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要选好角度标杆

合集下载

记叙文要选好角度

记叙文要选好角度

记叙文要选好角度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写作角度中的基本问题就是记叙的人称问题。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

记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情况。

1、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就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叙述事件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①“我”是见证人。

如《孔乙己》中的“我”。

②“我”是文章的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③“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作过程中却用“我”来表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人吃人的旧礼教的罪恶。

④“我”是叙述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

如《孔乙己》中的“我”。

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

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

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

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丛维熙《裸雪》我自愧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倾吐胸中的柔情,我时而痴情焦虑,时而热烈希望,时而又心中悚然,若有所畏惧。

让这张素笺来证明你的美貌在我心中燃起的爱火是多纯洁、多炽热吧!话虽如此,但是我的爱情是无法传达的,我的胸臆是语言所不能表述的。

你的美貌使我心中充满了惊奇之感,你的通达事理使我倾倒,你的善良使我膜拜。

情欲使我颠倒,疑虑使我迷惘,急躁的心情使我受尽折磨。

——【英】斯末莱特《蓝登传》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叙要选好角度

知识链接
单元写作学案
满腹经纶,还有豁达乐观的胸怀,还有远大执著的追 求,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还有„„有了好 的写作素材,有了可写之师,那么完成一篇条理清楚、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的记叙文,关键之一在 于选取好记叙的角度。角度,是借用摄影艺术的一个 术语。写作也像摄影一样,也是表现生活,因此,也 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面对丰富的材料,选准了角 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新颖别 致,集中紧凑。
知识链接
单元写作学案
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是 绿叶, 陪衬鲜花, 孕育果实; 老师是春雨, 默默奉献,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滋养万物;老师是圣火,传承文明,播撒希望。当我 们怀着一颗对文明、对知识的敬仰之心时,你会从老 师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发现美, 你会从心底涌出对老师 的赞歌!时代在进步,老师也在与时俱进。我们应该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和评价老师。 老师值得我们去讴歌 的不只有勤奋辛劳、热情和蔼,不只有善良博爱、
技法指导
单元写作学案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 况。但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时应注意:一是不得 频繁更换;二是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随意打断叙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述的线索。 总之,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 者是用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种人称叙述来处 理材料、表现主题最有利的角度考虑。不管采用哪一 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且要贯穿文章始 终,做到前后人称的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比较乱, 就会条理不清,影响文章中心或主题的表达。
有一堂语文课,解释‚而‛的意思,同学们因意见不和而争 论不休。当同学们讨论正酣时,他突然说: ‚我认为是‘表 转折’ 。 ‛全班忽然安静了下来。 ‚徐爹‛用智慧的眼光扫视 全班, ‚谁还有问题?‛这老师都‚确定‛答案了,谁还会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叙要选好角度

第一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 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 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 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 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 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人称的记叙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触许许 多多的老师,头脑中留下许多难忘的 情景,有些老师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作家也一样,作家们通过记叙来赞美 他们的老师的崇高品质,写出了一个 又一个伟大难忘的老师。
记叙是把人物的 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 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 的一种方式。
记叙文是通过对 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 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 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这位新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就是面目的丑陋和身材的矮瘦。他的 眼睛出奇地细小,里面滚转着一颗黄 豆大的瞳仁,连颜色也是黄黄的。鼻 子显得分外尖削,嘴角边还生有一撮 稀疏的黄须。因为年纪大了,腰背也 就十分伛偻,仿佛永远俯屈着身子。 看到他,很容易使你联想到一只胆小 的鼬鼠。不过,外表虽然引不起人家 的尊敬,据说他的文理倒是很亨通 的…… ——王西彦《私塾师》
第三人称的记叙有 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第三人称的叙述,不受叙 述范围的限制,能较自由广阔 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 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第二人称的记叙
有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呢? ——存在争议


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 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 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 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 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记叙 人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中的 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 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 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 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叙要选好角度
究竟这肥公有何能耐,居然如此“霸道”呢? 只因这肥公身怀四宝。众看官别心急,请听我慢慢道 来:
法宝一:请君入瓮法 走立即任后,肥公就充分发挥他旳“外交手腕 ”和“美式公选法”,选出班上最有威信旳“野马 ”,开了个研究会,研究怎样搞好班上旳纪律。于是 乎,找缺陷旳找缺陷,表决心旳表决心,研究会成了检 讨会、宣誓会。而后肥公就趁热打铁,任命他们为“ 钦差大臣”,分管班上旳纪律,“野马”变了身份,肥公 又迫不及待地亮出了他旳另一法宝。
——丛维熙《裸雪》
我自愧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倾吐胸中旳柔
情,我时而痴情焦急,时而热烈希望,时而又 心中悚然,若有所畏惧。让这张素笺来证明你 旳美貌在我心中燃起旳爱火是多纯洁、多火热 吧!话虽如此,但是我旳爱情是无法传达旳, 我旳胸臆是语言所不能表述旳。你旳美貌使我 心中充斥了惊奇之感,你旳通达事理使我倾倒, 你旳善良使我膜拜。情欲使我颠倒,疑虑使我 迷惘,暴躁旳心情使我受尽折磨。
——【英】萧伯纳《康蒂妲》
四、怎样在不同旳视角来写,选择生活中我与老师旳 各个画面,写老师对我旳影响,写我旳心里活动,
②第二人称:着重体现自我对老师旳情感,作文可要 点写出我想对老师说旳话,或者把我所见旳老师旳生 活旳细节以对话形式与老师交流。
③第三人称:能够着重体现老师 旳生活,以老师旳 行为为根本,让老师自己来完毕记叙。
法宝四:感情投入法
肥公旳和蔼是折腾我们旳又一原因。和他攀谈, 没有紧张,没有拘谨,有旳只是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旳 畅快。肥公常说:“什么都是这么,真是狗屎。”肥公 旳那句“狗屎”旳口头禅,班上更是无人不晓。语言 上拉近距离不算,肥公还善用“大音希声”法宝。一 次,面对班上旳“课堂风暴”,他就以许久旳沉默为对 策,迫使众“野马”慑服于“非暴力不合作”旳仁慈 与威严之下。经过这一遭,我们从心底里敬畏起他来 。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叙要选好角度

• (二)关于“切入点” • “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写作任何文体的文 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 “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 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 发意义。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 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 术效果的照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 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请同学具体谈《肥公正传》在“记叙角度的选择” 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11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1
教学目标
• 1.了解“记叙的角度”的相关内容,如什 么是“记叙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表 达效果与作用等等。 • 2.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的 记叙角度,力求文章内文章或其中的某一篇做个评价, 比如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或需要改进之处,比如这 两篇习作与你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何不同? • 这两篇习作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两点大家 应该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 “视角”,《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 不仅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 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二是切入点的选择, 《肥公正传》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 个性鲜明的语文教师。
7
• 选择“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新,奇,小、 深。做到这几点,就能写出立意新颖深刻、 个性鲜明的佳作。
8
• 请同学想一想,要写出老师的个性,还有 那些“角度”或“切入点”可供选择? • 师生共同得出: • 写老师的眼睛、写老师的手、 • 写老师的记心与忘心,比如“我的老师忘 心大”。 • 写老师的孩子对妈妈的看法。 • 写老师的衣着,老师很会打扮,很爱美, 每天总让我们感受到青春活力。等等。
5
•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 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 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 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 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 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如鲁迅小说中的“我”。其实刚才的两个片段练 习已经有了文学创作的意味,这需要大家合理想 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才能写好,从这 个意义上讲,这样的写作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途 径。 • 三种视角谈不上孰优孰劣,运用得当使内容与形 式完美结合即是最佳选择。 6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大家知道,摄影时,照相师总会把照相机放在一定的位置上,照相机所处的位置就叫拍摄的角度;画家写生,往往要选择最适当的立足点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最佳地呈现,其立足点就叫绘画观察角度;同样,记叙文在记叙人物、事件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观察点、立足点和切入点也就有所不同,而这观察点、立足点、切入点,就是记叙的角度。

换一种说法,记叙的角度就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以什么为切入点来记叙。

记叙的角度,又叫记叙的视角。

面对丰富的记叙材料,若我们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集中紧凑,新颖别致。

因此,选择角度至关重要,尤其对记叙文来说尤为重要。

(一)记叙文有哪些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广义上讲,按叙述人称,记叙的角度有如下三种:1、第一人称视角,也就是所说的有限叙述视角。

包括“主要人物自述”视角、“次要人物侧叙”视角和“局外人旁叙”视角。

先说“主要人物自述”视角,又叫“主人公视角”。

“主要人物自述”视角,是让主要人物自述其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社戏》等。

其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

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对于其他人物,也可以从外部描写,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方式接触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视点人物本身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熏陶、思想性格、气质智商等等的限制。

弄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与其所叙题材的错位。

由此生出的另一缺陷是,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材,而对于讲述个人历史却往往得心应手,像《鲁宾逊漂流记》和《阿甘正传》等。

第三,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叙要选好角度

第三人称。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 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 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 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 程告诉读者。
妙处:这样的叙述,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 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 不足: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片段三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 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 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 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 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 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 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 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 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片段)》
第一人称。就是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 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 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妙处: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 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 自然。 不足: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 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 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 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3、着眼于“新”。 作文应该是创造性劳动,应写出有 自己个性色彩的文章。这就不能不创 新。特别是材料的选择上,要言人之 未言,写人之未写。 见《父亲的手》、《教我采花酿蜜的人》、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最新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最新

总之,在文章中,无论采用第一人称
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 别注意人正称面的反统映一。一正般面来展说开,的一文篇章文,章有最丰富 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的,材否料则,会显因得不气断势变雄换浑 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
混角乱度。
当然,并不是排斥人称转换,而是交替 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时,必须交待清 楚。而事侧实面上突,进这三种以人小称见的大运,用以不近一写定远要 拘泥于什么,更多地需要在叙述中灵活运用。
(二)第二人称的记叙
关于第二人称,在记叙中有时会出现 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但这只是人 称所,以和,记第叙二人人称称并的不记是叙一实个际概上念是。不看存一篇 文在章的的。记但叙如人果称我,们主在要叙应述从过作程者中对,记有叙时 的时立插足入点一、些观第察二点人着称眼,,会从增叙强述文者章、的读者 和抒被情叙性述,对加象大三文者章之力间度的,关使系记进叙行更分加析。 第精二彩人,称而“且你,”也或使“文你章们显”得不更能加做灵叙活述。者, 也就是说,作者不能站在“你”或“你们” 的立足点来叙述“你”和“你们”的事迹, 实际上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只能 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对象。
(三)第三人称的记叙
以局外人的身份 来优记点叙:不的受,叙通述常范叫围第的 三 人中限反称,制映记作,生能活叙者较 。。站自在在由这旁广种观阔记者地 叙的 立场,用“第三者”的 口的局亲吻经限切,历:感缺,将和乏 而“事第 且他情一 掌”的人 握或变称 起“化的 来 她过” 程比告较诉困难读。者。
方法点拨: 1、学会观察
①抓住人物的特征; ②观察要细致; ③比较观察。
2、写熟悉的人和事 ①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②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一、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两段材料用第几人称来写, 有什么表达效果和局限性?
教师方法指导: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 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 (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 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 所做、所感。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 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 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 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 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 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 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虞的发现使我惊诧不已欣喜若狂。 我的心被一种巨大的引力牵引着,我 的心被一股巨大的活力充塞着。我为 老者的话成立而感到高兴我为父亲有 过这样光辉灿烂的过去而感到荣幸。 即刻,在我的眼中,父亲的形象是那 么高大,就像刚刚揭开的一尊铜像。
学生自读以上两段材料独立思考 一下问题,在班上交流,教师点 拨:
学生自读以上两段材料独立思 考一下问题,在班上交流,教 师点拨:
以上两段材料用第几人称来写, 有什么表达效果和局限性?
教师方法指导:
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 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 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 “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 程告诉读者。 第三人称的记叙述,不受叙述范围的限 制,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 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标杆1
我自愧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倾吐胸中的柔 情,我时而痴情焦虑,时而热烈希望,时 而又心中悚然,若有所畏惧。让这张素笺 来证明你的美貌在我心中燃起的爱火是多 纯洁、多炽热吧!话虽如此,但是我的爱 情是无法传达的,我的胸臆是语言所不能 表述的。你的美貌使我心中充满了惊奇之 感,你的通达事理使我倾倒,你的善良使 我膜拜。情欲使我颠倒,疑虑使我迷惘, 急躁的心情使我受尽折磨。
标杆2
每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的目 光。越过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那片绿色 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色笑脸;耳边 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他有时候就旁若无人 地满面泪水在街头行走,而不管有多少惊诧的目光在瞧 他…… 最近一些日子,随着气候渐渐转暖,他的情绪却不知为什 么越来越糟糕。奇妙得很!季节往往能影响人的心境。当 他看见河岸上一缕缕如烟似雾的柳丝和山湾里那霞光般灿 烂的桃花时,一种无限忧伤的感情就涌上了他的心头。他 想叹息,想唱歌,想流泪,尤其想和什么人谈一谈他曾有 过的幸福和不幸,以及那早已流逝但永远不能忘却的往 事…… ——路遥《平凡的世界》
第一课时 标杆落点: 1、掌握 “记叙的角度”的种类,明确不同“角
度”的表达效果与作用。 2、应用所学方法用第一人称写好出教材对“视角” 的解释并谈自己的理解。教师 补充并明确:视角一般指记叙 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 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 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 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标杆3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学生自读以上两段材料独立思 考以下问题,在班上交流,教师 点拨:
以上两段材料用第几人称来写, 有什么表达效果和局限性?
教师方法指导:
作为记叙的第二人称,在写作中实际上是不存在 的。虽然在记叙中有时也会出现第二人称“你” 或“你们”,但这只是“人称”,和“记叙人称” 并不是一个概念。看一篇文章的记叙人称,主要 应从作者记叙时的立足点、观察点着眼,从叙述 者、读者和被叙述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不能做叙述者,也就 是说,作者不能站在“你”和“你们”的立足点, 来叙述“你”和“你们”的事迹,实际上文章中 的“你”或“你们”,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 对象。
巩固练习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触许许多多 的老师,头脑中留下许多难忘的情 景,有些老师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作家也一样,作家们通过记叙来赞 美他们的老师的崇高品质,用第一 人称写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难忘的 老师。
示例:我的启蒙老师姓许。七岁那年去学校注册时, 报名的老师问会不会写“共产党”,我说不会。虽 然,我当时已经会写“中国共产党万岁”了,但是 一根筋的我不会灵活运用,以为字数不一样,当然 也就不一样了。回到家里,妈妈有些伤心,特别是 听到班主任是“许大马棒”时,全家人更是一种被 误子弟的愤慨。当时我的家和我就读的小学比邻而 居,所以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所幸在她的教育 之下,我的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可见老师的优劣虽 然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也不是全部的因素。作为 启蒙老师,她教会了我们许多最基本的东西,包括 怎样举手发言,怎样用文明用语,怎样做一个学生。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
小结 :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 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 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 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 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 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 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其实刚才 的两个片段练习已经有了文学创作的意味,这 需要大家合理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心 理才能写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写作也 是师生沟通的一种途径。
• 示例1:你的班主任是教数学的,高一时,你 已经成为本年级里无可争议的“数学尖子”了。 在一次数学竞赛时,监考老师中有你的班主任, 你决定交给老师一张满意的答卷。你考得十分 顺手,最后一道大题答完时,还有20多分钟下 课呢。就在你重新检查考卷时,你的班主任前 后三次来到你桌边,并有短暂停留,你满有把 握地看看老师,心想:“老师放心吧,满分稳 拿啦!”考试结束后,老师把你叫到一边,高 度近视镜片后射来的目光是冷峻而严厉的。 “难道我的答卷中有什么差错吗?”你正在这 样想的时候,只听老师说:“你第三题的答案 为啥不加上句尾符号?”……老师的眼睛照亮 了你求知的征途,让你同他(她)一样的明察 秋毫,一丝不苟。
第二课时
一、标杆落点:
1、应用所学方法用第三人 称、第二人称写好记叙文。
2、学会准确把握记叙文的 切入点。
对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巩固练习: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触许许多多的 老师,头脑中留下许多难忘的情景, 有些老师我们至今难以忘怀。作家也 一样,作家们通过记叙来赞美他们的 老师的崇高品质,用第二人称、第三 人称写出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