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2001-2015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全)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一填空题0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和()。
0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0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0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0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0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0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0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
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等(),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而发挥作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传播学2015年真题回忆版分享(精)

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研传播学2015年真题回忆版分享第一部分: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人内传播
2.休眠理论
3.潜意识投影
4.教养理论
5.调和理论
二、简答
1.符号意义的分类
2.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3.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4.民主参与理论
5.大众传播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6.如何理解受众即市场
7.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
8.预防接种理论
三、论述
1.如何理解议程设置理论
2.如何理解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对接
第二部分:传播学实务
一、名词解释
1.Stereotype
2.Globalization
3.内容分析
4.组织传播
5.新媒体
二、简答
1.该段材料概括为:解释信息时代的广告发展
2.该段材料原题为英文,可以概括为让你解释文化休克(英文作答
3.该段材料可以概括为:电视文化逐渐发展为非地域性非宗教性,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摘要
1.英文摘要比较难,不知道哪位同学可以给出靠谱的分析;
2.中文摘要讲的是14 年国际大事的报道,以及这些发生的大事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内容来源:上外千言万语论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历年考研真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历年考研真题
目录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历年考研真题 (1)
201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835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1)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理论考研真题 (3)
201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835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社会化媒体、
新闻自由、
国际传播、
传播帝国主义、
新闻专业理念
二、简答:
1、世界三大媒介运作体制及特点,
2、大公报的四不主义
三、论述:辨析媒介审判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并谈谈见解;谈谈对受众自主性的见解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理论考研真题(一)名解
1.“信息沟”
2.舆论领袖
3.数据主权
4.电子公民
(二)解答
1.17世纪近代报业从德意志地区发展起来的原因
2.结合理论所学知识,谈谈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假说可能需要哪些修正
(三)论述
1.结合理论并联系实际,说明自媒体兴起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2.James Carey 的一段英文,大致讲网络兴起不仅是技术革命新,而且在physical,symbolic,media ecology 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媒体的impact。
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试题

上海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片分析(2004年改在复试中进行,像第三大题100分的影片分析都是当年的热点影片,在专业辅导班上也都提到,不用担心。
)一、简荅题(共20分)1. 电影评论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写作类型?5分2. 请列举出传统的或现代的电影批评方法各三种以上。
5分3. 什么叫场面调度?场面高度批评方法分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二、简析题(共30分)1. 试分析基耶洛夫斯基是怎样在<<蓝色>>中运用蓝色基调及一系列蓝色道具来阐发其作品意义的?15分2. 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有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大全景长镜头,表现在一片橄榄树丛中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的追逐,而在最后,显然已经追上了女主角的他,则返身奔跑了回来。
结合全片,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
15分三、影片分析(共100分)<<和你在一起>>(陈凯歌)<<美丽的大脚>>(杨亚洲)<<寻枪>>(陆川)要求:1. 请在上列影片中任选一部写一篇电影评论。
2. 请自列文章标题,无题者扣分。
3. 文从己出,立论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完整。
4. 字数2500—3000字左右。
(注:这些题目在专业辅导班上一般会给定要看影片的范围,这样针对性就很强了。
平常多看些名片或较有影响及每年热点的片子,不会考偏的影片)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考试科目:电视制作基础。
(复试中进行,且报制作方向才要考这一科,报美学,编导或制片方向就可以不看这本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景深2、电视制作的要素3、相加混色法4、三基色5、景别6、三角照明原则7、脱机编辑8、录像带上的磁迹9、声画对位10、淡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声音通过艺术处理可以产生哪些作用?2、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拍摄时有什么区别?3、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有什么区别?4、蒙太奇包括哪三层意思?5、什么是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为多少?6、广角镜头与窄角镜头有哪些特征?7、如何通过调白平衡使所摄画面的色调偏红?8、主光,逆光和副光在电视照明中的功能是什么?三、综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艺术作用?2、综述非线性编辑的特征。
2009年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2009年上海大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
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
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
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
25’。
上海大学考研真题648新闻传播学理论

2、印刷媒介的发展简史。
3、电子媒介-----特征与特点。
4、网络----特征、优势、问题与趋势
5、麦克卢汉。
6、英尼斯。
7、媒介文化。
(十二)传播效果
1、效果研究的学术传统。
2、传播效果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十三)定量研究理论
1、定量研究的特点
2、经验社会学与定量研究
3、心理学与定量研究
2、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3、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
4、传播学的奠基人。
(四)传播
1、什么传播?
2、传播过程与要素。
3、传播的社会功能和负功能。
4、传播主要类型。
5、大众传播的特征。
6、组织传播的特点。
7、内向传播的意义。
8、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9、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10、国际传播特点。
(五)新闻传播
学习传播学理论主要是了解人类与生俱来的传播活动规律;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及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概念清楚,掌握新闻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经济传播和教育传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成果,我国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和成果。重点掌握:传播及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以及学术源流、相关理论以及传播模式;传播五个环节的相关理论,包括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以及传播效果研究;我国传播思想的主要源流,近现代传播思想的变化,当代传播思想研究。
(1)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2)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3)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分,共28分)1、张石川2、郑正秋3、中国第一部有声片4、“新兴电影运动”5、“孤岛电影”6、费穆7、三突出8、“电影和戏剧离婚”9、香港新浪潮10、德国表现主义11、法国印象主义12、柴伐蒂尼13、希区柯克14、黑泽明15、阿巴斯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1、电影史的分期及其原则。
2、昆仑影业公司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3、“台湾新电影”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5、比较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和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论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及主要特征。
2、试论法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艺术特点。
3、试论中国电影进入九十年代的发展格局。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影视理论一、解释名词或术语(每题5分,计20分)1、“第七艺术”2、类型片3、镜头内部蒙太奇4、声画对位二、辨析论述题:首先判断其正确与否,然后阐述理由及自己的见解(计10分)“电影画面亦称电影镜头,由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成的若干画格组成,一般以一种景别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片断,不论长短,统称为一个画面”三、简答题(每题10分,计20分)1、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同和异。
2、影戏美学与意象美学的差异。
四、论述题(计50分)1、结合电影电视现象,论述影视剪辑技术、蒙太奇技巧所以具有艺术生命力的根源(20分)2、近期有的论著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数字影像导致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解体,颠覆了以摄影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电影这一被“真实”统治的“王国”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特质,传统电影美学根基已然为此崩坏。
结合影视现象,论述数字技术与影像真实性与影视的真实美学、巴赞的电影美学的关系。
(30)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影片分析一、评析《卧虎藏龙》的人物造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题库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新闻作品B. 新闻传播活动C. 新闻传播过程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A. 传递信息B. 教育引导C. 娱乐消遣D. 强制控制3. 新闻传播的“五W”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何时(When)B. 何地(Where)C. 何人(Who)D. 何因(Why)4.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原则是首要遵循的?A. 客观性原则B. 时效性原则C. 准确性原则D. 趣味性原则5. 新闻传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沃尔特·李普曼B. 马歇尔·麦克卢汉C. 约瑟夫·克拉珀D. 诺曼·费尔克拉夫特二、简答题6. 简述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7. 阐述新闻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8. 描述新闻传播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9. 解释什么是“媒介素养”,并说明其重要性。
10.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三、论述题11. 论述新闻传播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
12. 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3. 论述新闻传播伦理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
14. 探讨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15. 论述新闻传播与公共关系之间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16. 阅读以下新闻报道案例,分析其传播策略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案例:[此处应插入具体新闻报道案例文本]17. 针对某一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分析不同媒体的报道角度和立场,探讨其对公众认知和态度的可能影响。
五、写作题18. 假设你是一名新闻记者,请根据以下提示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提示:[此处应插入具体新闻事件或主题提示]19. 以“新闻传播与社会责任”为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
20.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新闻传播现象或问题,撰写一篇分析报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