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Unit 1 My school
1.重点单词,会读会认会默写:first floor , second floor , teachers’ office , library , playground , computer room, art room , music room .
2.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口诀: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一二三,特殊记,词尾字母tdd.
one→first two→second three→third
在几楼,用方位介词on : 在一楼on the first floor
在二楼on the second floor 在三楼on the third floor
3.library 的复数是libraries
4.提问:Is this / that ...? 这是/那是....吗?
回答:Yes, it is. / No , it isn’t.
5.提问:Where is ....? ....在哪里?回答方位介词。

6.介绍人或物,用This is +人/物.
7.Here is / are +人/物. 意思是:这是.....
8.人称代词变物主代词:we 我们→our 我们的
9.How many +可数名词复数+are there ? 回答数字。

10.礼貌用语:This way, please. 请走这边/这边请。

11.提问:Do you have ....? 你/你们有....吗?
回答:Yes, I/we do. No, I/we don’t.
12.感叹句:How +形容词!意思是:多么....啊!
13. I like +可数名词复数. 意思是:我喜欢....。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发奖杯。 ⑥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语文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课文基础知识点梳理

【语文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课文基础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1. 重点字词据说大堤宽阔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霙时余波奇观农历依旧浪潮盼望堵截震动山崩地裂人山人海齐头并进2.近反义词(1)近义词宽阔一广阔犹如一好像颤动一颤抖依旧一照旧顿时一立刻逐渐一渐渐(2)反义词屹立一矗立霎时一刹那平静一喧闹人声鼎沸一万籁俱寂3.中心思想课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观。

4.知识点拨:(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点拨::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向。

用“自古以来”一词说明“天下奇观”这个称谓由来已久,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与“奇”。

(2)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连环喻,写出了从近处看到的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听到的声音。

用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形象地比喻大潮的形状,用山崩地裂来形容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响,真是气势非凡,蔚为壮观。

5.课外拓展★★积累含有“江”字的诗词(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第二课走月亮1. 重点字词淘洗庄稼风俗葡萄水稻成熟柔和河床新鲜修补甜香招待传说牵手填补跃居满意鹅卵石灰白色坑坑洼洼2.近反义词(1)近义词柔和一温和喜欢一喜爱风俗一习俗浇灌一灌溉(2)反义词柔和一强烈成熟一幼稚明亮一昏暗坑坑洼洼一平平整整3.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事,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无限乐趣。

4.知识点拨:(1)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点拨::连续两个问向把“我”期盼阿爸归来的急切之情表现出来了,这美好的期盼饱含着“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语言文字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语言文字”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文体分别为说明文、记叙文、童话故事。

二课文分析:说明文《诗人》用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神奇和诗篇的美丽记叙文《语言的魅力》中,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前面加了几个字,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魅力。

童话故事《书本里的蚂蚁》中,小蚂蚁带着书本里的字走来走去,每天都为小姑娘编出新的故事来。

三篇文章的阅读让孩子们不但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还领略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用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和童趣。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是读词,了解书籍的发展历程;第二类是积累与学习相关的成语、格言警句;第三类通过读趣味故事,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探究与发现”中让学生理解反问句,探究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同效果。

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大胆、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习作以“我喜欢的歌”为题让学生写清楚写明白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相互交流,修改作文、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三、课后习题及答案《诗人》2、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和文学家?答:说诗人是大画家,因为他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说诗人是音乐家,因为他能使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说诗人是魔术师,因为他能用文字把事物变成人,把人化成事物;说诗人是哲学家,因为他能用三言两语说出深刻的道理;说他是文学家,因为他能给文字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令平凡的文字变得不平凡。

3、说说下面诗句中带点的词具体指什么。

答:“碧绿”指代荷叶,“银花”比喻小的云朵,“白絮”比喻大云团。

4、诗人“能用文字把事物变成人,把人化成事物”,请你也尝试一下,写几句话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复习大纲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基础部分(一)生字1、易读错哟——拼音是yō ,学生易错写成yōu目的地——的读作dì踮起脚尖——踮读作diǎn暂时——暂读作zàn某——读作mǒu奔向那里——奔读作bân沉甸甸——叠词读作一声全班之冠——冠读作guàn分外——分读作fân禁不住——禁读作jīn(多音字)《水浒传》《济公传》——传读作zhuàn绿林好汉——绿读作lù一百单八将——将读作jiàng恰似、如饥似渴——似读作sì似的——似读作shì美差——差读作chāi差不多——差读作chà2、易写错饿、惧、檐、酸、撑、豫、零、某方法:笔画较多的字,教师可板书师范,同时用红笔标出易错笔画,进行强调。

同时记忆时也可引导学生采用形声字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3、形近字惧诵编娱具涌偏蜈(二)难理解的词语窃——原意是指偷盗,但在本文中是指作者只读书不买书。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的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贯通——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绿林好汉——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一百单八将——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

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

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

鲜味——即新鲜的味道。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

形容色彩明丽。

一阕——一首。

阙,量词。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尽情地看。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2.2.相交于同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6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x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计算表面积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包含几个面。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常用体积或容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体积(或容积)单位间进率为1000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
2.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3.常用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4. 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
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用乘法,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用除法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或容积
都可以用底面积x高即V=sh
长方体的体积(容积)=长宽高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或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3
计算体积从外面测量长宽高,计算容积从里面测量长宽高。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表
知识点
内容详解
要点提示
长方体和
面:长方体里边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2个相对面是正方形)每组对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一年级第一单元高频考点归纳

一年级第一单元高频考点归纳

一年级第一单元高频考点归纳一、知识点梳理1.数数与数的组成熟练掌握从十开始,逐一(一个接着一个)数数的方法,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能正确数数,会读、写数。

2.数的顺序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

3.10以内数的组成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使用数学符号。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数的组成、数的顺序、加法、减法在一年级第一单元中,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是学习的重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2.难点: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加法和减法是孩子们在学习数学时初次接触的运算知识,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

特别是减法的应用,孩子们可能会对“从……中减去……等于……”这一逻辑不太理解。

此时,我们需要通过实例和反复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高频考点归纳1.数数与数的组成:重点考查学生对数的顺序和组成的理解,以及十位和个位概念的理解。

例如,“5个一和1个十是多少?”、“8个和2个合起来是多少?”等题目。

2.比较大小: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

例如,“3比2大吗?”、“6比8小吗?”等题目。

3.加法: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加法的含义,以及加法的运算规则。

例如,“2和3加起来是多少?”、“6比4和3的和大多少?”等题目。

4.减法:减法是难点,也是高频考点。

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减法的含义,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则。

例如,“8比3少多少?”、“9可以减去多少?”等题目。

5.数的顺序和组成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数的顺序和组成来解决问题。

例如,“有5个苹果,其中3个是红色的,剩下的是多少个?”等题目。

四、练习题推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以下是一些推荐练习题:1.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倒数到1。

2.组成练习:写出以下数的组成:35、67、789、402。

3.比较大小练习:比较大小并填空,“_____比_____大”,“_____比_____小”。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字词部分1. 会认的字- 这个单元有好多生字呢。

像“昼”,这个字就是白天的意思,白天就是“昼”,晚上就是“夜”,可别搞混啦。

还有“耘”,和农业有关,“耘田”就是在田里除草之类的农活。

“稚”字很有趣,它表示幼小、幼稚,像小朋友那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2. 会写的字- “昼”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尺”,下面是“旦”,笔画顺序可不能错哦。

“桑”字呢,上面三个“又”要写得紧凑一点,下面的“木”要稳稳地托住上面。

“晓”字左边是日字旁,因为和早晨、白天有关嘛,右边的“尧”也有它自己的写法,一笔一划都要写规范,不然这个字看起来就歪歪扭扭的。

3. 多音字- “供”这个字就很调皮,它有两种读音。

当它读“gōng”的时候,比如“供应”“供给”,就是提供东西的意思;当它读“gòng”的时候,像“供品”“供奉”,就和祭祀之类的有关啦。

还有“行”字,读“xíng”的时候可以是“行走”“行人”,读“háng”的时候就是“银行”“行业”了。

二、诗词部分- 这是范成大写的一首诗,诗里描写了乡村里大人小孩都忙忙碌碌的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出去在田里干活,晚上回来还要搓麻线呢,农村里不管是男是女都有自己的活干,都很能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那些小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怎么耕种织布,但是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呢,多可爱呀。

这里面有很多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很生动的画面,有农田、桑树,还有忙碌的大人和天真的小孩。

- 杨万里写的这首诗特别有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小孩子早上起来把铜盆里结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你看,小孩子的想法多奇妙啊。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冰的声音就像玉磬一样在树林里回荡,结果冰突然碎了,发出像玻璃碎在地上的声音。

从这首诗里能感受到小孩子玩耍时的那种快乐和童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梳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
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
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一定的顺序排
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4、数位顺序表
5、只有个级数的读法: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有几就
读几百,十位上有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有几就读几。

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6、含两级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
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含两级数的写法,(1)先写个级,在写万级。

(2)那个数
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看千位上的数字,千位上是4,或比4小,就直接去掉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在后加“万”字。

如果千位上是5,或比5 大,就在千位前的数上加1,并且去掉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在后加“万”字。

例如3243216≈324万2737985≈274万
9、数的比较(1)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

(2)数位一样的,从最高位比起,一直比出大小为之。

10,、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