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合集下载

合肥市发展规划

合肥市发展规划

合肥市发展规划合肥市发展规划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也是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合肥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合肥市的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发展规划。

首先,合肥市应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合肥市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

在未来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以提高产业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

其次,合肥市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合肥市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三,合肥市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合肥市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通,提升城市的综合交通网络,便利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此外,在水利和能源方面,也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这些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合肥市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需要有一流的城市形象和环境。

在城市规划上,可以加大绿化建设,提升市民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

在城市建设上,可以加大对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第五,合肥市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合肥市可以加大对科研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科研和教育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到合肥市工作和生活。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

在合肥市发展规划中,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注。

合肥市应加大环保投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合肥市发展规划应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环境保护等方面。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引言合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

为了确保合肥的产业发展能够持续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合肥产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合肥产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旨在指导合肥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一、背景合肥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才和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增长的压力,合肥的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合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合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具体目标包括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创新科技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等。

2.1 碳排放降低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合肥将努力降低碳排放,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2 生态环境保护合肥将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3 创新科技发展合肥将继续加大对创新科技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4 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提高合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合肥需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1 先进制造业合肥将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等。

通过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3.2 环保新材料产业合肥将加强环保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和推广,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通过提高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3.3 生物医药产业合肥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

通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增加产业链条长度,提高产业附加值。

3.4 服务业合肥将加强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产业等。

初探“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探“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探“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地区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 市场扩张: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通过拓展市场和扩大贸易规模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例如,在新疆等地区,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对外合作,增加了本地区对西亚、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地区开放水平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不仅有助于提高地区开放水平,同时还能够带动更多的投资和资金流入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新疆的经济发展中,新疆团扶贫等政策措施的推进,逐步提高了当地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带来更多的资金和投资,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拓宽发展路径: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地方经济结构,拓宽地区发展路径,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云南的经济发展中,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旅游业和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活力。

4. 加强合作交流:推进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例如,在沿海地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逐渐推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增加与周边国家交流,推进本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步伐。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章健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编号:201510378234)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石怀旺摘要:近几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且2015年国家将合肥规划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讨论了合肥市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合肥自从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省会,经济一直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合肥市在慢慢成长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领军城市。

2015年3月28日,外交部、国家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在安徽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着眼于合肥市的优劣势,研究合肥如何履行好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并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1.地域优势首先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2万元,坐拥800平方公里的璀璨明珠--巢湖。

合肥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出现过比如宋朝著名的清廉的官员包拯,包拯孤立就是坐落在合肥。

其次在合肥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中国东中部地区7省1市102万平方公里疆域、5亿多人口,占据中国50%的GDP 和40%的消费市场。

等到合肥到南京,合肥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南京到合肥只需要45分钟左右,而从合肥到上海和武汉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

最后水上运输通道途中经过安徽巢湖连接至海上,正在处于启动阶段的江淮运河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系列的规划将会让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重要水运枢纽。

“一带一路”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及应对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及应对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经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都在酝酿着重要的调整。

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影响;对策建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给“十三五”时期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大机遇。

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陆海兼筹、一圈三区多点”格局,深度对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大有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国际公示和支持响应,这是因为它所倡导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与沿线相关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意愿高度契合。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华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制造业工业,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

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安徽省将会抓住这次重大机遇,引导金融行业加大对“一带一路”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全面推进金融业的开放合作,联合“一带一路”相关省市共同推进金融跨区域合作,支持并保证各市地方金融机构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服务,确保所属经济区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与周边经济区域的合作与交流。

一带一路战略的分析与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的分析与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的分析与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区域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该战略的道路网和海运通道都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大洲。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包括了贸易合作、产业合作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意义深远。

本文将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该战略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的广泛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该战略将沿线国家与地区联通,形成“经济带”,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也可以加强跨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这一战略的提出,将为相关国家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产业带建设也是该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相关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能源行业,中亚国家的能源储备丰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内,中亚国家与中国能源行业的合作,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贸易往来也会促进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各领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战略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国家方面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的地位和实力。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在拓展市场、加强技术合作以及投资别的找寻更多商机等方面都将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还涉及到了金融方面的合作。

各国之间进行跨境投资和合作,需要良好的金融保障。

中国的金融体系和科技水平也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项宏大的计划,其中也会面临各种挑战,例如投资融资、制度建设等方面。

针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也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中国政府提出了合理投资和融资机制,通过自筹资金、多元化资金等方案,保证了投资和融资的稳定可靠。

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也有助于为跨境投资提供更加良好的保障。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 WO T 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郭美荣,高 茜(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安徽合肥 231201)*摘 要:自合肥被圈定为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以来,加大了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㊂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合肥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情况,选取武汉㊁长沙㊁西安㊁郑州等四个节点城市为比较对象,利用S WO T 分析法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合肥市存在经济实力不强㊁外贸竞争力较弱㊁外贸企业 走出去 经验不足等问题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有条不紊拓展国外市场;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 去 和 来 并举且有选择地发展等建议㊂关键词:对外贸易;比较优势;人才机制d o i :10.3969/j.i s s n .2095-5642.2019.09.059中图分类号:F 75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642(2019)09-0059-07一㊁问题的提出笔者以 一带一路 合肥 为主题,对中国知网(C N K I )数据库进行第一次检索,检索的时间为2014年1月1日-2019年1月30日,在各类期刊㊁报纸等共发表5393篇学术论文,其中2019年23篇㊁2018年1655篇,2017年1597篇㊁2016年1391篇㊁2015年701篇㊁2014年26篇㊂梳理研读这些文献发现,2014-2016年期间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社科类㊁社会学类的基础研究㊁行业指导以及政策研究㊂文献主要从中观角度来研究 一带一路 发展对国家及省份经贸的影响,而具体从城市角度探讨的较少[1]㊂基于此,本文立足合肥作为节点城市的自身条件,利用S WO T 分析法,重点研究合肥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增强合肥市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的政策与建议㊂二㊁合肥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 WO T 分析(一)优势分析(S t r e n g t h s )合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在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过程中拥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质量效益改善㊁工业强劲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改善㊂1.经济增速明显,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近五年,合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G D P 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㊂由图1可见,2018年G D P 总额是2014年G D P 总额的1.52倍,增长率达到51.70%㊂虽然G D P 的增长速度自2015年有所放缓,但从宏观发展策略及95*收稿日期:2019-03-26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安徽与 一带一路 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合作图谱(G Z 18022)阶段性成果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安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 x y q 2018133)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郭美荣(1982 ),女,安徽蚌埠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F D I ㊁全球价值链;高 茜(1964 ),女,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㊁国际商务㊂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9月环境角度看这与安徽省对经济结构调整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合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总原则,而不是仅仅追求G D P量上的大幅度增加㊂图12014-2018年合肥市G D P及增速2.工业 压舱石 作用凸显合肥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工业 压舱石 作用凸显㊂2018年农工业增加值实现2862.5亿元,较2017年增长11.12%㊂农工业对合肥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其贡献率达到55.50%左右㊂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亟需的人才的同时,合肥转换了工业强市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工业支撑力较之前有明显提高㊂其中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服务业2018年实现增加值3933.1亿元,占当年G D P总额的50.30%,首次突破了50%大关①㊂合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㊁舒适的生活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专业㊁高效的生产服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2]㊂三产之间结构趋于合理将有助于合肥外贸结构的优化,为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较为有利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对合肥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㊂3.交通运输优势逐步彰显虽然合肥交通枢纽优势明显,但合肥仍然在积极探索提高水陆空交通运输能力的新思路㊁新办法,全力搭建开放型经济平台㊂ 合新欧 国际货运班列开通以来,仅2018年共发运180余列,货物来源涉及到长三角的大部分省市㊂2018年11月8日合肥至芬兰赫尔辛基班列首次出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合肥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㊂另外,还开通了合肥至东南亚等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线,目的就是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优势,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㊂除了铁路运输快速发展以外,合肥水陆空运输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㊂2016年开辟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每月两列车常态化运行,其中合肥有20余家企业生产的家电㊁机械设备㊁汽车等产品通过这条航线运往全球㊂截止到2018年6月底,合肥港共完成集装箱15.84万标箱,同比增长23%,其中完成件杂货吞吐量49.6万吨,同比增长29%②㊂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每年吞吐量为1200万人次,1500吨货轮可以从合肥新港通江达海,同时开通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使合肥直接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合肥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更好地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奠定了物流基础㊂(二)机遇分析(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1.有利于加快合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互联互通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 一带一路 建设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㊂06第35卷(总第319期)郭美荣,高茜: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 WO T分析假设交通设施落后,导致不连不通㊁连而不同或者通而不畅,势必会影响合肥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进程㊂合肥地处长江中下游㊁巢湖之滨,从地理位置来看,合肥并不具有太大的地理优势[3]㊂因此,合肥不能靠天吃饭,应该想方设法去弥补地理位置带来的短板,大力发展交通物流建设,从中培育出新优势㊂2015年合肥有幸被正式圈定为 一带一路 的节点城市,这对合肥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㊂现在合肥基本上可以实现铁海联运,货物搭乘铁路快车,直接开往宁波并由宁波港入海㊂另外,从合肥发改委了解到,未来合肥重点将港口建设作为扩大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砝码㊂未来将加大对合肥港的建设投入,计划建设1000吨级的泊位1个,5~7万个T E U的码头,这将对合肥外向型企业提供非常便利的水路运输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肥投资㊂2.有利于资源互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通过 一带一路 建设的实施,将串起一个巨大的能源矿产宝藏㊂沿线国家矿物原材料比较丰富,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㊂而由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勘探开发技术能力有限,亟需别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㊁技术支持㊂此时,合肥正逢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被确定作为节点城市的大好机遇,这将打开合肥与沿线国家资源合作的大门㊂加之合肥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在装备㊁技术㊁资金方面有优势,与沿线国家化石资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㊂这不仅将合肥与沿线国家的不同资源条件和要素禀赋联系起来,缓解合肥石油㊁天然气等产业资源枯竭压力,而且还将促进沿线国家对化石资源的利用能力㊂3.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外贸竞争力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给合肥外贸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为合肥这个内陆城市有机会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串联在一起提供了新的外贸市场条件㊂由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亟需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㊁技术,而合肥正好基本上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制造能力,这将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㊂因此,合肥应该抓住机会在满足省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外还可以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开展㊂合肥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应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而不能仅仅限于中低端产业的合作㊂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应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努力,共同创造和培育新的优势来发展高端产业,尽量补齐短板,使合肥对外贸易沿着高质量水平奋力迈进㊂(三)劣势分析(W e a k n e s s e s)对于合肥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的劣势分析主要以武汉㊁长沙㊁郑州㊁西安四个节点城市(以下统称为四个节点城市)与合肥在G D P㊁外贸竞争力㊁外贸企业 走出去 ㊁抗风险能力等相关数据进行横向㊁纵向比较研究,主要比较如下㊂1.综合经济实力相对四个节点城市较弱一带一路 建设是全方位的,合肥有幸成为10个节点城市之一,这是对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可,但也需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与之匹配㊂图22013-2018年合肥与四个节点城市G D P对比图(单位:亿元)注:数据来源于2014-2018年武汉㊁长沙㊁郑州㊁西安㊁合肥统计公报㊂16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9月图32018年合肥与四个节点城市G D P增长速度趋势图(%)注:数据来源于2018年武汉㊁长沙㊁郑州㊁西安㊁合肥统计公报整理而得㊂由图2㊁3可以看出:合肥近六年G D P总量都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8年G D P达到7822.9亿元,比2017年增加609.45亿元,但是横向与其他节点城市相比,武汉第一,达到14847.29亿元,是合肥的1.9倍;其次是长沙,达到11300亿元(预测值),是合肥G D P的1.44倍,这两个城市2018年的G D P都超过了1万亿,排名第四的西安也达到了8349.86亿元,而合肥7822.9亿元则排名最后;2018年长沙G D P的增长速度与其他节点城市相比位于第一,达到9%,合肥G D P增长速度为8.50%,在五个节点城市中排名第2,但G D P总量却不高,排名最后,另外,人均G D P也落后于其他节点城市[4]㊂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合肥经济实力与其他节点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能沾沾自喜,应清楚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㊂2.外贸竞争力仍较弱从外贸进出口额来看,2018年郑州在上文提及的五个节点城市中进出口额绝对数及增速都是相当突出,达到了615.1亿美元,位于第一㊂其次是西安,第三是武汉,而合肥排名第四,外贸进出口额仅为郑州的一半㊂从五个节点城市实际利用F D I的角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合肥排名最后,仅为32.3亿美元,不足武汉的1/3㊂从G D P的排名来看合肥也是位于五大节点城市最后,武汉G D P金额是合肥G D P的1.897倍㊂最后从外贸依存度角度来看,合肥外贸依存度虽然不是最后,但是相对于郑州41.69%的对外贸依存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合肥对外贸易在拉动合肥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见表1)㊂表12018年合肥与四个节点城市的外贸进出口额㊁实际利用外资及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览城市类别进出口额(亿美元)实际利用F D I(亿美元)G D P(亿元)对外贸易依存度(%)武汉312.1296.47(2017年)14847.2914.45%长沙194.557.01130011.83%郑州615.142.110143.3241.69%西安480.5353.07(2017年)8349.8639.57%合肥308.1332.37822.927.08%注:数据来源于武汉㊁长沙㊁郑州㊁西安㊁合肥2018年统计公报及官方网站㊂注意由于各个城市统计数据标准不一致,在这里按照2018年12月31日的汇率1美元=6.8755元进行核算㊂综上,虽然合肥开放型经济呈现基础增强㊁总量攀升,但与其他节点城市,无论是在进出口总量上还是在对外贸易依存度上都远远低于某些节点城市㊂这就要求合肥要正视自身情况,切勿骄傲自满,还应在开展对外贸易方面多下功夫,多向周边省份学习,加强经济合作交流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 一带一路 发展建设中去,才能借此良好机遇,促进合肥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合肥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㊂26第35卷(总第319期)郭美荣,高茜: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 WO T分析3.企业 走出去 的经验相对四个节点城市仍然不足,抗风险能力弱自合肥被批准为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以来,为了加速推动转型发展,政府积极实施外贸提档升级的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 走出去 ,寻找国内缺失的市场和技术,从而降低转型探索成本,拓宽企业发展道路,增强抗单一国内市场风险的能力㊂尽管如此,合肥境外投资项目相对北上广和其他省会城市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在国外具有较大影响力㊁带动力和控制力的大企业和集团[5]㊂合肥在美洲㊁欧洲等地区投资的企业,投资金额普遍较少,且大部分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㊂截止到2018年12月份,合肥对外投资的类型主要以轻纺㊁机电行业㊁汽车㊁建材㊁医药㊁矿产资源开发为主,高新技术产业㊁生产性服务业和民营企业很少㊂而且,由于合肥企业对外投资起步较晚,多数企业对境外投资国家缺乏足够了解㊁对国际投资运作方式不够了解,加之缺乏专业从事 一带一路 沿线国别域情的研究人员和从事合作建设的专业技术外语人才,这给合肥 走出去 的企业在商务谈判方面带来诸多不便㊂(四)威胁分析(T h r e a t s)1.政治文化差异大,使外贸企业收益难以保障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实施,合肥加大对沿线国家如印尼㊁缅甸㊁伊朗㊁泰国㊁沙特㊁巴基斯坦㊁阿联酋㊁柬埔寨等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㊂2018年,合肥对外投资为10亿美元,实际对外投资达到5.58亿美元,增长幅度较2017年有明显涨幅㊂其中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了将近85个项目,涉及55户合作企业③㊂这将为合肥顺利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了一定基础保障,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临沿线国家政治文化差异㊁贸易壁垒及地区不稳定的问题㊂比如,合肥与阿联酋的文化差异使合肥与之合作交流变得非常复杂㊂合肥与这些国家由于语言不同,在贸易合作产生冲突摩擦就不能很好地沟通解决㊂加之,这些项目工期长㊁投资大㊁回报率慢等特点更是加大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和挑战㊂这种情况势必会对合肥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进程带来阻力㊂2.面临更为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竞争本身对于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因为竞争可以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从而激发企业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但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将遭遇不同竞争者激烈竞争所带来的风险㊂合肥开展对外贸易及经济合作的企业本身经验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而美㊁日㊁欧等国家的企业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较早,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人脉基础[6]㊂合肥企业在向高端产业链延伸时就会遭遇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东南亚与日本企业竞争相当激烈㊂合肥外贸企业除了遭遇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还或多或少遭遇国内其他省份企业的竞争㊂加之,国内各省区市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热情高涨,纷纷提出各具特色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交通设施建设㊁对外合作平台㊁重大项目等方面竞争激烈㊂面对这样的同台竞争,合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与其他省份企业的良性竞争是合肥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㊂三㊁促进合肥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的对策(一)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有条不紊拓展国外市场自2015年 一带一路 建设顶层设计规划亮相以来,各省市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并各自出台了对接 一带一路 的规划,合肥作为节点城市也不例外㊂当然积极发展是好事,但应找准自己节点城市定位,保持清醒头脑,不激进㊁不跟风,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有选择㊁有计划地推进 一带一路 进程,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不断彰显 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 的魅力[7]㊂从2013 2018年可以了解到合肥电子信息㊁家电㊁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㊂因此,合肥应大力对这些产业进行引导,鼓励企业出口,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改变以往出口过度集中在某国家㊁地区的现象,分散出口风险,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㊂当弄清楚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和贸易市场以后,就应积极想方设法把产品运输出去,这就要求合肥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㊂因此,合肥增开了合新欧货运班列的班次把合肥优势产品带出国门,加强了合肥企业面向中亚地区在汽车㊁家电㊁建材等领域的产能合作与产业输出㊂36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9月(二)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近些年,合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北上广和其他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㊂因此,合肥还应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紧紧抓住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的机遇,坐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称号;继续把完善 米 型高铁网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对象建设,不断推进商合杭铁路㊁合安客专建设㊂同时,加大合肥新桥机场与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合作,积极组建和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恢复泰国甲米㊁清莱,埃及,越南芽庄等多个国际航班,加快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联系;有条不紊推进合肥港口建设,加大水路基础设施建设㊂水运对于合肥立足长三角㊁发挥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优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8]㊂由于客观原因,合肥水运比陆空运输相对欠缺,与其他长三角城市差距甚远㊂因此,合肥应根据‘安徽省水路建设规划(2017 2021年)“规划内容,抢抓 长江经济带 和 一路一带 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立足 1网4线 发展水运㊂大力引进国际干线船公司和货代船代企业,推动水运港吞吐量稳定增长㊂当然要实现与沿线国家及其他省份互联互通,对于内陆城市合肥来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㊂(三) 去 和 来 并举且有选择性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应该是 去 与 来 双重并举,而不是单边举措㊂因此,对于政府不能仅仅鼓励企业 走出去 ,而且还应积极 引进来 ㊂坚持 去 与 来 合一,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㊁两种资源,不断加大合肥与国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合肥外向型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㊂政府在鼓励企业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时,不能过度干预企业决策行为,而应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不能搞 拉郎配 ㊂政府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㊂政府应做好服务型工作,为企业 走出去 和引进来搭建平台㊁营造良好环境㊁提供信息㊁弥补企业短板㊁弥补市场信息不对称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伤害㊂当然对于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企业应该是有选择性,而不是盲目跟风㊂ 走出去 的企业在选择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市场时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企业投资,也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在沿线国家市场上进行销售㊂有些沿线国家经济水平发展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企业 走出去 的成本风险较大㊂因此,企业在决定 走出去 之前,还应做好调研,了解潜在国市场㊁政治环境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㊂对于 引进来 ,并不是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㊁任何产品和项目都适合引进来,应该有选择性地引进高技术含量㊁高附加值的投资项目的企业来合肥投资㊂(四)留住与培养外贸人才双手抓,逐步健全合肥市人才机制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㊂合肥在紧抓 一带一路 建设给其带来机遇的条件下,应在加大对人才培养力度㊁制定人才支持政策㊁建立吸引相关人才㊁留住人才的奖励机制㊁建立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人才交流机制等方面多下功夫㊂实现人才流动的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的运动机制,提高外贸人才的实践技能,真正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㊂进一步发挥合肥作为科教城市的优势,加大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对接,创建教育合作平台,实现师生教育的广泛互动,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进而紧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㊂其次,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相关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㊁国际商务㊁国际货物与运输等专业的教育投入㊂鼓励高校开设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小语种课程,还可以尝试开办留学生班,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人才交换,从而为合肥涉外企业培养出一大批懂经贸㊁金融㊁法律㊁海事㊁外事的复合型人才㊂积极设计针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政治㊁商贸的培训讲座,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㊁境外投资提供信息㊁咨询服务㊂而企业自身也应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熟悉国际法相关规定和贸易保护模式,签订相关投资保护协定,以降低投资㊂四、结语自合肥成为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以来,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加大了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增强了合肥外贸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合肥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㊂合肥相对于武汉㊁长沙㊁郑州㊁西安四个节点城市在G D P增速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G D P及实际利用F D I的绝对值方面优势并不明显㊂因此,作为内陆城市的合肥应主动谦虚向其他节点城市学习其发展经验,补齐短板; 46第35卷(总第319期)郭美荣,高茜: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S WO T分析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在基础设施㊁人才机制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多想办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抓住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带来的机遇,引导合肥经济朝着可持续㊁高质量方向发展㊂注释:① 数据来源于2018年合肥㊁武汉㊁长沙㊁郑州㊁西安市统计公报㊂② 信息来源于人民网h t t p://a h.p e o p l e.c o m.c n/n2/2018/0704/c227142-31774654.h t m l㊂③ 信息来源于中安在线h t t p://a h.a n h u i n e w s.c o m/s y s t e m/2019/01/30/008068262.s h t m l㊂参考文献:[1]赵伽艺㊁李金玲.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5):28 31.[2]张立华. 一带一路 内陆主要节点城市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33(3):36-42.[3]王磊,周林,刘宁. 一带一路 背景下山东省对外贸易合作的潜力评价研究[J].价格月刊,2018(497):61-66.[4]黄舜,李欣.安徽打造 一带一路 重要腹地和枢纽的对策[N].安徽日报,2017-05-23(007).[5]李保民,吴洁婷. 一带一路 视角下安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3):184-188.[6]秦柳.内陆城市后发赶超与对接 一带一路 战略 以蚌埠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6(4):41-44.[7]钟劲松,张立华. 一带一路 战略背景下的节点城市对周边地区溢出效应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5):15-20.[8]何枭吟. 一带一路 建设中内陆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建议[J].经济纵横,2015(9):13-16.S W O TA n a l y s i s o fE c o n o m i c a n dT r a d eC o o p e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N o d eC i t i e s o ft h eB e l t a n dR o a da n dC o u n t r i e s a l o n g I t:T a k i n g H e f e i C i t y a s a nE x a m p l eG U O M e i r o n g,G A OQ i a n(S c h o o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u s i n e s s,A n h u i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2312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S i n c eH e f e iw a s d e s i g n a t e d a s a n o d e c i t y o f t h e B e l t a n dR o a d,i t h a s i n c r e a s e d i t s e c o n o m i c a n d t r a d e c o o p e r a t i o nw i t h c o u n t r i e s a l o n g t h eB e l t a n dR o a d a n d a c h i e v e d c e r t a i n r e s u l t s.I no r d e r t oh a v e am o r e o b j e c t i v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H e f e i's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B e l t a n dR o a d,f o u r n o d e c i t i e s i n c l u d i n g W u h a n,C h a n g s h a,X i'a n a n dZ h e n g z h o u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c o m p a r a t i v e o b j e c t s,a n dS WO T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w a s a d o p t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l e v a n t d a t a.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H e f e i's e c o n o m i c s t r e n g t h i s s t i l l w e a k,i t s f o r e i g n t r a d e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i s s t i l l w e a k,a n d f o r e i g n t r a d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h a v e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e x-p e r i e n c e i n"g o i n g o u t".I nv i e wo f t h ea b o v e-m e n t i o n e d p r o b l e m s,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a s f o l-l o w s:e x p a n d f o r e i g nm a r k e t s i na no r d e r l y w a y b a s e do n i t s o w n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s;v i g o r o u s l y d e-v e l o p i n g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 i n v e s t m e n t e n v i r o n m e n t;d e v e l o p i n g"g o i n g"a n d "c o m i n g"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a n d s e l e c t i v e l y.K e y w o r d s:f o r e i g n t r a d e;c o m 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t a l e n tm e c h a n i s m(实习编辑:杨晓玲责任校对:暮晨)56。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

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合肥市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取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探讨合肥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首先,在产业结构上,合肥市应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

目前,合肥已经形成了一批不错的高科技企业和产业集群,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同时,应该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培养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其次,在资源利用上,合肥市应该加大资源的清洁利用和循环利用。

合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阳光、风能、水能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应该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建设中,也应该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设计和规划,促进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的发展。

第三,在环境保护方面,合肥市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肥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政府应该加强监测和治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加大对污染源的整治力度。

同时,应该加大环保科技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清洁生产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

最后,在社会发展方面,合肥市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民生改善。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幸福感。

同时,应该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合肥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加大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注重人才培养和民生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

摘要:近几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且2015年国
家将合肥规划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讨论了合肥市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济发展
合肥自从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省会,经济一直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合肥市在慢慢成长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领军城市。

2015年3月
28日,外交部、国家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在安徽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着眼于合肥市的优劣势,研究合肥如何履行好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并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2万元,坐拥800平方公里的璀璨明珠--巢湖。

合肥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出现过比如宋朝著名的清廉的官员包拯,包拯孤立就是坐落在合肥。

其次在合肥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中国东中部地区7省1市102万平方公里疆域、5亿多人口,占据中国50%的GDP和40%的消费市场。

等到合肥到南京,合肥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南京到合肥只需要45分钟左右,而从合肥到上海和武汉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

最后水上运输通道途中经过安徽巢湖连接至海上,正在处于启动阶段的江淮运河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系列的规划将会让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重要水运枢纽。

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还在紧张的规划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的新桥国际机场将会达到国际4E级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合肥极为有利的地域优势将为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潜力。

2.政策支持
在交通建设规划方面,2014年9月,在国务院交通规划发展计划中,首次明确了合肥作为中部重要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

2015年1月,合肥市城市交通规划经过了国务院的评审,并最终获得批准。

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支出:合肥将成为联接东西、承南启北、覆盖长江、淮河流域的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以合肥为中心,努力打造60分钟生活
圈和工作圈。

在国家级城市发展规划方面,2014年国务院分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长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在这份指导指导意见中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将和南京、杭州一起,助力长三角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

2015年2月7日中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媒体见面会举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合肥纲要》,合肥、武汉、长沙、南昌四城市合作开启新篇章。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外交部、中国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

3.科教文化优势
早在1999年,北京与成都、合肥、西安共同被指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均坐落在合肥;还有结构生物学、结构分析、等多个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还有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等为首的科研院所共计72个之多。

知名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强劲,为合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二、合肥市经济发展现状
合肥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总量突破5000亿大关。

首先,2014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合肥市GDP 达到惊人的5158亿,GDP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省其他各市,GDP总量也遥遥领先全省其他各市。

在这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7.6亿元,增长幅度为4.8%;第二产业快速增长2872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4%;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增长2028.3亿元,增长速度高达8.5%。

合肥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其中,如果依照合肥市常住人口来计算,合肥市全年人均GDP达到67394元,如果将其折合为美元第一次超过1万美元,合肥市人均GDP达到了10971美元的新高度;如果依照可比价进行计算的话,比2013年增长9.1%。

其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呈现出强劲爆发趋势。

此外,合肥投资也获得新突破。

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5385.1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投资1910.1亿元,同比增长12.6%;现代服务业投资1448.24亿元,增长20.4%。

从上述数据可以我们可以发现合肥经济发展现状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三、合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合肥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对于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的合肥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有待克服的劣势。

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以
下因素也成为了合肥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1.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难题。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

其中,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省市、地区产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变现形式存在差异的,即使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表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不管其原因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均导致了合肥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极为困难的现象,二这一现象无疑对合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市不利的。

2.城市规划不足
合肥市城市建设呈现的“二元结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导致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性缺失。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

城市交通结构的根本诟病没有消除,在城市拓展以及机动化交通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堪重负,继续进行结构转型与梳理。

由于合肥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合肥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合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设施在全市范围内分布不均匀,问题极为复杂亟待有关部门解决。

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压力较大,呈现出无序发展的趋势和苗头,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引导。

行政区划严重束缚城市发展与建设管理,从市域到市区设置
到各区及乡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规划给以统合和有机地协调。

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合肥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于提高合肥市民的生活水平。

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充分发挥地域交通优势
合肥市应当积极摸索探究开放性的的发展新思维,积极为相关企业进入合肥搭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平台,以此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入驻合肥,带动合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成为“节点城市”,使得合肥企业走出
去将更加便捷化,外资进驻合肥也更顺畅。

合肥是“合新欧”货运班列上的重要城市,此次跻身国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有利于合肥转移优势产能,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除了陆路开放以外,目前合肥市政府正在研究编制合肥国际化都市区的行动纲要,其中“一带一路”肯定会是重要组成部分,合肥会利用自己通江达海的资源,更多地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中去。

这样就能最大化合肥地域交通优势,将合肥打造为中部物流枢纽城市。

2.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首先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便利。

政府应当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这个政策可以结合当前阶段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

其次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中小创新
性企业上市,为优质的中小企业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提供政策便利。

如能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当给予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政策,从而使中小企业直接登录资本市场获取资本。

最后鼓励政府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从而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活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栾海庆,陈芳.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60-63.
[2]王云岗.关于提高山西经济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7.
[3]蔡海鹏.中部地区省级开发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1-4.
作者简介:章健(1994- ),男,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2级本科生,会计学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