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14单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认识图形。
1.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2. 用同样的图形拼基本图形,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 计算方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等。
2. 解决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求还剩多少、还差多少等。
三、分类与整理。
1. 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 能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和表示,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呈现。
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 数的组成: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读数和写数:从高位起,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4. 数的顺序:知道 100 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5. 比较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先比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再比个位。
五、认识人民币。
1.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 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要换算成相同单位再计算。
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七、找规律。
1. 图形的规律:颜色、形状等的重复出现。
2. 数字的规律: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或和找到规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人教数学+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考点归纳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人??数 8 4 2、按男女分男女人??数 6 6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归纳大全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归纳大全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图形: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了解
这些图形的特点。
2.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将学习到100以内的数,包括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
位),以及数的组成(如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分类与整理:学生将学习到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进行分类,并进行数据整理。
4.加减法:学生将学习到2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以及解决与
加减法相关的问题。
5.时钟:学生将学习到认识时钟,包括时针、分针的基本概念,以及时间的读法。
以上是一年级下册的主要数学知识,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加法和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2. 乘法和除法: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3. 分数:了解分数的概念,能根据图形进行简单的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4. 顺序数和比较大小:掌握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序。
5.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数字的正确读法和写法,能够将数字按照规则排列。
6. 单位换算:了解重量、容量和长度的基本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7. 图形与图形的认识:学会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够辨别图形的名称和基本形态。
8. 时间的认识: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读懂和设置简单的时间。
9. 图表的读取:学会阅读简单的图表和统计图,能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以上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因版本和学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建议您参考教材和老师的指导。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一、基本数学概念- 数字:0、1、2、3、4、5、6、7、8、9。
- 数量:指事物的多少,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 数数:按一定顺序说出数的名称。
二、运算-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按一定顺序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 减法: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 颠倒加减:调换加号和减号的位置,数的顺序不变。
- 形式加减法:用图形或物体表示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数的大小比较- 大于:数值较大的一个数。
- 小于:数值较小的一个数。
- 等于:数值相同的两个数。
四、数的排列和组合- 顺序: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
- 组合:从一组数中选出一部分进行排列。
五、数的顺序- 顺序数:包括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分数和小数。
- 自然数:从1开始一直向上数的数。
- 零:没有数的数。
- 正整数:大于0的整数。
- 负整数:小于0的整数。
- 分数:将数分成若干等分后的每一份。
- 小数:整数和分数中间的数。
六、简单运算和算术表达式- 运算符:用于表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符号。
- 运算表达式:用运算符表示的数的计算。
七、数与图形的关系- 数的单位:表示数量的标志。
- 空间形状:用几何图形表示的空间形状。
八、时间和计时- 时钟:用于显示时间的工具。
- 时间单位:用于表示时间的单位。
- 日历:用于显示日期的工具。
九、重量和容量- 重量单位:用于表示重量的单位。
- 容量单位:用于表示容量的单位。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全册知识点(知识清单)-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一、认识图形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条边,4个角,每条边都相等。
圆形没有边,没有角,是一条收尾相连的封闭曲线。
三角形3条边,3个角。
平行四边形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左右两边斜斜下来。
2.平面图形的拼组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①破十法:先把十几分成10和几,然后算10减9等于1,再算1加几。
如:15 – 9 = 6 把15分成10和55 10 1 先算10-9=1+ 再算1+5=6②想加算减法9+6=15 15-9=62.每相邻两个事物之间有一个间隔,求一列相邻事物间有几个间隔:事物总数-1=间隔数3.十几减8、7、6①破十法:先把十几分成10和8(7、6),再算10-8(7、6)=2(3、4),结果等于2(3、4)加几。
如:12 -8=4 把12分成10和22 10 先算10-8=22 2+2=4②想加算减法8+4=12 12-8=43.十几减5、4、3、2①破十法:先把十几分成10和5(4、3、2),再算10-5(4、3、2)=5(4、3、2、1),结果等于5(4、3、2、1)加几。
如:12 - 5 = 7 把12分成10和22 10 先算10-5=55 再算5+2=7②想加算减法因为5+7=12,所以12-5=7小妙招:十几-9=几+1十几-8=几+2十几-7=几+3十几-6=几+4十几-5=几+5十几-4=几+6十几-3=几+7十几-2=几+8十几-1=几+94.解决问题①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提取有效信息,选择与问题相关的条件来计算。
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三、分类与整理1.按给定标准分类2.自选标准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各结果的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①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九十九除外)的下一数是比几十多1个十的整十数,九十九的下一个数是100。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完整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2、按男女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14单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1-4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能够区分什么是平面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叫准名称,不要“形”和“体”弄混。
2、能够叙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饼能利用特点来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什么图形(注意经过旋转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3、数一幅图中各种平面图形的个数,需要对图形特点掌握清楚,并且在数的过程中要做标记,不重不漏。
4、理解“面在体上”,能够判断一个立体图形能画出什么平面图形,如课本第7页的第6题。
5、能够根据立体图形可以看到的面来找对面,如课本第7页的第7题。
6、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来找一个面的对面(这种题型较难,可以找几个练一练,去年考过这种题型,课本第7页的第8题是这种题型里的相对简单的)。
7、补砖题。
8、图形的拼组,如至少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还有两个相同的特殊长方形(短边是长边的一半)可以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
还有三角形的拼组等,可以让孩子在家里拿几个相同的图形拼个试试(参考课本或是自己的练习册)
9、掌握七巧板的组成,每块图形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大小联系。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包括填未知数。
12-3和13-2这两种题型容易弄混,还有12+5这种十几加几的题一上去就用破十法计算。
2、一图两式,如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明白中间虚线的意思“既可以去掉左边也可以去掉右边”。
3、两种角度求其中的一部分(难点和易错点),如课本第16页的第10题。
4、“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易错点,要根据问题准确地找出相关的数量关系。
5、比多少,要明确去掉的是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6、尝试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来提问题,注意已经知道的就不能再来求了,提得问题要合理。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能够准确地数出数量填写表格和完成涂色。
2、能够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如要求分成两组,那必须选择一个标准将所有的分成两类,要分完而且两类之间不能有重复的)
3、根据分类整理的结果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从一个数开始十个十个(如16、20等)地来数,正着数倒着数。
2、数的组成。
3、读作和写作,读作用汉字,写作用数字。
这里的易错点是给出读作的形式来写数。
4、掌握数位的位置,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如几个十,几个一等。
最大的两位数、一位数,最小的一位数(1)、两位数、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