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指南一、本文概述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的超过正常范围的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产后出血发生突然且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以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征,使读者对产后出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详细阐述了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分娩前的风险评估、分娩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分娩后的监护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包括初步评估、止血措施、容量复苏、病因治疗等多个环节,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本文还就产后出血的特殊情况和并发症进行了详细讨论,如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引起的休克等,为处理复杂病例提供了参考。

本文总结了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信息。

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产后出血问题的重视,共同为提高我国产科质量而努力。

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对于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前预防:在产前阶段,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便发现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同时,医生应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如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等,以提高孕妇的自我防范意识。

产时预防: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产程进展情况。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总7页)--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1年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ml,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宫缩乏力(70%~90%)、产道损伤(20%)、胎盘因素(10%)和凝血功能障碍(1%);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

所有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妇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者等。

表1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原因病因高危因素宫缩乏力全身因素产妇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或精神紧张等药物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等产程因素急产、产程延长或滞产、试产失败等产科并发症子痫前期等羊膜腔内感染胎膜破裂时间长、发热等子宫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等子宫肌壁损伤多产、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后等子宫发育异常双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宫等产道损伤宫颈、阴道急产、手术产、软产道弹性差、水肿或瘢痕等或会阴撕裂剖宫产子宫切口胎位不正、胎头位置过低延伸或撕裂子宫破裂前次子宫手术史子宫内翻多产次、子宫底部胎盘、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胎盘因素胎盘异常多次人工流产或分娩、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胎膜残留产次多,既往胎盘粘连史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遗传性凝血功能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产科DIC 羊水栓塞、重型胎盘早剥、死胎滞留时间长、重度子痫前期及休克晚期二、产后出血的诊断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失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丧失抢救时机。

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和血肿易被忽视。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产后出血是分娩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5%~15%,如果不能及时对产后出血进行诊断及治疗,极有可能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据我国医疗卫生组织统计的相关数据表明: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也是国内妇产科医疗研究机构和妇产科专家、学者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1]。

一般情况下,胎儿分娩后24h产妇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即可认定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必须及时组织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诊断与治疗,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控制阴道流血量。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2]。

收治孕产妇3327例, 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6例, 发生率为1.38%,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本文对46例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 并探讨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 年龄20-37岁,平均28.09岁。

初产妇26例, 经产妇20例, 孕1次18例, 孕2次16例, 孕3次12例。

孕龄28~41周, 平均38周;双胎1例; 阴道分娩34例(其中2例为臀位分娩) , 剖宫产12例。

有人工流产史26例。

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

46例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500ml以上, 出血量计算采用称重法或容积法[2]。

1.2 出血量及原因本组出血量500-2600ml,其中5例发生失血性休克。

出血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31例,其中2例合并重度贫血, 1例为瘢痕子宫, 1例为巨大儿; 宫颈裂伤5例, 其中1例合并宫颈肌瘤, 1例为巨大儿; 前置胎盘4例; 子宫胎盘部位超常反应3例; 凝血功能障碍、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各1例。

1.3 治疗及结果本组针对不同病因予止血、抗感染、应用缩宫素、填塞宫腔、缝合裂伤、输血、补液等处理。

经上述治疗后42例出血停止, 4例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其中3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胎盘部位超常反应, 术后恢复良好, 1例因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 病理诊断为子宫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一、定义: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就是一种严重得分娩期并发症,就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得首位原因、二、病因:1、子宫收缩乏力:(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过强镇静剂、麻醉剂,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收缩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子宫肌纤维退行变性,如多产、感染、刮宫过度等、子宫本身得病理改变,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平滑肌水肿、渗出,如妊高症、高度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

因前置胎盘引起子宫下段收缩力减弱,血窦不易关闭也可引起产后出血、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得裂伤。

常见原因有:①胎先露异常、阴道手术助产、急产、宫缩过强、巨大胎儿;②助产手法不当;③会阴及阴道因炎症、静脉曲张、水肿等致弹性降低,分娩过程中易发生裂伤,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与子宫血窦难以控制得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

较少见, 但后果严重。

(1)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太久等。

(2)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三、临床表现:各种原因所致得产后出血共同得临床表现就是阴道流血过多,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

不同原因所致得产后出血其临床特点各异。

(1)宫缩乏力:90%得产后出血由此引起,阴道流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h内。

出血呈阵发性,色暗,有凝血块。

腹部检查发现宫底升高、质地软,呈袋装,轮廓不清。

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

(2)胎盘因素:出血量较多且色暗,子宫收缩好。

胎儿娩出后10min内发生得出血常由胎盘部分剥离、植入或剥离后滞留引起,完全性胎盘粘连及植入往往无阴道流血。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产妇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产后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子宫收缩不足、子宫内膜病变、继发性出血和子宫切除等。

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出血的危害。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1.子宫收缩不足:产后子宫收缩不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正常分娩后,子宫应该通过收缩来止血。

如果子宫收缩不足,导致血管口无法收缩,就会引发出血。

2.子宫内膜病变:一些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脱垂等会引起子宫出血。

此外,增殖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也是子宫内膜出血的原因。

3.继发性出血:分娩过程中可能导致产道或产妇产生其他损伤,如阴道或阴道撕裂产生的血管破裂、宫颈撕裂、阴道盆腔积血等,都可能引发产后出血。

4.子宫切除: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子宫肌瘤过大或其他原因,医生可能会决定切除子宫,这会导致丧失子宫收缩功能,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1.观察产后出血情况: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量和性质,包括血色、出血量、出血速度等。

当出现大量、持续性出血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促进子宫收缩:产后护理中,通过按摩、催产素和催产素类药物等手段,刺激子宫收缩。

按摩方法是在产妇下腹部轻轻按摩子宫,以刺激其收缩。

此外,也可使用药物以促进子宫收缩。

3.预防感染:产妇在产后容易感染,护士需要加强对产妇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巾,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发炎等症状。

4.配合医生处理原因:根据产妇不同情况,护士应当配合医生对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如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应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起来,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包括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感染以及配合医生处理产后出血的原因。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减轻产妇产后出血的危害,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概述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概述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概述【摘要】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在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控制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产妇出血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概述对产妇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防治措施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分娩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妇在分娩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3]。

通过对产妇进行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对其进行防治措施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成功分娩率,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死亡率[4-6]。

本文就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概述进行深入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1 产妇阴道分娩出血原因产后出血是在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产妇阴道出血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可以提高分娩成功率,对产妇出血预防和预后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产妇在经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出血症状。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宫缩乏力(70%-90%)、产道损伤(20%)、胎盘因素(10%)、凝血功能障碍(1%)。

1.1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主要指正常情况下胎盘娩出后,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子宫收缩呈球状、质硬,这种情况导致子宫收缩难度加大,出现收缩乏力,产生阴道出血症状。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收缩乏力很容易导致出现妊娠合并性贫血,导致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子宫水肿,造成子宫收缩严重乏力。

产妇合并内科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患者子宫收缩能力,造成产妇子宫过度膨胀,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肌纤维缩复,引起产妇分娩困难[7-8]。

1.2 产道损伤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由软产道引起的产后出血,导致产妇分娩过程中风险加大。

产妇宫缩过强、过频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软产道来不及扩张或扩张不良,很容易导致产妇出现出血,未作适当的会阴切口或会阴切口过小也容易导致产妇产道损伤,造成产妇分娩过程中产道出血。

浅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浅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高 琦
揭阳 5 2 2 0 0 0 广东省揭 阳市人 民医院,广东
【 摘
要】 目的: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 ,总结有效 的防治措施 。方 法:回顾性分析 2 0 1 0 年l 1 月至 2 0 1 1 年l 1 月在我院住 院 的产
后 出血产妇 5 0例 ,进行分析 与总结 。结果 :产后 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 乏力 ,胎 盘因素 ,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 :加强 产前检查 ,正确处理产程 , 合 理应用缩宫素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准确判断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 , 积极治疗 ,能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 关键词】 产后 出血 ;原 因分析 ;防治措施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来自8 6・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e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浅 析 产 后 出血 的 原 因和 防治 措 施
表1 产后 出血 的相关 因素
从而降低产后 出血 的发生率 。 3 . 3 . 6 掌握好会 阴侧切 的时机 ,教会 产妇 正确 使用 腹压 , 防止胎儿急产 。缝 合 时不 留死 腔 ,为 高危产 妇保持 静脉 通 路通畅 ,做好急救 的准备 。 3 . 2 . 7 产后密切观察产妇 ,鼓励产 妇产后早期 哺乳及 自行 排尿能够一定 程度 上刺激 子宫 收缩 ,减 少 出血 量 。如发 生 产后 出血 ,医护人员 应鼓 励 、支持产 妇 ,减轻 其恐 惧 紧张 心理 ,使其积极配合 医护人员 治疗产后 出血 。 3 . 2 . 8 发生产后 出血时,应迅速止血 , 应 立即做好抽血 、验 血 、血交配试验 ,给予吸氧 、开放静脉通道。血源到之前 ,如 产妇出现休克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替代 ,补充血容量 ,维持 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同时防 治感染 。并且用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3 . 2 . 9 子宫 收缩 乏力 的常用 治疗 方 法是 采 用定 时 按摩 子 宫 ,使用缩 宫素 、米 索前 列醇 直肠 给药等 迅速 有效加 强子 宫 收缩 ,或使 用纱 布官 腔填塞 、次全子 宫切 除术 、子 宫动 脉栓塞术 等 ,以达 到止血 目的。子宫 切 除术是 制止难 以控 制 的产科 出血及挽救 生命 的有效抢 救措施 。胎盘 因素 的 有 效治疗方法为 刮宫 ,胎 盘人工 剥离 术。对于 软产道 损伤 所 引起 的产后 出血 ,治疗 方法 为软产 道缝 合术 ,纱 布填塞

产后出血33例病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产后出血33例病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发生 ,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 料 : 组 共 有 12例 , 中男 5 . 本 0 其 O例 , 5 女 2例 , 龄 年
目前 口服华法林片 , 观察 及 I R仍是抗 凝监测最常用 N 方法 。华法林 治疗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要依赖 于 I R是否保 N 持在治疗范围内。20 0 8年 , C / H A C A A建议换瓣患者术后 I R N
换 +二尖瓣置换术 )9例 。监测 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凝血 酶原 时间( T 值及 国际标 准比值 (N , 1 P) I R) 观察患者 的出血 和血 栓栓 塞事件 。结果 : 术后 2 5例发生 3 2次一般性 出血 ,T出现不同程度延长 , R多数超过 2 5 P I N . 。结论 : 出血是华法林抗凝治疗最 主要
亡率。
若 胎盘未娩 出前 有较多阴道 出血 或胎儿娩出后 1 i 胎 盘不 5r n a 下, 应行 官腔探查 及人工 剥离胎 盘 , 剥离有 困难者 , 切勿 强行
挖 取 。胎 盘 娩 出后 应 仔 细 检 查 有 无 缺 损 , 膜 上 有 无 断 裂 血 胎 管, 以及 发 现 残 留 的副 胎 盘 及 低 位 胎 盘 , 认 真 检 查 软 产 道 有 并 无裂伤及血肿 。
例产后 出皿全部发生在 2 4h内, 产后 出血发生在 2h内 3 2例
受到影 响 , 导致宫缩 乏力 ; 胎盘 剥脱异 常而 引起产后 出血 , 多
占 9% , 7 故加强 2h内的观察 对 预防产后 出血 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医护人员要提高 阴道助产 的技 能 , 密观察 , 严 正确处 理产 程, 产后 2h内每 l 0分钟按压官底 1 , 时发 现宫腔积 5~3 次 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综合预防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急症和重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如处理不及时,可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至今产后出血仍居我国孕妇死亡的首位。

因此,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现将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分娩总数为3660例,其中双胎妊娠23例,三胎妊娠1例,院外分娩9例,发生产后出血44例,包括院外转入1例,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9%(43/3626)。

发生于产后2h内者34例,占79.07%,2h以后者9例,占20.93%。

初产妇35例,经产妇8例,有2次以上流产史者32例。

子宫收缩乏力25例,胎盘因素14例,软产道裂伤2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心理因素1例。

分娩方式: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包括产钳助产、臀助产、臀牵引)22例。

采用容积法和面积法测量产后出血。

容积法: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臀部垫一聚血盆,接生完毕用量杯测量并记录,产后2h在产房内观察亦用此方法。

面积法:7cm×9cm的八层纱布浸透为20ml血,每2h观察并记录1次。

两法记录的出血量总和就是24h 出血量。

2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2.1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2.1.1 原因分析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孕妇,因子宫过度膨胀,胎儿娩出后易发生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待产过程中产妇过度紧张、疲劳等易引起不协调性子宫收缩、继发性宫缩乏力,结果使产程延长,造成滞产、难产、产后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

2.1.2 预防措施①医护人员在孕妇待产过程中,关心体贴孕妇,助产士根据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确定护理重点,进行分娩期健康教育,对过度紧张或不合作的产妇,必要时给予度冷丁或安定等药物,介绍并实施无痛分娩技术,让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鼓励并协助孕妇在宫缩间歇时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易消化吸收食物,如牛奶、肉粥、面条等,以保持充足体力。

②存在有产后宫缩乏力危险因素者,分娩前建立静脉通道,胎儿头娩出后常规宫底注射催产素20u;产时出血超过200ml者,再加催产素20u静脉滴注。

③阴道分娩产妇,脐带处理完毕30min内协助早接触、早吸吮30min,剖宫产产妇予母婴脸早接触,增加母婴感情,让产妇拥有一种为人母的满足感,利于稳定产妇情绪。

早接触、早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④产妇分娩后常规留产房观察2h,15~30min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量1次,及早发现出血倾向,产后出血约80%发生于产后2h内,因此,产后2h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时机。

2.2 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
2.2.1 原因分析前置胎盘,胎盘嵌顿、滞留、粘连、植入、残留,多次宫腔操作使内膜损伤,子宫内膜炎等,常使蜕膜发育不全
或缺损,发生胎盘部分或全部粘连,第三产程粗暴按压子宫,过度牵拉脐带,不适当使用宫缩剂,使宫颈内口呈痉挛性收缩,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直接影响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2.2.2 预防措施①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判断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协助胎盘娩出。

胎盘剥离前忌粗暴牵拉脐带,防止发生子宫外翻。

②胎儿娩出15~30min,无胎盘剥离征象或阴道活动性出血超过200ml,给予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宫缩,胎盘仍未剥离,重新消毒会阴,排空膀胱,行徒手剥离胎盘术。

操作时在胎盘和宫壁间找不到疏松剥离面时,考虑植入性胎盘的可能,不可强行剥离。

③子宫颈内口痉挛性收缩者,可宫颈注射阿托品0.5~1mg,以松弛宫颈,利于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宫缩剂,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防止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④开展健康教育,避免多次人流;定期产检,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动员提前入院待产,分娩前制定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

2.3 软产道裂伤所致产后出血
2.3.1 原因分析急产、巨大胎儿、手术助产,催产素使用不当引起宫缩过强,造成软产道裂伤,如子宫下段破裂、宫颈裂伤、会阴撕裂等引起产后出血。

2.3.2 预防措施①掌握催产素使用指征,静脉滴注时,先行静脉穿刺调节好滴数后再加药,且从8~10gtt/min小剂量开始,以10min内有2~3次宫缩、持续30~40s为宜,以后根据宫缩情况调节滴数,防止宫缩过强造成急产、子宫破裂等的发生。

②掌握正确助产手法及会阴切开术指征、时机,会阴组织弹性差、胎儿较大、手术助
产等,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时,适时行会阴切开术,术后及时缝合伤口。

③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软产道,特别是宫颈,有裂伤及时缝合,注意缝合时第一针应超过裂伤顶端0.5cm,防止断裂血管漏扎引起阴道壁、会阴血肿。

发现阴道壁、会阴血肿时,及时切开缝合,注意结扎出血点,必要时阴道内填塞纱布或冰敷。

2.4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
2.4.1 原因分析血小板减少、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因子缺乏等易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

2.4.2 预防措施①认真询问病史,产前检查发现有出血倾向者,提前入院待产,进行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等实验室检查。

分娩期开通静脉通道,做好配血、输血、剖宫产术前准备。

②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做好产时指导和产妇的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宫缩剂,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倾向,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3 小结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产后出血在产后2h内发生率最高,我们观察的43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发生于产后2h内的34例,占79.07%,与文献报道的86.4%接近[1],国内有研究资料表明[2],产后2h内总失血量可以较好反映失血情况,因此产后2h是观察的重点。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常有一定的诱因和原因,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致子宫过度扩张,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如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产后出血;软
产道裂伤,缝合不及时或止血不彻底,直接发生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产后易发生出血。

我院高度重视对产后出血产妇的密切观察,及早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产后出血发生率仅为1.19%,比文献报道[3]的2.37%略低。

因此,要避免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我们必须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诱因和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合理使用宫缩剂,正确处理三个产程,产后密切注意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美霞,刘媚,訾艳芳.产后出血42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9):848.
[2]杨孜,叶蓉华.产后出血72例防治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2):85.
[3]刘萍,于世非.产后出血104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03,27(1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