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文及水系特征

合集下载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一、河流水文特征1.水量特征:水量是河流水文特征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可以根据河道的宽度和流速来估算,通常用来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的水量。

水量的大小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2.水质特征:水质是指河流水体中溶解在水中的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的含量和分布。

水质的好坏与河流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关,主要包括悬浮物、溶解氧、营养盐、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

水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河流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等。

3.河谷形态特征:河谷形态是指河流河道的形状和地貌特征。

河谷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河谷形态特征包括河道宽度、深度、坡度、弯曲度等。

4.河床结构特征:河床结构是指河床底面的形状和组成。

河床结构特征对水流的分布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河床结构包括河床颗粒大小、颗粒组成、河床形态等。

5.急流特征:急流是河流中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较大的地方,也是河流水文特征的一部分。

急流的形成是由于河床底部地形陡峭或河道狭窄等因素造成的,急流的存在对河流的物质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二、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网的结构、分布规律等方面。

1.河流网状结构:河流网状结构是指由主河道和其支流组成的河流分布形态。

不同地区的河流网状结构存在差异,可分为梳状、树状、网状、交错状等形态。

河流网状结构的形成受到地质构造、降水量和地表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干流与支流特征:干流是河流系统中水量最大、主要水流方向的一条通道,而支流则是干流的附属小川,二者通过汇聚形成河流的水系。

干流与支流特征的分布与水系的排列和发展过程有关。

3.河流密度特征:河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河流长度的多少。

河流密度高的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发育,河流土地利用率高。

河流密度低的地区则相反。

河流密度特征与地形、降水和地壳运动等因素有关。

4.流域特征:流域是指河流及其支流所涵盖的地区,是河流水系发展的基本单位。

高中地理知识点: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分析

高中地理: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分析
一、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状特征,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

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组成的形状,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无规律地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似树木的主干与枝桠的形状,称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与干流垂直,状如木梳,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状如羽毛,则为羽状水系。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涨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则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二、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所指的是与河水相关的性质特点,主要表现在水量的多。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水文特征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水文特征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地理水文特征水文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各地的水资源及其分布、运动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地理中的水文特征。

1. 全球大洋的特征全球大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

它们分布广泛,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洋。

全球大洋的水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太平洋是最大的一个,其面积超过所有其他洋的面积总和。

大洋中还存在着深海和海峡等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对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洲际水流的特征洲际水流是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水流运动。

这些运动是由于气候、风力和地球自转等因素所引起的。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和南大西洋寒流是两个重要的洲际水流。

北大西洋暖流从墨西哥湾流向北方,抵达北欧后继续向东北方流动,给欧洲带来温暖的气候。

而南大西洋寒流则是冷水流,从南极地区流向北方。

这些洲际水流对海洋温度、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都有重要影响。

3. 河流和湖泊的特征世界各地的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

河流是从山地流向海洋或湖泊的水流,它们不仅带来水资源,还影响着周围的地貌和生态环境。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它位于非洲大陆,全长约6695公里。

另一个著名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它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水量也是最大的。

湖泊是由于地壳运动或气候变化而形成的,它们对周围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北美洲。

4. 冰川和冻土的特征冰川和冻土是世界地理中的另一种水文特征。

冰川是由积雪堆积和压实形成的大规模冰块,它们可以移动或停滞。

冰川存在于高山、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它们的运动和融化会对附近的水资源和地貌造成影响。

冻土是土壤处于冻结状态的地方,它们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冻土的存在会影响水资源的存储和流动,同时也对地下建筑和基础设施造成一定影响。

5. 水循环的特征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资源的循环过程,它包括蒸发、降水、土壤涵养、河流和湖泊等环节。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河流越弯曲就说明河流不利于排洪和航运)、深浅。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

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源关系也较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与气候中的降水因素联系紧密。

甚至有可能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改变地形。

水文特征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8、河流流速大小,这是由地形决定的,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我们所说的江阔水深、河网密集,这些都是水系特征;水流平缓、冰期短则属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1.汛期降雨和洪水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57毫米,有四个主要雨区:(1)武夷山雨区,年雨量为1640毫米,雨期最早,在3~6月。

(2)南岭雨区,年雨量约1400毫米,雨期稍后,在4~6月。

(3)峨眉山雅安雨区,年雨量1000毫米,雨期在7~8月。

(4)汉江雨区,雨期最迟,在8~9月,甚至延至10月,年雨量约1000毫米。

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文系统之一,它不仅为生物提供水源和营养物质,还对地表地貌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河流水文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为重要研究对象,同时,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水量、水质和水流速度等方面。

水量是指水流的数量,通常用流量来表征,流量的大小与降雨、蒸发和地表径流等因素有关。

河流的水质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健康与生物的生存。

水流速度与河流的形态、地势和岩石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它不仅决定着水体的富氧程度,也影响着物质的输送速率和泥沙的悬移能力。

其次,水系特征是指由许多河流和水域所组成的地理系统,在水文地理学中,常用水系密度、水系面积、水系长、河网密度和集水面积等指标来描述水系特征。

水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水系长度的平均值,水系面积是指所有水体的总面积,水系长是指水系的总长度。

河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河道总长度,一般是以河道长度与面积的比值来表示。

集水面积是指所有流入一个水体的地表面积,它反映了水系接纳和输送水体的能力。

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气候是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在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差异性很大,从而导致了区域水量的差异。

气候变化也会对河流水量和水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增加了河流的流量,同时降低了河水的质量。

其次,地形和地势是影响河流水力学特征的重要因素。

地势的高低和地形的陡缓都会对河流的水流速度、水纹排列和泥沙搬运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河流形态中的水库、湖泊等人为建筑物也会对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也会对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产生影响。

农业活动、城市化进程和森林覆盖率的改变都会对水量、水质和水流速度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综上所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且受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水文与水系有什么区别1

水文与水系有什么区别1

水文和水系有什么区别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散布,和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紧密,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

”正是在那个总的大体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转变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

影响河流水文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讲主如果雨水补给。

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紧密。

冰期,包括凌汛固然也和气候有关。

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域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域,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蒙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水文特征要素:(1)水位(汛期):特征描述:水位转变大或小(汛期在哪给季节)影响因素: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2)流量:特征描述:流量大或小影响因素:a、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b、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特征描述:含沙量大或小影响因素: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特征描述:有或无、长或短、有无凌汛影响因素:有无结冰期决定于最冷月均温是不是大于0℃水系特征要素① 水系形态、流向、归属② 流域面积③ 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度)④ 河网密度(水文特征:水汛冰沙:水就是水量汛是汛期冰就是是不是有结冰期沙就是含沙量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散布。

1.长江1)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都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降雨量丰沛,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

降雨量散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中下游降雨多于上游。

2)长江汛期长,径流量大,含沙量少,流域面积广,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无凌汛3)长江流域取得比较良好的浇灌;年平均降雨量大约1100毫米(43英寸)。

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河流越弯曲就说明河流不利于排洪和航运)、深浅。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

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源关系也较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与气候中的降水因素联系紧密。

甚至有可能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改变地形。

水文特征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8、河流流速大小,这是由地形决定的,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我们所说的江阔水深、河网密集,这些都是水系特征;水流平缓、冰期短则属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1.汛期降雨和洪水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长江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57毫米,有四个主要雨区:(1)武夷山雨区,年雨量为1640毫米,雨期最早,在3~6月。

(2)南岭雨区,年雨量约1400毫米,雨期稍后,在4~6月。

(3)峨眉山雅安雨区,年雨量1000毫米,雨期在7~8月。

(4)汉江雨区,雨期最迟,在8~9月,甚至延至10月,年雨量约1000毫米。

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

世界水文及水系特征

世界水文及水系特征

国内外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

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

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

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

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

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及世界水文水系特征
淮河水系特征: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的区别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

”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

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

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

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水系特征
主要包括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等。

①河流长度是指河源到河口的轴线长度,确定河流长度一般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用曲线计或两脚规量取。

②河网密度是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说明水系发育和河流分布疏密的程度。

③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

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河流的水文特征
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结冰期.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对应如下:
外流河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由降水决定。

夏季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也大。

汛期长短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

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

反之,含沙量小。

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的。

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0℃以上无结冰期
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如我们说江阔水深、河网密集,这些当属水系特征。

我们说水流平缓、冰期短则属水文特征。

国内外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

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

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

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

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

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该河流经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总径流量不是很大。

其上游有两支流,分别是靑尼罗河和白尼罗河。

这两支流分别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流经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支流的水量较大。

但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等湖泊的调节。

而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多。

所以尼罗河的水文特征: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原因同刚果河类似),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大----减少。

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

赞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地区,横穿东非高原,其上游为东非大裂谷的起点,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区,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墨累---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背风位置,发源于东部的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

密西西比河:流经北美的中央大平原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

其最长的支流为密苏里河。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通,构成庞大的内河运输网。

其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较稳,含沙量较小。

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地处赤道及附近地区,支流发育多,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很大,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但南北两侧的支流由于流经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落差大,水流急,具有丰富的水能;含沙量小,但近年来有增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带原始森林遭大规模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有所增加。

阿姆河和锡尔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地区,向西北注入咸海,为内流河。

依赖于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有冰期,以夏汛为主。

这两河为中亚重要的灌溉水源,流经图兰平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上游发源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

上游地区受地中海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量大,而下游流经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加之农业灌溉用水,径流量较少。

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国家,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

源头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去,该河流的径流量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恒河: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出现在6---9月,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西南季风),含沙量较大(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其入海口附近常发生洪涝灾害。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中南半岛的“浮稻”即说明),水流较急(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

水系南北纵列分布,流域上游窄下游变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