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一次函数作为重点之一,需要在学习中系统地掌握它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一、一次函数定义一次函数也称为线性函数,其定义为f(x)=kx+b(其中k和b为常数),在数轴上显示为一条直线。

其中,k代表斜率,b代表截距。

当x=0时,f(x)=b,即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当k>0时,函数呈现上升趋势,当k<0时,函数呈现下降趋势。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斜率的意义斜率k代表函数在x轴上每移动一个单位所对应的y轴上的变化量,即直线的倾斜程度。

当k>0时,函数呈现上升趋势,当k<0时,函数呈现下降趋势。

2.截距的意义截距b代表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即当x=0时,函数在y轴上的坐标。

3.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为所有实数,当k≠0时,函数的值域也为所有实数。

4.单调性和奇偶性当k>0时,函数呈现上升趋势,单调递增;当k<0时,函数呈现下降趋势,单调递减。

一次函数是奇函数,即f(-x)=-f(x)。

三、一次函数的应用1.函数求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一辆汽车从A 地出发到B地,行驶了t小时,速度为v千米/小时,设汽车运动的距离为s千米,根据速度公式v=s/t,我们可以得到一次函数f(t)=vt,其中斜率为速度,截距为0。

2.图像分析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对其斜率和截距有更直观的认识。

例如,一条直线的斜率越大,说明函数的变化越明显;截距越大,说明函数的起点越靠上。

3.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例如根据统计数据制定生产计划、预测股票趋势等。

此外,一次函数还可以用于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等。

四、学习建议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应该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

首先学习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掌握其相关概念和公式,之后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计算练习,例如对图像进行分析或根据问题建立函数公式,强化应用能力。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是指形如y = ax + b的函数,其中a和b为常数。

一次函数的特点是:
1. 直线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为它的函数关系是线性的。

2. 斜率和截距:a表示直线的斜率,b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3. 变量:x表示自变量,y表示因变量,即函数的值。

一次函数的关系:
1. y = ax + b表示函数关系,其中a表示斜率。

斜率是指函数图像上任
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2.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可以由两点确定,也可以由斜率和一个已知点来确定。

常用的直线方程有点斜式(y - y1 = m(x - x1))、斜截式(y = mx + b)和一般式(Ax + By + C = 0)。

3. 平行和垂直: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

一次函数的应用:
1. 实际问题:一次函数可以用于描述线性关系的实际问题,如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等。

2. 线性方程组:一次函数可以用于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通过求解方程组的交点可以得到函数的解。

总结:
一次函数是数学中最简单的函数之一,它以直线的形式描述了变量之间的
线性关系。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直线方程的表示和应用,能够解
决实际问题和线性方程组等数学应用。

第1页/共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已知函数y=2x−1x+2,当x=a时的函数值为1,则a的值为()A.3B.-1C.-3D.1答案:A分析:当x=a时的函数值为1,把x=a代入函数式中,得2a−1a+2=1求解a=3.∵函数y=2x−1x+2中,当x=a时的函数值为1,∴2a−1a+2=1,∴2a−1=a+2,∴a=3.故答案为A小提示:此题考查函数值, 令y=1,解分式方程,即可求出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0,4).以AB为一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则对角线B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A.y=−17x+4B.y=−14x+4C.y=−12x+4D.y=4答案:A分析:过点D作DE⊥x轴于点E,先证明△ABO≅△DAE(AAS),再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得D(7,3),最后由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解:正方形ABCD中,过点D作DE⊥x轴于点E,∵∠ABO+∠BAO=∠BAO+∠DAE=90°∴∠ABO=∠DAE∵∠BOA=∠AED=90°,AB=AD∴△ABO≅△DAE(AAS)∴AO=DE=3,OB=AE=4∴D(7,3)设直线BD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k≠0),代入B(0,4),D(7,3)得{b=47k+b=3∴{k=−1 7b=4∴y=−17x+4,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涉及正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若x=2是关于x的方程mx+n=0(m≠0,n>0)的解,则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2,0)B.(3,0)C.(0,2)D.(0,3)答案:B分析:直线y=mx+n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函数值为0时的方程的解,根据题意得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进而得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由于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m(x-1)-n,即可求得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解:∵方程的解为x=2,∴当x=2时mx+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m(x-1)-n,∴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P(3,2),则方程kx+b=2的解是()A.x=1B.x=2C.x=3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将点P(3,2)代入直线解析式,然后与方程对比即可得出方程的解.解: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P(3,2),∴2=3k+b,∴x=3为方程2=kx+b的解,故选:C.小提示:题目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理解二者联系是解题关键.5、现有甲、乙两个长方体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y的值为()A.3.2米B.4米C.4.2米D.4.8米答案:A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个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再联立求出交点坐标即可得.解:设甲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将点(3,0),(0,4)代入得:{3k+b=0b=4,解得{k=−43b=4,则甲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43x+4,同理可得:乙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联立{y=−43x+4y=2x+2,解得{x=0.6y=3.2,即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y的值为3.2米,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6、在函数y=2x−3中,当自变量x=5时,函数值等于()A.1B.4C.7D.13答案:C分析:把x=5代入y=2x−3求解即可.解:把x=5代入y=2x−3得y=2×5-3=7,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求函数值,属基础题目,难度不大.7、若y=(m﹣1)x+m2﹣1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三象限B.第一、四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2−1=0且m−1≠0,由此可求得m的值,从而可知正比例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由题意知:m2−1=0且m−1≠0由m2−1=0得:m=±1由m−1≠0得:m≠1∴m=-1此时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2<0∴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把形如y=kx(k≠0)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掌握正比例函数概念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与l2关于直线y=1对称,若直线l1的表达式为y=−2x+3,则直线l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A.(0,12)B.(0,23)C.(0,0)D.(0,−1)答案:D分析:先求解y=−2x+3与x,y轴的交点B,A坐标,再求解A关于y=1的对称点A′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解:如图,∵y=−2x+3,令x=0,y=3,令y=0,x=32,∴A(0,3),B(3,0),2作A,B关于直线y=1对称的点A′,B′,∵直线l1与l2关于直线y=1对称,即上图中的直线AB与直线A′B′关于直线y=1对称,∴x A=x A′=0,y A−1=1−y A′,∴y A′=−1,∴A′(0,−1),所以直线l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求解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坐标变化,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直线y=kx+2过点(﹣1,4),则k的值是()A.﹣2B.﹣1C.﹣1D.24答案:A分析:由直线y=kx+2过点(﹣1,4),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k值.解:∵直线y=kx+2过点(﹣1,4),∴4=﹣k+2,∴k=﹣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A(1,3),B(5,1),若直线y=k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1C.0≤k≤1D.0≤k≤2答案:D分析:先求出直线过点A、B的k值,再结合图象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当直线y=kx+1过点A(1,3)时,则k+1=3,解得:k=2,当直线y=kx+1过点B(5,1)时,则5k+1=1,解得:k=0,当x=0时,y=1,则直线经过定点(0,1),∵直线y=k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0≤k≤2,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A(−2,1),B(2,3)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若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k<-1或k>2分析:将A、B点坐标分别代入计算出对应的k值,然后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k的范围.解:当直线y=kx-1过点A时,得-2k-1=1,解得k=-1,当直线y=kx-1过点B时,得2k-1=3,解得k=2,∵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k<-1或k>2,所以答案是:k<-1或k>2.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当k>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越靠近y轴正半轴k值越大;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越靠近y轴正半轴k值越小.12、某超市糯米的价格为5元/千克,端午节推出促销活动:一次购买的数量不超过2千克时,按原价售出,超过2千克时,超过的部分打8折.若某人付款14元,则他购买了_______千克糯米;设某人的付款金额为x 元,购买量为y千克,则购买量y关于付款金额x(x>10)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答案: 3 y=4x+2##y=2+4x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解:∵14>10,∴超过2千克,设购买了a千克,则2×5+(a−2)×0.8×5=14,解得a=3,设某人的付款金额为x元,购买量为y千克,则购买量y关于付款金额x(x>10)的函数解析式为:y=2×5+(x−2)×5×0.8=10+4x−8=4x+2,所以答案是:3,y=4x+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3、张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__________________,当学生有45人时,需要的总费用为________元.答案: 10+5x(x为正整数), 235分析:总费用=成人票用钱数+学生票用钱数,根据关系列式即可.根据题意可知y=5x+10.当x=45时,y=45×5+10=235元.故答案为5x+10;235.小提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关系为:总费用=成人票用钱数+学生票用钱数.14、已知一次函数y =(2m +1)x +m ﹣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12<m ⩽3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 解:∵一次函数y =(2m +1)x +m −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该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一、三、四象限,{2m +1>0m −3≤0,解得:﹣12<m ≤3. 所以答案是:﹣12<m ≤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及解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并正确的应用.15、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过A 点,A 点的横坐标为3.且A 点到x 轴的距离为2,则此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y =23x 或y =-23x分析:根据题意确定A 点纵坐标是2或者-2,设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情况将A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根据题意可得A 点坐标(3,2)或(3,-2),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 ,代入解析式可得:k=23或-23,∴函数解析式是y =23x 或y =-23x .所以答案是:y =23x 或y =-23x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确定点A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已知函数y=(5m−3)x2−n+(m+n),(1)当m、n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m、n为何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答案:(1)n=1,m≠35(2)n=1,m=-1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知2−n=1,且5m−3≠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2−n=1,m+n=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1)解:当函数y=(5m−3)x2−n+(m+n)是一次函数时,2−n=1,且5m−3≠0,解得,n=1,m≠35;(2)解:当函数y=(5m−3)x2−n+(m+n)是正比例函数时,{2−n=1 m+n=05m−3≠0,解得,n=1,m=−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17、今年植树节期间,某景观园林公司购进一批成捆的A,B两种树苗,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每捆A种树苗和每捆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630元和600元,而每棵A种树苗和每棵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价格的0.9倍和1.2倍.(1)求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多少元?(2)如果购进的这批树苗共5500棵,A种树苗至多购进3500棵,为了使购进的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应购进A种树苗和B种树苗各多少棵?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1)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购进A种树苗3500棵,B种树苗2000棵,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为111000元.分析:(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元,分别表示出两种树苗的数量,根据“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列方程即可求解;(2)设购进A种树苗t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得到w与t的关系式,根据题意得到t的取值范围,根据函数增减性即可求解.解:(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元,根据题意,得6300.9x −6001.2x=10,解之,得x=20.经检验知,x=20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符合题意.答: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由(1)可知A种树苗每棵价格为20×0.9=18元,种树苗每棵价格为20×1.2=24元,设购进A种树苗t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则w=18t+24(5500−t)=−6t+132000.∵w是t的一次函数,k=−6<0,w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t≤3500,∴当t=3500棵时,w最小.此时,B种树苗有5500−3500=2000棵,w=−6×3500+132000=111000.答:购进A种树苗3500棵,B种树苗2000棵,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为111000元.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次函数实际应用,不等式应用等问题,根据题意得到相关“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得到方程或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8、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如下:行驶路程不超过5 km时,收费8元,行驶路程超过5 km的部分,按每千米1.5元计费.(1)求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求他这次乘坐了多少千米的路程?答案:(1)y={8(0<x≤5)1.5x+0.5(x>5);(2)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则这次乘坐了7km的路程.分析:(1)要先根据行驶路程的距离是否超出5千米来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分别列出函数解析式即可;(2)先根据车费判断出此人的大概行驶路程,然后根据(1)中得出的不同的函数,看符合哪种情况,然后代入其中求出此人乘坐的路程.解:(1)由题意得:当0<x≤5时,y=8当x>5时,y=8+1.5(x-5)=1.5x+0.5∴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8(0<x≤5)1.5x+0.5(x>5)(2) ∵11元>8元.∴y=11时,1.5x+0.5=11,解得x=7,∴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则这次乘坐了7km的路程..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应用问题.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遗漏,不同的取值要进行分类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的知识相当重要,同学们要引起重视,如果给出一个式子让其判断是不是一次函数,判断方法我们要掌握。

关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几种求法我们要会,特别是其中最常用的“待定系数法”。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一次函数:形如y=kx+b (k≠0, k, b为常数)的函数。

注意:(1)要使y=kx+b是一次函数,必须k≠0。

如果k=0,则kx=0,y=kx+b 就不是一次函数;(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重点】(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b/k,0)(2)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3、性质:【重点】(1)图象的位置:(2)增减性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重点】(1)由已知函数推导或推证(2)由实际问题列出二元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此类题一般在没有写出函数解析式前无法(或不易)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最常用)“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题目的已知恒等式中含有几个等待确定的系数,一般就需列出几个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本单元构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x的系数不为0,x的最高次数为1,构造方程组。

②利用一次函数y=kx+b 中常数项b 恰为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即由b 来定点;直线y=kx+b 平行于y=kx ,即由k 来定方向 。

③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

④利用题目已知条件直接构造方程 。

例:(1)若函数是1)1(2-++=k x k y 正比例函数,则k 的值为( )(2)已知32)12(--=mx m y 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值为_______.(3)当m=_______时,函数54)3(12-++=-x x m y m 是一次函数.解:(1)由于y=(k +1)x +k ²-1是正比例函数,∴,∴k=1,∴应选B (2)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是:m2-3=1且2m -1≠0,要使y随x 的增大而减小还应满足条件2m -1<0,综合这两个条件得当m=-2时,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知,是次函数的条件是:解得m=1或-3,故填1或-3.三、经验之谈: 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一次函数,首先看“k ”是否等于零,其次看最高次项是否等于1次。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考点精题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考点精题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3,m)、B(n,﹣2),那么一定有()A.m>0,n>0B.m>0,n<0C.m<0,n>0D.m<0,n<0答案:B分析: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点A,B分别在一、三象限,结合点A,B的坐标,可得出m>0,n<0.解:∵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3,m)、B(n,﹣2),∴点A,B分别在一、三象限,∴m>0,n<0.故选:B.小提示:此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牢记“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变化过程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是()A.某村共有105m2耕地,该村人均占有耕地y(单位:m2)随该村人数x(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B.一天内,温岭市气温y(单位:℃)随时间x(单位:时)的变化而变化C.汽车油箱内的存油y(单位:升)随行驶时间x(单位:时)的变化而变化D.某人一年总收入y(单位:元)随年内平均月收入x(单位:元)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故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解:A.由题意得:y=105xB.因为温岭市一天的气温早晚较低,中午较高,故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C.因为在行驶时间为零时汽车油箱内的存油y不是零,故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D.由题意得:y=12x,故y是x的正比例函数;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的函数(k为常数,且k≠0),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3、已知:将直线y=x﹣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kx+b,则下列关于直线y=kx+b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与x轴交于(1,0)C.与y轴交于(0,1)D.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出即可.将直线y=x﹣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x﹣1+2=x+1,A、直线y=x+1经过第一、二、三象限,错误;B、直线y=x+1与x轴交于(﹣1,0),错误;C、直线y=x+1与y轴交于(0,1),正确;D、直线y=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正确把握变换规律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A,B两地相距120k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如图,l1,l2分别表示两人离A 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则当甲到达A地时,乙距离A地()A.56kmB.60kmC.80kmD.40km答案:B分析:先求出直线l2的解析式,从而求出当t=2.8时,s=36,由此即可求出直线l1的解析式,进而求出甲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解:由题意可知,甲,乙的函数图象分别为l1,l2.∵l2经过点(1,0)和(7,120),∴l2:s=20t−20,当t=2.8时,s=36,∴由(0,120),(2.8,36)得l1:s=−30t+120,令−30t+120=0,解得t=4,将t=4代入l2,得s=60.∴当甲到达A地时,乙距离A地60km.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读懂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5、某次物理实验中,测得变量V和m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下列函数中的()A.V=m+1B.V=2m C.V=3m−1D.V=m.答案:A分析:观察这几组数据,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再答案中找出与之相近的关系式.解:有四组数据可找出规律,2.41-1=1.41,接近12;4 .9-1=3.9,接近22;10 .33-1=9.33,接近32;17 .21-1=16.21,接近42;25 .93−1=24.93,接近52;37 .02−1=36.02,接近62;故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v=m2+1.故选:A.小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需要找出题目中的两未知数的律,然后再答案中找出与之相近的关系式.6、下列函数中,属于正比例函数的是()A.y=x2+2B.y=−2x+1C.y=1x D.y=x5答案: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解:A.不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能熟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形如y=kx+b(k、b为常数,k≠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当b=0时,函数也叫正比例函数.7、图是某人骑自行车出行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从起点到终点共用了50min B.20~30min时速度为0C.前20min速度为4km/ℎD.40min与50min时速度是不相同的答案:B分析:分别根据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可依次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A、从起点到终点共用了60min,故本选项错误;B、20~30min时速度为0,故本选项正确;C、前20min的速度是5km/ℎ,故本选项错误;D、40min与50min时速度是相同的,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理解函数图象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才能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8、A′是点A(1,2)关于x轴的对称点.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则该函数的表达式为()A.y=12x B.y=2x C.y=−12x D.y=−2x答案:D分析:先求得A′的坐标,然后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再把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解:∵A′是点A(1,2)关于x轴的对称点.∴A′(1,−2),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2),∴−2=k,解得k=−2,∴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2x.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熟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若点A(x1,−1),B(x2,−2),C(x3,3)在一次函数y=−2x+m(m是常数)的图象上,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A.x1>x2>x3B.x2>x1>x3C.x1>x3>x2D.x3>x2>x1答案:B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判定即可.解:由y=−2x+m知,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3>-1>-2,A(x1,−1),B(x2,−2),C(x3,3),∴x2>x1>x3.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解题的关键是通过k=-2<0得知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反之x随y的增大也减小.10、某学校要建一块矩形菜地供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菜地的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总长为40m.如图所示,设矩形一边长为xm,另一边长为ym,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y 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是()A.正比例函数关系B.一次函数关系C.反比例函数关系D.二次函数关系答案:B分析:根据矩形周长找出关于x和y的等量关系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y=40,∴y=−2x+40,∴y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故选:B.小提示:本题通过矩形的周长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准确地列式.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P1(x1,y1)、P2(x2,y2)两点,若x1<x2,则y1___y2.(填“>”“<”“=”)答案:>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1<x2,∴y 1>y 2.所以答案是:>.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熟悉性质是关键.12、已知a ,b ,c 分别是Rt △ABC 的三条边长,c 为斜边长,∠C =90°,我们把关于x 的形如y =a c x +b c 的一次函数称为“勾股一次函数”.若点P (−1,√33)在“勾股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Rt △ABC 的面积是4,则c 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2√6 分析:依据题意得到三个关系式:a −b =−√33c,ab =8,a 2+b 2=c 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得到c 的值. 解:∵点P (−1,√33)在“勾股一次函数”y =a c x +b c 的图象上, ∴√33=−a c +b c ,即a −b =−√33c , 又∵a ,b ,c 分别是Rt △ABC 的三条边长,∠C =90°,Rt △ABC 的面积是4,∴12ab =4,即ab =8, 又∵a 2+b 2=c 2,∴(a −b )2+2ab =c 2,即∴(−√33c)2+2×8=c 2,解得c =2√6(负值舍去),所以答案是:2√6.小提示: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材料结合勾股定理和乘法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答案:y =12+0.5x分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x =0时,y =12,并且每增加1千克的重量,长度增加0.5cm ,所以y =0.5x +12. 解:根据上表y 与x 的关系式是:y =12+0.5x .所以答案是:y =12+0.5x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需仔细分析表中的数据,进而解决问题;关键是写出解析式.14、如图,一次函数y=﹣x ﹣2与y=2x+m 的图象相交于点P (n ,﹣4),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m <−x −2−x −2<0的解集为_____.答案:﹣2<x <2分析:先将点P (n ,﹣4)代入y=﹣x ﹣2,求出n 的值,再找出直线y=2x+m 落在y=﹣x ﹣2的下方且都在x 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一次函数y=﹣x ﹣2的图象过点P (n ,﹣4),∴﹣4=﹣n ﹣2,解得n=2,∴P (2,﹣4),又∵y=﹣x ﹣2与x 轴的交点是(﹣2,0),∴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m <−x −2−x −2<0的解集为−2<x <2. 故答案为−2<x <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准确确定出n 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直线y =3x +b 与y =ax ﹣2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 的方程3x +b =ax ﹣2的解为x =_____.答案:﹣2分析:直线y=3x+b与y=ax-2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x=-2就是关于x的方程3x+b=ax-2的解.解:∵直线y=3x+b与y=ax﹣2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3x+b=ax﹣2,∴关于x的方程3x+b=ax﹣2的解为x=﹣2.故答案为﹣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解答题16、在“看图说故事”活动中,某学习小组结合图象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已知学生公寓、阅览室、超市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阅览室离学生公寓1.2km,超市离学生公寓2km,小琪从学生公寓出发,匀速步行了12min到阅览室;在阅览室停留70min后,匀速步行了10min到超市;在超市停留20min后,匀速骑行了8min返回学生公寓.给出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琪离学生公寓的距离y km与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xmin之间的对应关系.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表:①阅览室到超市的距离为___________km;⁄;②小琪从超市返回学生公寓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 min③当小琪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为1km时,他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3)当0≤x≤92时,请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答案:(1)0.8,1.2,2(2)①0.8;②0.25;③10或116(3)当0≤x≤12时,y=0.1x;当12<x≤82时,y=1.2;当82<x≤92时,y=0.08x−5.36分析:(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将表格补充完整;(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将各个小题中的空补充完整;(3)根据(2)中的结果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写出当0≤x≤9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1)由图象可得,在前12分钟的速度为:1.2÷12=0.1km/min,故当x=8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为8×0.1=0.8;在12≤x≤82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不变,都是1.2km故当x=50时,距离不变,都是1.2km;在92≤x≤112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不变,都是2km,所以,当x=112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为2km故填表为:①阅览室到超市的距离为2-1.2=0.8km;②小琪从超市返回学生公寓的速度为:⁄;2÷(120-112)=0.25km min③分两种情形:当小琪离开学生公寓,与学生公寓的距离为1km 时,他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为:1÷0.1=10min ;当小琪返回与学生公寓的距离为1km 时,他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为:112+(2-1)÷{2÷(120-112)}=112+4=116min ;所以答案是:①0.8;②0.25;③10或116(3)当0≤x ≤12时,设直线解析式为y =kx ,把(12,1.2)代入得,12k =1.2,解得,k =0.1∴y =0.1x ;当12<x ≤82时,y =1.2;当82<x ≤92时,设直线解析式为y =mx +n ,把(82,1.2),(92,2)代入得,{82m +n =1.292m +n =2解得,{m =0.08n =−5.36∴y =0.08x −5.36,由上可得,当0≤x ≤92时,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0.1x (0≤x ≤12)y =1.2(12<x ≤82)y =0.08x −5.36(82<x ≤92). 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7、如图,点A (1,4)在正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上,点B (3,n )在正比例函数y =23x 的图象上.(1)求m,n的值;(2)在x轴找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求出PA+PB的最小值.答案:(1)m=4,n=2(2)2√10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m、n值即可;(2)作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A′,连接A′B,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最小值为PA+PB=PA′+PB=A′B.过点A′作A′H∥x轴,过点B作B′H∥y轴,A′H和B′H相交于点H,求出A′B的长即可.x的图象上.(1)解:∵点A(1,4)在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上,点B(3,n)在正比例函数y=23∴4=m×1,n=2×33∴m=4,n=2.(2)解:作点A(1,4)关于x轴对称的点A′(1,-4),连接A′B,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PA+PB=PA′+PB=A′B.过点A′作A′H∥x轴,过点B作B′H∥y轴,A′H和B′H相交于点H,在Rt△A′HB中,∠H=90°,则A′B=√A′H2+BH2=√22+62=2√10,∴PA+PB的最小值为2√10.小提示: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最短路径问题、坐标与图形变化、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最短路径的解题方法是解答的关键.18、某天早晨,王老师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在路边一饭店吃早餐,如图所示是王老师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的所走路程s(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1)学校离他家米,从出发到学校,王老师共用了分钟;王老师吃早餐用了分钟.(2)观察图形直接回答王老师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快还是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答案:(1)1000,25,10;(2) 吃完早餐以后速度快.分析:(1)由于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在路边一饭店吃早餐,那么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象中有一段平行x轴的线段,然后到学校,根据图象可以直接得到结论;(2)根据路程与时间图,坡度越陡,速度越快即可得出结论;(1)由图象可得:学校离他家1000米,从出发到学校,王老师共用了25分钟,王老师吃早餐所用的时间为:20-10=10分钟,所以答案是:1000,25,10;(2) 由图象可知,吃完早餐以后的坡度比吃完早餐前陡,故吃完早餐以后速度快.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此题是一个信息题目,根据函数图象中的信息找出所需要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量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次函数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1.函数的概念: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一些变化过程中,还有一种量,它的取值始终保持不变,我们称之为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如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此时称y 是x 的函数.1: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2.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法.如:30S t =,2S R π=. (2)列表法:通过列表表示函数的方法.(3)图象法:用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一个函数的方法.3.关于函数的关系式(解析式)的理解:(1)函数关系式是等式.例如4y x =就是一个函数关系式. (2)函数关系式中指明了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通常等式右边代数式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一个字母表示函数. 例如:24y x =-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3)函数关系式在书写时有顺序性.例如:31y x =-+是表示y 是x 的函数,若写成13yx -=就表示x 是y 的函数. (4)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时,必须是只用变量x 的代数式表示y ,得到的等式右边只含x 的代数式.4.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很多函数中,自变量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有自己的取值范围,例如y =x 受到开平方运算的限制,有10x -≥即1x ≥;当汽车行进的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时,它行进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80s t =;这里t 的实际意义影响t 的取值范围t 应该为非负数,即0t ≥.在初中阶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1)整式型:一切实数(2)根式型:当根指数为偶数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3)分式型:分母不为0. (4)复合型:不等式组 (5)应用型:实际有意义即可例题4:函数12-+=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1 C 、x >-2且x ≠1 D 、x ≥-2且x ≠1例题5:函数242412----=x 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例题6:函数748142---=x 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例题7: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0,一腰长为a ,底边长为L ,则L 关于a 的函数解析式为 . 5.函数图象:函数的图象是由平面直角中的一系列点组成的. 6.函数图像的位置决定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 (1)图像1y 在图像2y 的上方⇔21y y > (2)图像1y 在图像2y 的下方⇔21y y <xx(3)特别说明:图像y 在x 轴上方0>⇔y ;图像y 在x 轴下方0<⇔y例题8: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c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c 的解集为【 】A 、x >1B 、x <1C 、x >-2D 、x <-2例题9:如图,直线(0)y kx b k =+<与x 轴交于点(30),,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 】 A .3x < B .3x > C .0x > D .0x < 7.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1)列表; (2)描点; (3)连线. 例题10:画出函数42+=x y 的图像8.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关系:(1)满足函数解析式的有序实数对为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 (2)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9.验证一个点是否在图像上方法:代入、求值、比较、判断 例题11: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 =6x图象上的是【 】 A .(-2,3) B .(2,-3) C .(1,6) D .(-1,6) 10.一次函数及其性质 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0b =时,即y kx =,这时即是前一节所学过的正比例函数.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 kx b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⑵当0b =,0k ≠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0b =,0k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知识点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⑴一次函数y kx b =+(0k ≠,k ,b 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⑵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个点,再连成直线即可.①如果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通常取()00,,()1k ,两点; ②如果这个函数是一般的一次函数(0b ≠),通常取()0b ,,0b k ⎛⎫- ⎪⎝⎭,,即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 ⑶由函数图象的意义知,满足函数关系式y kx b =+的点()x y ,在其对应的图象上,这个图象就是一条直线l ,反之,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x y ,满足y kx b =+,也就是说,直线l 与y kx b =+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通常把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叫做直线l :y kx b =+,有时直接称为直线y kx b =+.知识点三:一次函数的性质⑴当0k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⑵当0k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四: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性质与k 、b 的符号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图像的平移:b >0时,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x +b b <0时,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x -b 口诀:“上+下-”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 (x +m ) 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右平移m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 (x -m ) 口诀:“左+右-”知识点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⑴定义: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⑵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所求的函数解析式. 例题12: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只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 】 A .00k b <>,B .00k b >>,C .00k b ><,D .00k b <<,例题13: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 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 A .0k >,0b >B .0k >,0b <C .0k <,0b >D .0k <,0b <例题1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该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点的坐标.例题15:已知一次函数011)3()12(=+-+--k y k x k ,试说明:不论k 为何值,这条直线总要经过一个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例题16: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轴对称的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 __ 例题17:某公交公司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每天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往返于乌鲁木齐市和石河子市两地,出租车比公共汽车多往返一趟,如图表示出租车距乌鲁木齐市的路程y (单位:千米)与所用时间x (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已知公共汽车比出租车晚1小时出发,到达石河子市后休息2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结果比出租车最后一次返回乌鲁木齐早1小时.(1)请在图中画出公共汽车距乌鲁木齐市的路程y (千米)与所用时间x (小时)的函数图象. (2)求两车在途中相遇的次数(直接写出答案) (3)求两车最后一次相遇时,距乌鲁木齐市的路程.例题18:已知某一次函数当自变量取值范围是2≤y≤6时,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x≤9.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例题19:已知一次函数y =ax +4与y =bx -2的图象在x 轴上相交于同一点,则ba的值是【 】 A 、4 B 、-2 C 、 12 D 、- 12例题20:求直线y =2x -1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11.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例题21:已知一次函数1+=x y ,另一条直线与之平行,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8,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1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直线y b k 0kx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一次方程b 0(0)kx k +=≠的解.求直线y b kx =+与x 轴交点时,可令0y =,得到方程b 0kx +=,解方程得x b k =-,直线y b kx =+交x 轴于(,0)b k-,bk -就是直线y b kx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1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 b 0x +>或a b 0x +<(b a 、为常数,0a ≠)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大全(含答案)

⼋年级数学⼀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全(含答案)⼀次函数⼀、命题趋势本讲内容主要有:正⽐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图象的平移,⽤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次函数与⼀次⽅程(组)、⼀次不等式(组)的关系以及实际应⽤等。

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内容,测试中⼀般以选择、填空为主,也有作为与其他内容融合的综合题型出现。

(⼀)、⼀次函数y=kx+b 的图象和性质 [考点归纳][答案] ⼀、⼆、三, ⼀、三、四, , ⼀、⼆、四, ⼆、三、四, 增⼤, 增⼤, 减⼩, 减⼩. [考题精粹]1、若⼀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四象限,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是成⽴的是()A .ab >0B .a -b >0C .a 2+b >0D .a +b >0 2、关于直线l :y = kx +k (k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点(0,k )在l 上B .l 经过定点(-1,0)C .当k >0时,y 随x 的增⼤⽽增⼤D .l 经过第⼀、⼆、三象限 3、若k ≠0,b <0,则y =kx +b 的图象可能是()4、如图4,点A 的坐标为(0,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以AB 为边作等腰直⾓ABC ?,使?=∠90BAC ,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点C 的纵坐标为y ,能表⽰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致是A B C D [考题评析]k >0 ,b >0k >0 ,b <0 k <0 ,b >0 k <0,b <01、解:∵⼀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四象限,∴a <0,b >0,∴a 2>0,则a 2+b >0,选项C 正确.由a <0,b >0,可得ab <0,a -b <0,⼜因a ,b 的绝对值⼤⼩不确定,所以a +b 的正负⽆法确定,因此,选项A 、B 、D 均错误.故选择C .2、解:由直线l :y = kx +k (k ≠0),当x =0时,y =k ,所以点(0,k )在l 上,即A 正确;当x =-1时,y =0,所以l 经过定点(-1,0) ,即B 正确;当k >0时,y 随x 的增⼤⽽增⼤,所以C 正确;当k >0时,l 经过第⼀、⼆、三象限,当k <0时,l 经过第⼆、三、四象限,所以D 错误.故选择D .3、解:对于y=kx+b ,当x=0时,y=b ,即y=kx+b 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为(0,b ),当b <0时,(0,b )在x 轴下⽅,故y=kx+b 的图像为选项B.4、解:过点C 作CD ⊥y 轴,垂⾜为D ,∵∠DAC+∠OAB=90°,∠OAB+∠OBA=90°,∴∠DAC=∠OBA 。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及经典练习汇总(含答案)

《一次函数》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及经典练习汇总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例如:y=2x+3,y=-x+2,y=21x 等都是一次函数,y=21x ,y=-x 都是正比例函数.【说明】 (1)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函数的实际意义来确定.(2)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b ≠0)中的“一次”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一次”意义相同,即自变量x 的次数为1,一次项系数k 必须是不为零的常数,b 可为任意常数.(3)当b=0,k ≠0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 (4)当b=0,k=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知识点2 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所对应的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画函数图象一般分为三步:列表、描点、连线.知识点 3一次函数的图象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今后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直线与x 轴的交点(-kb,0).但也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 )即可.知识点4 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性质 (1)k 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 ﹤O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3)b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①如图11-18(l)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11-18(2)所示,当k>0,b﹥O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如图11-18(3)所示,当k﹤O,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11-18(4)所示,当k﹤O,b﹤O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5)由于|k|决定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知识点3 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当k<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4 点P(x0,y)与直线y=kx+b的图象的关系(1)如果点P(x0,y)在直线y=kx+b的图象上,那么x,y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2)如果x0,y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y为坐标的点P(1,2)必在函数的图象上.例如:点P(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1,2)在直线y=x+l 的图象上;点P ′(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 ′(2,1)不在直线y=x+l 的图象上.知识点5 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 (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 的值.(2)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求得k ,b 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 ,y 的值.知识点6 待定系数法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 中,k ,b 就是待定系数.知识点7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 (3)求出k 与b 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例如: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解:设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kx+b (k ≠0), 由题意可知,⎩⎨⎧+-=-+=,3,21b k b k 解⎪⎪⎩⎪⎪⎨⎧-==.35,34b k ∴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3534-x . 【说明】 本题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设(根据题中要求的函数“设”关系式y=kx+b ,其中k ,b 是未知的常量,且k ≠0);第二步,代(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k ,b );第三步,求(把求得的k ,b 的值代回到“设”的关系式y=kx+b 中);第四步,写(写出函数关系式).思想方法小结 (1)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知识规律小结 (1)常数k ,b 对直线y=kx+b(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0时,即-k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 b﹤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直线y=kx+b (k ≠0)与直线y=kx(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kx+b(k ≠0)平行于直线y=kx(k ≠0)当b >0时,把直线y=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当b ﹤O 时,把直线y=kx 向下平移|b|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3)直线b 1=k 1x+b 1与直线y 2=k 2x+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②⎩⎨⎧=≠212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③⎩⎨⎧≠=21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 ④⎩⎨⎧==2121,b b k k ⇔y 1与y 2重合.典例剖析基本概念题本节有关基本概念的题目主要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构成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条件.例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y=-21x ; (2)y=-x2; (3)y=-3-5x ; (4)y=-5x 2; (5)y=6x-21(6)y=x(x-4)-x 2.例2 当m 为何值时,函数y=-(m-2)x 32-m+(m-4)是一次函数?基础知识应用题本节基础知识的应用主要包括:(1)会确定函数关系式及求函数值;(2)会画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根据图象收集相关的信息;(3)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表达式.例3 一根弹簧长15cm ,它所挂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18kg ,并且每挂1kg 的物体,弹簧就伸长0.5cm ,写出挂上物体后,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并判断y 是否是x的一次函数.例4 某物体从上午7时至下午4时的温度M(℃)是时间t(时)的函数:M=t2-5t+100(其中t=0表示中午12时,t=1表示下午1时),则上午10时此物体的温度为℃.例5 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7.(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x=4时,求y的值;(3)当y=4时,求x的值.例6 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A.m﹤O B.m>0C.m﹤21D.m>M例7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11-22所示,求函数表达式.例8 求图象经过点(2,-1),且与直线y=2x+1平行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综合应用题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包括:(1)与方程知识的综合应用;(2)与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9 已知y+a与x+b(a,b为是常数)成正比例.(1)y是x的一次函数吗?请说明理由;(2)在什么条件下,y是x的正比例函数?例10 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交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再付电话费0.4元;“神州行”使用者不交月租费,每通话1分,付话费0.6元(均指市内通话)若1个月内通话x分,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1)写出y1,y2与x之间的关系;(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时,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3)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则选择哪种通讯方式较合算?例11 已知y+2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0.(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3)观察图象,当x取何值时,y≥0?(4)若点(m,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求m的值;(5)设点P在y轴负半轴上,(2)中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S=4,求P点的坐标.△ABP例12 已知一次函数y=(3-k)x-2k2+18.(1)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3)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4)k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例13 判断三点A(3,1),B(0,-2),C(4,2)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学生做一做判断三点A(3,5),B(0,-1),C(1,3)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探索与创新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体现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例14 老师讲完“一次函数”这节课后,让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1)x从0开始逐渐增大时,y=2x+8和y=6x哪一个的函数值先达到30?这说明了什么?(2)直线y=-x与y=-x+6的位置关系如何?甲生说:“y=6x的函数值先达到30,说明y=6x比y=2x+8的值增长得快.”乙生说:“直线y=-x与y=-x+6是互相平行的.”你认为这两个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例15 某校一名老师将在假期带领学生去北京旅游,用旅行社说:“如果老师买全票,其他人全部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所有人按全票价的6折优惠.”已知全票价为240元.(1)设学生人数为x,甲旅行社的收费为y甲元,乙旅行社的收费为y乙元,分别表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2)就学生人数讨论哪家旅行社更优惠.学生做一做某公司到果园基地购买某种优质水果,慰问医务工作者.果园基地对购买量在3000千克以上(含3000千克)的有两种销售方案.甲方案:每千克9元,由基地送货上门;乙方案:每千克8元,由顾客自己租车运回,已知该公司租车从基地到公司的运输费为5000元.(1)分别写出该公司两种购买方案的付款y(元)与所购买的水果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购买量在什么范围时,选择哪种购买方案付款少?并说明理由.例16 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3≤x≤6,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2,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基础训练习题:1.某地举办乒乓球比赛的费用y(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租用比赛场地等固定不变的费用b(元),另一部分与参加比赛的人数x(人)成正比例,当x=20时y=160O;当x=3O时,y=200O.(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动果有5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且全部费用由运动员分摊,那么每名运动员需要支付多少元?2.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4时,y的值为9;当x=2时,y的值为-3.(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初二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初二数学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2 一次函数一、学习任务1. 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联系,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二、知识清单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一次函数的应用三、知识讲解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比例函数 ( 是常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是常数,)的图象与性质y =kx k k ≠0y =kx +b k b k ≠0y =kx +b k≠0如果一次函数 y =kx⎩对称例题:描述:着 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横坐标的值;③ ()的解集可以通过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得到解集.5.一次函数的应用一般步骤:① 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② 列一次函数表达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③ 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解题;④ 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x ax +b >mx +n ma ≠0y =ax +b y =mx +n 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 的解是_______,方程的解是_______.解:;.当 或 时,所对应的 值,分别是这两个方程的解.y =kx +b kx +b =0kx +b =1x =−2x =0y =01x 用作图象的方法解方程组 解:由 ,得 ;由 ,得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 的图象 和 的图象 ,如图由图象可知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 .故方程组 的解为{2x−y=7,3x +y =8.2x −y =7y =2x −73x +y =8y =−3x +8y =2x −7l 1y =−3x +8l 2(3,−1){2x −y =7,3x +y =8{x =3,y =−1.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 、 两点,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A. B. C. D.解:D.观察图象,在 轴以下的图象所对应 的值就是不等式 的解集.y =kx +b A B kx +b <0x <00<x <1x <1x >1x x kx +b <030(5) 第 天结束时,甲、乙两车间的总产量分别是_____ 400t。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单元复习题 (含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圆的面积公式中,变量是( )A .B .S ,rC .D .只有2.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3.已知正比例函数,若随的增大而减小,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如图,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5.如图,直线经过点A 和点B ,直线过点A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2πS r =πS ,πr ,r()1y k x =-y x k 1k <1k >0k <0k >2y x =4y ax =+()3A m ,24x ax <+32x >32x <3x >3x <1y kx b =+22y x =2x kx b <+A .B .C .D .6.函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x≠0B .x≥且x≠0C .x >D.x≥7.正比例函数y =(k ﹣2)x 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k >2C .k <0D .k <28.如图,直线 y =﹣x+2 与 x 轴交于点 A ,与 y 轴交于点 B ,以点 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 x 轴于点 C ,则点 C 的坐标为( )A .(﹣1,0)B .(,0)C .(-2,0)D .(,0)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函数图象的表达式是( )A .B .C .D .10.如图是甲、乙两家商店销售同一种产品的销售价 (元)关于销售量 (件)的函数图象.给出下列说法,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售2件时,甲、乙两家的售价相同B .买1件时,买乙家的合算C .买3件时,买甲家的合算12-12-21y x =-+y x 2x <-1x <-20x -<<10x -<<y =12-21y x =-+21y x =--23y x =--23y x =-+D .乙家的1件售价约为3元二、填空题11.函数x 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函数是关于的一次函数,则的值为  .1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直线的图象平行,则一次函数表达式为 .14.市场上一种豆子的单价是2元/千克,豆子总的售价 (元)与所售豆子的重量 (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不需要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三、解答题15.某天早晨,王老师从家出发,骑摩托车前往学校,途中在路旁一家饭店吃早餐,如图所示的是王老师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行驶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1)学校离他家多远?从出发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2)王老师吃早餐用了多少时间?(3)王老师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快还是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最快时速达到多少?16.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17.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由直线y =﹣2x 平移得到,且过点(﹣2,5).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8.暑假期间,两名家长计划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旅游,他们联系了报价均为每人1000元的两家旅行社,经协商,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两名家长全额收费,学生都按七折收费;乙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家长、学生都按八折收费.假设这两位家长带领x 名学生去旅游,他们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四、综合题19.已知矩形 的周长为 , AB 的长为 , 的长为 .(1)写出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 为自变量);(2)当 时,求 的值.x y x y x y x x y y =||(1)3m y m x =--m y kx b =+()05-,1y x 2=y =y kx b =+42x -≤≤14y ≤≤ABCD 20BC 3x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经过点A (﹣2,4),且与正比例函数y=﹣x 的图象交于点B (m ,2).(1)求一次函数y =kx+b 的解析式;(2)若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C ,若连接AO 后,则△OAB 的面积是  .21.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分别交轴、轴于两点.点在上,且,作直线.(1)A 点坐标为 ,B 点坐标为 ;(2)求直线的解析式;(3)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得,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4)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李明驾车以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匀速开往乙地,行驶到服务区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以另一速度继续匀速行驶,直至到达乙地.李明与乙地的距离千米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x y AM AM P N )23212y x =+A B 、M OB 12OM MB =::AM P ABP AOB S S =V V N A B M N 、、、100/y()x((1)求的值;(2)求李明从服务区到乙地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求时李明驾车行驶的路程.a y x x 5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解:中的变量是、,故答案为:B.【分析】在一个过程中,固定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2.【答案】B【解析】【解答】解:A 、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不符合题意;B 、不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符合题意;C 、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 、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直线y=kx+b (k ≠0)的位置与k 、b 符号之间的关系. (1)k>0,b >0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 <0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 =0 图像经过一、三象限; (4)k <0,b >0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5)k <0,b <0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
(6)k <0,b =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求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时,需要由两个点来确定;求正比例函数y=kx (k ≠0)时,只需一个点即可.
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
从“数”的角度看,自变量(x )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并 求出这个函数值 解方程组 从“形”的角度看,确定两直线交点的坐标.
练习题
一、(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y=2x - B .y=
1
2
x - C .y=24x - D .y=2x +·2x - 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
1
2
x+1的图象上( ) A .(2,1) B .(-2,1) C .(2,0) D .(-2,0) 3.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
3
x
C .y=2x 2
D .y=-2x+1 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一、二、三 B .二、三、四 C .一、二、四 D .一、三、四
5.若函数y=(2m+1)x 2+(1-2m )x (m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A .m>
12 B .m=12 C .m<12 D .m=-12
6.若一次函数y=(3-k )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3
B .0<k ≤3
C .0≤k<3
D .0<k<3 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x-2 B .y=-x-6 C .y=-x+10 D .y=-x-1
8.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 )
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
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 (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
⎧=-=+c b a c b a y x y x 2221
11⎪⎩⎪⎨
⎧=-=+c b a c b a y x y x 2
22111
10.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2,-1)和(0,3),•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2x+3 B .y=-3x+2 C .y=3x-2 D .y=
1
2
x-3 二、(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自变量为x 的函数y=mx+2-m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2.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1,3)和B (-1,-1),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4.若解方程x+2=3x-2得x=2,则当x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 15.已知一次函数y=-x+a 与y=x+b 的图象相交于点(m ,8),则a+b=_________.
16.若一次函数y=kx+b 交于y•轴的负半轴,•且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k____0,b______0.(填“>”、“<”或“=”)
17.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220x y x y --=⎧⎨-+=⎩
的解是________.
18.已知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点(a ,1)和点
(-2,b ),则
a=________,b=______. 19.如果直线y=-2x+k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则k 的值为_____. 20.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AOC 的面积为_________.
三、(共60分) 21.(14分)根据下列条件,确定函数关系式: (1)y 与x 成正比,且当x=9时,y=16;
(2)y=kx+b 的图象经过点(3,2)和点(-2,1). 22.(12分)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当x=10时,y 的值是多少? (3)当y=12时,•x 的值是多少?
566
-2
x
y
1
234
-2-15-1
43
21O
23.(12分)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
x
y
12
34
-2
-1
C
A
-1
4
3
21
O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24.(10分)如图所示的折线ABC•表示从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1)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通话2分钟应付通话费多少元?通话7分钟呢?
25.(12分)已知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50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 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可获利45元.设生产M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
①求y(元)与x(套)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当M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能使该厂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