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v1.0

合集下载

智能水肥一体机 JXSF- 使用说明书

智能水肥一体机 JXSF-     使用说明书

智能水肥一体机使用说明书JXSF-****Ver1.0第1章产品简介1.1产品概述进入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施肥、灌溉方式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农业或园林发展的要求;我司根据几年多地区实地考察,自主研发设计了一套现代智慧灌溉设备——“智能水肥一体机”。

我司研发的这套智能设备,是通过借助水路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加入肥料罐,通过施肥机自动配比然后均匀、定时、定量随水施。

设备适用于温室大棚、果园、蔬菜以及园林大田园艺等领域。

1.2功能特点●功能强大,即可用于固态肥也可用于液态肥●智能化电脑控制,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设定灌溉施肥时间、灌溉方式等,定时定量保证肥料留存于作物主要根层,精准施肥避免肥料浪费●搅拌功能,方便肥料均匀溶解●注肥压力大可适应于滴灌、微喷、喷灌、卷盘、指针喷灌机等不同灌溉形式●控制面板上有按键的说明,简单易懂1一站式物联网供应平台1.3产品优势●采用铝合金框架结构,坚固耐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器件均使用工业一线品牌,管道使用化工级耐高压、耐腐蚀管道●快速接头管路连接,安装快速简便●节水、节肥、增产、环保、省人工、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1.4主机参数吸肥接口DN15混肥搅拌桶加水接口DN25单通道重量34kg三通道重量40kg1.5主机显示参数2屏幕亮度250nit色彩65K色1.6水泵电机参数型号功率(KW)电压(V)转速(r/min)BJZ-150T1kW38029001.7产品功能JXSF-00(单路输出)(1)工业级304不锈钢水泵(非普通家用泵可比)(2)注肥流量0-250L(3)注肥最大压力5.5公斤(4)采用塑料转子流量计(5)电压表实时显示电压数值(6)7寸触控屏输出)家用泵可比)(2)注肥流量0-250L(3)注肥最大压力5.5公斤(4)采用塑料转子流量计+电磁阀,定时定量加肥(5)电压表实时显示电压数值(6)**寸触控屏3一站式物联网供应平台第2章硬件连接2.1产品清单安装设备前请检查设备清单:安装配件若干保修卡/合格证1份2.2产品外观JXSF-00系列目前有两款智能水肥机,根据使用环境以及灌溉的面积设计,均可使用220V或380V的供电,并且灌溉面积的大小,取决于水泵的功率。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之一,通过物联网的连接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精准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

本文将通过设计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来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方案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单片机、通信模块和人机界面。

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

执行器模块可以包括电磁阀门、水泵等,用于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

单片机负责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通信模块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人机界面可以是手机应用或者网页端,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农田灌溉系统。

2. 软件设计方案软件设计方案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的选择、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的设计,以及人机界面的开发。

物联网通信协议可以选择MQTT或者CoAP,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高效交互。

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可以包括决策树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用于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智能决策和预测。

人机界面的开发可以使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农田环境参数和实时操作控制。

二、系统实现1. 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实现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参数的监测,包括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和温湿度等。

通过布设传感器模块,可以实时采集这些参数,并传输到单片机进行处理。

2. 灌溉控制系统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根据预设的灌溉控制策略,决定是否进行灌溉操作和灌溉的方式。

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可自动打开电磁阀门启动灌溉,直到土壤湿度达到预设值,然后关闭阀门停止灌溉。

这样可以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准控制,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节约人力成本。

3. 数据传输和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云平台,然后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这些算法,系统可以分析农田的水分需求、光照需求和温湿度需求,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农田灌溉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智能化农田灌溉管理系统。

它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相关参数,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运行,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灌溉。

一、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背景在传统的农田灌溉中,人工判断灌溉时机和灌溉量,效率低下且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的出现,能够实现对农田水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解决了传统灌溉方式的不足之处。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智能农田灌溉系统需要采集土壤湿度、气象状况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将其安装在农田中,能够准确地感知农田水分情况。

2. 网络通信技术: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实时交互,确保农田状况的及时监测和控制。

同时,通过云平台将数据传输到农田管理者的移动设备上,提高农田管理的便捷性。

3. 数据分析和决策算法:系统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决策算法判断灌溉时机和水量,以最优的方式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三、系统的工作流程1.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气温、降水量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2. 数据传输:控制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云平台,并将数据推送到农田管理者的移动设备上。

3. 数据分析和决策:云平台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决策算法判断灌溉时机和灌溉量。

4. 控制指令下发:云平台将灌溉时机和灌溉量的决策结果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调节灌溉设备的运行。

5. 反馈与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灌溉过程中的水分状况,并将反馈信息传输给云平台和农田管理者的移动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实时控制和监测。

四、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效果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它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效果:1. 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决策算法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运行,有效降低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的方式也在不断升级。

其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一、智能灌溉系统的需求和功能灌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浪费水资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感知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的系统,即智能灌溉系统。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灌溉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包括:1、实时感知环境参数2、分析数据,自主控制灌溉量3、与农业管理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二、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方案1、传感器技术方案传感器是智能灌溉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通过接触土壤来检测土壤的含水量,进而判断灌溉水量。

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调整灌溉时间。

光照传感器可以感知光照强度,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

2、控制中心技术方案控制中心是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负责收集传感器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智能控制。

可以采用单片机和传感器模块进行集成设计,也可以采用现成的开发板进行快速搭建。

在控制中心的控制算法中,应该根据实时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周期不同阶段的要求来制定灌溉策略。

同时,为了保证稳定性,控制器也应该具备电压稳定、过电流保护和EMC电磁兼容等主要特征。

3、数据交互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远程的监控和控制,智能灌溉系统需要部署到云端,通过农业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数据交互包含数据采集和数据展示两个环节。

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并使用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存储和管理。

数据展示体现在人机界面上,可通过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可视化展示和智能预警。

三、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应用于众多地方,其中以灌溉耕地为主。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农业应用也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作为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之一,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本文将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一套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

二、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设计原理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云端数据分析与处理、智能灌溉控制等环节。

1. 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使用各类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对农田环境进行数据采集。

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土壤湿度状况,气象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光照传感器可以感知光照强度。

通过这些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可以了解到农田各要素的情况。

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传输。

可以利用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如LoRaWAN、NB-IoT等)将数据传输到云端。

在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3. 云端数据分析与处理传输到云端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出精准灌溉的策略。

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的变化趋势,为灌溉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可以为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提供相应的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

4. 智能灌溉控制在分析和处理数据后,系统会根据灌溉策略进行智能灌溉控制。

根据所监测到的土壤湿度和环境条件,系统可以自动地通过执行器(如电磁阀、水泵等)来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智能控制可以准确地满足作物的灌溉需求,避免了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的问题。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设计实现基于以上设计原理,下面将介绍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系统的具体实现。

1. 硬件设施在现实中,可以在农田中部署传感器节点,并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灌溉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灌溉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灌溉系统设计智慧灌溉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农业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网络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调节。

本文将会介绍智慧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

一、设计原理智慧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数据网络和控制算法相互连接,实现对农田灌溉过程的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

首先,系统会安装一系列感知节点,如温度、湿度、土壤湿度等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农田的环境参数。

感知节点会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云服务器。

其次,云服务器会接收并处理感知节点上传的数据,通过分析和建模,确定最优的灌溉策略。

例如,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预报数据来预测农田的水分需求,进而控制水泵的开关以实现精确灌溉。

最后,执行器部分会根据云服务器下发的指令,自动控制水泵、阀门等设备的开关,实现对农田灌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端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

二、关键技术智慧灌溉系统设计需要应用如下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根据农田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参数,比如土壤湿度、温度、湿度等,并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2. 通信技术:系统中的感知节点需要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给云服务器,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WiFi、LoRa、NB-IoT等,来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云服务器需要对传感器上传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机器学习和算法建模来确定最优的灌溉策略。

4. 控制算法: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灌溉的控制策略,使得灌溉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灌溉,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5. 自动化控制技术:智慧灌溉系统需要实现对水泵、阀门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例如PLC控制器、单片机等。

三、应用前景智慧灌溉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智慧灌溉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研究智能农田灌溉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来监测和控制农田的灌溉过程,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深入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并探讨其应用的优势和挑战。

1. 引言智能农田灌溉系统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农田的环境数据,如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实现精确的农田灌溉控制。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灌溉方案,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田灌溉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田灌溉系统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农田的环境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土壤湿度、温度、湿度、光照等。

传感器节点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实时显示和分析数据。

其次,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农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监控农田的灌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将农田灌溉系统与气象预报等外部资源进行集成,从而更准确地决定农田灌溉方案。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的优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农田灌溉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3.1 精确灌溉智能农田灌溉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并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确灌溉。

通过物联网技术,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预设的阈值和灌溉方案,自动调整灌溉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从而避免灌溉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3.2 节约资源传统的农田灌溉系统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精确计算出农田所需的灌溉水量。

通过灌溉水量的精确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

3.3 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农田灌溉系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灌溉控制,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

农民无需手动监测和调整灌溉过程,系统将根据实时的环境数据和灌溉方案,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运行,实现农田灌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浇水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浇水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浇水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智能家居也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浇水系统是智能家居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高效节水、智能排班等功能。

本文将针对智能浇水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讲解,主要介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浇水系统中的应用。

二、智能浇水系统的设计1. 系统需求智能浇水系统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能够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包括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

(2)能够根据植物的需求自动控制浇水。

(3)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远程操控。

2. 系统架构图智能浇水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模块、云平台、服务器和移动APP。

其中,传感器节点负责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数据,服务器负责处理数据并发送控制指令给浇水设备,移动APP用于用户远程操控设备。

3. 系统实现技术智能浇水系统的实现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云计算、数据传输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

(1)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云平台,将所得数据传输到云端,实现数据共享和云计算。

(2)云计算:通过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数据传输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它能够实现快速、高效而稳定的数据传输。

(4)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控制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远程操控设备,增加系统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三、智能浇水系统的实现1. 硬件实现智能浇水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和浇水设备。

传感器节点用于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包括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控制模块负责处理云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浇水设备实现自动浇水。

2. 软件实现智能浇水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云平台后台程序、服务器程序和移动APP,其中云平台后台程序负责处理数据,为系统提供服务;服务器程序负责控制浇水设备,实现自动浇水功能;移动APP则用于用户远程控制设备,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系统功能
产品特点
针对墒情,气象进行精准灌溉控制;
多种控制模式,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水流检测,能及时反馈灌溉状态,设备故障报警,给设备维护 带来极大方便,保证植物成活率;
自动灌溉模式采用预算灌溉法,节约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二、系统功能
产品适用
水肥一体化;
小型气象站; 墒情监测平台;
农业物联网智能灌溉
河南锐利特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简介 二、系统功能
三、案例介绍
一、系统组成
传感器 控制设备 (硬件) 实时时钟 通信模块
电磁阀
农业物联 网智能灌 溉 云服务端 (软件) 服务器 数据库 Web端软件 移动端App
微信
一、系统组成
控制设备 项目现场 GPRS,因特网,WIFI通信
大棚:在有地埋管道的情况下,架设“微喷+滴灌”系统,节水一半以上,每亩投 入1200~1700元,加上施肥系统每亩再投入100元,整套系统至少能用6~7年, 折合每亩地每年200-300元。
三、案例介绍
漯河高标准例介绍
黄河滩大棚灌溉
结束
二、系统功能
工程造价
普通大田:以喷灌为主,节水3~4成,每亩地投资600多元,设 备能用多年,亩 均费用非常低,如需增加管道成本,每亩地增加1000元左右;
果园:以种樱桃为例,用地表管双排滴灌系统或者小管紊流系统节水40%~60%, 成本每亩740~780元,加上施肥系统每亩再投入100元,整套系统至少能用6~7 年,折合每亩地每年100~200元;
监控主机:通过GPRS通信与服务器进行 监控主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采 数据交换,采集各个节点数据,向节点 集各个节点数据,向节点下达控制信息; 下达控制信息;
监控节点:采集土壤温度和湿度,根据 监控节点:采集土壤温度和湿度,根据 监控主机信息对电磁阀进行控制; 监控主机信息对电磁阀进行控制;
云服 务端
状态检测 实时监测各个节点土壤湿度以 及水流数据;实时检测监控主 机采集的空气温湿度、风力风 向、光照、降雨量、蒸发量。 Web端软件采集 节点状态 移动端 App采 集节点 状态
二、系统功能
控制模式 手动模式:通过观察土壤状态,人为地判断是否灌溉,可以通 过Web端软件或者移动端App进行单节点开关阀和全节点开关阀控 制。 自动模式:节点自动通过采集到的土壤状态自动判断是否灌溉, 并对电磁阀进行控制。
定时模式:通过Web端软件和移动端App可以设置定时灌溉参 数,能够使系统循环地进行灌溉控制
二、系统功能
移动端 App手 动模式 下的控 制开关 全节点电磁 阀控制按钮
单节点电磁 阀控制按钮
Web端软件单节 点开阀
二、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 监控主机采集监控节点上的水流量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通过 Web端软件可以查看实时数据; 月度用水量统计 点击统计分析图标,系统将根据一个月的灌溉水用量生成柱状图, 供用户查看分析;
也可采用ZIGBEE无 线通讯
一、系统组成
通信基站B
通信基站A
控制 设备 GPRS通信
GPRS/3G/Wifi
Internet
Web端软件
移动端APP
二、系统功能
墒情数据采集分析 墒情监测 农田墒情预警 手动灌溉 系统功能 水肥一体 化 自动灌溉 定时灌溉 数据采集 农田气象 站 田间气象监测
二、系统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