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八下)解析

导学案(八下)解析
导学案(八下)解析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1认识分式(一)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1认识分式(二)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2.分式的乘除法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3分式加减法(一)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5.3分式加减法(二)设计人:呼马兵组长签名:陈万华韩马初中

A B C M N

P D E F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特色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1.4角平分线(二) 设计人:呼马兵 组长签名: 陈万华 韩马初中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 2、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___。 3、阅读教材:P30—P31第4节《角平分线》 二、教材精读 4、已知:点P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BM 、CN 的交点, 求证:∠A 的平分线经过点P ,且PD=PE=PF 。 证明:过点P 作PE ⊥BC 于E ,PF ⊥AC 于F ,PD ⊥AB 于D , ∵CN 是△ABC 的角分线,点P 为CN 上一点, ∴PE=_____( ) ∵BM 是△ABC 的角分线,点P 为BM 上一点, ∴PE=_____( ) 推理格式:∵点P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且PE ⊥BC ,PF ⊥AC ,PD ⊥AB , ∴PD=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模块二 合作探究 5、用尺规作图法作出图1中各个角的平分线。

6、如图2,求作一点P ,使PC = PD ,并且点P 到∠AOB 两边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图)

7、用三角尺可以作角平线,如图,在已知∠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点M 、N ,使OM=ON ,再过点M 作OA 的垂线,过点N 作OB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P ,那么射线OP 就是∠AOB 的平分线。 证明:

B A O B A

O O A B 图C B A

D O

2

1E

F A

B C

D

【课堂达标】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如图,Rt △ABC 和Rt △DEF ,∠C =∠F =90°。

(1)若∠A =∠D ,BC =EF ,则Rt △ABC ≌Rt △DEF 的依据是__________.

(2)若∠A =∠D ,AC =DF ,则Rt △ABC ≌Rt △DEF 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若AC =DF ,CB =F E ,则Rt △ABC ≌Rt △DEF 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如图,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BD = CD 。 求证:EB = FC 。

实践练习:

(1)如图4,点P 为△ABC 三条角平分线交点,PD ⊥AB ,PE ⊥BC ,PF ⊥AC ,则PD______PE______PF.

(2)如图5,P 是∠AOB 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且PD=2cm ,若使PE=2cm ,则PE 与OB 的关系是__________.

图4 图5

7、已知: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32,BD ∶CD=9∶7,求:D 到AB 边的距离.

【课堂小结】

模块四 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___,并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条____的距离______。 二、本课典例: 三、我的困惑:(你一定要认真思考哦!把它写在下面,好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