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同步学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同步学案【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__ __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 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 __制度。
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3.1640年,__ __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年,__ __被推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宣布为__ __。
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__ 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5.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 __”。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 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 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 __。
【要点探究】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1.英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为什么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呢?议会上,资产阶级及其联盟新贵族,推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
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探究三《权利法案》1.为什么1688年政变被称作“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高一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必考知识点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原因(1)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4)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 过程(1)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1649-1660,共和国时期(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5)1688年光荣革命3. 意义(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1.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2. 内容:(1)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2)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 意义:(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体)(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1.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2.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 内阁:(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 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④集体负责和对议会负责;⑤首相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从而掌握国家大权;⑥遭议会不信任案,要么垮台要么解散议会。
(部编)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共18张PPT)

D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37年6月,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 措军费,于1640年召开议会。要求议会同意他征收重税, 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国王不甘心权 利受到限制,挑起内战
1640年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导火线和内战
1642年,内战爆发后,克 伦威尔一直站在议会方面, 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 屡建战功。1645年6月的 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指 挥新模范军取得了内战的 胜利。
权 利 法 案
1689年《权利法案》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选举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 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 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意义:以《权利 法案》为基础, 英国确立了议会 在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最高地位, 逐渐形成了君主 立宪制。
议会
↓
封建专制统治
↓
王权
激化
概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爆 发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级力量壮大;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激化了同议会中资产 阶级及新贵族代表的矛盾。(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 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时的英国
导火线和内战
A
A
3、英国的《权利法案》实质是(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4、确定1640年召开的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的标志,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B.议员们提出限制国王的要求 C.英国发生了反对王室的人民起义 D.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君主立宪制的进步性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出示一张世界地图,标识出英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一、英国宪政的悠久传统
1.《大宪章》制定的背景、制定的目的,体现了“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原则。
2.简介议会制度的创建。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片中蕴含的历史细节,站在英国群众的立场上感悟这场革命的突破性。
教师展示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后的行为、英国群众对于查理二世复辟的态度等史料,引领学生分析英国人民对历史第二次选择——“王朝复辟”的合理性。
教师讲解王朝复辟后再一次出现了“倒行逆施”的现象——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引领学生思考英国人民对历史的第三次选择——采取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由议会择立新君。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君主进行专制统治的证据:詹姆士一世的税收、查理一世授以创作的壁画、强行解散议会等行为。
学生分析和感悟议会与王权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定会引发战争。
教师展示“查理一世判决书”、文物图片《查理一世死刑执行令》、油画《处死查理一世》等史料,让学生从英国群众的角度上看英国人民对于历史的第一次选择所做出的决定。
史料证实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从详实可靠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
历史解释
通过对英国历史中对宪政产生起推动作用的三个文件的分析,推导出引领英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从知识表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得到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何种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的选择才是最适合的。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三维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学习中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体验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有所获的自信和学习成就感。
过程与方法:在追溯英国历史关于议会这一内容的完整性过程中,使学生感知历史的延续与宏大;运用“以史导论”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使学生感知鲜活的赋有生命力的历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任何一项历史成就的获得都会有其复杂性和长期坚持性;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学习中感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同样可以照亮个人生命,鼓励学生学会在渐变中完善自我。
重点难点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难点:对于中外历史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的转换及对重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掌握。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因为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同时本段历史与在此之前的英国历史及其后的历史间的关联紧密,要想真正做到宏观把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学生通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有限,另一方面,限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紧张,即使有可以充分运用的网络资源,也很难去真正落实运用。
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课堂的依赖性较大。
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及多种因素的考虑,教师根本无法通过传统的讲授激起学生对此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内涵和外延,运用史料、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差不大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基于自身对本内容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师生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关键,这样或许更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内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优质课件

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 和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 仍然保留了国王,革命 并不彻底。
王的专制统治,
非常了不起。
课堂小结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封建统治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君 主 英立 国宪 制 的
革命发生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随堂训练
1.英国的“光荣革命”是由哪一矛盾直接激化而爆 发的( ) A.阶级矛盾 B.宗教矛盾 C.民族矛盾 D.国际矛盾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英国国会大厦
伊莉莎白女王
特蕾莎·梅
学习目标
1.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过程以及发生的主要 事件; 2.掌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
A
2.“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 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 )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
C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8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目标导学三:《权利法案》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1688年年底,英王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英国发生 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进:玛丽
3.《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颁布时间: 1689年 ②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废 除法律、征收新税和招募常 备军; 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理解 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
1.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2.内阁有最高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3.国王统而不治 4.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
理解 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
分别从政治、经济、国际三个角度分析——
1.有效调节了英国国内政治矛盾,有利于社会 稳定
2.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合“小密室的演变”这一框题梳理出英 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四个标志性事件: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标志 ——18世纪中期,议会取得对内阁的监
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取统治权的标志
集会权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议会成为 权力中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国王和 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 国王权利
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权力 中心
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议会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课标及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近代西方民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英国的民主进程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善过程。
『基本概念』
•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行使国家权力的间接民主制度。它的特点是代
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代议制主要表现形式分为君主 立宪制(英、德、日)、共和制(法、美)。资本主义国 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结构
高中历史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 对
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 世纪下 外
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 文 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 化
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
2.形成责任内阁制(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1)形成: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_责__任__内__阁__制_开始逐渐形成。 (2)内容:内阁成员_集__体__负__责_,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 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结果:国王真正“_统__而__不_治__”,君主立宪制获得进一步 发展;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 项正确;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 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 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排除 A、D 两 项;1721 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 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 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 C 项。 答案:B
提能点(一)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演变
素养攻略:强化史证意识·重视史料实证
1. 根据史料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史料一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 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