作者在 思想情感上发生了什 么变化?它给了我们 哪些启示?
2021/01/21
7
作家自述
▪ 我只是一个作家。我永远不是走红的文字商 品的贩卖者,永远不是流行思潮顶峰的泡沫。
▪ 我希望自己的文学中,永远有对于人心、人 道和对于人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 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 质。
▪ 哪怕再难,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批判, 这是我在自己的微渺作品中一直坚持的。
2021/01/21
1
汉家寨
张承志
莱芜市第一中学 张强
2021/01/21
2
学习目标
• 1、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意境,揣摩语 言,深刻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 2、个性探究文本,提高创新阅读能力。
2021/01/21
3
感知文本
• 朗读课文,谈谈你对汉家寨的印象。
? • 张承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
的
汉家寨。
2021/01/21
8
讨论探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高速 发展的时代,汉家寨人的 这种“坚守”还有没有必 要?为什么?
2021/01/21
9
拓展创新
▪ 设想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 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 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 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以 及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 活有什么变化?
2021/01/21
10
THANKS FOR WATCHING
学汉家寨课件

2023《学汉家寨课件ppt》contents •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展望目录01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23汉家寨位于中国*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具体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喀拉喀什河下游,距喀什市约80公里。
该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79°52′58″,北纬39°54′16″。
汉家寨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连接着中国与印度、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汉家寨坐落在喀拉喀什河下游的干涸河床上,地形为河谷平原和沙漠平原。
河谷平原上分布着一些低矮的丘陵和绿洲,而沙漠平原则是塔里木盆地的一部分。
汉家寨地区的海拔高度介于1100米至1300米之间。
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约在11℃左右,年降水量约为1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大风是这里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
汉家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02历史沿革唐朝时期汉家寨始建于唐朝,当时为屯田军垦而建,具有军事和农业双重性质。
宋朝时期汉家寨在宋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边疆重镇,对保障西北边疆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元明清时期汉家寨的建置得以延续,但在元朝时期曾一度撤销,明朝时期重新设立,清朝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军事和农业重镇。
建置起源汉家寨属于都督府管辖,为州县级别。
行政区划演变唐朝时期汉家寨升格为路级别,成为了边疆重镇。
宋朝时期汉家寨的行政区划基本保持稳定,属于府州级别管辖。
元明清时期汉家寨的人口主要来自于中原地区的移民,以汉族为主。
唐朝时期随着汉家寨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移民迁徙至此,包括部分少数民族。
宋朝时期汉家寨的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特色。
元明清时期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03文化传承03传统文化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元素,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01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汉家寨教学课件

1.本文写的是汉家寨,为什么开头要写去汉家寨的情况? 后面为什么要写离开汉家寨以及以后在美国、在日本的 情况? 要解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清开头部分写了些什么? 为什么写这些? 开头部分,交代汉家寨的环境的恶劣,那里的人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的不易,为后者提出的“坚守” 主题作铺垫,前面的环境空旷死寂、悲凉无助, 后面写到的人在这样环境中的“坚守”就更显得 难能可贵。 结尾部分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 结尾部分,点明本文的主旨:尽管环境恶劣,条 件艰苦,但那里的人们始终坚守着,以顽强的毅 力生存下去。
有价值:“坚守”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与 “发展”的观念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当今高速发展 没有价值: 的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品质。在“高速发展的时代” 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人眼中只有金钱,拼命追求 这种坚守是保守、封闭,它远离尘嚣,也远离 物质享受;有的人理想主义失落,没有生活方向和目标; 时代 进步的步伐,直到进入现代社会还生活在简 有的人媚权媚俗,或者眼中只有“西方”,心中自轻自 陋、朴素、枯燥之中不思进取,现代社会的日新月 薄 。作者提倡的“坚守”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它 异、风云变幻没有在这里留下痕迹。我们这个时代, 与“发展”的观念并不矛盾,而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 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大家都向着现代化 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我 目标前进,不改变、不发展就会落后。 们做人的尊严,才能守住民族的灵魂。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坚守的看法。
有人在 中坚守着 , 有人在物欲横流中坚守着清贫, 有人在庸俗泛滥中坚守着高雅, 有人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着理想, 有人在尔虞我诈中坚守着诚信, 有人在崇洋媚外中坚守着民族精神, 有人在“众人皆醉”中坚守着“独醒”……
2024年《汉家寨》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汉家寨》教案(教师中心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汉家寨》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表达的掌握程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领悟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汉家寨》是当代作家阿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汉家寨寨主杨大头一家三代人坚守寨子,维护民族尊严的故事。
2.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3.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汉家寨》的作者阿来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人物内心世界。
6.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中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汉家寨》的人物分析文章。
2.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中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
《汉家寨》公开课表格式教案

下面就让我们随同张承志先生一起走进这塞北的汉家寨。
?二、讲授新课
(一)解读坚守的背景
1、本文的题目是汉家寨,那么哪些语句是在直接描写汉家寨的?在作者看来,汉家寨是个怎样的地方?(请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的句子,并把它们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介绍自己课下查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三)拓展延伸
6、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本课中的“坚守”绝不仅仅局限于汉家寨于不毛之地中坚守着生存,更指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对“信仰、精神、传统”的执着的守侯。更深地讲,作者从汉家寨的存在,从汉家寨人千年来的生存状态,进行民族文化的深层反思:那就是,坚守精神与汉家寨、与汉民族天衣无缝的契合,与民族精神的水乳交融。
——几间破泥屋里,住着几户人家
(二)解读坚守之人
1、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愿意生活在这种地方呢?
在汉家寨作者看到了谁?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对作者的到来反应如何?
——老人:摇摇头、微微摇了一下头、突然钻进泥屋(饱经风霜、木讷迟钝、不回答来者的提问)
小女孩:穿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一动不动、不眨眼地盯着、凝视(天真好奇)
2、理解作者的“坚守”。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组
织
教
学
练习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个几乎被人类文明遗忘的、有着最古老的人类精神的家园,它既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也不是自然风景区,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完美结合,它的名字叫做——汉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