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操作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病人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准确性:(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修订时间2011.01 评分者日期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
一、评估病人
1.到病人床前,告知、说明操作目的、意义,取得合作。
2.了解、评估病人身体状况,鼻腔情况。
二、操作准备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
3. 用物准备:检查一次性物品的质量、治疗盘、一次性胃管、石蜡油、手套、治疗巾、听诊器、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纱布、棉签、胶布、负压引流袋、甘油注射器、污物杯。
三、操作程序
1.携物品至病人床前,核对医嘱及病人。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3.戴手套。
4.插管前准备:(1)取舒适卧位(平卧位、半卧位、坐位)
(2)垫弯盘或治疗巾于颌下。
(3)清洁鼻腔
(4)检查胃管,测量插入胃管的长度并做好标记
(5)石蜡油润滑胃管
5.插胃管:(1)经鼻腔插胃管至咽喉部约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工作(昏迷病人头部抬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同时送入胃管45~55cm至胃内(发际到剑突的长度)。
(2)病人如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立即拔出胃管。
6.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是否通畅,测量放置长度,固定。
7.调整减压装置,连接胃管与负压装置,妥善固定。
8.指导病人减压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
9. 用物处置,记录,洗手。
四、指导注意事项
1.指导减压期间禁食水,保持口腔清洁。
2.注意体位变化,防止刺激咽部及受压影响减压效果。
胃肠减压操作标准流程

胃肠减压一.目旳报告教师,操作开始,本次操作为,胃肠减压,目旳是:为病人留置胃管,持续抽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
二.转抄接到医嘱,转抄医嘱(1床,张三,胃肠减压,禁食),双人核对。
三.评估①准备并检查用物(手电筒)②进入病房,核对床头牌、病人,自我简介,解释操作过程,获得病人配合。
③检查病人口鼻腔状况: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息肉及鼻中隔弯曲;鼻腔旳通气状况;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
④检查病人旳口腔内有无假牙,有旳话取下假牙并用清水浸泡。
⑤询问病人需要,无需要后离开病房。
*1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张三,您好,我是您旳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您今天旳治疗与护理都是由我为您进行旳!由于您疾病旳因素,目前根据医嘱要为您进行胃肠减压,您此前有进行过胃肠减压吗?----*没有是吧?那我为您解释一下,胃肠减压要先插一根胃管,就是将一根细软旳管子由鼻腔通过咽喉部,插到胃内,再将外部尾端连接吸引装置,这样可以引出您胃内容物,达到减压旳目旳,有助于您疾病旳恢复,过程也许会有点不适,但我会尽量轻柔,您可以配合我吗?----*可以是吧,那让我检查一下您旳口鼻腔状况(检查略,边检查边报告),口鼻腔状况完好,张三,我将选择您旳右侧鼻腔插胃管,目前需要我协助您上厕所吗?----*那您尚有什么需要吗?---*好旳,那您先休息,床头铃给您放在这,有事您可以按铃呼喊我,我去准备一下东西等会就来为你进行胃肠减压。
四.报告报告教师,病室环境温湿度合适;病人意识清晰,可以配合;病人口鼻腔完好;翻阅病例,病人无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或梗阻,鼻腔、食管近期未动过手术、心肺功能良好(胃肠减压旳禁忌症),可以进行操作。
五.准备(一)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换药包(两个治疗碗、一把镊子、纱布数块-大小小大)、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弯盘、一次性胃管、一次性50ml注射器,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橡胶外科手套、治疗巾、棉签、石蜡油、温开水、手电筒、听诊器、胶布、别针、胃管标示、防导管扭曲标示、禁食标志、绳子(病人床尾有巡视卡)(二)评估治疗室环境治疗室环境宽阔明亮,半小时之内停止打扫,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可以进行操作(三)依次检查用物(打开无菌包后,一种治疗碗内备温开水,另一种备纱布)(四)无菌包包布丢于污衣袋内,清水小毛巾擦拭治疗台桌面(五)再次洗手六.操作流程⑴协用物至病房,敲门进入病房,治疗车与床尾成45度角,治疗盘端到床头柜上,拿出弯盘置于床头柜上,备温开水旳治疗碗放于治疗盘内。
胃肠减压(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缺一步扣1分,未及时反折胃管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擦净病人口鼻、面部,擦净胶布痕迹(口述),整理床单元。
2
未擦净口鼻、面部及胶布痕迹各扣1分,未整理床单元扣1分。
4.询问病人感觉,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2
不询问、不交待各扣2分,整理用物不符合要求扣1分。
5.洗手、签字、记录
3
未签字扣2分,未记录扣1分。未洗手扣1分。
评价
15分
1.操作熟练、动作轻柔。
5
操作不熟练扣5分,不轻柔扣2分。
2.插管一次成功,胃肠减压器连接有效。
5
一次不成功或无效扣5分。
3.护患沟通好,爱护体贴病人。
5
沟通不到位扣1~2分,爱伤观念不强扣2分。
4.限时8分钟。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12
缺一步扣3分。顺序颠倒扣2分。未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扣2分。进管不畅时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扣2分。插管动作不轻柔扣2分。插管一次不成功扣5分。操作不到位一处扣1分。未口述每项扣2分。
5.验证胃管在胃中,将胃管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
4
未验证扣3分,胶布固定不牢固扣2分,胶布固定不符合要求扣1分。
6.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松开止血钳,用别针妥善固定于病人肩部、枕旁或床基单,贴好胃管标识并注明置管日期。
胃肠减压(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项目
操 作 内 容
分值
评 分 标 准
操作前
准备
25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床头牌及腕带。自我介绍,解释目的。
5
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核对医嘱扣2分,未核对病人扣2分,核对不全扣1~2分。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在临床医学中,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用于缓解患者胃肠道压力过高、消除腹部胀气等症状。
为了确保胃肠减压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从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和评分标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操作流程标准化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医嘱、核对患者身份和病历、准备所需器材和药物等。
步骤二:准备患者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同意。
2.辅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为半坐位或平卧位。
3.为患者准备好洗手用水和毛巾,确保患者手部卫生。
步骤三:操作过程1.洗手消毒,戴手套。
2.为患者擦拭口腔和鼻腔,保持口鼻清洁。
3.使用适当的导管(NG管或胃管)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并缓慢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内。
4.确认导管位置是否准确,如需X光透视确认可提前安排。
5.连接导管至负压吸引器,调节吸引器的负压力度。
6.进行适当的吸引,观察引出的胃液颜色和量。
步骤四:操作结束1.告知患者操作结束,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2.清洁和消毒操作用具,妥善处理导管。
3.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导管插入深度、吸引液量等信息。
评分标准制定标准一:操作技术1.是否熟练掌握插管技术,操作顺利无异常情况发生。
2.是否能准确判断导管位置,确保安全可靠。
3.是否能正确调节吸引器负压力度,避免引起过度吸引损伤。
标准二:操作流程1.是否按照规定操作流程依次进行,未出现操作失误或遗漏。
2.是否始终保持操作用具和患者周围环境清洁整洁。
3.是否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信息准确完整。
标准三:沟通与关怀1.是否与患者有效沟通,得到患者配合并尊重其权利。
2.是否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呵护,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标准四:操作风险1.是否及时发现和处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或并发症。
2.是否能有效应对操作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总结胃肠减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其操作流程标准化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操作质量和安全性。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 评分标准

未查对-2一项不符合要求-2卧位不符合要求-2一项不符合要求-1未戴手套-2未检查通畅-2测量长度不准确-3未润滑-2进管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不检查-5(口述)。
插胃管动作过重-5,未嘱咐病人作吞咽配合-3,插管一次不成功-10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科室: 姓名: 监考人 :标 准分值扣分标准(一) 评估与解释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患者鼻孔是否通畅。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过程、及操作中配合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1055未评估鼻腔情况-2解释不到位-2(二)准备1、环境准备:环境安全、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
2、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2个内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治疗巾、小药杯(内放石蜡油棉球)、弯盘;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胶布、胃管标示及管道滑脱标示、镊子、止血钳、弯盘、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无菌手套,执行单。
10235一项不符合要求-1一项不符合要求-1缺一件-1一件不符合要求-0.5(三)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及执行单,根据病情、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年龄,备胶布。
2、病人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弯盘置于口角旁,清洁鼻孔。
3、戴手套。
4、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长度(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下的长度),必要时用胶布作标记。
5、润滑胃管前端。
6、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左手以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喉部时(约10—15厘米),嘱病人做吞咽758 5 25 220 未核对-2,7、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证实在胃内后,脱手套,胶布固定胃管。
胶布固定不符合要求-1缺一步-1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所需长度。
插管时出现恶心不适应应休息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随后再插入。
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插管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插。
胃肠减压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口腔黏膜、鼻腔及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道静脉曲张。
3.评估胃管的位置、固定情况及负压吸引装置工作情况。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二)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腔,测量插管长度(从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2.润滑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3.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
4.正确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写上日期和时间,负压吸力不可过强,以免堵塞管口和损伤胃黏膜。
5.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回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10-20m1生理盐水冲管。
6.固定管路,防止牵拉,并保证管路通畅,并贴上管道标识,注明时间。
7.记录24h引流量。
8.口服给药时,先将药片碾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30min o9.遵医嘱给予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10.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11.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12.拔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患者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及家属防止胃管脱出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时,应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2.插管时患者出现恶心,应休息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插入,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组等情况,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入。
3.食管和胃部手术后,冲洗胃管有阻力时不可强行冲洗,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长期胃肠减压者,每月更换胃管1次,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胃肠减压技术概述 •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 胃肠减压技术评分标准 •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 胃肠减压技术临床应用案例 • 胃肠减压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胃肠减压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装 置降低胃肠道内压力的治疗方法 ,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 相关症状。
在案例二中,李女士接受了胃肠减压治疗。医生通过鼻胃管 将患者胃肠道内的积液和气体排出,显著减轻了患者的腹胀 和呕吐症状。经过治疗,患者的急性胰腺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
经验教训与启示
胃肠减压技术对于缓解胃肠道疾病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 意操作规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应用胃肠减压技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减压方式和时间,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通过抽取胃液或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认胃管已插入胃内。
连接负压吸引器
将负压吸引器连接于胃管末端,打开负压吸引器开关,调 节合适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术后处理
观察引流情况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及时记录
异流通畅,防止堵塞。
口腔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则证明胃管在胃 内;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逸出,如有气泡逸出,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
• 妥善固定胃管,防止其移位或脱出。固定方法可采用蝶形胶布固定法,将蝶形胶布的两片分别贴于患者鼻翼及 面颊部,再将胃管固定于蝶形胶布中间。
案例二
李女士,42岁,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腹胀和 呕吐,医生建议采用胃肠减压技术以减轻患者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操作标准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4岁,突发上腹剧痛2小时,查体: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左上腹最明显,查立位腹部X线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上消化道穿孔。
行手术治疗,现遵医嘱给予术前准备留置胃管,胃肠减压。
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项目操作重点
分
值
扣分细则
扣
分
要点说明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2
着装不符合《保定市第
一中心医院着装规范》
要求
-2
评估1.了解患者诊断和目前身体
状况:如腹胀、腹痛等,明确
胃肠减压的目的。
4
未评估患者病情
未评估患者基本情况
未告知学生
学生未掌握六步洗手
法
-1
-1
-1
-1
#1双人核对
告知学生查对
内容、患者基本
情况、病情及此
次治疗的目的
指导学生完成
六步洗手法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
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
作。
4
未了解患者情况
未解释目的
未解释方法
未取得合作
-1
-1
-1
-1
#2了解患者目
前情况,询问患
者是否能承受
插入导管的刺
激;既往有无
插管经历及是
否接受过类似
治疗。
是否禁
张,请其配合,
放松情绪,向
患者介绍学
生。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黏
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
息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等
4
未了解患者鼻孔通畅
情况
未指导学生
-2
-2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
清洗双手,戴口罩
5 未六步洗手、戴口罩
未指导学生掌握
-2
-3
检查学生是否
学会正确洗手、
戴口罩方法
2.物品准备:治疗车上放:①铺好
的无菌盘,内备:治疗碗2个(一
个内备镊子1把、石蜡油球1-2个,
另一个内盛温开水),、纱布2块、
5 用物缺或多一项
放置不合理
未检查用物有效期
未告知带教要求
-1
-1
-2
-1
协助学生准备
物品
压舌板②治疗盘外备:手电筒、治疗巾、棉签,弯盘1个、一次性无菌手套1副、鼻胃管1根20ml注射器1支、听诊器、胶布、一次性负压吸引器1个③医嘱执行单、笔
操作中1.核对: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
姓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告
诉患者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协
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 解释前未核对
解释不到位
未告知学生
未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未对患者进行告知
-1
-1
-1
-1
-1
协助学生确认
患者信息
告知患者操作
中的配合方法2.患者若有眼镜或义齿,应取
下妥善保管。
2 未取下
未保管
-1
-1
置
管
3.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
当卧位(半卧位、坐位或
平卧位);将治疗巾围于患
者颌下,弯盘放置于方便
取放处。
6 未取合适体位
未铺治疗巾
治疗巾放置位置不正
确
未放弯盘
弯盘放置不正确
-2
-1
-1
-1
-1
4.用手电筒观察鼻腔以确
定插入侧,用棉签清洁鼻
腔。
4 未用手电筒检查
未用棉签清洁
-2
-2
5.用注射器检查胃管是否
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并做好标记。
4 未用注射器检查
测量胃管方法不正确
-1
-3
#胃管长度测量
方法:①前额发
际至胸骨剑突
处;②鼻尖经耳
垂到胸骨剑突
处
6.戴一次性手套,用石蜡
油球润滑胃管,从前端开
始到所需长度(成人为
45-55cm),嘱患者头稍向
后仰,一手用无菌纱布托
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
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
先向上,然后平行向下缓
慢插入。
6 测量长度不正确
未润滑胃管前端
动作不轻柔
未告知学生
-3
-1
-1
-1
#胃管长度:成
人45-55cm
7.插入胃管10-15cm(咽
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
动作,当患者吞咽时顺势
将胃管向前推进,直到预
定长度。
(插管过程中患者
如有呛咳、呼吸急促、发
绀,可能是误入气管,须
10 未观察患者反应
未告知学生观察要点
未告知学生昏迷病人
置管方法
-5
-2
-3
#清醒患者与昏
迷患者置管的
方法
置管立即拔出,稍事休息再行插入;患者如有流泪、流
鼻涕应及时擦净,并给予
安慰)。
如果插入不畅时,
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
中。
※为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取
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当胃管插入15cm(咽喉
部)时,托起患者头部,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继续
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
8.当胃管置入预测长度时,可选用以下方法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①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
抽出胃液;②置听诊器于患者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 空气,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10
未告知学生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不正确
-5
-5
#三种检查胃管
在胃内的方法
9.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于一侧鼻翼及颊部,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末端与一次性胃肠减压器连接,用别针别于床头,位置低于鼻腔位置)。
标记置管日期、时间。
10 胃肠减压器放置位置
不当
未告知学生胃肠减压
器位置
未标记时间
-4
-3
-3
#位置:床头,
低于鼻腔位置
10.再次核对患者,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取舒适卧位,感谢患者的配合。
4 未整理用物
未取舒适卧位
-2
-2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处理:将纱布、棉签
、吸水管、一次性无菌手套放入医
疗垃圾筒内;治疗巾、弯盘放在污
染区待消毒;剩余温开水倒入水
池;其他未污染物品放归原处。
5 物品分类处置一项不
正确扣1分
未指导学生分类处置
-1
-2
#检查学生用物
分类处置方法
是否得当
2.洗净双手;在执行单签执行时间
与全名;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胃肠
减压日期、时间、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量及患者的反应等,并签名。
5 未洗手
未全面记录每缺一项
扣1分
未告知学生记录内容
未能解答疑问
-1
-1
-1
-2
注意手卫生,记
录
带教
提问
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5
二、带教重点
1.双人核对
2.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
3.体位管理
4.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患者反应
5.熟知胃管置入胃内的三种方法
6.熟知胃肠减压器放置的位置
7.用物分类处置
三、应掌握的相关知识点
1.胃肠减压目的
①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②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③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轻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④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2.胃肠减压指导要点
①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②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3.胃肠减压注意事项
①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进食,应加强患者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②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
受压,影响减压效果。
③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④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4.胃肠减压拔管指征
①症状缓解,腹胀腹痛明显好转或消失。
②肠道功能恢复,排气排便。
③经X光线检查无气液平面。