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篇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篇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一篇: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1. 水分和养分的影响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养分,这两个因素在环境中的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水分不足会导致土壤干燥、植物缺水,而过多的水分则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的生长;养分过少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而过多的养分则会导致植物繁茂,但却可能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的影响较大,太高或太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

例如,极端高温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植物的生长;而极端低温则会导致植物的冻害等现象。

3. 光照的影响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过少或过多的光照都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

例如,过多的光照可能会导致植物的叶子灼伤,而过少的光照则会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空气质量的影响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以上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的一些例子,不同的环境对不同植物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理解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第二篇: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和植物一样,动物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1. 水和食物的影响动物生存必须有水和充足的食物,因此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和利益。

例如,水污染或缺少水源将导致动物死亡,而食物缺乏也会影响动物的健康与生存。

2. 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气候和温度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例如,极端的寒冷或炎热天气会影响动物的生命,如导致动物过热、受伤、死亡。

而某些物种又有适应不同温度的生理特征,例如北极熊有柔软的毛皮,以适应低温环境。

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

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

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环境,观察并记录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生理指标变化,以评估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危害程度。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植物种子:选择常见的易生长植物种子,如绿豆、大豆、小麦等。

2、培养容器:使用相同规格的塑料花盆。

3、土壤:选用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的营养土。

4、空气污染模拟物质:二氧化硫(SO₂)气体、氮氧化物(NOx)气体、颗粒物(PM)等。

(二)实验方法1、种子处理将选取的植物种子进行消毒、浸泡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分组与处理将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的花盆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置于正常的空气环境中,实验组则分别暴露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环境中。

3、环境模拟(1)二氧化硫环境:通过二氧化硫发生装置,向实验组的密闭空间中通入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定期检测并维持气体浓度。

(2)氮氧化物环境:采用类似的方法,向实验组空间中通入氮氧化物气体。

(3)颗粒物环境:使用喷雾装置向实验组空间中喷洒模拟颗粒物的悬浊液。

4、观察与记录(1)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发芽率、株高、叶面积、叶片颜色等形态指标。

(2)每隔一定时间,采集植物叶片样本,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形态指标1、发芽率在实验初期,对照组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而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实验组种子发芽率明显受到抑制。

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较高的实验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颗粒物环境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2、株高随着植物的生长,对照组植物株高增长较为正常。

而实验组中,受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的植物株高增长缓慢,尤其是高浓度污染组,植株矮小。

颗粒物污染对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仍能观察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3、叶面积对照组植物的叶面积逐渐增大,叶片舒展。

作物与空气的关系

作物与空气的关系
2
4、改良剂措施
– 施用改良剂或抑制剂,是为了降低土壤污染物 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它 们进入植物体的能力。
1
WHAT? WHY?
思考题
1、叙述田间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及CO2浓 度与产量的关系。
2、简述温室效应,SO2、氟化物和氮氧化 物,臭氧和酸雨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3、叙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与作物 的生态关系。
38
2、CO2浓度与作物产量 – 大量研究表明,作物产量随CO2浓度增加而提 高。但是,CO2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当CO2浓 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光合速率开始下降,此时 的CO2浓度成为CO2饱和点。 – 小麦的CO2饱和点为0.12%。
37
• 由于提高CO2浓度可以使作物增产,于是出现了 “施CO2肥”的问题,即将CO2作为一种肥料来施。
• 自然条件下,N2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转化为作物可 以吸收利用的铵态氮:1、共生固氮;2、雷电。 前者是最主要的。
35
– 共生固氮即豆科作物通过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 定并利用空气中的氮素。
图片来自网络
34
– 豆科作物可以进行生物固氮,但不意味着豆科 作物可以不施氮肥,因为根瘤菌固定的氮只占 豆类作物需氮总量的1/4~1/2。
27
㈢ 臭氧
• 臭氧由NO2在阳光下分解后与O2反应而来。大气 中本就有臭氧,近地面空气中浓度为 0.01~0.02µl/L,对植物无害,但近地面大气中 NO2的浓度增加导致了臭氧浓度增加,这种高浓 度的臭氧成了伤害植物的主要气态污染物之一。
26
• 臭氧对作物的伤害
–增加作物细胞膜透性并导致离子外渗,降低光合作用碳 还原率,改变代谢途径,刺激乙烯产生,促进蛋白质水 解,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提早衰老,产量降低。臭氧浓 度增加与作物减产率呈正相关。

空气和水分对蔬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

空气和水分对蔬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

_
曹 莹
( 吉林 梅 河 I _ = 1 = 市 小杨 满族 朝 鲜 族 乡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1 3 5 0 0 0 )
空气 和水 分对 蔬菜 生长发 育 的重 要 影 响
1 空 气 条 件 对 蔬 菜 生 长 发 育 的 影 响
空 气 是植 物 生 长 发 育 所 必需 的重 要 条 件 ,没有 空 气, 植物 就 会死 亡 。影 响植 物生 长 及发 育 的气 体 主要 是
的氧气 浓度 也 会影 响根 系 的呼 吸作 用 。如低 于 5 %~ 1 0 % 时, 呼吸 受到 影 响 。土壤 空气 中这样 的氧含 量 只有在 结 构 良好 、 耕 作 及 时 的土壤 里 才能 经 常维持 。不 良的土壤 结 构 、不适 当 的耕作 和灌 溉 都 会 使 土 壤 的通 气 条 件 恶 化 。含氧量 下 降到 2 %时 , 会 阻碍 根 系 的呼 吸 , 影 响蔬 菜
1 . 1 氧 气对 蔬菜 的影 响 氧气 是 植物 呼 吸作 用 的必要 因素 , 氧气 的供 应 是 否 充 足 会对植 物 的生 长甚 至生存 带 来极 大 的影 响 。 植 物 的 生 命 活动 , 需 要 旺盛 的 呼吸作 用 提供 大量 能 量 。呼 吸作 用 是 物 质 和 能量 转 变 的 中心 , 许 多生 理 过 程 , 如养 料 和 水 分 的吸 收 , 物 质 的转 化 、 运输 、 贮存等 , 都 与 呼 吸作 用 密 切相 关 。 当空气 中氧 气浓 度 降低 到 2 0 %以下 时 , 蔬 菜
浓 度 不能超 过 2 %, 过量 也会 造成 作物 中毒 现象 。
1 . 4 温 室 内有毒 气体 的预 防 大棚 、 温 室 管理 不 当 , 就 会产 生 多种 有 毒气 体 , 这些 有 毒 气 体 达 到 一定 浓 度 , 作 物 就会 发 生 中毒 症 状 , 浓 度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

(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

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

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

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

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

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

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

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

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
空气湿度与温度相互影响
温度会影响空气湿度,而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植物的体温调节和代谢。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病害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植物容易发生病害,如霜霉病、锈病等。这些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高湿度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和 传播。
不同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不同
不同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有些植物喜欢较高湿度和较高温度,而有些植物则更适应干燥和凉爽的环境。
2023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 育有哪些影响》
contents
目录
• 空气湿度与花卉生长的关系 • 空气湿度与花卉开花的关系 • 空气湿度与花卉病虫害的关系 • 空气湿度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 • 空气湿度的调控与花卉管理
01
空气湿度与花卉生长的关系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较高时,有利于花卉的生长,因为湿度可以促进植 物气孔开放,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并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腾作用。
02
高光照强度和高湿度条件下易生病害
高光照强度会使植物蒸腾作用加强,导致植物叶片表面水分流失加快
,空气湿度增加。此时,如果湿度持续时间较长,就容易滋生病害。
03
不同植物对光照和湿度的适应性不同
不同植物对光照和湿度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有些植物喜欢较高湿度和
较强光照,而有些植物则更适应干燥的环境。
境不适宜害虫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减少了害虫对花卉的危害。
空气湿度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
提供适宜的空气湿度环境
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湿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例如,通过喷水 或使用加湿器等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因干燥而引起的病虫害。
合理使用农药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空气温湿度直接影响着植物的气孔开闭、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营养吸收等生理过程,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空气温度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温度过高的情况,高温会加速植物水分蒸腾过程,导致植物过快失水,导致萎蔫和生长受限。

另外,高温还会增加植物呼吸速率,导致植物消耗能量过多,降低生长速率。

对于温度过低的情况,低温会抑制植物的代谢和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

因此,适宜的温度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其次,空气湿度对植物的水分蒸腾和光合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气孔进行水分蒸腾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而湿度较高会减少植物蒸腾速率,限制水分流失。

然而,植物在较湿的环境下,气孔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在干燥环境下,植物水分散失过快,导致细胞脱水,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因此,适宜的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再次,空气温湿度还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温度对根系活性的影响是通过调节植物根系的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取决于地下的土壤温度,因此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另外,湿度也影响了植物根系的活动。

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减少,植物根系受到限制,导致养分吸收不足。

因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运输至关重要。

最后,不同植物对空气温湿度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不同植物对温湿度适应能力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一些热带植物能够适应高温和湿度较高的环境,而一些寒带植物则适应较低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设计植物种植环境时,需要考虑植物对温湿度的适应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空气温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为什么成长中的树木需要足够的阳光和空气?

为什么成长中的树木需要足够的阳光和空气?

为什么成长中的树木需要足够的阳光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树木是我们最熟悉的自然元素之一。

而与人类一样,树木的生长也需要维持适宜的环境。

其中,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对于植物的成长发育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成长中的树木需要足够的阳光和空气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植物能够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其中,阳光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源。

如果一个植物无法获取足够的阳光,光合作用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具体来说,充足的阳光对于植物有哪些影响呢?首先,阳光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植物自身的养分。

这些养分将被转化为生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酸和糖类等物质,从而帮助植物生长和发育。

其次,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向。

如果一棵树长期无法获取到充足的阳光,它会增加对于阳光的敏感度。

这样的话,它就会自动向阳光所在的方向生长。

这个过程被称为“照向性”。

空气也是植物的生长所必需的。

具体来说,空气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植物运动和生长的基础,也是维持植物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途径。

其次,空气还能够帮助植物排出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气。

植物生长的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植物周围的空气中缺乏氧气,植物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它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充足的空气还能够带来一些其他的好处。

例如,在植物内部,有一个机制叫做“气孔”(stomata)。

气孔是植物叶片中的小孔洞,通过这些孔洞,植物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水分和氧气。

如果植物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高的浓度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就会扰乱气孔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总而言之,对于成长中的树木而言,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对于其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阳光能够提供光合作用的能量支持,帮助植物转化为生长所需的养分;空气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植物体内环境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气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成分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氧、CO2、水气和氮。

1、氧:氧为一切需氧生物生长所必需,大气含氧量相当稳定(21%),所以植物的地上部分通常不会缺氧,但土壤在過分板结或含水过多时,常因空气中氧不能向根系扩散,而使根部生长不良,甚至坏死;
2、CO2:大气中的CO2含量很低,常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空气的流通以及人为提高空气中CO2浓度,常能促进植物生长;
3、水气:大气中水气含量变动很大,水气含量(相对湿度)会通过影响蒸騰作用而改变植株的水分状況,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4、氮:氮素(N)主要促进叶片生育,是制造叶绿素的主要成份,能促进枝叶浓绿,生长旺盛。

缺乏时生长停止,叶片黄化脱落。

但施用过量,容易徒长,妨碍花芽形成和开花。

幼苗及观叶植物需较多的氮。

二、温室和大棚种植环境中CO2浓度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自然界大气中的CO2基本上可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但在封闭的温室大棚中,CO2浓度较低,满足不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量,同时由于缺少CO2,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缓慢,因而造成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降低、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生产周期延长等情况。

1、生长环境中CO2气体充足的蔬菜生长情况:
1)CO2充足的蔬菜植株生长健壮,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深绿有光泽;
2)CO2充足的蔬菜,开花早,雌花多,落花落果少;
3)CO2充足的蔬菜,幼嫩多枝,枝叶上冲有力;
4)CO2充足的蔬菜,果品端正,上市早,产量高。

2、CO2气体缺乏的蔬菜生长情况:
1)缺乏CO2的蔬菜,叶色暗无光泽,植株长势差;
2)缺乏CO2的蔬菜,开花晚,雌花少,花果脱落多;
3)缺乏CO2的蔬菜,叶低平,与主枝垂直或下垂,叶面凸凹不平;
4)缺乏CO2的蔬菜,异型果多,上市晚2-3天,产量低,优质果品少。

3、CO2浓度过高对蔬菜生长的危害:
1)CO2浓度过高,常引起蔬菜作物叶片卷曲,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CO2浓度过高,会影响作物对氧气的吸收,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代谢作用,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衰老过程。

3)空气中CO2浓度过高,如不及时换气,棚内温度会迅速升高,引起蔬菜作物的高温危害。

作物要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CO2,据测定,绿色植物每合成1克有机物质,需要吸收1.6克CO2,为其他物质的40倍,植物中所积累的干物质有90%来自光合产物,一亩农作物对CO2的用量,相当于8-12万立方米空气中的CO2的含量,可见CO2对植物的重要性。

三、如何补充CO2?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如在棚内温度较高时,可以用开窗通风的办法,使棚内外空气对流,自然补充CO2;温度较低,大棚不宜开窗的情况下,可以用物理、生化、化学等方法,施用CO2:如利用灌入钢瓶的液态CO2,在棚内根据要求施放;可以利用工厂排放的CO2直接施用;也可以利用作物秸秆经过发酵处理,既产生热量又排出CO2,也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产生CO2,为作物吸收利用;目前农村使用较多的
是化学方法,其原理是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后产生CO2,生产上用的原料是碳酸氢铵和硫酸,作用的反应式如下:
2NH4CO3 + H2SO4 --→ (NH4)2SO4 + 2CO2 +2H2O
操作方法是:用98%的工业硫酸,按1︰3的比例加水(注意硫酸渐渐加入水中,切不可水加入硫酸中),配成硫酸溶液,再按每平方米10-12克的碳酸氢铵加入硫酸溶液,就可以产生CO2,反应后剩下的硫酸铵,再加十倍清水,可用于作物的追肥。

人工补施CO2,到目前为止,主要在温室和大棚、有保护设施的环境里应用。

在使用时,应根据天气、作物种类、苗情和CO2来源等情况,合理掌握,同时要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