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变量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课件-19.1.1 变量和函数(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课件-19.1.1 变量和函数(共16张PPT)

子表示 y ?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 10x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 量
活动二 问题(3) lián yī
你见过水中的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 中,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10 cm,20 cm,30 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5-x S = 60t y = 10x S= πr2
活动四:巩固练习
变量:月用水量x吨和月应交水费y元, 常量:自来水价4元/吨。
变量:通话时间t分钟和话费余额w元, 常量:通话费0.2元/分钟和存入话费30元。
变量:半径r和圆周长C 常量:圆周率π及计算公式中的数字2。
变量:第一个抽屉放书量x本和第二个抽屉放书量y本, 常量:书的总数10本。
当r=10cm时,S=400πcm2
当r=30cm时,S=900πcm2
圆面积S= πr2
题目中没有 特别要求时,
要保留π
S的值随r的值变化而变化吗?
八年级 数学
19.1 函数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1 变 量
活动二 问题(4)
用10 m 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当长方形的一边长x分
别为 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
随x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矩形的周长=(长+宽)×2
已知周长,如何去求长或宽呢?
矩形的宽=周长÷2-长
当x=3m时,y=2m 当x=3.5m时,y=1.5m
当x=4m时,y=1m
y= 5-x
活动二:创设情境-----新知探究
问题1:分别指出思考(1)~(4)的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量, 在这些量中哪些量是发生了变化的?哪些量是始终不变的?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函数的基本概念.2.了解函数值的概念,能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会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发现的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能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能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会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看图回答:(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数量关系呢?2.五一假期,李想和朋友从学校门口出发,骑自行车去沙河游玩,假设他们匀速行驶,每分钟骑200米,骑车的总路程为s米,骑车的时间为t分钟.填一填:问题:(1)在这个行程问题中,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有几个量?(2)几个所研究的对象中,哪些是变化的量,哪些是固定不变的量?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二、探究归纳活动1:变量与常量1.出示问题,师生探究有如下几个变化过程,请找出各变化过程中的量,并填表:(教材P71四个问题)(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填表,并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量,发现其中有些量的数值是变化的,分析问题中的量并分类,领会“变量”、“常量”的含义.发现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为常量,而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并根据发现自己试着下定义.)2.形成概念(1)(2)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活动2:函数的概念1.问题: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2.思考:分组讨论教科书“思考”中的两个问题.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方式的印象.3.归纳: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同样,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在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 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活动3:例题讲解【例1】读下面这段有关“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并指出所涉及的量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一次乌龟与兔子举行500 m赛跑,比赛开始不久,兔子就遥遥领先.当兔子以20 m/min的速度跑了10 min时,往回一看,乌龟远远地落在后面呢!兔子心想:“我就是睡一觉,你乌龟也追不上我,我为何不在此美美地睡上一觉呢?”可是,当骄傲的兔子正做着胜利者的美梦时,勤勉的乌龟却从它身边悄悄爬过,并以10 m/min的速度匀速爬向终点.40 min后,兔子梦醒了,而此时乌龟刚好到达终点.兔子悔之晚矣,等它再以30 m/min的速度跑向终点时,它比乌龟足足晚了10 min.分析: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解:500 m、乌龟的速度10 m/min等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是常量,兔子的速度是变量.总结:“常量”与“变量”:“常量”是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一般是用具体数表示的量;“变量”是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可以变化的:(1)可以取不同的数值,(2)一般用字母表示.【例2】我们知道,海拔高度每上升1 km,温度下降6 ℃.某时刻,益阳地面温度为20 ℃,设高出地面x km 处的温度为y℃.(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已知益阳碧云峰高出地面约500 m,求这时山顶的温度大约是多少℃?(3)此刻,有一架飞机飞过益阳上空,若机舱内仪表显示飞机外面的温度为-34 ℃,求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千米?分析:(1)根据题意,按照等量关系:高出地面x km处的温度=地面温度-6 ℃×高出地面的距离;列出函数解析式.(2)把给出的自变量高出地面的距离0.5 km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3)把给出的函数值高出地面x km处的温度-34 ℃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x.解:(1)由题意得,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y=20-6x(x≥0).(2)由题意得x=0.5 km, y=20-6×0.5=17(℃)答:这时山顶的温度大约是17 ℃.(3)由题意得y=-34 ℃时,-34=20-6x,解得x=9 km.答: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为9 km.总结:求函数值的方法:就是将自变量x的值代入解析式,求代数式的值.【例3】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且x≠3B.x≥1C.x≠3D.x>1且x≠3分析:求自变量取值范围时,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被开方数非负;二是分式的分母不为零,通过建立不等式组解决问题.解:选A.根据题意可知:x-1≥0且x-3≠0,解得x≥1且x≠3.总结: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1)整式: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分式: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得分母不为0的实数.(3)二次根式: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得被开方数为非负的实数.(4)实际问题:其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三、交流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变量与常量、函数的概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四、检测反馈1.在三角形面积公式S=ah,a=2 cm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a是变量,h是常量B.S,h是变量,是常量C.S,h是变量,a是常量D.S,h,a是变量,是常量2.函数y=+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3.下面每个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选项是()A.y:正方形的面积,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B.y:某班学生的身高,x:这个班学生的学号C.y:圆的面积,x:这个圆的直径D.y:一个正数的平方根,x:这个正数4.对于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A.π是自变量B.R2是自变量C.R是自变量D.πR2是自变量5.函数y=中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B.x≠-1C.x>0D.x≥0且x≠-16.根据如图所示程序计算函数值,若输入的x的值为,则输出的函数值为()A.B.C.D.7.一支演唱队第一排有20人,后面每排比前排多1人,则第n排的人数s与n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8.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通过仪器观察得到了小球滚动的距离s(m)与时间t(s)的数据如下表:(1)这一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2)写出用t表示s的关系是________.(3)求第6秒时,小球滚动的距离为________m.(4)小球滚动200 m用的时间为________.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81页习题19.1第1,2,3,4,5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常量与变量,函数的概念及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关于变量与常量概念: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运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刻画了某些变化规律.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些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有些是数值始终不变的量,总结得出并通过实例练习巩固.关于函数概念的教学,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并明确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象法.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教学,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②函数的解析式分母中含有字母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备课人:黄慧敏韦小丽审核人:黄亚明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变量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19.1.2 函数2、通过以上几个问题,你能说出在这几个问题中存在的共同点吗?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的一个变量取一定的值时,另一个变量就___________。

3、如何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什么叫函数值,如何确定函数值?举例说明。

如果当x =a 时y =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x 的值为a 时的函数值.5、出示教材中的探究。

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填表:x 13-4 0101 y 显示的数y 是输入的数x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它的关系表达式.归纳:每给出一个自变量的值x ,y 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

三、例题讲解(一)一辆汽车油箱现有汽油50L ,如果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 (L )随行驶里程x (km )的增加而减小。

平均耗油量为0.1L/km 。

1、 写出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 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3、 汽车行驶200km 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分析:(1)油箱中的油量y 随行驶里程x 的增加而减少,所以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是x y 1.050-=;(2)自变量x 的取值,首先要考虑其表示的意义,即x表示行驶里程,因此x ≥0;其次要考虑本题的实际情况,必须保证50-0.1x ≥0,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5000≤≤x .是否答出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的单值对应。

师生共同归纳之后教师给出函数的概念并板书。

教师强调:确定自变时,不仅要考虑函数关系式有意义,而且注意问题实际意义。

以例他s 和它对应。

让学生细心阅读计算交换意见、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学生写出表达式。

注意际意义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为负。

19.1.3函数的图象s… 0.25 1 2.25 4 6.25 9 … 自变量X 的一个确定值与它所对应的唯一的函数值S 是否确定一个点(X,S)呢?把x 的值作为横坐标, S 的对应值作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上面表格中各对数值所对应的点画出来.即描点.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连线.归纳: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一般步骤: 1、列表:列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表.注意:自变量的值(满足取值范围),并取适当.2、描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3、连线:按照横坐标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描出的点用平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三)、识函数的图象1.这个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我们地区春季某天气温 T 随时间 t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你从图象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1)这一天中凌晨4时气温最低为-3℃,14时气温最高为8℃. (2) 从0时至4时气温呈下降状态,即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从4时至14•时气温呈上升状态,从14时至24时气温又呈下降状态. (3)一天中每时刻t 都有唯一的气温T与之对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一般步骤和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师板书步认识函数意义.观性、趋势找出一天内最高、低气温及时间;些时间段的变化趋势;性及优缺点;化规律.应.可以认为,气温T是时间t 的函数. (4)我们可以从图象中直观看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及任一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5)气温为0℃时大约是哪一时刻. 三、课堂训练(一).下图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3.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4.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长时间?5.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平均速度是多少?归纳解答函数图象题主要步骤如下:1. 了解横、纵轴的意义2. 从函数图象上判定函数与自变量的关系3. 抓住特殊点的实际意义一看坐标轴,二看特殊点,三看变化趋势;四看如果有两个图象就看交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册下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册下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教学设计

函数概念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章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函数 二、单元内容分析:1.单元核心内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本章是结合实际问题,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进行数量化讨论,引出常量和变量的意义,再从描述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刻画了一般函数的基本特征,从而初步建立函数的概念,并介绍、归纳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为今后继续研究各类具体的函数进行必要的准备. 2.单元核心思想方法:运动变化思想、建模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3.单元核心素养:数学建模 4.单元教学整体规划:三、单元学习主题:“函数概念”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函数概念的引入是由常量数学进入变量数学的转折点,由此确立起运动变化的观念,并为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互依赖的变化规律建立起一套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一次函数》一章是学生中学函数学习的起始课,本单元的知识及其思想是高中学习函数概念,以及后续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和其它函数的基础. (1)单元的知识的可持续性 本单元知识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函数概念理解的可持续性,二是对函数性态研究的可持续性.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变化的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反映了一个事物随着另一个事物变化的关系和规律.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函数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经历了“关系说→变量说→映射说”不断深入的过程.小学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是,函数反映了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相依关系;初中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是,函数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如果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那么称y 是因变量,x 是自变量,因变量就称为函数.高中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是把映射作为已定义概念,把函数视为一种特殊(数集之间)的映射,揭示的是两个数集M 与数集N 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中小学关于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定位在:函数是一种相依关系的反映,是相依关系的数学表示.进而上升到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一种映射.在函数概念的扩张过程中,函数思想也不断更新.除了基本的从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建立函数关系解决问题外,函数思想也是一种对应思想或一种映射思想.对函数的研究就是对函数性态进行研究.随着对函数的不断学习,学生对函数性态的研究角度更加多元.研究途径从最初的多依赖于图象直观,逐渐过渡到解析式的深入研究.研究对象从初等研究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特殊点处的函数值、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函数图象的凸性、函数图象的某种对称性等,到高等研究的连续性、微分、积分、极值等. (2)单元的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的可迁移性 在本章学习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形成对函数研究的一般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结果和完善模型生活实际问题函数函数的性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后续学习的几类典型的常用函数,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高中的其它函数,都是遵循这一过程、体现函数思想的载体.四、单元学习目标(一)单元总目标1.以探索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函数模型表示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2.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能结合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3.能确定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4.学生形成自我研究问题的意识,能够将研究函数的方法进行迁移,体会函数的研究方法策略.六、学习课例学习主题:函数性质的初步探究(一)学情分析学生结束了一次函数整章的学习,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函数概念的学习、一次函数定义及性质的学习,提供了研究函数问题的一般方法.但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用规律性结论解决具体问题的层面上,缺乏方法和能力上的提炼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因此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函数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下列表示中y是x的函数吗?如果是,你能分析出这个函数可能具有的性质吗?(1)(2)(3)y=√xx y31-12O。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例2 下列变量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的是
.
①长方形的长与面积;②圆的面积与半径;
③y=± x ;④S= 1 ah中的S与h.
2
解析 ①因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都不确定,有三个变量,所以长方
形的长与面积不是函数关系.②因为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当半径r取一
个确定的值时,面积S就唯一确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函数关系.③当
解析 (1)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对于底面半径的每个值,都有一个确定 的体积的值按照一定的法则与之相对应,所以自变量是底面半径,因变 量是体积. (2)体积增加了(π×102-π×12)×3=297π cm3.
2.(2018湖北咸宁咸安模拟)若函数y=

x
2

2(
x

2),
则当函数值y=8时,自
答案 B 把h=2代入T=21-6h,得T=21-6×2=9.故选B.
5.在函数y=3x+4中,当x=1时,函数值为 为10.
,当x=
时,函数值
答案 7;2
解析 当x=1时,y=3x+4=3×1+4=7.当函数值为10时,3x+4=10,解得x=2.
知识点三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6.(2018江苏宿迁中考)函数y= 1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一 常量与变量 1.(2017河北唐山乐亭期中)一辆汽车以50 km/h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 s(km)与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为s=50t,其中变量是 ( ) A.速度与路程 B.速度与时间 C.路程与时间 D.三者均为变量
答案 C 在s=50t中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行驶时间是自变 量,行驶路程是因变量,速度为50 km/h,是常量.故选C.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九章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九章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九章练习册参考答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九章练习册参考答案19.1.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2π、r;c2、1,8,0.3;n,l3、21000,200;x,y4、0.4;0.8;1.2;1.6;y=0.4x5、y=30/x;30;x,y6、(1)s=x(10-x),敞亮是10,变量是x,s(2)α+β=90°,常量是90°,变量是α,β(3)y=30-0.5t,常量是30,0.5,变量是y,t(4)w=(n-2)×180°,常量是2,180°,变量是w,n(5)s=y-10t,常量是y,10,变量是s,t【能力提升】8、(1)65、101(2)w=n²+1(3)常量是1,变量是n,w19.1.1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d2、b3、c4、x≥15、y=5n;n;y;n6、y=360-9x;x;40,且x为正整数7、y=x(30-x/2)8、q/πa²【能力提升】9、(1)x≠2(2)x≥0,且x≠1(3)x≤2(4)x取任意实数10、(1)q=1000-60;(2)0≤t≤50/3(3)当t=10时,q=400(m²)(4)当q=520时,1000-60t=520 ∴t=8(h)19.1.1变量与函数第3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c2、d3、a4、d5、q=30-1/2t;0≤t≤60;406、-3/27、y=2x8、s=4(n-1)9、(1)y=12+0.5x(2)17cm【能力提升】10、y=4(5-x)=-4x+20(0【探索研究】11、y=1/2x²-10x+5019.1.2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b2、a3、b4、6;-125、-46、207、略8、(1)-4≤x≤4(2)x=-4,-2,4时,y的值分别为2,-2,0(3)当y=0时,x的值为-3,-1,4(4)当x=3/2时,y的值最大;当x=-2时,y的值最小(5)当-2≤x≤3/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4≤x≤-2或3/2≤x≤4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9、(1)距离和时间(2)10千米;30千米(3)10时30分~11时;13时【能力提升】10、略19.1.2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b2、d3、c4、提示:注意画图象的三个步骤: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图表略5、(1)6(2)39.5;36.8(3)第一天6~12时下降最快,第三天12~18时比较稳定6、(1)c(2)a(3)b【能力提升】7、(1)任意实数(2)y≤2(3)28、(1)共4段时间加速,即12~13时,15~16时,19~20时,2~2.5时(2)共有5段时间匀速,即13~15时,16~17时,30~22时,23~24时,2.5~3.5时;其速度分别为:50km/h,60km/h,80km/h,60km/h,45km/h(3)共有4段时间减速,即17~18时,22~23时,24~1时,3.5~4时(4)略【探索研究】9、略19.2.1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a2、c3、c4、-15、(1)y=2.5x,时正比例函数(2)y=18-x/2,不是正比例函数6、解:设y=kx(k≠0),∴3=1/2k,∴k=6,∴y=6x.7、解:∵k²-9=0,∴k=±3,又∵k≠3,∴k=-3,∴y=-6x,当x=-4时,y=24.【能力提升】8、解:由题意得y=1.6x,当x=50时,y=1.6×50=80.9、(1)y=-x-3(2)-6(3)-3 2/3【探索研究】10、解:设y=k1x(k1≠0),z=k2y(k2≠0),∴z=k1k2x,∵k1k2≠0.∴z与x成正比例19.2.1正比例函数第2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b2、c3、c4、d5、d6、(1,2)7、>18、一条直线;09、0.2;增大9、x;减小;二、四10、(1)k=2或k=-2(2)k=2(3)k=-2(4)略(5)点a在y=5/2x上,点b在y=-3/2x上【能力提升】11、解:设y+1=kx(k≠0),∴k=2x-1.当点(a,-2)在函数图像上时,有2a-1=-2,∴a=-1/212、(1)30km/h(2)当t=1时,s=30.(3)当s=100时,t=10/3【探索研究】13、y=360x,时正比例函数学子斋 > 课后答案 > 八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19.2.1正比例函数第3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c2、a3、a4、b5、>-2;一、三;6【能力提升】9、y=2x+210、(1)100(2)甲(3)8【探索研究】11、(1)15、4/15(2)s=4/45t(0≤t≤45) 19.2.2一次函数第1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d2、d3、c4、a5、(1)(2)(4)(6)6、y=600-10t;一次7、3/4;-38、减小9、y=5x-210、y=-x11、-312、k=213、-2;514、(1)(-4,5)(2)(2,2),(10,-2)【能力提升】15、y=2x-516、a=-1【探索研究】17、(1)s=-2x+12(2)019.2.2一次函数第2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1、d2、a3、b4、d5、a6、b7、38、y=2x+59、三条直线互相平行10、v=3.5t;7.5m/s11、y=t-0.6;2.4;6.412、1【能力提升】13、(1)k=1;b=2(2)a=-2【探索研究】14、(1)2;6毫克(2)3毫克(3)y=3x(0≤x≤2);y=-x+2(0(4)4h19.2.2一次函数第3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1)2(2)y=2x+30(0(3)由2x+30>49,得x>9.5,即至少放入10个小球时水溢出2、(1)h=9d-20(2)24cm3、(1)y=9/5x(0≤x≤15),y=2.5x-10.5(x>15)(2)当x=21时,y=42(元)4、y=1/10x-2(x≥20)【能力提升】5、(1)y甲=300x,y乙=350(x-3)(2)当人数为20人时,选乙旅行社比较合算,当人数为21人时,两旅行社费用一样多6、(1)y=7/5x+14/5(x≥3)(2)当x=2.5时,y=7(元)(3)当x=13时,y=7/5×13+14/5=21(元)(4)x=20(km)【探索研究】7、(1)8;10;12(2)图象略(3)提示:根据一次函数列方程求解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第1课时答案【基础知识】1、d2、c3、a4、c5、66、(-3/2,0);x=-3/27、8、x24x,即02时,一半植树棵数多2、解:设团队中由游客x人,购买方式a、b得消费全额为ya元,yb元,由题意有:ya=20×0.8x=16x,yb=5×20+0.7×20(x-5)=14x+30.当16x=14x+30,即x=15时,两种方式一样,当16x>14x+30,即x>15时,选择方式b合算;当16x600+0.04x,即020000时,b公司工资待遇高.4、解:(1)y甲=1500+x,y乙=2.5x(2)图像略(3)当x=800时,y甲=2300,y乙=2000.∴选择乙印刷厂比较合算;当y=3000时,x甲=1500,x乙=1200.∴甲印刷厂印制的宣传材料多【探索研究】5、(1)200元(2)800页(3)有图象知,当每月复印页数在1200页左右时,y甲>y乙,∴选乙复印社合算第十九章综合练习答案一、选择#formattableid_0# 二、8、(3,0)(0,1)9、x≥-1且x≠010、-1;;211、略(答案不唯一)12、y=-2x+1;y=-2x-113、a>014、9三、15、y=x-516、y=x+317、图像略(1)(1,0)(2)当x>1时,y118、y=-3x+919、(1)m=3(2)-1/2≤m≤320、(1)4/3km/min(2)7min(3)s=2t-2021、提示:(1)设a型x套,b型(80-x)套,则2090≤25x+28×(80-x)≤2096,即48≤x≤50,∴有三种方案,即a型48套,b型32套;a型49套,b型31套;a型50套,b型30套(2)设利润为w万元,则w=(30-25)x+(34-28)(80-x),即w=-x+480,∴当x越小时,w越大.∴当x=48时,w=-48+480=432,∴a型48套,b型32套(3)w=(34-28)(80-x)+(30-25+a)x=(a-1)x+480,∴当a>1时,w=50(a-1)+480;当0∴当a>1时,a型50套,b型30套;当0。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教案
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 元,设某场电影售出x 张票,票房收入为y 元.
售出票数x
100
120
140
160
180
……
票房收入y
①找一名学生填表,让学生一起分析y与x是不是单值对应关系;
②描述y与x的单值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训练,尝试初步理解单值对应的含义.
3、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圆的半径r 厘米 ,圆的面积为S 平方厘米,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为π.
(4)思考问题4中,矩形的宽y为自变量,矩形的长x是y的函数是否正确
①强调辨别函数的关键是:是否有两个变量,并且变量是否是单值对应关系;
②补充说明:一般地,主动变化的量是自变量,随之变化的量是函数。
【设计意图】借此例,将自变量与函数互换,说明只要满足单值对应,就可以用函数来表示这种关系,灵活理解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道例题,使学生学会根据定义判断函数关系,经过反复训练,突破难点.
4、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它到原点的距离记为 x,它的坐标记为 y,y 是 x 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说明点的坐标y与绝对值x不是单值对应关系,所以不是函数;但反过来,x却是y的函数,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升华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练习1:指出下列变化过程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4元/吨,现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 x 吨,月应交水费为 y 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0.2元/分,李明在手机话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t 分,话费卡中的余额为w 元;
3、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圆周长为C,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为π;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19.1.2---函数的图像》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19.1.2---函数的图像》课件

解:A点表示当日12时的体温,还有当日20时、次日12时、次日20时的体温与A
点表示的体温相同。
范例解析
例1 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 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下图反映了这个 过程中,小明离他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对应关系.
y/千米
0.8
0.6
食堂
图书馆

O8
知识点二:函数图像的画法
(1)

(2) .
解:(1)从函数解析式可以看出,x的取值范围是 全体实数.
第一步:从x的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些简洁的数值, 算出y的对应值,填写在表格里:
x … -3 -2 -1 0 1 2 3 …
y=2x+1
y … -5 -3 -1 1 3 5 … 7
第二步:根据表中数值描点(x,y);
小时2 ,电动自行
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汽1车8米)
90
乙甲
80
60
40
20
O 1 2 3 4 5 x(小时)
小试牛刀
1.下列各C点不在函数y=1-2x的图象上的是(

A.(1,-1) B.(0,1) C.(0,0) D.( 1,0)
2. 放学后,小明骑车回家,他经过的路程s(千米)与
对应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识点三:读函数图像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骆驼48 小时的体温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并回答:
(1)第一天中,骆驼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从 35℃~ 低到最高经过了 小时1.2
℃4,0 它的体温从最
(2)A点表示的是什么?图像中还有什么时间的温度与A点表示的温度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1课时 变量
1.以固定的速度v 0(m/s)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 (m)与小球运动的时间t (s )之间的关系式是h =v 0t -4.9t 2
.在这个关系式中( )
A .常量是4.9,变量是t ,h
B .常量是v 0,变量是t ,h
C .常量是4.9,v 0,变量是t ,h
D .常量是4.9,变量是v 0,t ,h
2.△ABC 的底边长是a ,底边上的高是h ,则三角形的面积S =12
ah .当a 为定长时,在此式中( )
A .S ,h 是变量,12,a 是常量
B .S ,h ,a 是变量,12
是常量 C .a ,h 是变量,12
,S 是常量 D .S 是变量,12
,a ,h 是常量 3.如果用总长为60 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场地,设矩形的面积为S (m 2 ),周长为C (m),一边长为a (m),那么S ,C ,a 中是变量的是( )
A .S 和C
B.S 和a C .C 和a D.S ,C ,a 4.公式L =L 0+KP 表示重力为P 的物体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的长度.L 0(cm)表示弹簧的初始长度,K (cm)表示单位重力的物体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下面给出的四个公式中,表明这是一个短而硬的弹簧的是( )
A .L =10+0.5P
B.L =10+5P C .L =80+0.5P D.L =80+5P
5.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 km/h ,行驶路程s (km)与时间t (h )的关系式是 ,其中变量是 ,常量是 .
6.某市出租车的起步价为8元,即3 km 内收费8元,以后每增加1 km 加收1.5元.某人从该市北站打车去电视塔,设他乘车的路程为x km(x >3),那么他应付的车费y (元)与x (km)之间的关系式为 .
7.日常生活中“老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人想用“老人系数”来表示一个人的老年化程度,他设想的“老人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人的年龄x /岁
x ≤60 60<x <80 x ≥80 “老人系数” 0 x -60
20
1 岁的人的“老人系数”为 .
8.分别指出下列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
(1)y =-2πx +4;
(2)s =v 0t +12
at 2(其中v 0,a 为定值).
9.某电信公司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服务,收费标准如下表:
项目
月基本服务费 月免费通话时间 超出后每分钟收费 标准 40元 150 min 0.6元
⎩⎪⎨⎪⎧ 400≤x ≤150,0.6x -50x >150.在这个关系式中,常量是什么?变量是什么?
10.如图19-1-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 的边长均为10 cm ,AC 与MN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A 与点M 重合,让△ABC 向右运动,最后点A 与点N 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的面积y (cm 2
)与AM 的长度x (cm)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图19-1-1
参考答案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1课时 变量
【分层作业】
1.C 2.A 3.B 4.A 5.s =80t s ,t 80
6.y =1.5x +3.5 7.12
8.(1)变量是x 和y ,常量是-2π和4.
(2)变量是s 和t ,常量是v 0和12
a . 9.当0≤x ≤150时,y,40是常量,x 是变量; 当x >150时,0.6,-50是常量,x ,y 是变量.
10.y =12x 2,0≤x ≤10,其中的常量是12
,变量是x 和y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