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预防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3篇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3篇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供大家参考选择。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篇1一、高血压的概念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到达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使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二、高血压标准值分期收缩压60岁的病人,收缩压和危险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危险呈负相关。
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心血管病危险越大。
舒张压与心血管病危险之所以呈负相关,是由于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发生相应改变。
从中年开始,大动脉逐渐变僵硬,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
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平行增高,可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一旦患了高血压病那么要积极、有效地加以治疗,要知道治疗高血压本身就是对心脑肾等并发症的最有力的预防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调查发现:有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无病症,仅在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长期不服药,使血压一直处于高水平。
其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缺乏,加之无明显病症而不服药。
事实上,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一般可以没有特殊病症,即使有病症,大约1/3是心理压力所致,1/3是与服用降压药物的副反响有关,只有1/3与血压升高真正有关,且病症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
有的人那么认为自己血压只是偏高,血压处于边缘状态,不值得治疗,也未引起重视。
事实说明,这种轻度高血压同样对人体会发生危害。
还有的病人因长期适应了较高水平的血压,一旦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至一定水平反而不适应,那么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病症,随后那么不再用药。
高血压的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的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示例文章篇一:哇塞!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一个有点严肃但超级重要的话题——高血压!你们知道吗,高血压就像一个偷偷捣乱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呢!我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身边的大人说起高血压呀?我就听我爷爷奶奶说过。
有一次,爷爷去体检,医生说他血压有点高,要注意啦!这可把爷爷奶奶吓得不轻。
你们想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大的城堡,血管就是城堡里的通道。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这些通道里欢快地流淌,给身体的各个部位送去营养和力量。
可要是血压高了,就好像通道里的水流变得又急又猛,会冲击着通道的墙壁,时间长了,通道可能就会受损,那身体这个城堡不就危险啦?中医对于预防高血压可有不少好办法呢!就比如说,要注意饮食。
咱们不能总是吃那些油油腻腻、甜甜咸咸的东西,得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我们的身体。
多吃点蔬菜水果,就像给身体的城堡送去新鲜的“卫兵”,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还有啊,要适当运动。
这就好比给城堡里的通道打扫卫生,让血液流通更顺畅。
我舅舅就是,以前不爱运动,身体都有点胖乎乎的。
后来听了医生的话,每天早上起来跑跑步,晚上还打打太极,现在身体可棒啦!再说说心情吧。
心情好,身体也会跟着好起来。
要是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就好像城堡里的天空布满了乌云,能好吗?所以咱们要开开心心的,遇到困难也别着急上火,就像一阵风吹过,把烦恼都吹走。
我跟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他们还不太懂这些呢。
我就跟他们说:“难道你们不想健健康康地长大吗?高血压这个小怪兽可不好对付,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他们听了,都直点头。
同学们,咱们现在还小,但是也要知道这些知识,不仅要自己注意,还要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大家都能远离高血压这个坏家伙!中医的办法虽然不像西药那样立竿见影,但是就像慢慢滋养的泉水,能从根本上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壮。
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传统的智慧,一定要好好记住,好好实践,让我们的身体这座城堡永远坚固,永远充满活力!示例文章篇二:《高血压的中医预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学校里来了一位特别厉害的中医伯伯,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高血压预防的知识,可有趣啦!一开始,中医伯伯笑眯眯地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高血压是大人的事儿,和你们没关系吗?”大家都纷纷点头。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今天我们来举办这场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高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当这个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时,就被称为高血压。
通常,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值在收缩压 90 139mmHg 和舒张压 60 89mmHg 之间。
如果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能被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 90%以上,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特定的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血压往往能够恢复正常。
二、高血压的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也不能单纯依靠症状来诊断高血压。
因此,定期测量血压是发现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测量血压的频率应该更高。
三、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对心脏的影响: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高血压还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对脑的影响:高血压是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硬化、狭窄,甚至破裂出血,导致脑卒中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对肾脏的影响: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小血管,影响肾脏的功能。
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郭坤明副主任医师荣昌县中医院一、高血压病归纳随着人民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的不断提高,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
有很多人也十分关心自己的血压可否正常,可否是患有高血压?在介绍高血压的定义从前,先认识一下什么是血压?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特点的疾病,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mmHg( 毫米汞柱 )或 kPa( 千帕斯卡 )为单位,这就是血压。
平时说的血压包含缩短压和舒张压。
缩短压是指心脏在缩短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
医生记录血压时,如为 120 /80mmHg ,则 120mmHg 为缩短压,80mmHg为舒张压。
依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缩短压应小于 140mmHg ,舒张压小于 90mmHg 。
若是成人缩短压大于或等于 140mmHg ,舒张压大于或等于 90mmHg 为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定多次测量血压,最少有非同日连续两次缩短压或舒张压达到上述标准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仅一次血压高升者尚不能够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有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惹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哪些人易患高血压近来的一次抽样检查表示,长远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的会计、司机及肥胖者、摄盐很多者等一些人群属于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
肥胖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他们近来进行的一次抽样检查表示,25岁以上、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只有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40岁至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为29.1%,而肥胖者则高达54.1%;60岁以上年龄段,正常体重的人,患病率为54.2%,而肥胖者则高达72.1%。
检查还发现,精神紧张者患高血压病的很多。
完整)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完整)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在高血压预防健康知识讲座中,讲到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
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以及喜欢“应酬”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是高血压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预防高血压病,首先需要从改良饮食惯和生活方式做起。
一、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1)遗传因素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父母都有高血压病史者,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两倍多。
高血压病为多基因遗传,其遗传程度受环境等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且变化较大。
2)肥胖与超重很多研究证明,体重与血压有明显的关系。
超重及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于体重正常者。
目前认为体质指数(BMI)是一个较好的评价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其中BMI在20-25kg/m²时为正常。
维持BMI在正常范围对抵抗疾病,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维持正常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
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相对过剩,就是说由于能量摄入多于消耗所引起。
因此,增加体育活动,适当限食,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之一。
3)盐摄入过多人们日常食用的调味品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过多的钠进入机体,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同时,由于钠盐吸附水分,大量钠盐进入体同,在肾脏的保钠排钾功能作用下可导致水钠潴留。
因此,改变饮食惯,减少食盐摄入量,对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极为重要。
还有一些人体重并不太重,却大腹便便,形成腹部肥胖。
这种体型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体态匀称者。
因此,除了控制体重外,还应注意腹部脂肪的控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其发生。
其中,四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容易引起高血压,包括酗酒、吸烟、过量摄入盐和高脂肪饮食。
酗酒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和脑出血的发生率,而吸烟则容易导致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肺癌和高血压。
摄入过量的盐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并引起某些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和胃癌。
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2. 让学生掌握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因素。
3. 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1. 高血压的定义和症状。
2. 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因素。
3.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因素。
2.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案。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4.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高血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和症状,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
3. 讲解:讲解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严重性。
4. 讲解:讲解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5. 互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6. 总结:总结高血压防治的重点知识,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3. 作业反馈: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理解程度。
七、高血压的诊断与监测1. 讲解血压测量方法:介绍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血压的正确姿势。
2. 讲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3. 强调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解释定期监测血压对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八、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1. 介绍常用高血压药物:讲解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
2.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强调遵医嘱用药、不宜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的重要性。
3. 生活方式调整:讲解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压放松等措施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范文(8篇)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范文(8篇)第1篇: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一、高血压的概念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使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二、高血压标准值分期收缩压(高压)mmHg舒张压(低压)mmHg理想血压第2篇: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什么是人的血压人类要维持生命并进行日常工作就必须得到能量的供应,就象汽车行进时需要汽油,电灯亮需要电能一样。
而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则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血液则负责把这些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中。
同时,将各组织器官在氧化代谢中所产生的废物运走。
那么血液靠什么力量在整个人体系统中循环的呢?那就是血压,即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加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而血管弹性回缩所产生的压力则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所以血压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指什么?什么是脉压?心脏收缩时,大动脉内产生的较大的压力,我们将此时的压力叫做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借助于大动脉的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这时的血压称之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二者之差叫做脉压。
高血压的定义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的标准,明确提出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高血压是能找到引起高血压明确病因的高血压。
占到全部高血压人群的5%左右,可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得到根治。
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包括高血压的定义、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一、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过高,长期存在会对心血管、肾脏、脑等器官造成损伤。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成人血压水平正常值为收缩压(SBP)< 140mmHg,舒张压(DBP)< 90mmHg。
若SBP≥140mmHg或DBP≥90mmHg,则可诊断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高盐饮食、缺乏锻炼、肥胖、饮酒过量、吸烟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管阻力,引起血压升高。
三、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一)饮食调节控制盐摄入:减少食用咸菜、腌制食品、方便面等高盐食品,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对降低血压有益。
(二)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体重和血压,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建议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如散步、慢跑、骑车、游泳等。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应戒烟限酒,保持身体健康。
(四)药物治疗如果以上方法不能有效降低血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慢性疾病,我们要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同时,我们还需定期检查血压,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保障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预防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喜欢“应酬”(餐馆)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导致的肥胖是高血压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战胜高血压病,首先需要、也必须要从改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起。
一,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1)遗传因素。
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父母都有高血压病史者,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两倍多。
高血压病为多基因遗传,其遗传程度受环境等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且变化较大。
(2)肥胖与超重。
很多研究证明,体重与血压有明显的关系。
超重及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于体重正常者。
目前认为体质指数(BMI)是一个较好的评价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当体重指数<18.5kg/m2时为过瘦;体重指数在18.5—20kg/m2时为稍瘦;20-25kg/m2时为正常; BMI>25kg/m2属体重过(超)重;BMI在25-29.9kg/m2之间为预胖(临界)型肥胖;体重指数>30kg/m2为肥胖。
肥胖又分为三级:BMI
在30—34.9kg/m2范围称为Ⅰ级肥胖;BMI在35-39.9kg/m2范围称为Ⅱ级肥胖;BMI≥40kg/m2为Ⅲ级肥胖。
维持BMI在正常范围对抵抗疾病,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维持正常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
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相对过剩,就是说由于能量摄入多于消耗所引起。
因此,增加体育活动,适当限食,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之一。
还有一些人体重并不太重,却大腹便便,形成腹部肥胖,就是俗称的橄榄形体型。
这种体型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体态匀称者。
(3)盐摄入过多。
人们天天离不开的调味品,如食盐、酱油、黄酱、辣椒酱及咸菜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在体内分解为氯离子和纳离子。
过多的钠进入机体,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同时,由于钠盐吸附水分,大量钠盐进入体同,在肾脏的保钠排钾功能作用下可导致水钠潴留。
调查发现,北方居民食盐摄入量平均高达13~17克/日,远远超过了WHO提出的6克/日的限量。
因此,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盐摄入量,对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极为重要。
以三口之家为例,食盐的消耗量应该控制在300~350克/月以下,酱油1~1.5瓶/月以下。
由于咸菜、熟肉制品、豆制品等食物已经加入了较多的食盐,经常食用这些食品的人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消耗量。
(4)膳食结构不均衡。
近十年来,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物性食物、烹调油、鸡蛋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而粗杂粮、豆类的摄入量明显降低,奶类的消耗量仍然很低。
这种高热量、高脂肪、高钠、低钙、低钾的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讲,每人每月烹调油的消耗量应控制在1.5斤内;常吃鱼类、豆制品、粗杂粮(每周2~3次);尽量选择多种食物,即可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更是给出了每天"3+2+1+1+1+1"的搭配餐单:3两主食、2两肉、1个鸡蛋、1杯奶、1斤蔬菜、1点油,这就能满足减肥每天所需的最低热量1200大卡。
(5)吸烟、酗酒。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可引起全身组织缺氧,使动脉内膜损伤,并可引起血管痉挛,直接或间接引起高血压升高。
大多数研究证明,饮酒与高血压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重度饮酒者(相当于每天饮65克酒精)高血压病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两倍。
长期饮酒者体内的升压物质含量较多。
同时酒精还能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引起外周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有积极意义。
二,正常血压值:
血压对于身体非常重要,血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正常血压范围是: 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最佳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均划定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5mmHg。
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mmHg和舒张压为85~89mmHg。
三,高血压的四大生活危险因素
四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酒杯子,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脑出血发生率;烟杆子,吸烟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吸烟者易患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肺癌、高血压;盐罐子,适量的盐摄入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
但过量(超过生理需要量)的盐摄入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并引起某些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和胃癌。
人均日用盐量限制在6克以内,少吃含盐的腌制品,如咸菜、咸肉、酱菜等;少用含盐量高的酱、酱油;炒菜时尽量少放盐;可使用其它适量调味品(酸、辣、甜)等;油坛子,农村仍然有大部分家庭使用动物油(猪油等)烹炸食物,增加了大量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高脂肪的饮食会导致肥胖、冠心病、心脏病、心绞痛和中风。
应选择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四,饮食保健
已知发病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等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饮食营养,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也是简单易推广的好办法,下面谈谈饮食方面的保健:
(一)限制钠盐。
科学家们已证实钠离子(食盐的成分NaCl)与高血压的
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控制食盐的摄入能防治高血压病,一般主张每日用盐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即食物中有轻度咸味(俗称口味轻)即可。
如果有耳鸣、眩晕、浮肿的高血压病人,食盐应严格控制,每日限制在2
克以下,或不用食盐,用10cc酱油代替(1汤匙为15cc)。
限制含钠多的食品,如腌熏食品(包括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和味精含钠高的调料,及加碱或发酵粉、小苏打制成的面食、糕点等。
(二)选用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可适当吃些鱼(烹调方法:有清蒸鱼、红烧鱼、鱼汤、糖醋鱼、溜鱼片等)和大豆及其豆制品(如:豆腐、腐干、豆腐皮等)。
经动物实验证实,鱼类蛋白质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可预防中风。
同时鱼类的脂肪,含高级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
大豆是植物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防止中风和降血胆固醇的作用。
所以有人主张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为好。
(三)多选用含钾、镁、碘和锌高的食物。
因为这类微量元素,有降压和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含钾高的食物:柑橘、苹果、杏、红枣、葡萄、花椰菜、大豆、黑豆、菠菜、土豆等。
家禽类、鱼和瘦肉含钾量也高。
含镁高的食物:各种干豆类及鲜豆、苋菜、桂圆、豆芽等。
含碘高的食物:海产品类、海带、紫菜等。
含锌高的食物:瘦牛肉、瘦猪肉、黄鱼、花生、荔枝等。
其它谷类的原粮含锌也高,但含植酸高,要经发酵制作后,才可以吸收利用(象蒸玉米面馒头、蒸发糕、江米酒、芝麻酱等可以食用。
)
另外要注意,每日要饮适量温开水(最好清晨喝一杯白开水),有调节血液黏度的作用,可以净化血液,又能通大便。
同时应注意“平衡膳食”,即成酸或成碱的食物都应有(荤素搭配)。
其次主食中最好粗细粮相结合。
饮食制度方面:要有规律性,食勿过饱,晚餐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
不饮酒,不吸烟。
心情要轻松愉快。
其他方面:像深色叶菜含大量维生素A、B、C及微量元素钙、镁。
又如:水果及黄瓜、西红柿等可以生吃,可用于降体重膳食,对高血压病人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