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补偿衰减器

合集下载

衰减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电路图

衰减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电路图
阻抗的变化。
通常,衰减器接于信号源和负载之间,衰减器是由电阻元件组成的二端口网络,它的特 性阻抗、衰减量都是与频率无关的常数,相移等于零。
实际应用中,有固定衰减器和可变衰减两大类。
1、固定衰减器的设计 常用的固定衰减器有对称型的 T 型、型、桥 T 型和倒 L 型(不对称型)等几种结构, 其电路形式和计算公式如下。
RC 2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C1
R2 RC 2
RC 1 RC1 RC 2
图 4. 倒 L 型衰减器 式中,Rc 为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对称时),即输入输出阻抗,Rc1 和 Rc2 两侧特性
A
阻抗,分别为非对称衰减器的输入输出阻抗; N 10 20 ,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A
为衰减的分贝数。
R2 RC 2
RC1 75 RC1 RC 2
600 600 75
80.18
N1 1
1
RC 2 RC1
1

1
1
75 600
1

15.48
(2)桥 T 型电路计算: 由于总衰减量 A=30dB,N=10^(30/20)=31.62;所以桥 T 型衰减量 N2 为
电压比分贝:dB=20lg(Uo/Ui) 以上衰减器中,T 型、型、桥 T 型属于对称衰减器,主要用于衰减。而倒 L 型属于不 对称衰减器,主要用于阻抗匹配。
倒 L 型不对称衰减器构成阻抗匹配器,与对称衰减器所不同的是,不能指定衰减量, 其输入输出阻抗确定后,其衰减量也就确定了。其衰减值见下表。
表 1 倒 L 型衰减器衰减值与输入输出阻抗比的关系
信号衰减器原理及设计
衰减器是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一种用以引入一预定衰减的电路,一般以所引入衰 减的分贝数及其特性阻抗的欧姆数来标明。

Pin衰减器研究

Pin衰减器研究

PIN 管电调衰减器设计一. 概述本文描述了PIN 管电调衰减器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和功能,内容涉及电路设计方法分析,关键器件选型,计算机仿真设计,并结合成本与设计难度等因素,给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1.引言偏流控制的可变衰减器是重要的微波控制器件,主要用于电路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功率电路的电平控制、放大器增益变化的温度补偿以及收、发电路的隔离保护等。

而电调衰减器的关键器件是PIN 二极管,它开路和短路特性好、控制速度快、微波损耗小、可控功率容量大,因此在射频高功率电路中经常采用PIN 管。

2.技术指标工作频带1930~1990MHz 衰减动态范围 0~20dB 插入损耗 1.5dB 回波损耗<-14dB 衰减平坦度1dB二. PIN 管基本特性电调衰减器的关键器件是PIN 二极管,它主要是利用PIN 管的特性来工作的。

PIN 管在射频信号与直流偏置同时作用时,其所呈现的阻抗大小主要决定于直流偏置的极性及其量值,而几乎与射频信号的幅度无关。

因此PIN 管可以用很小的控制功率来控制很大的射频信号功率。

.PIN 管在正向偏置时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s R 的值很小,约在1欧姆左右;j C 为节电容;而j R 的数值与偏置电流有关,当偏置电流为零时,j R 阻值呈现高阻抗,随着正偏电流的增大,j R 很快下降,当正偏电流继续增大时,j R 继续减小并趋近于零。

利用PIN 管正向电阻随偏置电流变化的特性,便可做成各种类型的电调衰减器。

电调衰减器按产生衰减的物理原因可分成两类:反射型和吸收型。

在反射型衰减器中,衰减主要由PIN 管的反射形成;在吸收型衰减器中,衰减则主要由PIN 管的损耗形成。

j Rj Cs R三. 电路设计方案分析构成电调衰减器的电路类型很多,如两管匹配型衰减器,支路混合衰减器,3分贝定向耦合器型电调衰减器,平衡式电调衰减器,和吸收阵列式可调衰减器。

利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设计出非常简单的单一PIN 二极管衰减器。

温度补偿衰减器

温度补偿衰减器
N6、N7、N8、N9七种温度特性,全系列总共70种温度特性组合。另,可根据客户要 求,提供N10或N11等斜率较大的温度系数代码的特制产品。 z 采用100%激光调阻,衰减量精度高。 z 可靠性高,采用先进的厚膜工艺技术通过850℃高温烧结而成。 z 零失真,几乎没有温度变化引起的相位变化或时延变化,零噪声。 z 正向起温度补偿,反向有隔离器的作用,更适合于多级功放。 z 不会产生额外的三阶交调(IP3),可直接安装在线性功放里。
12
技术支持与服务
欢迎索取免费样品及测试治具
STCA 系列
MTCA 系列
测试治具 测试PCB板
测试治具 测试PCB板
TCA、BTCA系列
测试治具 测试PCB板
13
类别 外观检查 静态阻值 温度冲击
低温 温度循环 高温烘烤 Burn in 附着力
和 可焊性
功率

6
频率特性
TCA 系列的频率特性 @1~10dB(25 ℃)

7
性能优势
z 频率范围: DC to 3 GHz, DC to 6 GHz, DC to 12.4 GHz, DC to 18 GHz。 z 输入功率: 100mW, 200mW, 2W。 z 阻抗: 50Ω or 75Ω。 z 工作温度: -55 ℃ to +150 ℃。 z 衰减量范围从1dB至10dB,具有10种类型的衰减量,每种衰减量具有N3、N4、N5、
功率寿命试验:70℃下加相应功率的1GHz的射频信号,90分钟加 载,30分钟不加载,持续1000小时
测试比率 100% 100% 100%
每批次3‰-5‰ 每批次3‰-5‰ 每批次3‰-5‰ 每批次3‰-5‰
每批次3‰-5‰ 每批次3‰-5‰ 每批次3‰-5‰

t032标准衰减器

t032标准衰减器

t032标准衰减器T032标准衰减器T032标准衰减器是一种常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被动光学元件,用于调节光信号的强度。

它可以在光纤链路中引入一定的损耗,使得光信号的功率得到控制,以达到适当的信号强度。

一、T032标准衰减器的基本原理T032标准衰减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光信号通过的光纤长度来实现衰减。

其结构一般包括两个光纤连接器和一段可调节长度的光纤。

二、T032标准衰减器的工作方式T032标准衰减器通过调节连接器之间的光纤长度,改变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距离,从而实现对光信号强度的调节。

当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时,经过衰减器后,其功率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调节衰减器的长度,可以精确地控制光信号的衰减量。

三、T032标准衰减器的特点1. 宽波长范围:T032标准衰减器适用于多种波长的光信号,能够在大部分光纤通信系统中进行使用。

2. 稳定性高:T032标准衰减器具有稳定的衰减特性,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衰减值。

3. 可调节性好:T032标准衰减器的衰减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系统对衰减量的要求。

4. 低插入损耗:T032标准衰减器在光信号通过时,其插入损耗非常低,不会对整个光纤链路的传输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四、T032标准衰减器的应用领域T032标准衰减器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光纤测试与测量:在光纤测试中,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常常需要对光信号进行衰减,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信号强度。

2. 光纤传输系统:在一些光纤传输系统中,由于光信号的强度过大会导致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因此需要通过衰减器来调节光信号的强度,以保证传输质量。

3. 光纤传感系统:在一些光纤传感系统中,为了满足特定的测量要求,需要对光信号进行精确的衰减,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4. 光纤通信实验室:在光纤通信实验室中,常常需要对光信号进行调节,以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下的信号强度,从而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五、T032标准衰减器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1. 波长范围: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的衰减器。

薄膜温补衰减器,键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薄膜温补衰减器,键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薄膜温补衰减器,键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薄膜温补衰减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微波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导航系统等领域。

它通过调节微波信号的功率,实现对信号的衰减。

在实际应用中,薄膜温补衰减器具有体积小、衰减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对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该器件的理解和研究。

首先,我们将介绍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温补材料及其特性、温度传感器以及衰减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我们将探讨薄膜温补衰减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我们将以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为例,阐述薄膜温补衰减器在信号调节、控制和保护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薄膜温补衰减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薄膜温补衰减器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薄膜温补衰减器作为一种关键的微波器件,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薄膜温补衰减器有望在尺寸、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具备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该器件的能力。

同时,本文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能够进一步推动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发展,为无线通信和雷达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首先引入了薄膜温补衰减器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并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原理和应用。

在2.1节中,将介绍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工作原理,并详细解释其中的机制和原理。

通过对温补衰减器结构和材料的分析,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在2.2节中,将介绍薄膜温补衰减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这将包括薄膜温补衰减器在通信系统、微波电路和其他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薄膜温补衰减器,键合

薄膜温补衰减器,键合

薄膜温补衰减器,键合薄膜温补衰减器的键合是一项关键技术,它能够在电子元器件中实现温度补偿,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原理、制备过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向读者介绍这一重要技术的基本知识。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原理。

薄膜温补衰减器通过在电子元器件中添加一层特殊的薄膜材料来实现温度补偿的效果。

这种薄膜材料具有特殊的热膨胀系数,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薄膜材料会产生相应的膨胀或收缩,从而通过改变电子元器件的电阻或电容等特性,来实现对温度的补偿。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制备过程。

制备薄膜温补衰减器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薄膜材料以及控制薄膜的厚度和质量。

常用的薄膜材料有氧化铝、氮化硅等,这些材料具有稳定的热膨胀系数,并且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性。

制备过程包括薄膜材料的沉积、光刻、蚀刻等步骤,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薄膜温补衰减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信领域,薄膜温补衰减器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电子器件,通过对光信号的衰减来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电子设备中,薄膜温补衰减器可用于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保证设备在不同温度下的正常工作。

此外,在汽车电子领域,薄膜温补衰减器也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元器件,提高汽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薄膜温补衰减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在电子元器件中添加特殊的薄膜材料来实现温度补偿的效果。

它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薄膜温补衰减器在通信、电子设备和汽车电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薄膜温补衰减器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温度补偿衰减器工作原理

温度补偿衰减器工作原理

温度补偿衰减器工作原理温度补偿衰减器,这名字听起来就有点高大上,对吧?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可没那么复杂,咱们一起轻松聊聊。

温度变化对设备的影响可不小,特别是在那些对信号强度要求高的领域。

想象一下,你在炎炎夏日里,空调一开,房间瞬间凉快;可信号强度却可能因为这温差而变得捉摸不定,真是让人苦恼。

温度补偿衰减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温差不和谐”的问题而生的。

什么是温度补偿衰减器呢?简单说,它就像个小帮手,随时准备调整信号强度,以应对温度变化。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比如,温度升高时,信号强度可能会变强,反之亦然。

这个时候,温度补偿衰减器就会自动“出马”,通过调节信号,确保你不论在什么温度下,都能享受到稳定的体验。

这就像你在大热天里喝冰饮料一样,清凉又舒爽,心里那个美呀。

咱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原理。

温度补偿衰减器一般采用一些特殊材料,这些材料对温度的敏感度很高。

哎,你可以想象它们就像是神经末梢,感知到环境的微妙变化,马上做出反应。

一旦温度上升,这些材料会迅速改变自己的电阻,进而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路径。

就好比你换了一条更顺畅的路,开车的时候别提多快多稳了。

通过这种方式,信号强度可以保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真是一举两得。

不过,很多朋友可能会问,这种衰减器有什么实际应用呢?嘿,别着急,举个例子。

你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型的通信基站里,温度变化可能是非常频繁的,尤其是夏天。

当外面热得像蒸笼时,设备内部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

如果没有温度补偿衰减器,信号可能会受到影响,用户体验就惨了,大家可能会抱怨网络慢,真是让人头疼。

可是有了这个小家伙,信号稳如老狗,大家上网都流畅,心情也跟着变好,简直是“如鱼得水”!温度补偿衰减器在很多高科技产品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比如手机、卫星通信等。

你想啊,手机就是个小小的“信息搬运工”,随时随地传递信号,没点儿稳定的技术支持可不行。

而温度补偿衰减器正是让这“搬运工”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的秘密武器。

没有它,恐怕你的手机在高温下就变得“心情不爽”,信号频繁掉线,简直让人抓狂!这个小设备的存在有时候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虽不显山露水,但却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你。

衰减器的标准

衰减器的标准

衰减器的标准衰减器是一种用于减弱或控制信号强度的电子元件,常见于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电子测试设备等领域。

衰减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信号的功率降低到所需的输出功率水平,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衰减器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衰减器的标准要求及其相关内容。

一、频率范围衰减器的频率范围是指衰减器可以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

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具体任务对衰减器的频率范围要求不同,因此衰减器需要满足具体应用的频率需求。

在设计和选择衰减器时,需要明确所需的工作频率范围,并选择符合要求的衰减器。

二、衰减值衰减值是衡量衰减器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于表示衰减器对信号强度的降低程度。

衰减值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表示,数值越大表示信号强度降低的程度越大。

衰减器的衰减值应满足设计或使用要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功率达到预期值。

在实际应用中,衰减值的精度和稳定性也是衰减器标准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衡量衰减器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插入损耗是指信号通过衰减器时引入的能量损失,也即输入信号功率和输出信号功率之间的差值。

插入损耗应尽量小,以减少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在衰减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降低插入损耗并保证其稳定性。

四、温度稳定性衰减器的温度稳定性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指标之一。

温度变化会导致衰减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衰减器的衰减值和插入损耗。

为保证衰减器的稳定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温度补偿等措施,以减小温度对衰减器性能的影响。

五、功率承受能力衰减器需要能够承受一定的输入功率,以保证正常工作并不发生损坏。

功率承受能力是衡量衰减器的另一个关键指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进行表示。

在选择衰减器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系统的功率水平来确定所需的功率承受能力。

六、反射损耗反射损耗是指信号在衰减器输入端产生的反射情况,主要由于阻抗不匹配引起。

高反射损耗会导致信号的反射,降低信号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G
PUR MFG PLAN SM CC QA EMC TECHNOLOGY, INC
CAGE CODE # 24602DWG #10011750001971 OLD CUTHBERT ROAD
CHANGE NOTICE EN 01-446REV LVL Y CHERRY HILL, NJ 08034SHEET 1OF 2
TITLE:SPECIFICATION CONTROL DRAWING
PART IDENTIFIER: TVA XX 00X 0X
X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ATTENUATION 1 X 10-3 DB/DB/°C.
X -ATTENUATION SHIFT NEGATIVE OR POSITIVE.
XX DB VALUE SEE TABLE BELOW.SHIFT
(NEG)
DB VALUE SHIFT (POS)DB VALUE -.003
1, 2, 3, 4, 5, 6, 7, 8, 9, 10.0031, 3, 6-.004
1, 2, 3, 4, 5, 6, 7, 8, 9, 10.0051, 3, 6-.005
1, 2, 3, 4, 5, 6, 7, 8, 9, 10.0061-.006
1, 2, 3, 4, 5, 6, 7, 8, 9, 10.0071, 2, 3, 6-.007
1, 2, 3, 4, 5, 6, 7, 8, 9, 10.0086-.0091, 2, 3, 4, 5, 6DESCRIPTION: : TEMPERATURE VARIABLE CHIP ATTENUATOR.
ASSEMBLY DWG: 1900774
1.0 SPECIFICATIONS:
1.1ELECTRICAL:
1.1.1IMPEDANCE: 50 OHMS NOMINAL
1.1.2 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 DC - 6GHZ.
1.1.3 ATTENUATION VALUE: SEE TABLE ABOVE.
1.1.4 ATTENUATION ACCURACY AT 25°C: ±0.5DB @ 1 GHZ.
1.1.5VSWR: 1.30:1 MAX. @ 1GHZ.
1.1.6INPUT POWER:NEGATIVE SHIFTING: 2 WATTS CW.
POSITIVE SHIFTING: 0.25 WATTS CW.
1.1.6.1FULL RATED POWER TO 125°C, DERATED LINEARLY TO 0 WATTS AT 150°C.
1.1.7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V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SEE TABLE ABO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OLERANCE: ±0.001 DB/DB/°C.
1.2MECHANICAL:
1.2.1 OUTLINE DWG: SEE SHEET 2.
1.2.2WORKMANSHIP: PER MIL-PRF-55342.
1.3ENVIRONMENTAL:
1.3.1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55°C TO +150°C.
1.4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ONTROL: PER MIL-STD-1686.
2.0
UNIT MARKING:DB VALUE (XX), DIRECTION OF SHIFT (N OR P) AND TCA SHIFT (X). LEGIBILITY AND PERMANENCY PER MIL-STD-130.
3.0 QUALITY ASSURANCE:
3.1SAMPLE INSPECT PER ANSI/ASQC Z1.4 GENERAL INSPECTION, LEVEL II, AQL = 1.0.
3.1.1 VISUAL AND MECHANICAL EXAMINATION FOR CONFORMANCE TO OUTLINE DRAWING REQUIREMENTS.
3.2SAMPLE INSPECTION (DESTRUCTIVE TESTING).
3.2.1SELECT THREE (3) UNITS FROM LOT AND MEASURE DCA EVERY 20°C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55°C TO +125°C.
3.2.1.1 CALCULATE,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THE SLOPE OF THE CURVE.
3.2.1.2 CALCULATE TCA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
TCA = SLOPE .
ATTENUATION @ 25°C
3.2.1.3 ACCEPTANCE LIMITS: PER 1.1.7.
3.3
INSPE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QA0006 AND FORM0357 FOR COMMERCIAL GRADE PRODUCT.3.4
TEST DATA REQUIREMENTS:3.4.1NO TEST DATA REQUIRED FOR CUSTOMER.
3.4.2DATA RETENTION - 24 MONTHS.4.0PACKAGING:
STANDARD PACK PER MC0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