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方法,用分镜头图展示物理情境,用分析法理解题思路以及用物理模型联想法进行跳跃性思维等方面出发,阐明了物理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水平。

关键词:自己的语言分镜头图物理模型联想法

我们知道,我们教给学生的物理知识,对许多学生来说,在其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如果我们能注重科学思想方法内容的挖掘,并把它与我们所传授的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传输的系统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在比较中求迁移、求创新的思维策略,从而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受益终年。

可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心理水平与知识水平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重视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过程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的各门功课是相互关联的,与高中物理最相关的科目是语文,许多学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语言基本功,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展示清楚物理情境,从而使物理的学习变得机械、呆板。所以,我们要刻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譬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理论分析,全面剖析了楞次定律的内涵后,学生最难把握的是"阻碍"两字的含义,这时,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分析该定律所包含的因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用"增反、减同"的结论揭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间的关系,拌抓住"增反、减同"的实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制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程序,再用相关的典型题帮助学生学会用所编程序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学习物理规律时,要帮助学生明确;运用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基本思路,都应从规律本身中寻找。并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清运用规律的思路。例如,对动能定理的运用,首先应理解它的物理意义:研究对象所受力的合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再引导学生剖析该定理所包含的因果关系,使学生明确要运用好动能定理就应该弄清楚"合功"与"动能的增量",而要求"合功",首先要明确对象的受力情况,就必然要进行受力分析;要求"动能的增量",当然要知道初、末动能(或初、末速度),就应该进行运动情况的分析。可见,运用动能定理的基本思路是:(1)选择研究对象;(2)画出对象运动的情景图;(3)画出对象的受力图;(4)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统一单位后求解。

又例如,对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与倾斜角为中的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u,力F拉着物体A从斜面底端匀速地运动到顶端,要使F作功最小,F与斜面的夹角a应是多少?.....................( )

A、0

B、л/2

C、л/2-Ф

D、Ф

该题,用常规方法求解时,一般是先找出所作的功与a的函数式wF(a),

再讨论当a多大时,WF取得最小值。这样处理,比较繁琐,但若求解者对物理

规律的理解达到能用自己的语言运用物理规律思考问题的境界时,就会换个角

度去思考:通过F作功,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从而迂回到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观点得出外力作功所消耗的其它形式的能的一部分转化成重力势能ΔEP(是定值),别一部分在克服摩擦力作功中转化为热能Q。要使外力作功最小,就应使Q等于零,即使物体与斜面间无摩擦力的作用。这样,只能是物体仅在重力和拉力作用下沿斜面缓慢地向上运动,F是重力的平衡力。所以,a=л/2-Ф,答案为(C)。

二、培养学生用分镜头图展示物理情境的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寻找物理量间数量关系的过程,物理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等)就是各相关物理量在数量关系方面的经验性的总结。许多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外倾性的表现是解题时死套公式、闭门造车,其根源在于不会展示物理情境,从而在解稍难一些的物理题时,思维混乱,甚至会在头脑中出现一片空白的现象,陷入解题的困境。事实上,许多物理公式是条件公式,离开了条件,公式就失去了效力。我们之所以要强调物理过程的分析,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用分镜头图顺理成章的把一个复杂的物理情景用一系列彼此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单一物理情境展示出来,就是为了把一个综合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各种情境中的物理条件充分地曝光,从而降低了运用物理规律的难度。可见,物理教学中,只要展示清楚物理情境,强制学生形成条件化了的知识,就能使

学生在再次面临这些条件时,能迅速、准确地提取有关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 在光滑平直的轨道上有两个玩具小车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6kg,它们间用一根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二车紧靠在一起,如图2示,现用3N的水平恒力F拉B时,使B先起动,绳绷紧后,再拖动A前进。在B车前进了0.75m时,二车共同速度为V=2/3m/s。求连接二车的绳长L(不计阻力,车可视为质点)?

分析:由题意可知,A、B二车运动的分镜头图如图3所示。其中,在图甲—乙过程中,小车B在外力作用下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到乙图时绳子恰被拉直,而后在与乙—丙图对应的极短的时间内,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近似守恒;丙—丁过程中,A、B在外力作用下,一起作匀加速运动,在上述各个阶段中由相应的物理规律可得;

甲-乙:vB2=2aBL, F=mBaB

乙-丙:MBvB=(mA+mB)u1

丙-丁:U22=u12+2a(0.75-L)

F=(mA+mB)a

联立以上方程,并代入数据得:L=0.25m

这样的分析,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情境都展示地清清楚楚了:有些什么过程?各有什么特征?该用什么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等等,自然是一目了然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