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报告-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已评)

实验报告-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已评)简介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调节光照强度,我们观察和记录了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分析了结果,以便得出结论和建议。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了若干株。
在不同组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光照强度,包括低、中、高三个水平。
每个组内的植物都接受相同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以消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1. 将植物分成若干组,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植株。
2. 在实验开始前,将所有植株放在相同的环境下适应一段时间。
3. 调节光照强度,确保每个组的光照条件唯一。
4. 在实验期间,每天记录每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的变化、叶片的数量和颜色等。
5. 持续观察并记录结果,直到实验结束。
结果与讨论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光照强度组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高度增加明显。
2. 中光照强度组的植物生长状况较为平稳,高度增加适中。
3. 低光照强度组的植物生长速度较慢,高度增加不明显。
通过对比各组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较高的光照强度有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而较低的光照强度则会限制其生长速度。
因此,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光照强度,以达到最佳生长效果。
结论与建议在实验中,我们证实了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为了获得良好的植物生长效果,我们建议:1. 在种植植物时,确保提供充足的光照,特别是对需要较高光照的植物品种。
2. 如果光线受限,可以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提供额外的光照,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3. 对于需要较低光照的植物品种,可以适度减少光照强度,以避免过度生长或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对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植物栽培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5).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on plant growth.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5(3), 123-145.。
光照强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与植物生长发育一、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一)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
(二)光补偿点是指光照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与呼吸强度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三)光照强度对不同类型植物的影响1.叶的适光变态阳生叶与阴生叶是叶适光变态的两种类型。
2.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按照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
(1)阳性植物在全光照或强光下生长发育良好,在蔽荫或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阳性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70%以上。
(2)阴性植物指在弱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或在弱光下比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
阴性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5%~20%。
3.植物的耐荫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常用耐荫性来表示,植物忍耐庇荫的能力称为植物的耐荫性。
因此,阳性植物的耐荫性最差,阴性植物的耐荫性强。
4.光抑制现象指的是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数量时,光合功能下降的现象。
二、光照强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11.影响种子萌发;2.影响植物运动包括向光性、感夜性。
3.对植物周期性生长的影响4.对植物脱落及抗寒能力的影响5.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一般强光有利于生殖生长,如黄瓜雌花数的增加,小麦分化更多的小花等等。
弱光有利于营养生长。
但当光照不足时,植株将黄化,茎秆柔软而缺乏韧性,容易倒伏,对于棉花来说,蕾铃易脱落。
三、影响农产品的品质1.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如叶色、果实着色。
2.影响产品的生理品质如糖、淀粉等。
喜光作物在光照不足时,营养物质含量将减少。
3。
探究光照强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实验报告

探究光照强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实验报告
引言
植物对光的需求是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照强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光照强度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方法
1. 准备材料:
- 相同品种的植物样本
- 光照强度测量器
- 定时器
- 室内灯
2. 将植物样本分为几组,每组设定不同的光照强度。
3. 使用光照强度测量器测量各组的光照强度,并记录下来。
4. 将植物样本放置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每天定时测量植物生长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5. 持续进行观察和记录,直至植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或出现可观察的差异。
实验结果
我们根据实验方法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高度,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结果分析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光照强度越高,植物生长的高度也越高。
- 低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的高度较短。
- 高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的高度较高稳定。
结论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高光照强度有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是植物中最为关键的过程之一,它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
而光照强度则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中通过光能合成气体和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叶绿素这种特殊的色素来实现。
当光能通过叶片表面进入植物体内时,叶绿素吸收光能,使电子激发并跃迁到高能级。
这些激发态的电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转化为能量丰富的化合物,如葡萄糖等。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释放氧气来维持生物圈的氧气含量。
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光照强度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光能,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然而,当光照强度过高时,植物叶片上的光合作用速率会达到一个饱和点,进一步增加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提高作用不大。
2. 叶片的色素含量光照强度也会影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在光照强度较低的环境下,植物为了更好地利用少量的光能,会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而当光照强度较高时,植物则会减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避免因过高的光照强度造成叶片的损伤。
3. 植物形态结构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
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植物会更倾向于向光的方向生长,以充分吸收光能。
而当光照强度较高时,植物则可能出现过度生长的现象,造成茎干过长、叶片稀疏等问题。
4. 色素合成光照强度对植物合成其他色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能够产生丰富的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这些色素不仅参与光合作用,还对植物的抗氧化、保护光合器官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结: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促进植物生长。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十分显著。
光照强度是指光线照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光的强度。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生化过程。
光照强度越高,植物叶片上的叶绿素吸收到的光能就越多,光合作用的产物也就越多。
这种光能的转化过程为植物提供了所需的能量,使其能够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因此,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次,光照强度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特征。
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会发生光合作用不足的现象,导致植物叶片变窄、植株伸长、叶色变黄等。
这是因为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相反,在高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变宽、植株矮化、叶色变绿等。
这是因为植物在高光照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植物生长更加茂盛。
因此,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帮助植物获得健康的形态特征。
此外,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受到光照的调控。
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对于开花的需求量不足,导致开花时间延迟,花蕾发育不完全。
而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光合产物足够满足花蕾的发育需要,从而促进开花和结果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光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形态转变和代谢物的积累。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理代谢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强烈的光照下,植物会增加叶绿素的合成,以适应更高的光照强度。
而在弱光照下,植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长藻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以增加对光能的吸收。
此外,光照强度还可以影响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速率等生理过程,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光照强度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作为光合作用的基础,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以及产量质量等方面都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探讨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调控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光线的强度,一般以光子通量密度(PPFD)来表示,单位为μmol/(m²·s)。
植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各异,一定范围内的适宜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照强度决定了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
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可以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受到光照强度的调节,光子的能量将被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促进植物体内的能量代谢活动。
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会导致光合作用的抑制或过度兴奋,给植物带来损害,影响其正常生长。
其次,光照强度对植物形态建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会表现出较大的形态可塑性。
在强光照射下,植物往往会增加叶片的厚度、减少叶面积,并调整叶片的倾斜角度,以降低过多光线对叶片的伤害。
而在弱光照射下,植物则会增加叶片的面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收益。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具有明显的塑性效应,这种可塑性使植物在不同环境下能够适应并生长。
此外,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提高植物生长速度。
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可溶性糖、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而过强的光照则会导致光合色素的破坏、氧化还原失衡等负面效应,使植物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因此,合理调控光照强度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控制,现代农业中广泛使用人工光源来调节光照强度。
例如,在温室种植中,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提供光照,在不同生长阶段或不同品种的植物中调节光照强度,以实现最优生长效果。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长的影响光照强度对植物⽣长的影响内容摘要:光照强度在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呼吸消耗⼤于光合作⽤产⽣,⽤词不能积累⼲物质;在光补偿点处,光合作⽤固定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消耗相等;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强度逐渐提⾼并超过呼吸强度,于是在植物体内开始积累⼲物质。
关键词: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植物的⽣长是通过光合作⽤储存有机物来实现的,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的⽣长发育影响很⼤,它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的强弱。
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没有固定的⽐例关系,但是在⼀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
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强度不增加。
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过多⽽使⽓孔关闭,造成光合作⽤减弱,甚⾄停⽌。
光照强度弱时,植物光合作⽤制造有机物质⽐呼吸作⽤消耗的还少,植物就会停⽌⽣长。
只有当光照强度能够满⾜光合作⽤的要求时,植物才能正常⽣长发育。
根据植物的⽣长环境,可将植物分为陆⽣型,⽔⽣型,附⽣型,寄⽣型。
对植物的总光能利⽤率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积、光照时间和光合能⼒。
光合⾯积主要是指叶⾯积,通常⽤叶⾯积指数来表⽰,即植物叶⾯积总和与植株所覆盖的⼟地⾯积的⽐值;光合时间是指植物全年进⾏光合作⽤的时间,光合时间越长,植物体内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并增加产量,延长光合时间主要是靠延长叶⽚的寿命和适当的延长植物的⽣长期;光和能⼒是指⼤⽓中⼆氧化碳含量正常和其他⽣态因⼦处于最适状态时的植物最⼤净光合作⽤速率。
1光合作⽤与光照强度光合作⽤是绿⾊植物和藻类利⽤叶绿素等光合⾊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其细胞本⾝,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氧化碳和⽔(细菌为硫化氢和⽔)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细菌释放氢⽓)的⽣化过程。
植物光合作⽤速率的⼤⼩可⽤单位时间、单位叶⾯积所吸收的CO2或释放的O2表⽰,亦可⽤单位时间、单位叶⾯积所积累的⼲物质量表⽰。
光照强度与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与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是靠光合作用进行自养的生物,因此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首先,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光线的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具有直接的影响。
光照强度过低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吸收。
光照强度过高则会导致光合作用过剩,产生过多的氧化物质,对植物细胞造成伤害。
因此,植物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调节自身的生理机制,以保证正常生长。
其次,光周期是指一天中光照和黑暗的时间比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感知光周期来调节自身的生理过程,如开花时间、休眠状态等。
例如,一些植物需要长时间的黑暗期才能进入开花阶段,而短日植物则需要短暗期才能开花。
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光周期密切相关,通过感知黑暗期的长短来调控生长发育的进程。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光照强度和光周期能够影响植物的光合色素合成和分解。
光合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其合成和分解过程受到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调控。
当光照强度不足时,植物会增加光合色素的合成,以提高光能的吸收效率。
而在长时间的黑暗期下,植物会分解光合色素,以节省能量。
这种调控机制能够使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的生长状态。
另一方面,光照强度和光周期还能够影响植物的激素合成和信号传递。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调节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其合成和传递过程也受到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调控。
例如,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能够影响赤霉素的合成和传递过程,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进程。
这种调控机制使植物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
综上所述,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通过调节光合色素合成和分解、激素合成和信号传递等机制来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内容摘要:光照强度在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用词不能积累干物质;在光补偿点处,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消耗相等;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并超过呼吸强度,于是在植物体内开始积累干物质。
关键词: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来实现的,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
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
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
光照强度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植物就会停止生长。
只有当光照强度能够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可将植物分为陆生型,水生型,附生型,寄生型。
对植物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光照时间和光合能力。
光合面积主要是指叶面积,通常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即植物叶面积总和与植株所覆盖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光合时间是指植物全年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光合时间越长,植物体内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并增加产量,延长光合时间主要是靠延长叶片的寿命和适当的延长植物的生长期;光和能力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和其他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时的植物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
1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藻类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吸收的CO2或释放的O2表示,亦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量表示。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
一个被光线照射的表面上的照度(illumination/illuminance)定义为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设面元dS 上的光通量为dΦ,则此面元上的照度E为:E=dΦ/dS 。
照度的单位为lx(勒克斯),也有用lux的,1lx=1lm/㎡。
照度表示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
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例如在低纬度的热带荒漠地区,年光照强度为200大卡(8.37×105焦)/厘米2以上;而在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年光照强度不会超过70大卡(2.93×105焦)/厘米2。
位于中纬地区的我国华南地区,年光照强度大约是120大卡(5.02×105焦)/cm2。
光照强度还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例如在海拔1000米可获得全部入射日光能的70%,而在海拔0米的海平面却只能获得50%。
此外,山的坡向和坡度对光照强度也有很大影响。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山的南坡所接受的光照比平地多,而平地所接受的光照又比北坡多。
随着纬度的增加,在南坡上获得最大年光照量的坡度也随之增大,但在北坡上无论什么纬度都是坡度越小光照强度越大。
较高纬度的南坡可比较低纬度的北坡得到更多的日光能,因此南方的喜热作物可以移栽到北方的南坡上生长。
光照强度在一个生态系统内部也有变化。
一般说来,光照强度在生态系统内将会自上而下逐渐减弱,由于冠层吸收了大量日光能,使下层植物对日光能的利用受到了限制,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层现象既决定于群落本身,也决定于所接受的日光能总量。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光照强度将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
水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是很有效的,在清澈静止的水体中,照射到水体表面的光大约只有50%能够到达15米深处,如果水是流动和混浊的,能够到达这一深度的光量就要少得多,这对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很大的限制。
如右图:当植物的光照强度增强时,光合速率逐渐增大;而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光合速率也随之达到最大程度(b点和d点);当光照强度继续增加时,光合速率保持不变,即光饱和现象。
2 光照强度对不同类型植物的影响2.1 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大于呼吸量;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相平衡(补偿点);如果海洋植物的浮藻类沉降到补偿点以下,而又不能很快的回升到表层时,这些藻类便会死亡。
在一些特别清澈的海水或湖水中,补偿点可以深达几百米,但这是很少见的。
2.2陆生植物接受一定量的光照是植物获得净生产量的必要条件,因为植物必须生产足够的糖类以弥补呼吸消耗,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其他生态因子都保持恒定时,生产和呼吸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平衡就主要决定于光照强度。
根据植物对光需求程度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在明亮的阳光下发育得很好,而在遮阴条件下却引起死亡,这类植物如马尾松以及绝大多数草原植物和荒漠植物,叫阳性植物。
有的植物,例如生于林下的草本植物酢浆草等,生长于非常阴暗的条件下。
森林采伐后,当它们的叶子暴露于明亮的阳光下时,由于叶绿素被破坏而呈现淡黄色,最后以致死亡,它们是阴性植物。
在自然界中绝对的阴性植物并不多见,大多数植物在明亮的阳光下发育得很好,但也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荫蔽,它们叫耐阴植物。
2.3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有些植物不跟土壤接触,其根群附着在其它树的枝干上生长,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如蕨类、兰科的许多种类。
这类植物叫附生植物,他们通常不会长得很高大,自身可进行光合作用,不会掠夺它所附着植物的营养与水分。
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盛,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
寄生植物不含叶绿素或只含很少、不能自制养分的植物,约占世界上全部植物种的十分之一。
这类植物当中,一类是腐生植物,主要为细菌和真菌。
它们以死亡的或正在分解的生物或在附近生长植物的死亡部分做为养分来源。
水晶兰就是很少几种开花的腐生植物之一。
透明的水晶兰繁茂地生长在被分解的树叶上,真菌包围着它的根,并以消化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得来的养分供应它。
与这些腐生者相反的是许多寄生植物,它们只以活的有机体为食,从绿色的植物取得其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
而使寄主植物逐渐枯竭死亡。
它们是致命的依赖者,植物界的寄生虫。
植物靠叶绿素在光照下制造营养物质而生存,但也有个别植物营寄生生活,金灯藤就是其中一种。
3有关光照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些研究成果番茄: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植株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呈下降趋势;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及b含量明显上升;叶片含糖量、纤维素含量表现为低—高—低的趋势,不同番茄品种对弱光的适应性不同,因而其反应亦不同。
隐藻:光照强度控制藻细胞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最终限制赤潮藻爆发性增殖的作用途径。
研究表明,藻细胞的生长率与光照强度之间呈指数相关关系;隐藻生长的光饱和值与光半饱和值分别为150μmol/(m2•s)和47μmol/(m2•s);在低光照强度下藻细胞的生长率较低,但是藻细胞却需要吸收更多的Fe和P,以及Zn、Mn、Co和Mo等微量元素,在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时,藻细胞生长率仅为光照强度150μmol/(m2•s)时的十分之一,而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5倍和1倍。
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导致赤潮常在光照良好天气后发生的根本原因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北细辛:光照条件对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结果初期均有影响,北细辛叶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轻,根折干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挥发油含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小,同时,光照强度对挥发油的组分类别及含量亦有影响。
曼陀罗与紫花曼陀罗: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 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曼陀罗和紫花曼陀罗的发育及茎、叶生物量的积累; 13 000和18 000 lx两个光照强度下两供试曼陀罗长势最好; 同等光照强度下紫花曼陀罗的株高、基茎粗、叶片数目、茎叶生物量大于曼陀罗, 但差异性不显著。
曼陀罗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均随着试验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 紫花曼陀罗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明显高于曼陀罗。
曼陀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随试验设置光照强度的增强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随试验设置光照强度的增强, 两供试曼陀罗茎中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 茎中花色素苷、类黄酮及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曼陀罗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 但紫花曼陀罗比曼陀罗含量高, 这也是紫花曼陀罗花、茎等器官呈紫色的物质基础, 加上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较大等特性, 使紫花曼陀罗较曼陀罗适应性更强。
参考文献:【1】毛立彦, 慕小倩, 王真, 罗志斌;光照强度对曼陀罗和紫花曼陀罗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2012,36(3): 243-252.【2】孙晓勇,王斌,张金英;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第02期【3】王志清,郑培和,逄世峰,关一鸣,郭靖,王英平;光照强度对北细辛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2):1558.【4】翁焕新,孙向卫,秦亚超,陈静峰; 光照强度对隐藻吸收铁和磷的影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论文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