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研究《查找信息》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1、搜索引擎的概念;2、分类目录的使用;3、收藏夹的应用。
二、使用搜索引擎1、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搜索引擎的网址,如百度、谷歌等;2、在搜索框中输入需要搜索的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3、在搜索结果中选择合适的网站进行浏览。
三、使用分类目录1、打开IE浏览器,在IE菜单栏中选择“收藏”;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收藏夹”;3、在收藏夹中选择相应的分类目录,浏览其中的网站。
四、使用收藏夹1、在浏览网页时,点击IE菜单栏中的“收藏”;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添加到收藏夹”;3、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相应的分类目录,点击“添加”即可。
动手做:使用百度搜索“北京动物园”,并将其添加到收藏夹中。
步骤:1、打开IE浏览器,输入百度的网址;2、在搜索框中输入“北京动物园”,点击搜索按钮;3、在搜索结果中选择“北京动物园官方网站”;4、点击IE菜单栏中的“收藏”,选择“添加到收藏夹”;5、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旅游出行”分类目录,点击“添加”。
反思札记研究如何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学会收藏网址和设置浏览器主页。
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1.介绍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的概念。
2.提供常用的分类目录网站,如“好123”和“2345”网址导航。
二、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1.使用“好123”网址导航中的分类目录查找儿童文学的网站。
2.步骤包括启动IE浏览器,输入网址,找到文学栏目,进入儿童文学,查找相关信息。
三、收藏网址:1.介绍在搜索信息过程中可以收藏有用的网址。
2.操作演示如何收藏中国科普网站的网址。
四、设置浏览器主页:1.介绍如何将常用的网页设置为浏览器的主页。
2.操作演示如何将“好123”网址导航设置为浏览器的主页。
教学重点:如何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如何收藏网址和设置浏览器主页。
教学难点:操作演示的具体步骤。
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
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准备: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
3、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寓目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教学新课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熊猫?咪咪?是经由过程什么装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经由过程什么设在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
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利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
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
3、扫描仪、数码相机、VCD 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教学新课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
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的知识。 技能目标:熟悉IE 浏览器。 情感目标:能够浏览网站。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浏览网站。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目前,许多机构或个人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叫站点) 。访问这 些网站时,可以获取各类信息,接受多种服务。要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可以获取 各类信息,接受多种服务。要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需要一种叫做浏览器的软件。 二、新课传授 (一) 、启动IE 浏览器 启动计算机后,双击桌面上的 图标,或单击任务栏左侧的浏览器按钮, 就可以启动 IE 浏览器,打开它的窗口了。 (二) 、访问网站 因特网上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址。在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启动浏览器 后,在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框里输入网址,就可以访问相应的网站了。 动手做 访问北京动物园网站。 第1 步:启动IE 浏览器。 第2 步:双击地址栏框中的空白处,框内文字会变成蓝底白字。 ………..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电脑课时1-认识电脑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电脑,学会正确使用电脑。
2. 能够说出电脑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并比较了解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电脑科技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电脑是什么,电脑可以干什么2. 电脑的主要部分: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箱3. 各个部分的作用,如何使用电脑4. “画一画”活动,通过画图的方式了解电脑各个组成部分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说出电脑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2. 学生掌握电脑的正确使用方法3. 学生在“画一画”活动中,通过观察和绘画的方式更好地了解电脑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电脑各个组成部分的深入了解和理解2. 如何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脑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课时2-常用图标的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脑桌面上的一些常用图标2. 了解图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3. 锻炼学生的记忆和观察能力教学内容:1. 桌面上常用的图标有哪些2. 各个图标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3. 小组合作,从图片中选择相应的图标名称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图标,掌握各个图标的含义2. 学生需要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比较观察和分析图案来正确选择图标名称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一些不太常见的图标的识别和理解2. 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沟通和团队协作问题第二单元认识网络课时3-认识网络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网络2. 了解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组成部分3.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网络,网络有什么用2. 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等3. 举例介绍网络的各种应用场景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说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描述网络的作用和应用场景教学难点:1. 如何在简单易懂的情况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组成和作用2. 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课时4-浏览网页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2.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尝试能力3. 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了解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1. 什么是浏览器,如何打开浏览器2. 常见的浏览器有哪些,各自的特点3. 打开常用的网站,了解网站的构成和作用4. 关注网络安全,教授防止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 学生能够在上网时,正确使用互联网,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教学难点:1. 如何在限定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与尝试2. 如何权衡网络交互和个人隐私的关系,做到教育引导与保护并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以提升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涵盖以下主题和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知识等。
- 电脑操作技能:包括识别计算机各部件和操作系统界面等。
- 常用软件应用: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图片处理等。
- 网络应用:包括基本网络知识和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等。
- 信息安全与道德:包括网络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道德规范等。
3.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讲授法: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电脑操作技能和常用软件应用。
- 练法:设计一系列练,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笔试:设置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操作实验:设计一系列实际操作任务,考察学生的电脑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 项目作品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
5.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过程,下列教学资源将被使用:- 计算机硬件设备: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 软件应用:Word文档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互联网资源:用于信息检索和实例演示等。
6. 教学安排本教学设计将分为若干个课时进行教学,在每个课时中安排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7. 教学过程每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将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8. 注意事项- 在操作电脑时,学生应注意保护眼睛,并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 学生应遵守互联网的使用规范和道德规范,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欺凌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
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准备: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
3、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VCD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教学新课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熊猫“咪咪”是通过甚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通过甚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甚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甚么设备传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可以印在纸上吗?如何完成?(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勉励。
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电脑课时一:电脑是什么教学目标- 认识电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研究电脑的常见外部和内部部件教学内容1. 电脑的定义和作用2. 电脑的外部部件:显示器、键盘、鼠标等3. 电脑的内部部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脑的外观和功能。
2. 讲解电脑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3. 展示电脑的外部部件,逐一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4.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介绍电脑的内部部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5. 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课时二:使用电脑教学目标-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的外部部件- 研究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教学内容1. 电脑外部部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电脑操作的基本技巧:开机、关机、打开程序等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学到的电脑外部部件。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的外部部件。
3. 讲解电脑操作的基本技巧,如何打开程序、使用鼠标等。
4.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
5. 小结本课内容,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二单元:识字软件课时一:认识识字软件教学目标- 了解识字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学会使用简单的识字软件进行文字研究教学内容1. 识字软件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识字软件介绍和比较3. 使用简单的识字软件进行文字研究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识字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2. 讲解识字软件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识字软件的兴趣。
3. 介绍常见的识字软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优劣。
4. 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识字软件进行文字研究,帮助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5. 小结本课内容,让学生分享使用识字软件的体会和收获。
课时二:制作识字软件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简单的制作工具制作识字软件- 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1. 制作识字软件的基本步骤和原则2. 使用简单的制作工具进行识字软件制作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学到的识字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用浏览器上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2、熟悉IE浏览器;3、能够浏览网站。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互联网的概念及学会浏览网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操作计算机,进入互联网世界。
教学重点:能够学会浏览网站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上机操作教学过程:课前小研究:搜集有关互联网的知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用浏览器上网》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1、网站的概念;2、什么是浏览器。
二、启动IE浏览器方法一:启动计算机后,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任务栏左侧的按钮,就可以启动浏览器了。
方法二:利用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单击程序选项,然后单击程序菜单中的InternetExplorer命令。
三、访问网站。
因特网上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址。
在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启动浏览器后,在浏览器窗口地址框中输入网址,就可以访问相应网站了。
动手做:访问北京动物园网站。
步骤:1、启动IE浏览器;2、双击地址框中空白处,框内文字变为蓝底白字;3、敲击键盘上的退格键或删除键,删除框中的字符;4、输入网址后敲一下回车键;稍等一会儿,IE窗口中就会显示出北京动物园网站的网页。
四、浏览网站:除首页之外,一个网站往往还有许多网页,他们一般都通过文字、按钮、图片等与首页相连接。
把指针移动到那些文字、按钮或者图片上时,指针变成小手形状,在这种状态下单击鼠标,就可以打开相应网页。
板书设计:一、用浏览器上网1、网站的概念;2、什么是浏览器。
课时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课后反思:第二课:查找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搜索引擎;2、学会使用分类目录查找信息;3、学会使用收藏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怎样快速获取网络中的有用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在互联网世界中查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教学重点:什么是搜索引擎教学难点:分类目录的使用及收藏夹的应用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上机操作教学过程:课前小研究:搜集有关搜索引擎的知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查找信息》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1、搜索引擎的概念;2、什么是分类目录。
二、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提供分类目录的网站有很多,现在大家常用的有“好123”、“2345”网址导航等。
动手做:用“好123”网址导航中的分类目录查找介绍儿童文学的网站。
步骤:1、启动IE浏览器;2、在地址框中输入网址,然后敲回车键;3、在分类目录中找到文学栏目,然后找到儿童文学;4、单击“儿童文学”,窗口里会显示有关儿童文学的网页链接;5、单击网页中的链接,查找有关信息。
三、收藏网址。
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有用的网址,实际操作时,可以把经常访问的网址保存起来。
动手做:收藏中国科普网站的网址。
步骤:1、启动IE浏览器;2、在地址框中输入网址后,敲击回车键,进入中国科普网站首页;3、单击菜单栏中的收藏选项,打开收藏菜单;4、单击收藏菜单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操作后,计算机就把中国科普网的网址添加到了收藏夹中,下次访问中国科普网时,只需要打开收藏菜单,单击其中的链接就可以了。
四、设置浏览器主页:步骤:访问一个上网时经常打开的网页,例如“好123”。
打开“工具”菜单,单击其中的internet选项,在出现的internet选项对话框中,单击使用当前页按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就可以把打开的这个网页设置成为浏览器的主页。
板书设计:二、查找信息1、搜索引擎的概念;2、什么是分类目录。
课时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课后反思:第三课:保存资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保存网页;2、学会保存网页中的文字;3、学会使用收藏夹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怎样快速获取网络中的有用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在互联网世界中保存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教学重点:怎样保存网上的资料教学难点:网页及链接的保存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上机操作教学过程:课前小研究:搜集有关网络资料保存的知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保存资料》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1、浏览网页时,我们可以把有用的内容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当中;2、网页、图片及文字都可进行保存。
二、保存网页访问因特网时,我们可以把浏览器窗口中显示的网页保存下来。
动手做:保存北京动物园网站中的一个网页。
步骤:1、启动IE浏览器;2、访问网站;3、单击网页中“可爱的羊驼”超链接,进入相应网页中;4、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其中的“另存为”命令,屏幕上出现“保存网页”对话框;5、指定保存路径,单击保存按钮。
6、对话框消失,计算机就会把网页保存在指定路径当中。
三、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在浏览网页时,可以把网页上感兴趣的图片保存起来。
动手做:保存北京动物园网站中,感兴趣动物图片。
步骤:1、启动IE浏览器;2、在地址框中输入网址后,敲击回车键,进入北京动物园网站首页;3、单击“节尾狐猴”链接,访问有关节尾狐猴的网页;4、用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图片另存为”命令;5、指定保存路径,单击保存。
保存图片后,在保存的盘符中就可以找到我们保存的图片了。
四、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浏览网页时,我们可以选择网页中有用的文字,进行保存及利用。
步骤:1、启动IE浏览器;2、在地址框中输入网址后,敲击回车键,进入北京动物园网站首页;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移动鼠标至此段的段首,按住鼠标左键并向下拖拽,选择到段落末尾,放开鼠标左键,在选择的文字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4、在附件中找到记事本程序并打开;5、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我们刚才所复制的文字就出现在了记事本当中;6、单击记事本中的文件菜单,进行保存。
板书设计:三、保存资料1、浏览网页时,我们可以把有用的内容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当中;2、网页、图片及文字都可进行保存。
课时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课后反思:第四课:查看文件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件和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我的电脑”窗口查看文件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用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
教学重点:能够用我的电脑查看文件内容教学难点: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上机操作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计算机一般都有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储存设备。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就可以看到这些设备的图标。
二、新课传授(一)、认识“我的电脑”双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可以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二)、文件与文件夹硬盘、软盘、光盘用来保存文字、图像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
保存时,计算机会把一偏偏文章、一幅幅图片、一首首乐曲等存成一个一个文件。
为了分门别类地保存信息,还可以再磁盘或光盘里建立一些文件夹。
(三)打开文件不同类型的文件中,保存着不同的信息。
例如,图像文件中保存的图片,网页文件中保存着的网页,文本文件中保存的是文字……打开这些文件时,可以看到其中保存的内容。
动手做打开名为chagncheng的文件。
第1步: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四)、认识资源管理器计算机中的文件、文件夹、硬件设备等可以统称为资源,利用资源管理器可以方便管理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源。
(五)、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文件双击资源管理器右框中的文件名或图标,可以打开这个文件动手做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文件双击资源管理器右框中的文件名或图标,可以打开这个文件。
第1步:启动资源管理器,在左框里找到我的电脑。
……三、课时小结1、教师小结本课知识要点板书设计:四、查看文件内容1、认识资源管理器2、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文件课时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课后反思:第五课:整理文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建立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能够修改文件的名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把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教学重点:学会建立文件夹并会修改文件名称教学难点:能够把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上机操作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计算机里的文件,种类多、数量大。
因此,要用许多文件夹来分门别类第存放不同的文件。
如果需要,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二、新课传授(一)、建立文件夹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下载网页和图片时,可以先建立文件夹,然后把信息保存在新建的文件夹中。
动手做在D盘中建立名为linshi的文件夹第1步:启动资源管理器,在左框里找到我的电脑。
……(二)、把文件保存到新建文件夹里建好文件夹后,可以把网页、图片等保存到新建的文件夹里。
动手做把网页中的图片保存到新建文件夹里。
第1步:启动IE浏览器,访问一个网站。
……(三)、修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
动手做把D盘里linshi文件夹的名称改为zanshi。
第1步: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动手做把zanshi文件夹的文件tul改名为pic1.第1步:打开D盘上的zanshi文件夹。
……(四)、窗口的查看方式三、课时小结1、教师小结本课知识要点2、学生谈收获板书设计:五、整理文件1、把文件保存到新建文件夹里2、修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3、窗口的查看方式课时作业:完成课后练习P45 1-3题课后反思:第六课:复制与删除文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复制文件和文件夹过程与方法:能够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能够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教学难点:学会恢复已经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上机操作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时,可以复制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也可以删除不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夹。
二、新课传授(一)、复制文件或文件夹复制文件,是制作一个内容完全相同的文件。
复制文件夹,是复制文件夹里所有的文件,然后把他们放在一个新文件夹里。
动手做把D盘资料文件夹里的一个文件复制到“我的文档”文件夹中。
第1步:启动资源管理器,在左框中找到D盘图标。
……动手做把wangye文件夹复制到“我的文档”中。
第1步:利用“我的电脑”窗口找到并打开ziliao文件夹。
……动手做把ziliao文件夹里的多个文件和wenzi文件夹复制到“我的文档”文件夹中。
第1步:启动资源管理器,选定D盘下面的ziliao文件夹为当前文件夹(也可以利用“我的电脑”打开这个文件夹)……(二)、删除文件或文件夹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节省硬盘的存储空间,应及时删除已经没用的文件或文件夹。
动手做删除“我的文档”里的wangye文件夹。
第1步:打开“我的文档”窗口……(三)、回收站操作(四)文件与文件夹的路径(五)移动文件或文件夹三、课时小结1、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2、教师小结本课知识要点板书设计:六、复制与删除文件1、复制文件或文件夹2、删除文件或文件夹3、回收站操作课时作业:完成课后练习P53 1-5题课后反思:第七课:搜索文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文件名搜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