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齿轮箱轴承故障分析
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

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摘要:本文针对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展开分析,思考了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基本的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工作带来参考。
关键词:轴承;齿轮箱;故障;诊断前言在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应该清楚诊断的方法和原理,明确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的具体的技术,才能够提高轴承和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的效果。
1、齿轮箱故障诊断特点与诊断方法1.1常见的齿轮箱故障形式通常齿轮箱运行过程中,由于齿轮箱本身制造装配误差以及操作维护不善或者不合适的环境下使用等,均会使其极易产生各种形势的故障。
故障类型也会随着齿轮材料、热处理工艺程度、运转状态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常见的齿轮箱故障形式有:齿面磨损、粘着撕伤、齿面疲劳剥落、轮齿龟裂和断齿、齿面点蚀、齿面胶合与擦伤以及齿面接触式疲劳、弯曲疲劳等故障。
1.2齿轮箱的振动特征在齿轮箱高速运转状态下,伴随着内部构件故障的发生与发展,必定会产生异常的振动,振动信号可以很快的反映出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判别出各构件是否出现异常。
大量实验证明,对齿轮箱故障检测进行振动分析是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齿轮箱的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得激励源不同会使其产生出多种复杂的振动类型,而且其中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产生的齿形和周期误差、偏心以及质量不平衡等故障,同时还会是齿轮箱工作过程中发生齿面磨损、疲劳断齿等故障[2],严重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而影响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伤亡事故。
由于故障对振动信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对齿轮箱振动信号出现啮合频率和倍频成分的差异来识别齿轮箱各部件的故障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包括幅值调制、频率调制等频率成分进行诊断。
1.3故障诊断过程对小波的内在需求小波分析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快速准确的识别故障,是小波分析要完成在齿轮箱的故障诊断过程对小波的内在需求中的主要任务。
通过实验研究说明,机械故障诊断和信号特征提取的所采用的方式是对特征信号进行高效的时域-频域分析,该分析方法是故障诊断的必要要求。
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引言: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动车组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运行安全与舒适度备受关注。
而轮对轴承作为动车组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对车辆的运行性能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轮对轴承故障往往会导致列车运行的不稳定性、噪音过大、速度下降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列车的行驶安全。
因此,对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显得十分迫切。
一、轮对轴承故障的表现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振动:当轮对轴承受损时,会导致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明显增大。
这种振动不仅影响到乘客的乘坐舒适度,也会对列车的运行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噪音:轮对轴承受损时,会产生与正常情况下不同的噪音。
这种噪音可以通过对轴承的频谱分析来进行判断,进而确认故障类型。
3. 温升:轮对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热量,但当轴承出现故障时,其温升会明显增加。
因此,通过检测轴承温度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轮对轴承是否存在故障。
二、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方法1. 震动信号分析:通过对轴承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得到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和谐波频率。
这些特征频率和谐波频率可以作为故障诊断的依据,从而实现对轴承故障的准确诊断。
2. 温升检测:通过在轴承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轴承的温度变化。
当温度突然升高或超过设定阈值时,即可判断轴承存在故障。
3. 声音分析:通过记录轮对轴承工作时的声音,并采用谱分析的方法,可以识别出故障特征频率和振幅,进而判断轮对轴承是否存在故障。
三、动车组轮对轴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1. 传感器: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等对动车组轮对轴承的振动、温度和声音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2. 信号处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和特征提取等处理,得到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和谐波频率。
3. 故障判断:将提取到的特征频率和谐波频率与预设的故障特征频率进行比对,若存在匹配,则判断轮对轴承存在故障。
铁路轴承常见故障分析

铁路轴承常见故障分析摘要:铁路轴承是列车走行部的关键活动部件,其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行车安全,铁路轴承在高速、高温、重载的工作状态下,极易发生故障,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铁路轴承的分类及应用,总结了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形式,并对各类故障进行了分析,为后续铁路轴承故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轴承;常见故障;分析研究1.引言铁路轴承是列车转向架的重要部件,相当于人体的“膝关节”——不仅是车轴与构架的活动关节,更承载着列车自重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冲击负载。
近年来,随着铁路列车技术的不断革新,高速化已成为大势所趋,铁路轴承的常态工况日趋恶劣,铁路轴承在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的环境下高速运转,极易导致轴承部件产生缺陷,从而引发故障,轻则造成列车停运,重则导致列车出轨,带来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因此对铁路轴承故障的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铁路轴承的分类及应用,总结了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形式,对各类故障进行了分析,为后续铁路轴承故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铁路轴承的分类及应用铁路轴承主要应用于走行部的动力单元中,按照其安装部位不同,可分为轮对轴箱轴承、齿轮箱轴承、牵引轴承三类,如表1所示。
由于铁路轴承不仅承载列车重量,还承受着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再加上高速、高温、高摩擦的极限环境,轴承选型尤为重要,滚动轴承以其易装配、耐摩擦、便于润滑等优点,成为铁路轴承的首选类型,铁路列车常用滚动轴承型号主要为42726QT、152726QT、197730等。
以轮对轴箱轴承为例,如图1所示,轴承外圈和轴承基座固定安装在车轮上,对轴承各结构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轴承内圈固定安装在车轴上,随车轴一起旋转。
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是圆柱形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均匀定置在轴承的内外圈中间,通过圆柱形滚动体的滚动作用,将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的滚动摩擦,以降低旋转阻力。
表1 铁路轴承分类及作用3.铁路轴承常见故障形式及分析铁路轴承在自身生产过程中的制造缺陷、组装过程中的损伤以及运行过程中过载运转、润滑不良、外力影响、异物侵入等,都会造成轴承故障。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分析及诊断处理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分析及诊断处理高速动车组是现代化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行稳定等优势,受到了广大旅客的青睐和认可。
在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转向架轴承故障,这不仅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的分析和诊断处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分析1. 超负荷运行: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如果超出了轴承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轴承过度磨损,从而引起故障。
2. 轨道异物:在铁路线路上,可能会有一些异物或杂物,这些异物会进入轨道和轴承之间,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甚至造成轴承损坏。
3. 轨道几何不良:如果轨道的几何位置存在问题,比如轨道弯曲度过大、轨道不平整等,都会对轴承产生不利影响。
4. 空气污染:在某些环境下,空气中可能含有一些腐蚀性物质,长期作用于轴承上会导致轴承的损坏。
5. 轴承制造质量:如果轴承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比如材料不合格、加工精度不足等,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的诊断处理方法1. 观察:通过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异响、抖动等异常现象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出轴承是否存在故障。
2. 检测:对轴承进行专业的检测,包括对轴承的外观、温度、震动等进行检测,以确定轴承的运行状态。
3. 分析:通过对轴承故障的具体表现和轴承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轴承故障的原因。
4. 处理:根据轴承故障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更换轴承、去除轨道异物、矫正轨道几何、清洗轴承等。
三、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的防范措施1.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对高速动车组的转向架及轴承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提高轴承质量:选择优质的轴承产品,并严格控制轴承的制造质量,减少因轴承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
3. 加强环境监测:对高速动车组运行的线路进行环境监测,防范外界因素对轴承的影响。
4. 强化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轴承故障的识别和处理方法的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动车组齿轮箱故障分析

3 齿轮箱故障分析 3.1 齿轮故障分析 齿轮是齿轮箱中传动的重要部件,齿轮啮合产生的振动
也是齿轮箱的最主要的振动来源。当运行过程中,由于初始设 计制造误差、长期磨损或者材质缺陷等问题导致的啮合情况偏 离设计要求导致振动加剧或者齿轮损伤都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 患。近些年车辆厂对于动车组列车齿轮箱的质量管控加强,本 文讨论忽略由于设计或者安装导致的出厂问题,仅讨论运营过 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齿轮在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是齿面的均 匀磨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齿轮啮合必然会导致材料的均匀 磨损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应在检修过程中着重观察齿 轮箱是否出现特殊磨损或腐蚀情况。齿轮重大故障是断齿情况 的发生,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疲劳或者过载,在车辆正常使用情 况下,齿轮箱不会出现过载或者疲劳的问题发生,提醒业主按 照要求正常使用车辆就会避免齿轮的断齿问题。
(上接第64页)
进行维修和调整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定的方法。注意起重机轨道 的维护能够使得多台起重机发生问题的概率减少。起重机的轨道 应该一直保持在标准的要求,这不仅对起重机的稳定运行有着非 常大的帮助,而且能够使得起重机车轮的使用时间更长。
参考文献 [1] 何晶.试论桥式起重机机械安装技术[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1 研究背景 齿轮箱传动系统是机械设计领域常见的传动零部件,凭借
其齿轮优良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机械设备中,动车组 列车也不例外。随着近些年高速动车组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 是复习号的上线运行,将我国的高速动车时速稳定到了300km/ h以上,但这也给齿轮箱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与此同时,车 辆的轻量化设计也迫使齿轮箱的整体设计开启了轻量化之路, 这也无疑给齿轮箱运行安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 上线运行的齿轮箱运营情况进行整合,讨论文献齿轮箱各组件 常见故障,为齿轮箱结构优化提供参考[1]。 2 齿轮箱结构
高速列车轴承故障分析与检修手册

高速列车轴承故障分析与检修手册一、前言高速列车作为我国现代化繁荣的标志性产业之一,对安全可靠的承载设备——轴承质量要求极为严苛。
本手册旨在分析高速列车轴承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希望对轨道交通领域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工程师有所帮助。
二、高速列车轴承故障原因分析(一)润滑失效1.过多或过少润滑过多润滑使轴承内部油压增大,反复循环后润滑油缺乏处理能力,使润滑效果下降。
而过少润滑会降低非常规运动区域的润滑效果,导致轴承磨损、划伤和裂解。
2.润滑油质量问题油品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油品中杂质、污染物过多而导致各级机构配套完成或改装后生成金属清洗、腐蚀、生锈等问题。
轴承内部形成沉积物,使接触面积减少,增加油膜的所承受的载荷或使油膜失效,造成轴承磨损、划伤和裂解。
(二)安装失误此类错误包括轴承鬃口不平,加力不适当或安装方向不正确等。
过度加力会使轴承内部几何参数发生变化,以及它们对高速旋转的抗性。
安装方向不正确可能会重置测量值,使轴承无法平稳运转。
(三)温度过高轴承运转过程中,摩擦会产生热量,导致轴承温度升高。
若轴承使用温度超出其规定的范围,则可能引起轴承失效,主要是由于毁坏润滑油膜,使接触面变坏,润滑不适当而造成的。
(四)异物侵入轴承能承受较大的预先存在的细小异物,如钢屑、研磨颗粒等。
然而,若异物数量过多或异物尺寸超过了轴承的限制,会使轴承表面被损坏,造成轴承失效。
(五)载荷过载为节约材料和降低制造成本,设备制造商往往会选择尺寸更小但质量更薄的轴承。
若高速列车设备受到的外力负载超出轴承所能承受的范围,则会导致轴承的失效。
三、高速列车轴承故障的检修方法(一)清洗将轴承从装置中取下后,在工业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将轴承内陈旧的润滑油和异物全部清除掉,消除轴承内沉积物以及摩擦热所形成的结垢,既能延长轴承寿命,也能提高轴承的转速和使用寿命。
(二)润滑润滑油的选用要根据环境温度、转速、负载及轴承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选用油品要满足均匀、稳定的输油质量。
齿轮箱 典型故障

齿轮箱典型故障一一、齿轮磨损齿轮磨损是齿轮箱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齿轮长时间运行或承受过大载荷时,齿面会逐渐磨损,导致齿轮间隙增大,严重时甚至会影响齿轮的啮合。
为了防止齿轮磨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选用耐磨性能好的齿轮材料;优化齿轮设计,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二、轴承损坏轴承是齿轮箱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支撑齿轮和其他转动部件。
当轴承出现故障时,会导致齿轮箱振动、噪声增大,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防止轴承损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质量好的轴承材料和制造工艺;定期检查轴承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轴承故障;优化轴承设计,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润滑不良润滑是齿轮箱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当润滑不良时,齿轮和其他转动部件的摩擦会增大,导致齿轮箱温度升高、噪声增大、齿面磨损加剧。
为了改善润滑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润滑问题;优化润滑设计,提高润滑效果。
四、密封问题密封问题也是齿轮箱的常见故障之一。
当密封不良时,水分、杂质等物质会进入齿轮箱内部,导致齿轮和其他转动部件腐蚀、磨损加剧。
为了解决密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性能良好的密封材料和密封结构;定期检查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密封件;优化密封设计,提高密封效果。
五、负载过大负载过大是导致齿轮箱故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设备承受的载荷超过其承受能力时,齿轮和其他转动部件会受到过大的应力,导致齿轮箱损坏。
为了防止负载过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设计载荷分配,避免单个设备承受过大的载荷;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超载问题;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承载能力。
六、机械损坏机械损坏包括齿轮、轴承、轴等主要部件的断裂、变形等故障。
这些故障通常是由于制造缺陷、安装不当、运行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预防机械损坏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把控零部件的制造和安装过程;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轴箱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轴箱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轴箱轴承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传递轴向负荷,为轴系提供支撑和定位。
然而,在轴箱轴承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轴承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停机。
因此,对轴箱轴承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轴箱轴承故障的原因分析1.润滑失效:润滑不足、润滑脂老化、油温过高等都会导致轴承的故障。
润滑不足会使得轴承摩擦增大,产生过高的摩擦热,导致轴承温度过高。
当润滑脂过于老化时,黏度变大,会降低润滑脂的效果,无法形成均匀的润滑膜。
油温过高会降低润滑油的粘度,影响润滑膜的形成。
2.载荷过大:轴承在长期过大的载荷作用下容易出现故障。
由于载荷过大,轴承内外环之间的接触压力过大,使得轴承内外环产生塑性变形,使轴承失去正常工作状态。
3.轴承设计不合理:轴承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轴承寿命缩短。
例如,轴承的内径过小,会导致内环发热、失效;轴承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摩擦增大,进而影响轴承的寿命。
4.粗糙表面处理:轴承装配过程中,如果表面处理不当或者存在凹坑、毛刺等缺陷,会导致轴承过早失效。
5.环境污染:轴箱轴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受到灰尘、金属颗粒、水分等杂质的侵入,这些污染物会加速轴承的磨损和腐蚀,导致轴承故障。
二、轴箱轴承故障的处理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轴箱轴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轴承故障迹象,避免故障扩大。
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轴承的润滑情况、温度和噪音等指标。
2.合理润滑: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合理的润滑。
使用适当的润滑油和润滑脂,定期更换和补充润滑剂,保持轴承的正常润滑状态。
3.合理负载分配:轴承在工作时承受的载荷要合理分配,避免过大的载荷集中在其中一轴承上,应根据轴系的设计和工作条件来合理分配载荷。
4.优化轴承设计:对于已知会长期承受较大载荷的轴箱轴承,可以考虑优化轴承的设计。
通过增大轴承的内径、改变材料和结构等方式,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组齿轮箱轴承故障分析
摘要:传动齿轮箱作为高速列车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随齿轮转速的提高,齿轮箱内的工作条件急剧恶化。
此外,齿轮箱在运行时还承受牵引电机的扭矩及线路带来的振动冲击,由于运行工况较为复杂,在运用过程中,齿轮箱是转向架中故障率较高的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转向架的运用性能。
关键词:动车组;齿轮箱;轴承故障;措施
1齿轮箱结构分析
齿轮箱主要组成部件包括齿轮箱箱体、密封件、轴承、齿轮、轴承座、接地装置及吊杆。
大齿轮压装在车轴上,大齿轮轴承通过大齿轮轴承盖与齿轮箱体和车轴连接,确保车轴、大齿轮和齿轮箱体相对转动。
小齿轮轴通过轴承、轴承盖安装在齿轮箱体中,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传递动力。
齿轮箱吊杆与构架连接。
小齿轮轴伸出端通过联轴节与牵引电机实现柔性连接,将牵引电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轴上,带
动车辆运行。
为降低簧下质量,齿轮箱采用铸造铝合金箱体。
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均使用黏度等级75W-90系列润滑油,采取大齿轮旋转带动的飞溅润滑方式,设计注油量为中油位2.5L。
大齿轮和小齿轮侧的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采用面对面布置方式,可以满足径向、轴向载荷要求,组装拆卸较为方便,通过调整轴承座与箱体间的调整垫片控制轴承游隙。
2齿轮箱轴承损坏原因分析
2.1齿轮箱弛缓线错位原因分析
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弛缓错位过程如下:齿轮箱低温运转状态下,轴承内圈相对车轴存在一定温差,当受到线路异常冲击时,轴承负载(径向力、轴向力)将超出正常运用载荷,该负载通过滚子传递给内圈,此时内圈承受的滚子旋转带来的端面滑动
摩擦力矩及滚道面摩擦力矩,超出内圈正常组装状态下所能保证的传递扭矩,最终
引起内圈轻微蠕动,日积月累,弛缓线错位明显。
2.2齿轮箱油乳化发黑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润滑油样和现场磁性油栓吸附物的分析结果,结合动车组运用区间的线路工况(动车线路为有砟轨道,高铁线路为无砟轨道),认为润滑油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的粉尘、煤灰等从齿轮箱通气器或者密封处吸入箱体内部而导致,尤其在动车组车辆通过隧道时齿轮箱通气器处形成负压,粉尘、煤灰等污染性微小颗粒易随气流倒灌至齿轮箱内部并造成润滑油发黑。
2.3齿轮箱PW侧轴承保持架脱出原因分析
根据问题轴承调查情况、现场截油环乙退卸过程调查、跌落试验结果及复现试验结果,确认导致车轮侧轴承保持架、滚珠与轴承内圈分离的原因为保持架受到外力作用所致。
结合武汉检修基地截油环乙工装为保持架与工装刚性接触的实际情况,且当退卸压力机出现故障时会导致车轮侧保持架直接承受压力机压力的情况,判断导致本次小轴组成车轮侧轴承保持架脱落的原因,主要是在退卸轮对齿轮箱小轴截油环乙时,压力机发生异常,持续向下作用,导致车轮侧保持架受力变形,进而造成保持架与内圈脱开并在滚子小端形成压痕现象。
3试验验证
3.1采用原润滑油开展试验验证
对动车组齿轮箱采用原润滑油开展了4项试验验证:故障复现试验、不同小轴承游隙下对比试验、大注油量/不同温度下对比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试验结论:(1)模拟动车组事故运行工况进行试验,故障复现;(2)增加注油量可明
显改善小轴承润滑条件。
3.2采用新品种润滑油开展试验验证
选取新品种润滑油开展对比试验。
试验齿轮箱小轴承游隙调整为下限值,分别
在不同注油量、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展试验对比。
对比试验项点包括:油品低温性能、故障复现试验、低油量低温高速试验、不同温度下最大负载反转急加速试验、不
同油量下低温高速运行试验、低油量不同温度下最大扭矩试验、-25℃高油量高速运行试验和+40℃高油量高温特性试验。
3.3试验结论
1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30℃),新润滑油的黏度较原润滑油的黏度低,流动性
较好。
(2)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增加润滑油注油量,明显改善齿轮箱小轴承润滑条件;
(3)采用原润滑油,进行故障复现试验,增大小轴承游隙同样无法避免小轴承烧损,小轴承游隙并非导致小轴承烧损的主要因素。
试验验证表明:在齿轮箱参数不作变更的情况下,更换为低温性能更好的新润
滑油及增加注油量后,能满足-25℃低温环境下的正常运用要求。
4齿轮箱典型故障预防措施
4.1齿轮箱弛缓线错位预防措施
对弛缓线错位齿轮箱分解检查结果表明,除车轴的轴承安装座部位有轻微蠕动
痕迹外,所有配合部件状态良好。
车轴上虽存在蠕动痕迹(部分黑色物质为轴承表
面磷化膜脱落),但由于该部位为压装配合部位,故不会发生疲劳扩展,车轴的日常超
声波探伤亦可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在检修故障齿轮箱时,将轴承内圈加压作业时悬
浮齿轮箱,使车轴处于竖直状态,且在内圈热装后于车轴同温后(约10min)再加压,从
而确保内圈与大齿轮箱密贴。
4.2齿轮箱油乳化发黑预防措施
对发生润滑油乳化的齿轮箱,按使用维护手册的作业要求,将润滑油排净后重
新加注新润滑油恢复使用,并保持运用跟踪;对发生润滑油发黑的齿轮箱,按使用维
护手册的作业要求,将润滑油排净重新加注新润滑油,以及更换通气器内被污染的
滤芯,并保持运用跟踪。
后续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现有通气器结构进行优化;增加二
级修通气器临修检修项目,再检查齿轮箱油的状态,适时开展检修。
4.3齿轮箱PW侧轴承保持架脱出预防措施
临时预防措施:优化小轴截油环乙工装,在工装底部放置白色尼龙板进行缓冲,
当截油环乙从小齿轮轴组成上完全退出后,小齿轮轴组成会完全落入工装内部,避
免退卸截油环乙时车轮侧轴承保持架与工装刚性接触。
最终预防措施:对现有截油环乙退卸工装(包含一套支撑台,一套支撑筒底座)进
行系统改造,支撑筒底座调质处理,表面发黑,支撑台底板发黑处理,支撑台承受25kg
重物时能够收缩自如,压缩量约为自然长度的三分之一,确保设备在故障工况时也
不会导致轴承保持架受到损伤。
4.4检修制度
动车组轴箱轴承免维护工作性能(无需重新注油)不低于120万公里。
轴承实
行计划预防修的检修制度,按照走行公里数或运营时间(与各平台动车组高级对应)
制定不同等级的修程方案。
当轴承进行故障检修时,须根据故障现象及原因进行状
态检修或分解检修。
结论
分析动车组齿轮箱轴承损坏的原因,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造成动车组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油低温性能较差且齿轮箱注油量偏少,通过更换低温性能更佳的润滑油且适当增加润滑油加注量解决了轴承损坏的问题。
通过过程调查、拆解检查、轴温数据分析、失效机理和因素排查以及轴承结构分析,认为导致小轴侧轴承烧损的原因为低温环境下小轴承润滑条件较差,造成轴承滚子大端面与内圈大挡边间的润滑油油膜短时不连续、润滑不良,导致轴承烧损破坏。
参考文献:
[1]刘杰.关于CRH5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及维保的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106.
[2]罗光兵.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承故障诊断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7(06):148-150.
[3]张锦锦.动车组齿轮箱油液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
学,2017.
[4]李佳睿.动车组轴箱轴承早期故障诊断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5]王艳爽,王靖.浅谈动车组轴箱轴承检修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90.
[6]韩庆利,李国栋,赵文学.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温升故障分析[J].机车电传
动,2017(0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