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020年6月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doc
奥鹏历史专业离线作业《中国历史地理》

名词解释1、中国历史地理学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答: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4、羁縻州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
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问答题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
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
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易贯彻,下情不易上达,中央政府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层级越少,管理幅度越大,越难。
从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分的层数主要在两级与三级之间变换,也有少数朝代是划分三层以上的行政区,最高一级行政区的称谓、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迁。
(1)秦汉时期实行郡县二级制。
(2)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3)隋及唐前期的州县两级制。
(4)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
奥鹏2020年6月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_

1.王通是振兴儒学的倡导者,他认为应以〔〕为根本教材?A.?论语?B.?六经?C.?中说?D.?道德经?【参考答案】:B2.〔〕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参考答案】:D3.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谁开办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参考答案】:A4.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参考答案】:D5.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A.学务处B.儒学提举司C.提学使司D.劝学所【参考答案】:B6.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A.大都授B.苏湖教法C.分斋教学法D. “三舍法〞【参考答案】:D7.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的重点是.A.开展农村经济B.帮助农民扫盲C.恢复农村伦理D.改造乡村政权【参考答案】:C8.孔子认为教学过程是〔〕A.教师为中央的教的过程B.学生为中央的学的过程C.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D.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参考答案】:C9.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A.政教一体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C.以法为教,以更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参考答案】:B10.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A.范仲淹B.胡谖C.王安石D.蔡京【参考答案】:C11.〔〕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教育的首创者之一A.墨子B.孟子C.荀子D.孔子【参考答案】:A12.孔子认为教学过程是〔〕A.教师为中央的教的过程B.学生为中央的学的过程C.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D.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参考答案】:C13.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参考答案】:D14.“壹教〞的思想最初是由〔〕提出的A.韩非B.商鞅C.墨子D.老子【参考答案】:B15.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军事学堂是.A.天津武备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江南水师学堂D.北洋水师学堂【参考答案】:B16.陈鹤琴“活教育〞的方法论是一.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参考答案】:B17.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B. “明其理〞C.应科举D. “学其事〞【参考答案】:D18.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A.国子寺B.国子监C.翰林院D.集贤院【参考答案】:B19.在华基督教学校贯彻的三项办学目的〔〕A.为“培养布道人才〞,以利基督教的传播B.为“培养高科技人才〞,以作为中国未来的“科技领袖〞C.为“培养学校师资〞,传授西方文化和科学识D.为“陶铸杰出人才〞,以作为中国未来的“社会领袖〞【参考答案】:ACD20.西周的“国学〞又分为哪两类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参考答案】:AD21.唐代科举测试的方法有〔〕.A.帖经B.墨义C. 口试D.策问【参考答案】:ABCD22.明代科举测试分为哪几种.A.郡试B.乡试C.会试D.殿试【参考答案】:ABCD23.西周的“乡学〞根据地方行政区划,设有哪些类型A.校B.序C.庠D.塾【参考答案】:ABCD2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学校有〔〕.A.中共中央党校B.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C.陕北公学D.鲁迅艺术文学院【参考答案】:ABCD25.稷下学宫在教学上实行的“期会〞制主要有哪种活动形式A.写作B.演讲C.辩论D.研讨【参考答案】:BC26.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立的不同类型的干部学校是.A.湖南自修大学B.平民女学C.苏州大学D.北京大学【参考答案】:AB27.氏族公社的教育的内容分为.A.生产劳动教育B.生活方式教育C.宗教教育D.人口教育【参考答案】:ABC28.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那么和方法.A.以仁安人,以义正我B.强勉行道C.必仁且智D.重义轻利【参考答案】:ABCD29.汉代私学就其程度说可分为三个阶段〔〕.A.以识学为主的启蒙教育B.以学?孝经?、?论语?为主的初习经书教育C.以研习五经为主的专经教育D.官学教育【参考答案】:ABC30.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是.A.教育方针的演变B.男女平等教育权确实立C.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D.大学治理制度的改革【参考答案】:ABCD31.徐特立的“三化〞文化教育方针是〔〕.A.科学化B.民族化C.现代化D.群众化: ABD32.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是〔〕A.教育方针的演变B.男女平等教育权确实立C.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D.大学治理制度的改革【参考答案】:ABCD33.“三纲五常〞是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4.稷下学宫虽由齐王直接掌管,但学宫的根本细胞是私学.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5.1938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学说的理论根底,其中也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6.汉武帝即位后,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唯一指导思想.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元代学校大体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大系统.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8.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可见孔子已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9.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纲领性文件,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方向.〔〕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0.胡适在?原强?中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救国论.〔〕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1.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2.1866年1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京师同文馆遂成为一所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的综合性新式学堂.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稷下学宫属于官办性质.〔〕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洋务运动时期以1872年容阂等人率领幼童赴美留学为肇始,开启了公费留学教育的历史.〔〕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面向现代化、向世界、面向未来〞.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6.隋代在中央设有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为四学.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7.魏源提出“师夷之技以制夷〞的教育主张,要求学习西学.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8.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9.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 乡学〞两大系统.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0.1866年12月,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京师同文馆遂成为一所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的综合性新式学堂.〔〕A.错误B.正确。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B4005724

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
B:河道水系
C:疆域政区
D:海陆交通
答案:C
西晋初年的(),是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A:裴秀
B:管仲
C:萧何
D:苏秦
答案:A
我国是一个森林分布较广的国家,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左右。
A:12﹪
B:13﹪
C:14﹪
D:15﹪
答案:B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亿人。
A:11
B:12
C:10
D:12.95
答案:D
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
B:唐朝末期
C:汉朝
D:北宋
答案:D
()是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地方总志。
A:《国语》
B:《乘》
C:《春秋》
D:《华阳国志》
答案:D
汉唐时期的内河航运以()为主干线。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灵渠
答案:B
春秋战国时的“天下之中”是指()。
A:隋
B:陶
C:唐
D:后唐。
20春【福建师范】《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B、河道水系C、疆域政区D、海陆交通正确答案:C第2题,西晋初年的(),是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A、裴秀B、管仲C、萧何D、苏秦正确答案:A第3题,我国是一个森林分布较广的国家,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左右。
A、12﹪B、13﹪C、14﹪D、15﹪正确答案:B第4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亿人。
A、11B、12C、10D、12.95正确答案:D第5题,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B、唐朝末期C、汉朝D、北宋正确答案:D第6题,()是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地方总志。
A、《国语》C、《春秋》D、《华阳国志》正确答案:第7题,汉唐时期的内河航运以()为主干线。
A、长江B、黄河C、珠江D、灵渠正确答案:B第8题,春秋战国时的“天下之中”是指()。
A、隋B、陶C、唐D、后唐正确答案:第9题,()是我们现在研究古代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及中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A、《大唐西域记》B、《岛夷志略》C、《瀛涯胜览》D、《马可波罗行记》正确答案:A第10题,()根据土壤的生产能力,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等、十八个类别,每类又分为五种,共达九十种。
A、《管子·地员篇》B、《农书》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正确答案:A第11题,《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记述了全国土壤的分类状况,其中()土为黄壤,肥力上上,为第一级。
A、兖州B、青州C、扬州正确答案:D第12题,目前我国的孔雀分布仅限于(),其他地区已基本上灭绝了。
A、云南西南部B、长江流域C、岭南地区D、河南浙川一带正确答案:A第13题,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B、杭州C、洛阳D、扬州正确答案:C第14题,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政权是()。
奥鹏2020年6月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_2.doc

1.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
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D.伊萨钦科【参考答案】: A2.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D.限制性程度【参考答案】: B3.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D.综合性评价【参考答案】: A4.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残积处境B.平亢地处境C.水上处境D.水下处境【参考答案】: B5.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
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参考答案】: C6.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FeB.FeC.CaD.Fe【参考答案】: C7.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B.泄漏C.进料不足D.阻塞【参考答案】: B8.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土壤B.自然环境C.限制性D.适宜性【参考答案】: D9.()是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
A.土壤B.水分C.有机界D.大气【参考答案】: A10.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
A.地理因素B.环境因素C.人文因素D.气候因素【参考答案】: B11.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科—属—种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C.相-限区—地方D.级—亚级单元【参考答案】: A12.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地方性B.干湿度地带性C.带段性D.省性【参考答案】: A13.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
A.罗士培B.贝尔格C.索恰瓦D.帕萨格【参考答案】: C14.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中国历史地理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地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层级、边界、行政中心或治所。
2、雍州、兖州、青州、豫州、扬州、荆州、冀州。
3、转运使、安抚使。
4、州-郡—县。
5、黄河、济水。
6、州、监。
7、小冰期。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汉书地理志》,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我国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2分)。
此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录《禹贡》和《职方》两篇,简述了西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第二部分叙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疆域政区;第三部分是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性质近似于附录,但对第二部分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汉书地理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3分)。
2、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2分)。
历史地理学是属于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主要包括历史人文地理学、历史自然地理学、历史地图学,以及其它内容(3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何以黄河在东汉至唐末时期出现一个安流的局面?答: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1分)。
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3分)。
二是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3分)。
三是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3分)。
2、列举二十四史中的16部正史《地理志》。
答:《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卷19~23)、《晋书•地理志》(卷14~15)、《宋书•州郡志》(卷35~38)、《魏书•地形志》(卷106)、《南齐书•州郡志》(卷14~15)、《隋书•地理志》(卷29~31)、《旧唐书•地理志》(卷38~41)、《新唐书•地理志》(卷37~43)、《旧五代史•郡县志》、(卷150)《新五代史•职方考》(卷60)、《宋史•地理志》(卷85~90)、《辽史•地理志》(卷37~41)、《金史•地理志》(卷24~26)、《元史•地理志》(卷58~63)、《明史•地理志》(卷40~46)。
奥鹏2020年6月福师《中国画》在线作业二.doc

1.《万山红遍》为()的代表之作。
A.郭熙B.王希孟C.张大千D.李可染【参考答案】: D2.()也称“细笔画”,是指工于笔墨、以精细为特点的绘画风格。
A.花鸟画B.山水画C.工笔画D.写意画【参考答案】: C3.《步辇图》描绘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 )的场景。
A.唐太宗B.唐中宗C.宋太祖D.宋太宗【参考答案】: A4.( )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描绘了江南二月人们春游的情景。
A.《洛神赋》B.《步辇图》C.《捣练图》》D.《游春图》【参考答案】: D5.《游春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展子虔D.阎立本【参考答案】: C6.展子虔的( )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标志着山水成为独立画科。
A.《游春图》B.《潇湘图》C.《千里江山图》D.《富春山居图》【参考答案】: A7.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的作品,其分布较广,各地的汉墓都有壁画。
A.汉代B.春秋C.秦代D.商代【参考答案】: A8.()的“以形写神”观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基础。
A.顾恺之B.吴道子C.王维D.苏轼【参考答案】: A9.《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顾闳中B.韩愰C.张择端D.王希孟【参考答案】: C10.在近现代画坛,()画了许多全新的题材,如虾、蝌蚪、蚊虫、飞蛾等,别开天地。
A.齐白石B.徐渭C.潘天寿D.李苦禅【参考答案】: A11.()以江南景色为绘画内容,开创了“平淡天真、融浑静穆”的南派风貌。
A.荆浩B.董源C.范宽D.李成【参考答案】: B12.《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顾闳中B.韩愰C.黄公望D.王希孟【参考答案】: A13.随着苏东坡、文同等带领的()的兴起,使中国画的元素渐渐完备、诗、书、画成为了中国画的标准元素。
A.山水画B.花鸟画C.人物画D.文人画【参考答案】: D14.《富春山居图》是元朝( )为郑樗所绘。
A.顾闳中B.韩愰C.黄公望D.王希孟【参考答案】: C15.()就是不上色彩,只用线条来描绘人物,现代的连环画、漫画就属于这类。
奥鹏2020年6月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doc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生活即教育”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主动”、“习行”D.“教学做合一”【参考答案】: D2.()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参考答案】: D3.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____。
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参考答案】: A4.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堂C.宁波女塾D.金陵大学【参考答案】: B5.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____。
A.升斋积分法B.三舍法C.苏湖教法D.设计教学法【参考答案】: A6.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
A.范仲淹B.胡瑗C.王安石D.蔡京【参考答案】: C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A.无为而治B.儒道释三教合一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参考答案】: D8.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是()。
A.学习四书五经B.“明其理”C.应科举D.“学其事”【参考答案】: D9.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
A.《学记》B.《孔子世家》C.《颜氏家训》D.《朱子读书法》【参考答案】: C10.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参考答案】: A11.以下哪句话最能够体现孔子提倡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思想?A.“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B.“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C.“学面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参考答案】: D12.1927年5月,蒋介石在南京举行的“五四”纪念会上提出要施行的教育方针是()。
A.“党化教育”B.“三民主义教育”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军国民主义【参考答案】: A13.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书院的出现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参考答案】: A
2.黄河()时候开始从淮河入海。
A.东汉
B.1850年
C.1128年
D.1194年
【参考答案】: D
3.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
B.杭州
C.洛阳
D.扬州
【参考答案】: C
4.我国目前面积在1平方公里及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多个。
A.2500
B.2600
C.2700
D.2800
【参考答案】: D
5.目前我国的孔雀分布仅限于(),其他地区已基本上灭绝了。
A.云南西南部
B.长江流域
C.岭南地区
D.河南浙川一带
【参考答案】: A
6.以()为中心,以“驰道”(公元前220年修)或“直道”(公元前212年修)相称的交通干线形成。
A.咸阳
B.洛阳
C.邯郸
D.邺
【参考答案】: A
7.《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记述了全国土壤的分类状况,其中()
土为黄壤,肥力上上,为第一级。
A.兖州
B.青州
C.扬州
D.雍州
【参考答案】: D
8.()以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才出现有大象。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参考答案】: D
9.()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九州”、“五
服”之说就来源于此书。
A.《山海经》
B.《汉书·地理志》
C.《尚书·禹贡》
D.《徐霞客游记》
【参考答案】: C
10.我国的人口第一个高峰时期是()。
A.元始二年
B.西汉初年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 A
11.六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北京
【参考答案】: C
12.魏、蜀、吴的人才以籍贯()最多。
A.扬州
B.荆州
C.兖州
D.豫州
【参考答案】: D
13.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
B.唐朝末期
C.汉朝
D.北宋
【参考答案】: D
14.元时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口的城市是今天的()。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北京
【参考答案】: B
15.我国古代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氾胜之
C.崔寔
D.徐光启
【参考答案】: C
16.()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大发展时期。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秦
【参考答案】: A
17.《诗经》是()时的作品。
A.春秋战国
B.夏
C.商
D.西周
【参考答案】: A
18.与北宋同时的政权还有()、西夏、大理及吐蕃诸部。
A.辽
B.契丹
C.蒙古
D.突厥
【参考答案】: A
19.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政权是()。
A.宋
B.明
C.清
D.元
【参考答案】: D
20.中国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在()时期。
A.宋大观一年
B.宋大观四年
C.宋大观三年
D.宋大观六年
【参考答案】: C
21.下列哪个我国古代的朝代没有以长安为都城?()。
A.北宋
B.唐
C.明
D.东晋
【参考答案】: ACD
22.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经历了四个时期:春秋—(),渤海入海;金
元—明嘉靖,数股汇淮入海;明嘉靖—清()四年,单股汇淮入海;1855
年后,由山东利津入海
A.南宋
B.北宋
C.咸丰
D.崇祯
【参考答案】: BC
23.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与温暖时期相对应的是(),与
寒冷时期相对应的是()。
A.温润时期
B.冰川时期
C.洪涝时期
D.干旱时期
【参考答案】: AD
24.中国历史时期气候中有四个温暖期,即()、()、()、()
为温润时期。
A.前3000年-前1100年
B.前770年-公元初
C.600年-1000年
D.1200年-1400年
【参考答案】: ABCD
25.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丰富的()
和()的记载进行了研究并总结提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
A.气象学
B.地理学
C.方志学
D.物候学
【参考答案】: AD
26.我国唐朝时,可以途经以下哪几条海道去日本?()
A.渤海道
B.新罗道
C.南岛路
D.大洋路
【参考答案】: ABCD
27.汉代时中国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已经传到了()和()。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参考答案】: CD
28.北宋时期,北方的()与南方的哥窑是全国的几大名窑。
A.官窑
B.汝窑
C.定窑
D.钧窑
【参考答案】: ABCD
29.下列哪些条约是清朝统治者与俄国签订的条约。
()
A.《瑷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D.《伊犁条约》
【参考答案】: ABCD
30.历史上中国疆域的发展趋势是由()和()。
A.多国到一国
B.一国到多国
C.统一到分裂
D.分裂到统一
【参考答案】: AD
31.历史人口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地域分布和迁徙原因与发展的规律。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2.明朝进士以江苏最多,浙江其次。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3.历史时期的动物变迁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动物的分布在逐渐向北退却,动物物种日益减少。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4.长安往西有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它包括三道:北道、中道。
西道。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5.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进行了研究并总结提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6.西晋时期,人才的重心转移到了扬州,但豫州仍有“人士常半天下”之称。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7.南细北爽是汉民族性格的主要区域差异。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38.在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始于秦朝时期的郡县制。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39.1860年签订中俄《爱晖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领土,江东六十四屯归还中国。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是在安史之乱之后。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1.《西域图记》十八幅,是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历史地图集。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2.最早城市的传说和记载,从现有史料来看是鲧城和禹都。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3.《元和郡县志》是保存较完整的一部全国地理总志。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4.洛阳南北有山,东边有成皋,西边有崤渑,是四山之中。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5.我国产盐历史很久,有4000多年了。
盐有海盐、池盐、井盐和矿盐之分。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时期。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7.地方志是记叙某一地方或某一区域情况的史志。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48.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经历了六个时期。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A
49.荷泽,在今山东定陶县,为古济水灌注地,东出荷水,与泗水相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50.书院的出现是在唐朝。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