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名著导读
水浒传名著导读全

山,注是:悲电视情剧英《雄水浒。传》改编为因宋江放
走高俅而气死。
戴敦邦水浒人物谱
整理课件
17
人物形象——武松
整理课件
18
• 武松(行者):清河县人,排行第二,江湖上人 称武二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拳成人。 景阳岗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西门庆、 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 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 十头领之一。
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乡学先生、知识分子。
•
上山原因:在晁盖的率领下,设计劫取生辰纲后,造
反上山。
•
梁山职务:机密军师。
整理课件
13
吴用性格特点
• 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 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 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 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 贯金银珠宝。投奔梁山时看出王伦不容, 用计使林冲火并王伦。宋江在浔阳楼题 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 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 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 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 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 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整理课件
艺术成就
• 《水浒传》影 响深广久远, 对后世的农民 起义提供了斗 争经验。
整理课件
精品回顾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吴用智取生辰纲;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醉打蒋门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整理课件
15
人物形象——林冲
林冲——风雪山神庙
水浒传名著导读

一、《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2.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3.推荐理由(或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4.《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第四十回回以前先讲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70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5..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不足:滥杀无辜。
)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睥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被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磺6.“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内容。
7.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8.《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9.《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 她们的绰号是什么?①扈三娘、一丈青②孙二娘、母夜叉③顾大嫂、母大虫10.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答: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水浒传名著导读

水浒传名著导读《水浒传》名著导读一、序言《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宋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宋江带领一群忠义之士组成的“好汉”队伍,与腐败无能的官员和土豪恶霸斗争的故事。
本导读将带您一窥这部经典之作的精髓,理解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第一回: 梁山泊初聚义该章节主要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众多英雄聚集在梁山泊山寨,共同发展反抗官府的力量。
其中,包括各个英雄的介绍以及他们与宋江的相识过程。
三、第二回: 晁盖大闹铁塘在这一章节中,晁盖等人针对铁塘官府的压迫采取了激烈的抗争措施。
其中包括了晁盖等人的聚义、梁山泊的规模扩大,以及他们与铁塘官府的斗争过程。
四、第三回: 张顺义擒生辰纲该章节讲述了张顺义等人抢夺生辰纲的故事。
生辰纲是一种重要的税收,这次抢夺被官府视为重大挑战,因此张顺义等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同时,本章还描述了剧情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精彩的对抗场景。
五、第四回: 战方腊白酒店这一章节着重描述了梁山泊人马与方腊及其手下的斗争。
梁山泊众人借助智谋和勇气,成功解决了危机,并对方腊实施了深入的打击。
本章揭示了梁山泊的实力和能力。
六、第五回: 董平献计骗杨志在这一章节中,董平通过策略骗取了杨志的信任,并最终将其招入梁山泊。
这一系列的骗局和梁山泊众人的智慧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反应。
七、第六回: 张横破忠义山本章节描述了张横用诡计打败了位于忠义山的官府队伍,并成功迎接了忠义山上的义士们加入梁山泊。
该章节展示了梁山泊众人的机智和勇气。
八、(以此类推,逐一列出各个章节的介绍)附件:1、《水浒传》电子书2、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评论法律名词及注释:1、聚义厅:梁山泊地下结社的地点,相当于反抗势力的总部。
2、图财害命:指为了获取财富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行为。
3、智取威虎山:指晁盖等人通过伪装被官府捉拿,闯入威虎山官兵的暗中行动,最终成功夺取了威虎山。
水浒传名著导读

——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一、作品简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白话为主体的长篇小说,相比较《三国演义》而言,更加口语化,也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接受。
因为《水浒传》的空前成功,也带动了明清白话小说的进一步繁荣。
除了开创长篇小说白话为主体的先河之外,《水浒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首先就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能刻画出内容更加复杂的性格,人物性格因环境而形成,同时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同时又能够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情节的设置上,《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第三个方面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第四,在艺术结构方面,与内容相适应,前七十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梁山好汉”,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的。
他不仅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很多出身下层的好汉,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像李逵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得出来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
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这些造反的逆反分子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所谓“站在上层”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诸位梁山好汉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
”这句话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象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而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
《水浒传》名著导读(全)

作者简介
►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 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传说 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 人和进士。曾在钱塘(今杭 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 ,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 著书于家。明朝初年,北归 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 ;卒于淮安,约70岁。
作品内容
►《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 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 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 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 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 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 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揭示出起义发生的 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
“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 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林冲:逆来顺受; 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请写出《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 高俅。
补全回目: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 拳打镇关西②、梁山泊 林冲 落草,汴京城
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戴敦邦水浒人物谱
吴用
► 吴用,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 三。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 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 ,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 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鍊。与晁盖自幼结交。
►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 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战胜寺人功利养安。后病武分,,在艺守林由征冲武己高讨得松江、强了照浙循、中顾一风,规勇带,半方蹈而被年腊矩有迫后率留病、谋领在故的被,杭。起逼但州义六上为军和
山,注是:悲电视情剧英《雄水浒。传》改编为因宋江放
走高俅而气死。
戴敦邦水浒人物谱
名著导读-水浒传

互相渗透, 综合考查
(1)审清要求
答题注意点: (2)扣问而答
(3)表述流畅
老师寄语:
读水浒长精神扬我中华威 品名著增见识铸我民族魂
鲁 提 辖 拳 打 镇 关 西
人物简介
鲁提辖:原名鲁达,
智深是他出家为僧的法名。
任渭州经略府提辖时,为
救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
了当地恶霸郑屠,逃至五
台山当和尚。因不甘素食,
小说以描写农民战争为
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
主
逼民反”的生动故事,塑造
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
题
的英雄形象,揭示了当时的
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统治
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歌颂了
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作品的版本
一百回本 一百二十回本 七十(或七十一)回本
艺术成就 ……
《水浒传》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动摇的 地位,它之所以流传百年,不仅由于它生动, 文学价值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浒中的人 物几乎都有绰号。绰号的应用,使人物造型深 入人心,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些绰号是人 物的特长,外形,技能,性情,品行的浓缩。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 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 众好汉志在必得。
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斗智斗谋, 最终结果如何呢?
基本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 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 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 等杨志来钻。
(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 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水浒传》名著导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水浒传》名著导读【作者简介】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
名子安,一说名耳。
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
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
罗贯中编次。
”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
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
”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
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
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作者简介二】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
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据笔记和新发现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约1296─1370)人。
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
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
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
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岁。
【作品简介】《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水浒传》

名著导读《水浒传》《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一、作品简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白话为主体的长篇小说,相比较《三国演义》而言,更加口语化,也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接受。
因为《水浒传》的空前成功,也带动了明清白话小说的进一步繁荣。
除了开创长篇小说白话为主体的先河之外,《水浒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首先就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能刻画出内容更加复杂的性格,人物性格因环境而形成,同时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同时又能够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情节的设置上,《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第三个方面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第四,在艺术结构方面,与内容相适应,前七十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梁山好汉”,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的。
他不仅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很多出身下层的好汉,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像李逵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得出来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
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这些造反的逆反分子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所谓“站在上层”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诸位梁山好汉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
”这句话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象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而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名著导读
一、创作背景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
产物。
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
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
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
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等
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二、主要内容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
要的地位。
《水浒传》的内容极为矛盾复杂,从它的结构可分为两大段。
前七十回是第一大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抨击统治阶级的腐朽残忍和歌颂
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
书中首先出场的高俅,本是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
脚好球,被昏君抬举做了殿帅府太尉职事。
王进母子夜奔,林冲夫妇死别,杨志
怀才流落,都是由于他的迫害。
这样的开头,确如金圣叹所评的那样,是为揭示
“乱自上作”。
在高俅周围,形成了一个封建关系网:高衙内是他的螟蛉之子,高唐州知府高廉是他的叔伯兄弟,蔡京、童贯是他的朋党,江州知府蔡得章是蔡京
的儿子,北京留守梁世杰是蔡京的女婿。
在他们下面,则是一些贪官污吏、土豪
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反映了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作者用大量篇幅从正面描写并歌颂了反抗英雄。
起
先是个人的反抗,如鲁达、林冲的反抗。
接着便是集体反抗,如智取生辰纲、江
州劫法场。
由打地主武装到抗击朝廷大军,如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梁山泊
招兵买马,屯粮造船,成立了政权,提出了“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政治主张,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政
治压迫,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七十一回以后,写受招安、征辽、征方
腊,是另一大段。
前半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后半写忠臣反奸臣,
则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宋江被招安以后,水浒英雄始终受奸臣排挤、打击和
陷害,最后宋江等被奸臣害死。
第 1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